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5℃、15℃、10℃、5℃条件下分别对4份糯玉米品种进行发芽试验,初步研究了糯玉米在低温条件下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低温延长糯玉米种子发芽时间,降低了发芽率。不同糯玉米品种对低温的承受能力不同,在低温条件下发芽的低温临界点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低温对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休眠的解除效果,以12个种源山桐子种子为材料,在5℃、10℃、12℃、15℃分别处理0 d、20 d、40 d、60 d,并在15/25℃条件下观测其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增加了5.38%~35.41%,增幅为8.26%~114.18%;发芽势增加了7%~48.96%,增幅为37.49%~276.19%。不同种源最合适的低温处理温度和低温处理时间不同,最适低温处理温度大致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10℃的低温对大部分种源的休眠解除效果较好,20 d的低温处理即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在较高的温度下,过长时间的低温处理会抑制种子的萌发,15℃的低温处理会延长山桐子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在低温处理60 d时,15℃的低温处理甚至导致了临安种源种子不发芽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以8个甜瓜种质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弱光胁迫对甜瓜不同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甜瓜种质在萌发期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苗期低温胁迫下的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下鲜重和地上干重均低于对照,且不同品种指标的降低幅度不同,表明不同品种对低温弱光的耐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不同辣椒材料苗期耐低温弱光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和低温弱光逆境下,对4份不同辣椒材料苗期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chla/chlb值)、叶面积、株高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评价辣椒不同材料苗期耐低温弱光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弱光降低了辣椒对低温的敏感性和chla/chlb值,促进了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株高的增大;不同辣椒材料对单一低温和单一弱光的反应存在差异,同一材料对低温和弱光耐受性的表现也不一定完全协同。其中,JR最耐低温而对弱光的耐受性一般,MDN最耐弱光而对低温的耐受性一般,这2份材料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表现为不协同性;新丰9919既不耐低温也不耐弱光,原913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中等,这2份材料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表现为协同效应。对不同的辣椒材料进行低温、弱光耐受性鉴定时,应该把低温和弱光的作用分开来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建立辣椒苗期低温弱光耐受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于品种选育和相关的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影响。[方法]探讨2、5℃低温处理不同时间对卷丹百合分瓣数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经不同低温处理后栽植,卷丹百合分瓣数与低温处理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植株生育期长短与低温处理时间呈负相关。[结论]低温处理25 d以上(含25 d)能明显提早植株开花时间,且能缩短植株生育期。  相似文献   

6.
徐冉  任旭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86-9887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辣椒品种进行不同时间低温处理,研究其叶面积及叶片中的Pro含量、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减小了辣椒叶面积,且低温时间越长,减小幅度越大;随着低温时间的增加,辣椒叶片中的Pro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均呈不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贵州茶叶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的低温冷害指标,为精准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和茶叶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贵州低温冷害天气过程,测定茶叶不同低温冷害过程中生理指标以反映茶叶低温环境下的生长状态;拟合细胞伤害率与低温胁迫之间的Logistic函数关系,确定茶树生长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以量化不同低温冷害天气过程中茶叶的冷害指标。【结果】随低温程度的加重,SOD活性大致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大致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R呈持续上升趋势;低温冷害持续日数不同,对应低温半致死温度不同,低温持续时间越长低温半致死温度越高,低温冷害天气持续3、5和7 d时,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5、1.8和2.6℃。【结论】福鼎大白茶冷害生长响应特征与低温冷害程度和持续天数密切相关:最低温度3℃以下的低温危害比3℃以上大;低温过程持续7 d的低温危害比持续3、5 d时严重;低温半致死温度随冷害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因此低温冷害指标的制定应依据当地倒春寒冷害气候特征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拔节期低温胁迫下不同水处理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给抗寒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近年来在河北省中北部审定、推广的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智能温室模拟低温胁迫条件,同时设置不同水处理方式:冬后浇1水(节水常温,W1;节水低温,W3)、浇2水(丰水常温,CK;丰水低温,W2),分析了低温胁迫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同等温度条件下,随灌水量的增加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亦显著增加。低温和节水均导致不同小麦品种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保麦10号不同处理间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变化幅度较小,且具有一定的高产稳产潜力,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水稻冷害 Ⅳ分蘖期低温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水稻低温处理条件下的分蘖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对分蘖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品种对低温的敏感度不同,3~6 d的低温处理严重影响水稻分蘖的发生,而低温处理时间低于3 d对水稻的最大分蘖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冬麦品种植株低温胁迫恢复生长后细胞膜受伤害程度的差异,以4个抗寒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设置封冻期3个温度(负积温分别为120、240和480℃)和恢复生长后4个温度(未经低温胁迫、-3、-6和-9℃)处理,比较低温胁迫恢复生长后品种间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不同品种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抗寒性强的冬麦品种恢复生长后的植株质膜稳定性大于抗寒性弱的品种。恢复生长的冬小麦对低温有一个适应过程,-3℃低温胁迫下,抗寒性有所增强;在-6℃低温胁迫下,细胞膜也有所恢复;进一步的低温,则导致膜脂过氧化的加剧。  相似文献   

