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蓝莓及蓝靛果果汁乳饮料加工工艺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丰富果汁乳饮料的花色品种,同时为蓝莓、蓝靛果资源的利用提供新途径,以纯牛奶和蓝莓、蓝靛果果汁为主要原料,制成蓝莓、蓝靛果果汁乳饮料。选择果汁、纯牛奶、白砂糖、酸的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卡拉胶、明胶、瓜胶3种稳定剂单独进行试验,研究稳定剂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饮料进行杀菌,确定饮料的保质期。结果表明,添加蓝莓、蓝靛果果汁12%,白砂糖8.5%,纯牛奶61%,有机酸0.09%时,蓝莓、蓝靛果果汁乳饮料风味最佳;添加0.02%的瓜胶时,产品稳定性最好。产品经100℃杀菌15min,保质期可达1个月。  相似文献   

2.
以蓝莓鲜果为原料,通过软化酶解过滤,接种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筛选出用果胶酶酶解蓝莓果汁的最佳条件是:果胶酶添加量为2%,酶解的温度为45℃,酶解的时间为1 h;蓝莓乳酸益生菌果汁发酵饮料的最佳条件是:蓝莓果汁的糖度为20%,PH值为4.0,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48 h。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澄清工艺对蓝莓果汁理化性状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分别研究了酶解法、吸附法和过滤法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添加010%果胶酶在45℃进行1 h酶解处理可以使蓝莓果汁透光率提高,亮度L*值明显增加,且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也显著增高(P<005)。明胶、琼脂糖和皂土3种澄清剂都可以有效提高蓝莓果汁的透光率,其中琼脂糖添加量200 mg·L-1时所得果汁透光率可高达692%,但是明胶和皂土均会明显降低花色苷含量和红色a*值,尤其是皂土会使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降低并产生异味。精密过滤可以使蓝莓果汁透光率达到80%左右,但超滤过程中使花色苷损失约115%。  相似文献   

4.
浑浊型蓝莓果汁含有大量果肉和营养成分,易产生沉淀、分层等不良现象,为了提高其稳定性,以蓝莓鲜果为原料,研究不同取汁方式、稳定剂、均质压力对果汁中不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蓝莓果实经初步破碎后打浆取汁,向果汁中添加0.2%复合稳定剂,经30 MPa高压均质,灌装后置于90 ℃杀菌1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蓝莓汁饮料形态较稳定,保质期可达12个月。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蓝莓浊汁饮料配方及考察其稳定性,通过添加适量的柠檬酸和白砂糖调节果汁口感,并用不同稳定剂调节蓝莓浊汁贮藏稳定性.确定的蓝莓浊汁优化配方如下:蓝莓原汁20%,白砂糖10%,柠檬酸0.2%,食用明胶0.2%.贮藏稳定性试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蓝莓浊汁的抗氧化活性和果汁色泽呈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在低温环境(4℃)下更能维持其抗氧化活性、色泽和营养成分的稳定.该研究开发的蓝莓浊汁饮料含丰富的花色苷,口感独特,营养丰富,适合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蓝莓出汁率和果汁中花色苷含量,以酶的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的添加量为对象,研究其对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对各因素的依赖关系,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高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的最佳工艺为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4.5℃,酶的添加量4.8‰,在此条件下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70.95%和44.94 mg/L。  相似文献   

7.
蓝莓瓜子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蓝莓瓜子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方法]以南瓜子为主要原料,复配以蓝莓果汁,开发纯天然的果汁瓜子。以瓜子的感官品质为评价标准,以蓝莓、白砂糖和柠檬酸为因素,进行蓝莓果汁配比的正交试验以及该果汁与黑米花青素的配比试验,研究果汁添加量、烘烤温度和时间及炒制时间对瓜子品质的影响,确定蓝莓瓜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蓝莓复配果汁风味的因素依次为:白砂糖〉柠檬酸〉蓝莓,蓝莓果汁的最佳配方如下:蓝莓5%,白砂糖6%,柠檬酸0.2%,蓝莓果汁与黑米花青素的最佳配比为1:3,复配果汁的最佳添加量为15ml/20g瓜子。生产蓝莓瓜子的主要工艺条件为:瓜子去膜后在80℃温度下烘烤2h,于160℃爆炒270S。[结论I该研究为绿色纯天然果汁瓜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蓝莓汁中的有效成分,扩大其使用范围,以海藻酸钠为壁材,蓝莓果汁为芯材,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对蓝莓果汁进行微胶囊化处理,运用Box-Behnken设计法分析工艺参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微胶囊包埋条件为壁材与芯材配比3.91,海藻酸钠浓度2.61%,壳聚糖浓度为0.84%。最佳条件下蓝莓果汁包埋率为21.90%,微胶囊产品中花青素总量23.62mg/100g。  相似文献   

