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热激处理对青椒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热处理对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为青椒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青椒为试材,将其分别放入40、45、50℃的热水中浸泡2 min后沥干,用0.04 mm厚度的PE保鲜袋包装后置于25℃冷库中贮藏,每3 d测定与成熟衰老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45℃热激处理能够维持青椒较高的感官评分和硬度,可有效防止青椒果实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叶绿素等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结论]45℃热激处理可较好地延长青椒的货架寿命,对其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火龙果低温贮藏中PE袋厚度的选择提供依据,以新鲜火龙果为材料,以无袋处理火龙果为对照(CK),研究不同厚度(0.01mm、0.02mm和0.03mm)PE袋包装火龙果在(5±1)℃的冷库贮藏28d后其感官等级、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E袋包装对火龙果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且厚度对保鲜效果影响显著。0.03mm PE袋与0.01mm PE袋相比,其对火龙果的保鲜效果明显提升,可显著降低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损失;0.03mm PE袋与0.02mm PE袋相比,其对火龙果保鲜效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抑制维生素C含量降低,对感官等级、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的保鲜效果不明显。在冷链物流中,可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后决定选用0.03mm PE袋还是0.02mm PE袋。  相似文献   

3.
以鲜切西兰花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包油包水(water/oil/water, W/O/W)双重保鲜乳液对西兰花在25℃贮藏条件下的主要品质指标[明度(L~*)值、黄蓝(b~*)值、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叶绿素、叶绿素酶、脱镁螯合酶、总酚、总黄酮、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清除活性、菌落总数、维生素C、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结果显示:W/O/W双重保鲜乳液可以抑制b*值、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延缓西兰花中叶绿素、总酚、总黄酮、维生素C含量和叶绿素酶、脱镁螯合酶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降低,可有效维持西兰花的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与包装方式对油麦菜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油麦菜为试材,分别采用微孔保鲜袋与聚乙烯(PE)保鲜袋包装后,分别置于4.0℃和常温(22.5℃)下测定O_2浓度、CO_2浓度、失重率、黄化率、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低温(4.0℃)下油麦菜的保鲜效果更好,PE保鲜袋与微孔保鲜袋对油麦菜的保鲜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均能有效延长油麦菜的贮藏期,常温下(22.5℃)可延长油麦菜贮藏期至5 d左右,低温下可延长至15 d左右。微孔保鲜袋和PE保鲜袋均可以降低油麦菜的失水率,延缓腐烂现象的发生。其中,PE保鲜袋能有效降低油麦菜腐烂率、失水率及黄化率,并控制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微孔保鲜袋能有效维持油麦菜的适宜贮藏气体环境、控制V_C含量的下降,延缓黄化现象的发生。[结论]PE保鲜袋与微孔保鲜袋对油麦菜均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为生产上油麦菜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近饱和高湿条件对青花菜贮藏期间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高湿贮藏在青花菜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青花菜分别置于4℃干雾控湿高湿冷库[相对湿度(RH):96%~99%,高湿组]和普通低湿冷库(RH:70%~75%,低湿组)中贮藏35 d,贮藏期间每隔7 d取样,分别测定青花菜品质、活性成分及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与低湿贮藏相比,高湿贮藏能有效抑制青花菜失重率和黄化指数的上升以及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总硫代葡萄糖苷和萝卜硫素含量。此外,高湿贮藏还能使青花菜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的羟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同时抑制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结论]高湿贮藏不仅能有效延缓青花菜的黄化,还可通过维持较高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保持采后青花菜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适宜贮藏豇豆的包装方式。[方法]以之豇-2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薄膜包装材料对豇豆贮藏期间的锈斑指数、失重率和纤维素、叶绿素、Vc含量的影响。[结果]在(12±2)℃贮藏温度下,采用0.03mmPE膜包装袋的豇豆呼吸强度较大,叶绿素和Vc含量降低;采用哈尔滨北方保鲜研究所提供的0.02mm透湿薄膜袋,可明显降低豇豆失重率,延缓纤维素含量的上升,较好地保持叶绿素和Vc含量,但对贮藏豇豆锈斑指数的影响不明显;采用"透湿薄膜包装袋+打孔"包装的豇豆失重率较高,叶绿素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升高加快,但该处理能使豇豆保持较高的Vc含量。[结论]综合考虑,采用0.02mm透湿薄膜包装袋包装豇豆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以豇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预冷方式(0℃冰水预冷、4℃冷水预冷及4℃冷库预冷)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处理可有效维持豇豆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其中,冷水预冷对豇豆的保鲜效果最佳,减缓了豇豆感官品质的下降,抑制了失重率、乙烯释放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温度及薄膜包装对采后金针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0.03 mm PE无孔膜、0.03 mm PE微孔膜、0.05 mm智能呼吸膜对采后鲜金针菇进行包装,并置于低温(4℃)和冰温(-0.5℃)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金针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色差、细胞膜渗透率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金针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温贮藏优于低温贮藏,智能呼吸膜包装优于两种PE膜包装,其中冰温条件下智能呼吸膜包装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最优,能够长时间保持菇体品质,使金针菇贮藏期延长至30 d左右。  相似文献   

9.