11.
霜冻是指在短时间作物遭受的低温危害,它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霜冻对作物的危害程度不仅与温度降低有关,还与作物抗低温能力有关。所以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霜冻指标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大叶冬青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对大叶冬青叶片内SOD,CAT等保护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和MDA含量的测定,探讨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持续不同时间对大叶冬青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低温处理中叶片内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先升后降又升的变化;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及SOD和CAT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低温胁迫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烟苗在低温条件下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表明,不同生育期烟苗对低温胁迫均产生一定响应,低温处理下,所有处理的烟苗叶绿素含量均较对照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均较对照增高,这是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综合来看,以6叶1心生育期的烟苗叶绿素含量降幅较小,且其他生理物质增幅较小,说明该生育期烟苗能够更好地抵抗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龙单13、金玉1号、丰合10号幼苗为材料,经过5℃、10℃低温处理后,对其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干物重、相对外渗电导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小依次是,5℃低温处理组小于10℃低温处理组小于对照;外渗电导率大小依次是,5℃低温处理组大于10℃低温处理组大于对照组;品种不同干物重大小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5.
福州地区牡丹低温催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牡丹品种为材料在福州地区进行低温催花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解除休眠所需的低温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降低处理温度,可相应缩短低温时数;低温的累积过程是解除牡丹休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芽期温度对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芽期低温胁迫对芝麻的生理响应和不同基因型种质资源对低温胁迫的反应差异,以5份对温度敏感度有差异的芝麻种质为试材,设置5个处理温度(28、25、21、18、15℃)进行暗培养处理,测定根长、芽长和苗鲜重,以此确定芝麻芽期低温胁迫的敏感温度;并对188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低温耐受性鉴定,通过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值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测定不同基因型芝麻芽期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芽期培养温度的降低,芝麻幼苗根长、芽长和苗鲜重均逐渐下降,在18℃下降显著,且不同基因型材料之间的测定指标相对值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188份芝麻种质资源聚为5类,即5份高耐低温材料,42份耐低温材料,44份中耐低温材料,50份不耐低温材料和47份极不耐低温材料。不同地理来源的供试材料低温耐受性有一定差异,其中,中部江淮地区低温耐受性丰富度大;芝麻芽期低温胁迫时,不同基因型芝麻芽和根的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H2O2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于不同豆类种子活力测定的方法,以绿豆、大豆、豌豆各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加速老化、低温冷浸、低温发芽3种逆境测定法进行活力测定,比较不同种类、相同种类不同品种的豆类对不同劣变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劣变方式使绿豆GE、SL、VI均显著下降,加速老化与低温冷浸使绿豆FGP显著下降,冷发芽对绿豆FGP影响不显著;冷发芽对大豆影响不显著,加速老化和低温冷浸使大豆GE、FGP、VI显著下降,使芽用大豆SL显著下降,然而,低温冷浸不使芽用黑大豆SL显著下降;低温冷浸与冷发芽对豌豆影响不显著,加速老化使豌豆GE、SL、VI显著下降,但定豌1号FGP下降不显著,陇豌1号FGP下降显著.综上,3种方法均适于绿豆活力测定,加速老化法与低温冷浸适于大豆活力测定,加速老化法适于豌豆活力测定.  相似文献   

18.
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对水稻抗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变化趋势,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条件对5个水稻品种于芽期、苗期及孕穗期进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低温的反应存在差异,供试品种空育131和龙粳29在芽期、苗期及孕穗期耐冷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9.
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影响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在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下,发展迅猛。低温冷害是限制生产的关键气象因素之一。综述了低温对玉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在不同生长阶段,低温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提高玉米抗寒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低温弱光对黄瓜叶片形态性状的影响,进而为设施黄瓜作物生长环境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瓜品种"碧玉3号"为试材,设施无土栽培试验研究低温弱光胁迫对黄瓜叶面积、叶干物质量等叶片形态的影响,探讨不同叶序的叶面积、叶干物质量随低温弱光胁迫的变化规律.[结果]低温弱光胁迫导致叶片的叶面积、干物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