9.
乳饮料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红霞  刘俊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41-10143
[目的]对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分别调整乳饮料中稳定剂、乳化剂、乳固形物、酸度等配比,测定其相应的稳定性。[结果]稳定剂使用量应依据酸性乳饮料中的乳固形物含量、糖酸比例,一般使用总量≤1.0%;HLB值不同的几种乳化剂混和使用.且混和后HLB值为8—13时效果较好;乳固形物含量越高,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越差(H值小);乳饮料中蔗糖量越多,其稳定性越好;果汁和有机酸量增加,饮料酸度升高,稳定性相对降低。[结论]酸性乳饮料中的乳固形物含量为4.0%,海藻酸丙二醇酯0.3%,羧甲基纤维素0.2%,黄原胶0.1%,蔗糖酯0.04%,乳化剂B0.02%,单甘酯0.06%,蔗糖12.0%,果汁4.0%,有机酸0.2%,可以有效的解决乳饮料中乳蛋白发生分层和沉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用于果汁发酵的荔枝内生乳酸菌,为解决发酵果汁专用乳酸菌少的问题提供新思路.[方法]以荔枝果肉为试验材料,通过MRS-溴甲酚紫平板法分离筛选荔枝内生乳酸菌,测定初筛菌株的发酵产酸和生长能力,筛选出发酵性能最优菌株,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鉴定;以常用果蔬汁发酵菌种植物乳杆菌为对照菌株,进行荔枝内生菌发酵荔枝果汁的感官评价、微生物、理化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研究.[结果]从荔枝果肉中筛选出1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荔枝内生菌(编号LZ1),该菌菌落呈乳白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革兰氏阳性细菌,菌体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单个、成对或链状排列;厌氧生长,能发酵纤维二糖、葡萄糖、果糖等8种碳水化合物;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dextranicum)的同源性达99%以上,结合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鉴定该菌株为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该荔枝内生肠膜明串珠菌能在荔枝果汁中生长良好,发酵果汁无分层现象,有浓郁的荔枝清香味,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菌植物乳杆菌(P<0.05,下同),活菌数达4.85×109 CFU/mL,高于植物乳杆菌,但差异不显著(P>0.05);肠膜明串珠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果汁的乳酸含量(9.63和13.83 g/kg)显著高于不接菌果汁(0.44 g/kg),pH(3.73和3.54)显著低于不接菌果汁(4.68);荔枝内生肠膜明串珠菌发酵果汁中的维生素(Vc)含量高于植物乳杆菌和不接菌果汁,对果汁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也强于植物乳杆菌,两株菌发酵果汁的葡萄糖含量分别较不接菌果汁下降31.4%和26.7%,果糖含量降幅分别为43.4%和21.7%;荔枝内生肠膜明串珠菌发酵果汁中游离氨基酸保留率为87.3%,略高于植物乳杆菌(84.4%),两株菌在发酵过程中各种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变化有所不同.[结论]筛选的荔枝内生肠膜明串珠菌在荔枝果汁中生长良好,发酵的荔枝果汁既保存和优化果汁的营养和口感,又增添益生菌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确定最佳的条件。[方法]新鲜蓝莓果经酶解、澄清得蓝莓清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蓝莓汁澄清和覆盆子浸提的最佳工艺,同时考察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试验得出蓝莓汁澄清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添加量2.5%,澄清时间2.0 h,澄清温度40℃。覆盆子浸提的最佳因素为果胶酶添加量1.0 g/L,浸提温度50℃,pH 3.8,浸提时间1.5 h。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为蓝莓清汁与覆盆子浸提液之比1.5∶9,白砂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5%。[结论]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营养丰富、口感酸甜、颜色清亮透明。  相似文献   

