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保麦10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7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播种期申嗪霉素(交融)土壤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效最好,病指防效为95.54;在孕穗期采用戊唑醇浇灌,申嗪霉素喷淋,戊唑醇·菌核净喷淋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100.00、95.45、93.54,明显高于对照药剂。综合分析,以上药剂可以做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期、播量对保麦10号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保麦10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群体具有一定调节作用,但播期对产量影响更大,生产中应适期播种。在北部冬麦区保麦10号适宜播期为9月30日至10月10日;适宜播种量以亩基本苗20万~25万为宜,并依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3.
为找出冬小麦品种保麦9号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在相同施氮量(250 kg/hm2)下分析了不同施氮处理间保麦9号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氮肥基追配施(基施纯氮60%,剩余40%纯氮用于追施)能够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其中基施纯氮150 kg/hm2,并配合拔节期追施纯氮62.5 kg/hm2和孕穗期追施纯氮37.5 kg/hm2(基追比为6∶2.5∶1.5)对提高保麦9号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综合效果最好,其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比氮肥全部基施处理分别提高13.1%和0.7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为找出冬小麦品种保麦10的适宜施氮方式,在总施氮量(250 kg/hm2)一致的条件下,分析了全部基施(N1)、1/2作基施+1/2在拔节期追施(N2)和1/2作基施+1/3在拔节期追施+1/6在开花期追施(N3)3种施氮方式间,该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施氮后移,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后延,总灌浆时间延长;各灌浆阶段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均以N1处理最少,N3处理最多;千粒重以N1处理最小,产量最低,其余两处理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拔节期低温胁迫下不同水处理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给抗寒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近年来在河北省中北部审定、推广的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智能温室模拟低温胁迫条件,同时设置不同水处理方式:冬后浇1水(节水常温,W1;节水低温,W3)、浇2水(丰水常温,CK;丰水低温,W2),分析了低温胁迫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同等温度条件下,随灌水量的增加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亦显著增加。低温和节水均导致不同小麦品种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保麦10号不同处理间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变化幅度较小,且具有一定的高产稳产潜力,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几个玉米新品种保定市农研所玉米室经过多年的试验,培育出几个优良的玉米杂交种,现介绍如下:1保单94-9该杂交种于1992年育成,组合为53×472-3。该杂交种植株粗壮,叶片上冲,株高穗位适中,株高240cm,穗位92cm,穗长17.7cm,穗粗...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冀单29冀单29是我所于1989年以自选系53与外U8112组配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199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中熟品种,适于麦套和麦茬直播。生育期夏播95天,套种105天。株型紧凑,株高260cm,穗位高100cm,主茎...  相似文献   
8.
1旱作节水农业模式1.1水浇地免耕节水灌溉模式。该模式为一年两收,上茬种小麦,下茬种玉米等作物。采取节灌的主要措施是:选择小麦、玉米节水抗旱品种并用抗旱保水剂拌种,与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相结合,以肥调水。通过将水源以下各级渠道建成水泥防渗渠和平整土地,长畦变短畦,宽  相似文献   
9.
选育丰产潜力大的高产小麦品种是我国重要的小麦育种目标,但籽粒的产量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形状,易受环境影响。在小麦育种中,杂交后代的选种圃一般都采用单粒点播方式在少竞争环境下种植,而选育出的品种则需要在较高密度的竞争环境下进行生产利用。由于个体生态环境的改变,少竞争环境下选育出的单株在竞争环境下性状往往要发生一系列对应改变,致使一些原本优良的单株在竞争环境下种植失去原有优势。为此,过对不同熟期的小麦品种几个主要性状在竞争和少竞争环境下对应变化规律及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讨在少竞争环境下单株选择的可靠性,为今后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选用北部冬麦区生产中应用的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共4个品种,研究了其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和总含量不同。多穗型品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最多,产量较高;重穗型品种小花数多,结实粒数较多,但由于分蘖成穗数显著小于多穗型,最终产量显著低于多穗型品种。在保持较高的生物产量和合理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穗粒重进而提高产量将是高产小麦性状改良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