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专业分工理论和契约理论,借助调查问卷、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兔产业"公司+农户"组织及其扩展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公司+养殖户"为代表的产业化经营是兔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个产业链主体在"公司+养殖户"为代表的产业化经营发挥不同的作用;山东省兔产业"公司+农户"组织及其扩展模式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磷酸氢钙(DCP)为参照物,以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饲粮消化率、血清和骨骼指标为对象,评价饲用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2×5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择432头4~5周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每种磷酸盐设5个磷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15%、0.20%,共9个处理(0添加组共用)。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死亡率等指标在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均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5~35天,MDCP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DCP组(P0.05);试验第15~35天和第1~35天,随着饲粮磷水平的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2)不同磷酸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对仔猪饲粮干物质、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MDCP组饲粮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DCP组(P0.05);0.10%、0.15%和0.20%无机磷添加组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添加组(P0.05)。以磷酸盐中磷的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斜率比计算出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均为120%。3)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时,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对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4天时,血清磷、钙和甲状旁腺素(PTH)含量在不同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但试验第35天时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第14天时,M DCP组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DCP组(P0.05),M DCP组血清降钙素(CT)含量显著低于DCP组(P0.05)。试验第14天和第35天时血清CT含量在不同磷酸盐和不同磷添加水平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血清钙、磷和PTH含量与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以血清钙、磷和PTH含量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斜率比计算出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96%、102%和115%,平均值为104%。4)不同磷酸盐和不同无机磷添加水平对仔猪股骨、胫骨和掌骨的骨骼断裂强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股骨灰分与磷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5)。以股骨灰分含量为指标,根据回归方程斜率比计算出MDCP相对于DCP的生物学利用率为255%。综上所述,以试剂级DCP的生物学利用率为100%,以磷酸盐中磷的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为指标,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均为120%;设定血清指标和股骨灰分含量为指标,MD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4%和255%。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21~60日龄湖羊羔羊生长、消化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两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选取64只17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高能高蛋白(HE-HP)、高能低蛋白(HE-LP)、低能高蛋白(LE-HP)、低能低蛋白(LE-LP)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羊。试验预试期3d,21日龄起所有羔羊断母乳,饲喂代乳粉、补饲开食料。正试期40d。每天记录羔羊采食量,每隔20d晨饲前称重、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指标;31~40和51~60日龄期间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对羔羊生长性能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但羔羊日增重与饲料转化效率均随饲粮能量或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2)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羔羊31~40日龄干物质和总能消化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饲喂高能量饲粮时羔羊对饲粮干物质和和总能消化率随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3)40日龄羔羊血清葡萄糖含量随能量水平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60日龄时,降低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了羔羊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提高了血清生长激素含量(P0.05),降低饲粮能量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和三酰甘油含量(P0.05)。综上所述,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21~60日龄羔羊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适当的能量和蛋白水平能够改善羔羊生长和消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5.