[目的]日本结缕草是具有众多优良性状,被广泛应用的暖季型草坪草.通过对其叶绿素合成及降解的研究,探究日本结缕草秋冬季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较早出现叶片脱绿现象的内源机理.[方法]对日本结缕草进行14h光照(4℃)、10h黑暗(2℃)的循环低温处理,并对叶绿素、叶绿素合成与降解途径中重要酶的活性、中间产物含量以及叶绿素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规格和不同包装方式的聚丙烯 (PE)薄膜袋包装、采前喷施保鲜剂等保鲜技术处理金针菇 ,分析比较不同保鲜技术对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效果、生理生化指标及其主要营养质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PE薄膜袋包装的保鲜效果好 ,失重和褐变程度低 ,呼吸速率和 C2 H4 释放作用明显被抑制 ,蛋白质、有机酸、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成分能较好保持 ,损失少 .包装袋内 O2 体积分数愈低 ,CO2 体积分数愈高 ,保鲜效果愈好 ,贮藏期愈长 .采收前分别用 0 .35μg· m L-1焦亚硫酸钠和 5g· L-1Ca Cl2 处理菇 ,能有效地抑制采后菇体内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 3种氧化酶的活性和褐变程度 .贮藏温度对保鲜期的影响是贮藏温度愈低 ,保鲜期愈长 ,1- 2℃下可保鲜 2 0 d以上 .  相似文献   

11.
宋莲军  赵秋艳  乔明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15-12015,12047
[目的]寻找白菜食用前的最佳贮藏方式。[方法]采用20、4℃、非包装(自然状态)和密封包装4种方式贮藏白菜,研究白菜亚硝酸盐和Vc含量的变化。[结果]白菜在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升后降,但均高于新鲜白菜中的含量,4℃贮藏的白菜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20℃贮藏的。密封与否对白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室温条件下非包装和冰箱中密封的方式均有利于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随着时间的延长,白菜在贮藏过程中Vc含量不断减少,低温和密封均有利于Vc的保存。[结论]低温有利于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减少Vc的损失,密封包装有利于减少Vc的损失,可选择冰箱密封的方式贮藏白菜,亚硝酸盐含量最低,Vc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采后处理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采后不同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杏鲍菇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鲜采收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03 mm的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包装、0.05 mm的PE薄膜袋封口包装和1.5%壳聚糖涂膜3种处理,以0.05 mm PE保鲜袋不封口为对照,于4℃、相对湿度85%-95%的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差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与PE不封口处理相比,两种厚度的PE保鲜袋处理能显著降低杏鲍菇子实体失重率(P<0.01),在贮藏18 d时,两种处理的失重率仅为0.35%和0.20%;两种PE处理的菇体硬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在贮藏期间两种处理均分别在第3天和第12天出现了两个硬度峰值;PE处理不易发生褐变,但在贮藏末期,0.03 mm PE处理的褐变程度显著增加(P<0.05)。两种PE处理均能显著抑制贮藏期间TSS和可溶性蛋白的增加,减缓还原糖的消耗。1.5%壳聚糖涂膜处理在0-9 d菇体硬度显著增加(P<0.05),随后硬度快速下降;其失重率较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贮藏期间褐变指数低,但在贮藏末期的褐变程度显著(P<0.05);贮藏的中期与后期,TSS、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均显著低于对照。3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杏鲍菇的抗氧化能力,与对照处理相比,3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膜透性和脂膜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P<0.05),但在贮藏中、后期,壳聚糖处理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两种PE处理。