12.
陈晓燕  韩卓  李延红  孙汉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29-17331
[目的]开发研制一种速溶莲藕固体饮料。[方法]以莲藕超微粉为主要原料,白砂糖、奶粉和蓝莓香精为辅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种原辅料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原辅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试验得出,莲藕固体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藕粉40%、白砂糖18%、奶粉15%、蓝莓香精0.06‰,在该配方下得出的莲藕固体饮料的感官评价得分为90分。[结论]研究制得的莲藕固体饮料符合人们对现代化营养膳食的要求,可为莲藕超微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椰肉榨汁工艺及饮料调配方法,制备复合椰汁饮料。[方法]以椰肉为原料,出汁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湿法压榨法制备椰汁;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复合型椰汁饮料的调配方法。[结果]椰肉压榨条件为温度80℃,料液比1∶6(kg/L),时间20 min;最佳配方为椰汁50%,葛根提取液15%,枸杞提取液8%,白砂糖5%,酪蛋白酸纳0.5%、单硬脂酸甘油酯0.1%,制成的复合型椰汁饮料营养丰富,风味可口,货架期(293 K)预测379 d。[结论]研究可为椰肉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对吉林省消费者调查基础上.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对吉林省消费者购买蓝莓果汁的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蓝莓果汁,其中消费者是否有购买饮料习惯、是否喜欢纯果汁、对蓝莓果汁品牌的关注度、对媒体广告的关注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对蓝莓果汁口感的关注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  相似文献   

15.
白青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78-13381
[目的]为香菇、莲藕的加工转化提供参考。[方法]以鲜香菇和鲜莲藕为主要原料,以凝固型乳酸茵饮料加工工艺为基础,研制香菇莲藕乳酸茵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菇莲藕复合果蔬汁原辅料的最佳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结果]香菇莲藕复合果蔬汁原辅料的最佳配方为:香菇汁23%,莲藕汁58%,脱脂奶粉10%,白砂糖6%;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8h,接种量2.8%。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呈乳白色,酸甜爽口,香味浓郁,既具有莲藕的清香,又保存了香菇的营养价值,可达到营养互补,保健增效的效果。[结论]该研究研制出了一种色香味俱佳的复合果蔬汁乳酸菌饮料。  相似文献   

16.
都柿是我省重要的野生浆果资源,笔者利用它制成都柿汁饮料、都柿汽水和都柿混合果汁饮料.它们具有良好风味及美丽的玫瑰红色.加工过程不加人工色素.这些加工品营养价值高,其中混合果汁的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C含量是其它同类产品的20-30倍.生产上述饮料,经济效果显著高于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7.
此项研究旨在利用营养丰富的乳清和药食同源的生姜为原料,开发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新型饮料-乳清姜汁发酵饮料。为饮料工业的发展开辟新领域。在研究中通过采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对乳清姜汁发酵饮料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得出相关试验结论。其中碱性蛋白酶水解试验最优条件为,酶量为0.03%,pH值8.0,温度50℃,时间120min。乳清姜汁发酵试验最优条件为,乳酸菌种接种量为3%,乳清和姜汁的比例4:1,发酵时间5h。  相似文献   

18.
以南瓜为原料,研究了南瓜饮料的工艺配方,测定了饮料产品的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南瓜饮料的工艺配方为:南瓜原汁20.000%,香兰素0.005%,甜蜜素0.005%,柠檬酸0.140%,苯甲酸0.015%,0.120%的复合胶(琼脂∶黄原胶=1∶1)。产品具有南瓜原有的橙黄色,无沉淀,具有浓郁的南瓜香气,味感柔和、酸甜适口。产品中可溶性固形物4.8%,总糖12.8 g/100 ml,总酸3.2 mmol/100 ml。  相似文献   

19.
陈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27-13828,13836
[目的]为新型多功能饮料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鲜苹果和胡萝卜、干红枣、全脂无糖奶粉、一级白砂糖等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备混合果蔬汁酸奶,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混合果蔬汁与酸奶比例、接种量、加糖量、发酵温度及时间等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苹果、胡萝卜、红枣混合果蔬汁酸奶的最佳生产工艺为:苹果、胡萝卜、红枣混合果蔬汁(三者各占33.3%)与奶液的比例为30:12,接种量为4.5%,加糖量为7.4%,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7.5h,此条件下生产的酸奶产品质量可靠、色彩鲜艳、口感好。[结论]该研究优化了苹果、胡萝卜、红枣混合果蔬汁酸奶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