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选取12月龄的安西F1(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西F1(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进行为期90d的育肥屠宰试验,以期为草原肉牛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利西F1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果明显优于安西F1,安西F1、利西F1杂交牛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30和1.80kg,利西F1头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安西F1(P〈0.01);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均为利西F1极显著高于安西F1(P〈0.01),而屠宰率、净肉率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2.
选择20头10月龄日本和牛与雷琼牛F1代杂交牛,10头10月龄雷琼牛,以相同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方式进行20个月高强度育肥比较,分析和牛与雷琼牛F1代与雷琼牛的育肥增重效果、产肉性能。结果表明:F1杂交牛育肥期末增重显著高于雷琼牛(P〈0.01);F1杂交牛在整个育肥期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雷琼牛(P〈0.01),其中F,杂交牛育肥3~6月日增长速度最快,雷琼牛前3个月日增长速度最快;F1杂交牛的宰前体重、胴体重、净肉重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与雷琼牛(P〈0.01),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提高7.28%和6.25%。试验结果表明,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F,代杂交牛经育肥后,其增重效果、屠宰性能均优于雷琼牛。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草原红牛和肉用群体(含1/4利木赞血草原红牛)作为试验牛,按营养水平分为高、低营养水平组,进行育肥、屠宰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营养水平下,肉用群体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5);肉用群体高营养组在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上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肉用群体高营养组的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5)。  相似文献   

4.
利木赞牛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体尺性状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草原红牛的进一步选育过程中,引进利木赞牛杂交,用SPSS软件对各杂交后代以及草原红牛群体间体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代在体高、十字部高、坐骨端高、体长、坐骨端宽、髋宽和腿围等7个体尺性状上均值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或P<0.05);F2代在腿围和髋宽性状上极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F3代在髋宽性状上极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1)。因此,采用引入杂交可以提高草原红牛群体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木赞牛杂交改良对草原红牛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纯种草原红牛和含1/2利木赞血缘的改良草原红牛各16头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条件下进行10个月的集中舍饲育肥,研究了2组牛生长速度、产肉率及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和嫩度等肉质水平。结果显示, 改良牛的体高、体长、胸围、体质量、增重、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草原红牛(P<0.01或P<0.05),改良牛的眼肌面积比草原红牛增8.39%,大理石花纹等级和嫩度剪切力值也略大于草原红牛,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利木赞牛对草原红牛的肉用性能改良效果显著,且对草原红牛的肉质没有明显影响,草原红牛保持了其原有肉质好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草原红牛二酞甘油酞基转移酶2(DGAT2)的多态性及与泌乳性状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DGAT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统计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与草原红牛乳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脂肪:AA型极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1),AB型和BB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AA型显著高于AB型(P〈0.05),极显著高于BB型(P〈0.01),而AB型又显著高于BB型(P〈0.05);其他泌乳性状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结果提示,DGAT2基因对草原红牛乳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以初步推断DGAT2是控制这些性状的众多基因之一,可能是影响草原红牛乳中脂肪和干物质含量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可作为选育草原红牛低脂及高干物质奶牛的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草原红牛导入利木赞血后产肉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随机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重接近、身体健康的7月龄公牛33头,按血缘关系分为三组,草原红牛、含1/2及1/4利木赞血分别为10头、13头和10头。试牛进行为期326 d的育肥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分析了体重、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及背最长肌肉样中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结果草原红牛导入利木赞血后育肥牛出栏体重、日增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有显著提高;肉中粗脂肪含量随着外血量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粗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无明显变化。表明草原红牛导入利木赞血后可以提高草原红牛的产肉性能且对草原红牛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不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复合营养素对育肥扎布耶盐山羊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60只体重相近的2岁龄扎布耶盐山羊羯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试验期间,每组每日均按照农牧民放牧习惯自由放牧,晚上补饲精料颗粒料,添加量为280 g/d,燕麦青干草为自由采食;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添加复合营养素Ⅰ、复合营养素Ⅱ和复合营养素Ⅲ各20 g/只;分别在试验第56天的早晨测定所有实验羊活重,计算其在育肥期间的增重率;从各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随机选取10只羊进行屠宰,测定其产肉性能指标以及背最长肌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育肥扎布耶盐山羊的补饲日粮中添加复合营养素可使其生长速度加快,3个复合营养素添加组的活体增重和增重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屠宰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个复合营养素添加组的背最长肌水分含量降低(P〉0.05),但脂肪含量增加(P〈0.01),剪切力下降(P〉0.05),表明肌肉的口感明显提升;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VA、VB_1、VB_(12)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胆固醇含量降低(P〉0.05),表明其营养价值明显提高。研究结果为今后在饲草料相对缺乏的藏北牧区开展扎布耶盐山羊的短期育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吉林草原红牛自1985年育成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肉用性能,于1994年开始在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开展了利木赞杂交改良草原红牛试验,显著地提高了草原红牛的产肉量。笔者就利草F1育肥牛体尺性状与部分肉用性状的表型相关进行分析研  相似文献   