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云南松幼苗生物量与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控水,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9个不同地理种源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比较了干旱胁迫下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以及根系形态在种源间的差异,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种源幼苗干旱适应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各种源云南松幼苗地径下降明显,苗高未发生显著变化,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多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并没有导致幼苗根生物量分配比和根冠比的增加,但根系长、比根长、根表面积和比根面积在干旱胁迫下增加显著。2)不同种源云南松幼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和根系形态在干旱处理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地径和苗高分别以西昌和双柏种源最大,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以双柏、西昌和册亨种源较高,察隅种源各器官和总生物量较低,但该种源具有最大的根生物量分配比和根冠比;会泽种源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均最大。研究发现,在土壤水分限制条件下,云南松幼苗以根系形态变化代替根系生物量增加的策略来适应干旱,各种源云南松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响应的差异可能是由种源地理气候因子长期影响所形成的不同适应性策略所导致。经平均隶属函数值法初步评价了不同种源云南松幼苗对干旱适应性的强弱,结果显示,西藏察隅、云南会泽和四川西昌种源对土壤干旱的适应性较强,云南双柏、贵州册亨、云南云龙种源居中,而云南新平、永仁和禄丰种源适应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改良型短毛黑水貂和纯繁短毛黑水貂的毛绒品质的差异,试验选取健康、体型相近的纯繁短毛黑水貂公母貂各20只,5代改良型短毛黑水貂(美国短毛黑水貂与原苏联标准貂杂交5代)公母貂20只,分别采集水貂背中部、臀部、腹中部的1 cm2的毛样,利用刻度尺和数显外径千分尺测量针毛、绒毛长度和细度,测量母貂的被毛密度,统计相关数据并得到针绒毛长度比。结果表明:改良型短毛黑水貂母貂的被毛密度稍小于纯繁水貂,差异不显著(P0.05);改良型公母貂的针毛长度稍长于纯繁水貂,差异不显著(P0.05);针毛细度极显著大于纯繁水貂(P0.01);绒毛长度极显著小于纯繁水貂(P0.01);绒毛细度稍小于纯繁水貂,差异不显著(P0.05);针绒毛长度比稍小于纯繁水貂,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数据均在最适范围内,说明改良5代的短毛黑水貂被毛密度、针毛长度、绒毛细度和针绒毛长度比指标接近于纯繁水貂,但绒毛长度、针毛细度指标还需探讨改良,需加强对优良亲代的选育以及饲料营养配方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限制或过量添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对育肥阶段杜寒杂交肉羊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评估NRC (2007)提出的脂溶性维生素推荐量是否适用于我国肉羊养殖。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20只90日龄断奶后体重为(26.00±0.11) kg的杜寒杂交肉用绵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按需要量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复合制剂;试验组分别在PC组基础上扣除30%的维生素A(PC-VA组)、维生素D(PC-VD组)和维生素E(PC-VE组);另设过量添加组,其3种脂溶性维生素添加量均为对照组的7.5倍(PC-7.5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1) PV-7.5组的眼肌面积有高于PC组的趋势(P=0.06),各组肉羊的宰前活重(LWBS)、胴体重和屠宰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肉羊内脏器官重量及其占LWBS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羊各胃室重量及其占复胃总重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 PC-7.5组的肉色亮度值显著低于除PC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 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10∶0含量有低于PC组的趋势(P=0.07),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20∶0含量有低于PC-7.5组的趋势(P=0.09);PC组的背最长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PC组的背最长肌丝氨酸(Ser)含量显著低于PC-VA组和PC-7.5组(P0.05)。结果提示,扣除30%或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对杜寒杂交肉羊的屠宰性能和肌肉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影响了肌肉氨基酸含量,从而对肉品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在MDCK细胞上的增值规律,确定最适的接毒量与最佳收获时间。将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接种至100 L生物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的MDCK细胞进行增殖试验,检测不同病毒感染量,接种后不同时间病毒的HA、TCID50以及EID50。根据确定的最佳增值条件将病毒接种到MDCK细胞中进行大规模增殖培养。确定最适接毒量MOI为10~(-2),最佳收获时间为60 h。在100 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重复验证,获得稳定的试验结果,病毒HA达到1∶1024,每1 m L病毒含量达到107.33TCID50,每0.1 m L病毒含量达到106.83EID50。研究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的全悬浮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估测养貂生产污染物产排总量,研究采用实测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貂不同生理阶段的粪便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貂群中种公貂、种母貂及皮貂的饲养周期分别为315 d、555 d和205 d,每只貂每年的粪便产生量分别为17.1 kg、17.8 kg和9.8 kg。5 000只种貂群每年的粪便产生量为206.3~226.6 t,粪便氮排出量为2.06~2.27 t,粪便磷排出量为1.03~1.13 t,折合每日每只种貂的产粪便量为0.11~0.12 kg,氮排出量为1.13~1.24 g,磷排出量为0.56~0.62 g。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的现有水平,阐述了IPA应用规模,并开展了IPA养殖槽和净化区功能试验,最后对IPA养殖水产品进行了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