0.03 mm PE和1.5%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含量(P<0.05),0.05 mm PE处理能显著降低过氧化氢的含量(P<0.05),但其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则在3-12 d内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贮藏前期与末期,3种处理均具有较高的POD活性和CAT活性(P<0.05),但在整个贮藏期间,SOD的活性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整个贮藏过程中PE处理表现出较好的贮藏效果;其中0.05 mm PE包装处理效果更为明显,有效保持了杏鲍菇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包装形式的白菜品质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青帮白菜为材料,采用无包装和保鲜袋2种方式对其进行包装处理,将经过处理的白菜单层有序摆放于自制的贮藏架上,通过对通风库内不同贮藏期白菜的生理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研究通风库中保鲜袋对贮藏白菜的保鲜效果。[结果]试验表明,经过保鲜袋包装处理能显著延缓白菜失重速率,降低VC含量损失,有效抑制粗纤维含量的生成;但蛋白质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贮藏中后期,白菜腐烂严重。[结论]为白菜的贮藏保鲜、降低贮藏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中草药处理下辣椒的贮藏特性,选择适宜的辣椒贮藏方法.[方法]以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探讨了3种不同中草药浸提液处理对4个辣椒品种的贮藏效果及其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不同的中草药处理在不同辣椒品种上的表现不尽相同,青蒿处理下,4个辣椒品种在各贮藏时期的腐烂指数和后熟指数均最低,与对照处理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贮藏过程中,辣椒果实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VC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质与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综合而言,青蒿处理对延缓辣椒果实叶绿素含量、VC含量、果实含水量的降低及MDA含量升高较其他处理效果好.[结论]研究可为贵州辣椒贮藏技术的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利梅  李德茂  叶乃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12-8313,8316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水浒苔贮藏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热风干燥、低温真空干燥、真空包装、普通包装等方法研究浒苔叶绿素含量和TBA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贮藏的开始阶段,热风干燥的样品叶绿素含量低于低温真空干燥的样品。在贮藏过程中经热烫的样品比未烫的样品叶绿素损失率高,TBA值高。真空包装贮藏的样品与密封贮藏的样品相比损失率低,TBA值较小,且变化较缓慢。低温真空干燥的样品与热风干燥的样品相比,TBA值较小,且TBA值变化缓慢。[结论]真空低温干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3种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变化。[方法]以大白菜、甘蓝和马铃薯为试材,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3种蔬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并分析3种蔬菜在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大白菜、甘蓝和马铃薯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为7.1×102、5.1×102和2.5×102mg/kg,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标。无论在4℃还是在15~18℃条件下贮藏,3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可维持3~5 d基本不变,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贮藏条件对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菜心叶绿素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任红  罗丰  许彦  许如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55-1456
[目的]探讨研磨法和浸提法测定菜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优劣及快速测定的步骤。[方法]以菜心为试材,浸提法设5个处理:95%乙醇、80%丙酮、丙酮∶乙醇=1∶1、丙酮∶乙醇=1∶2和丙酮∶乙醇=2∶1,Arnon研磨法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提取液对菜心叶片叶绿素提取效果和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浸提法要优于Arnon研磨法;浸提法中,混合液浸提法的提取率和提取液的稳定性都优于单一溶剂浸提法,其中菜心叶绿素提取效果最好的是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2∶1,单一的丙酮或乙醇浸提法效果较差。[结论]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2∶1的混合液浸提法直接浸提菜心叶片叶绿素的优点是步骤简单,操作方便,节省时间,稳定性好,可以快速测定大批量样品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