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庆阳香瓜产品类别:种植(果品)申请人: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庆阳市西峰区的肖金、董志、什社、显胜、后官寨、温泉、彭原,合水县的吉岘、固城、板桥、老城、西华池、店子,庆城县的玄马、卅铺、庆城镇、蔡家庙、赤城、马岭、高楼、白马、驿马,宁县的新宁、南义、春荣、湘乐、中村、长庆桥、和盛、焦村、太昌、新庄、早胜、瓦斜,正宁县的宫河、周家、榆林子、永正、山河,华池的悦乐、柔远、城壕、元城、王咀子、上里塬、  相似文献   

2.
强的纳米863可广泛适用于种植、养殖、水产的各个方面.对于各种粮食作物、蔬菜、瓜果、林木、花卉、药材、鸡、鸭、鹅、猪、牛、羊、兔、龟、狗、鱼、虾、蟹、鳗、蟮等动物的生长、抗病、抗逆都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论发展农户庭院经济的八个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户庭院经济的“认识-规划-实施”的关系、“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关系、“庭院开发、大田生产、乡镇企业”的关系、“过去、当前、长远”的关系、“种、养、加、服”四业的关系、“领导、技术人员、农户”的关系、“试验、示范、推广”的关系、“人、财、物”的关系等八个关系进行了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花名趣谈     
《新农业》2000,(12)
以数字作花名的:半枝莲、一串红、二色芋、三色红、四照花、五色椒、六月菊、十姐妹、百日红、千年红、万年青。  以季节作花名的:春兰、夏水仙、秋海棠、冬青。  以气味作花名的:苦皮藤、小辣椒、酸梅、甜叶菊、香绣球。  以动物作花名的:金鱼草、金鸡菊、孔雀星、凤凰、花蝴蝶、鸳鸯藤、马蹄莲、玉蝉花、飞燕草、龟背竹、鸡冠花、蟹爪兰、狗尾红、蛇月菊、杜鹃花、鹤望兰。  以方位作花名的:东京樱、西番莲、南天竹、北极罂粟。  以五行作花名的:金银花、木棉花、水仙、火棘、土麦冬。  以气象作花名的:日照花、日光花、满天星、风信子、云竹、雨久花、雪莲花。花名趣谈  相似文献   

5.
一、清热解毒、杀菌消炎药。常用的药物有黄柏、马齿苋、黄芩、牡丹皮、茵陈、穿心莲、苦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青蒿、紫苏、柴胡等。此类药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增强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二、解表药。常用的有白芷、菊花、桑叶、葛根、黄荆子、荆芥等。  相似文献   

6.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5,(3):56-57
国家重点开发的中药材 为解决我国一些名贵药材紧缺的问题,国家已将下列药材列入重点推荐发展的品种:藏红花、天麻、黄芪、牛膝、药枣、细辛、蔓荆子、瓜蒌、泽泻、石斛、射干、桔梗、红花、菟丝子、柴胡、半支莲、板蓝根、阿魏、田鸡油、虻虫、蜈蚣、鱼脑石、鱼鳔、草果、乌梅、五倍子、杜仲、厚朴、黄柏、辛夷花、黄连、贝母、鳖甲、千年健、血竭、母丁香、山药、银杏等。  相似文献   

7.
概略养分分析法的各种粗养分中的成分1862年德国Weende试验站的Henneberg与Stohmann二人创建了分析测定: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与无氮浸出物的饲料传统分析方案,即沿用至今的常规分析法。该法测得的分析结果实际上为笼统的各类物质,而非化学上某种确定的化合物,也非动物完全可利用的物质。粗养分组成成分水分水、挥发性酸粗灰分实际上是下列元素的氧化物和化合物:大量元素:K、Mg、Na、S、Ca、P、Cl微量元素:Fe、Mn、Cu、Co、I、Zn、Mo、Se、F、Si、Cr、Ni、Ti、Al、V、B、Pb、Sn粗蛋白质蛋白质、氨基酸、有机胺、…  相似文献   

8.
水稻营养特性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碳、氢、氧、硅、氮、磷、钾、钙、镁、铁、锰、锌、硼、铜、钼、氯等17种营养元素,供需关系存在较大差异的营养元素是氮、磷、钾。水稻植株中氮、磷、钾的含量随水稻的生长而逐渐下降,但各种元素所出现的高峰时期与下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椰子在我国的适生区,为椰子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已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获取椰子在我国的已知分布点,结合环境数据,使用OpenModeller-GARP模型预测椰子在我国的可能适生区域.[结果]椰子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为:广东的湛江市、徐闻县、雷州市、遂溪县、廉江市、化州市、吴川市、高州市、茂名市、阳江市、阳春市、江门市(南部)、开平市、中山市、珠海市、深圳市、惠州市(南部)、汕尾市、汕头市;广西的北海市、防城港市、东兴市、靖西县、那坡县;云南的勐腊县、景洪市、普洱市、江城县、绿春县、金平县、屏边县、河口县;西藏的聂拉木县、普兰县;海南、香港、澳门及台湾全省.[结论]在我国除了海南、台湾、云南的西双版纳州、广东的雷州半岛、广西的北海外,尚有广西、广东、云南、西藏、香港、澳门等6省区的28个市(县)适合椰子栽培,可在这些地区进行适应性栽培后发展椰子生产.  相似文献   

10.
早在 2 0 0 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杂种优势现象 ,但直到 2 0世纪 2 0~ 30年代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杂种优势的利用给农作物生产带来巨大的增产潜力。目前 ,世界上已利用和即将利用杂种优势的植物有玉米、高粱、水稻、小麦、油菜、谷子、黑麦、大麦、燕麦、向日葵、烟草、珍珠粟、大豆、甜菜、番茄、洋葱、茄子、黄瓜、西瓜、笋瓜、南瓜、西葫芦、甘蓝、白菜、萝卜、菠菜、花椰菜、芹菜、菜豆、豌豆、马铃薯、辣椒、葱、莴苣、石刁柏、胡萝卜等。杂种优势利用的核心是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 ,而亲本的选择是获得强优势组合的关键环节。在长期…  相似文献   

11.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是我国保护地栽培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通过对冀东平原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演变过程进行初步研究,论述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的成因,指出土壤环境封闭、大量盲目施肥、不合理灌溉是导致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和改良土壤等措施,可以使保护地水肥资源相协调。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是防止次生盐渍化和酸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酸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土壤肥力降低、肥料效率下降、作物生长受影响以及有毒物质对作物的毒害加重,其已经成为了地球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从土壤酸化源头控制、改良剂的研制和施用、农业管理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防治和解决农业土壤酸化问题的主要途径,并在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对土壤酸化防治的进一步研究作出了展望,旨在为以后农业土壤酸化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壤酸化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土壤退化问题。简要介绍了土壤酸化的定义和成因,着重总结了土壤酸化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对稻田酸化影响水稻氮利用效率的土壤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内丘陵区紫色土的酸化,主要由城市工矿环境污染与坡麓局部水分过度集中和持续淋溶造成。土壤酸化后养分多贫乏,并伴有金属的活化与积累以及作物宜种度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盆中低山紫色土壤的酸化,主要是由于生物气候作用而使紫色土黄壤化,盆边中山地势相对高差大,水热垂直分异明显,土壤酸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加,山地紫色土的酸化是植被恢复后的自然过程,地势较高且人为扰动较小的缓坡,土壤酸化是紫色土向地带性土壤发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对酸性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酸化是其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且易引发诸多问题,如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重金属迁移性增强、生物活性降低、作物产量与品质下降等。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高强度人类活动持续干扰,加之其他各种影响因素,土壤酸化趋势有所加剧,已严重影响土壤的生态环境质量,严重制约土壤生产力。生物炭具有pH值较高、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吸附性能极佳、内含元素丰富等特性,因此,在酸性土壤改良等方面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综述了生物炭施用对酸性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生物炭在酸性土壤改良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展望,以期为生物炭改良酸性土壤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壤酸化已经成为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论述了土壤酸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大豆生产的危害,最后提出通过提升农民对土壤酸化的认识、施用高钙肥或生石灰、应用中草农药种衣剂和微生物菌剂等措施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大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壤酸化问题日渐突出。综述了土壤酸化的现状、土壤酸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土壤酸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酸化土壤的主要改良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土壤酸化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相关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矿质元素是构成蔬菜有机体必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矿质营养的不足可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原生矿物质取自天然,施入土壤中有利于改善土壤通透性,防止土壤板结.有些碱性矿质肥料可以缓解土壤酸化和盐害,并且增加营养的多样性,促进平衡施肥.并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减少土壤污染,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有利于土壤环境改善,提高蔬菜抗逆性.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土壤肥力的水分含量、土壤空气、土壤温度等物理因子与土壤pH、土壤养分状态等化学因子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酸化严重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相互协调的土壤环境,是获得茶叶高产优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土壤酸化成因与改良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29-21731
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基本原理,对土壤环境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改良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