10.
丹麦红牛血液导入中国草原红牛产乳产肉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X草(以下简称导血F1)34头和中国草原红牛(以下简称草原红牛)31头初产母牛100d产乳量比较,导血F1平均多产奶292.4kg,提高33.47%(P〈0.01)。导血F1、草原红牛18月龄公牛各12头屠宰试验,净肉产量导血F1公牛比草原红牛公牛平均每头多产净肉14.5kg,提高12.70%(P〈0.01)。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讨藏绵羊羊毛季节性生长规律,为藏绵羊羊毛的均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藏绵羊在青草期、黄草期和枯草期羊毛生长长度分别占全年总长度的67.66%、15.68%和16.66%,羊毛生长速度青草期极显著高于黄草期和枯草期(P〈0.01),黄草期极显著高于枯草期(P〈0.01);藏绵羊体侧部5 cm×5 cm毛束生长重量青草期、黄草期和枯草期分别占全年生长总重量的78.89%、7.68%和13.43%,毛束增重速度青草期极显著高于黄草期和枯草期(P〈0.01),黄草期极显著高于枯草期(P〈0.01);藏绵羊羊毛中氨基酸含量青草期〉黄草期〉枯草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2个试验测定无角陶赛特与藏系羊杂交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陶藏F1初生重3.61kg,较藏羊高0.34kg,以后各统计阶段陶藏F1均极显著高于藏羊(P〈0.05),周岁陶藏F1体重较藏羊高5.25kg。短期育肥后陶藏F1体重、净增重均较藏系羊羔,日增重185.33g/d,极显著高于藏系羊(P〈0.01)。表明无角陶赛特杂交改良藏系羊优势明显,能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和夏洛莱牛各6头,分为4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180 d,屠宰,采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测定背最长肌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背最长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草原红牛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牛(P0.05),顺序为草原红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红安格斯牛;草原红牛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肉牛(P0.05),顺序为草原红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红安格斯牛。说明PPARγ基因对脂肪合成代谢有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去势对安草杂交牛生产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在435 kg左右的16月龄安草杂交牛公牛12头(去势6头,未去势6头),通过150 d的育肥试验后屠宰,测定增重和肌肉中营养成分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去势组的宰前活重、平均日增重较未去势组降低4.52%和14.91%,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胴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1),屠宰率和净肉重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背最长肌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去势组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1)。说明未去势安草杂交牛公牛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优于去势公牛;但安草杂交牛去势育肥能够改善牛肉的风味,可见,去势育肥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集了经过12个月育肥的8头大额牛×婆罗门(GBF1)阉牛和30头BMY阉牛血样,进行了肌酐、总蛋白、尿素氮等13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发现,GBF1牛肌酐浓度显著高于BMY牛(P<0.05),其它指标两品种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选取30头BMY牛和30头婆罗门牛,进行90 d的育肥,在育肥1、2、3月分别采血样,分析了肌酐、总蛋白等10个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发现,总蛋白在育肥3月极显著低于育肥1和2月(P<0.01);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在育肥3月极显著高于育肥1和2月(P<0.01);甘油三酯、肌酐在育肥3月显著低于育肥2月(P<0.05);尿素氮在育肥2月极显著高于育肥1和3月(P<0.01);尿酸在育肥2月极显著低于育肥3月(P<0.01)。  相似文献   

16.
高建斌 《家畜生态》2014,(12):55-57
选择南江黄羊、南江黄羊×本地黄羊的F1代黄羊以及本地黄羊母羊的生长发育资料,分别对其体重、日增重和体尺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南江黄羊对杂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F1代黄羊体重明显高于本地黄羊(P〈0.05);F1代黄羊与本地黄羊初生-6月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初生-12月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F1代黄羊与本地黄羊6月龄体长、24月龄胸围差异显著(P〈0.05),12月龄体高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显示,南江黄羊杂交改良本地黄羊母羊在生长早期效果明显,显著高于本地黄羊。  相似文献   

17.
西门塔尔牛、短角牛与湘西黄牛杂交牛的屠宰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本杂F15头、短本杂F15头及湘西黄牛5头屠宰测定表明:杂种牛的体尺指标、产肉性能均高于本地牛,差异显著(P〈0.05),其中胸围、管围、后躯宽、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差异极显著(P〈0.01),西本杂与短本杂相比,西本杂的杂种优势率更高,后躯宽、活重、胴体重、净肉重、皮重、骨重差异显著(P〈0.05).西本杂牛的肉色、大理石纹程度、脂肪覆盖等肉质性状均优于短本杂牛,杂交牛的西冷、牛柳、霖肉三大块PH值6.070~6.530,嫩度2.97~5.01,蒸煮损失37.6%~45.3%,符合优质牛肉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集了经过12个月育肥的8头大额牛×婆罗门(GBF1)阉牛和30头BMY阉牛血样,进行了肌酐、总蛋白、尿素氮等13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发现,GBF1牛肌酐浓度显著高于BMY牛(P<0.05),其它指标两品种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选取30头BMY牛和30头婆罗门牛,进行90 d的育肥,在育肥1、2、3月分别采血样,分析了肌酐、总蛋白等10个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发现,总蛋白在育肥3月极显著低于育肥1和2月(P<0.01);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在育肥3月极显著高于育肥1和2月(P<0.01);甘油三酯、肌酐在育肥3月显著低于育肥2月(P<0.05);尿素氮在育肥2月极显著高于育肥1和3月(P<0.01);尿酸在育肥2月极显著低于育肥3月(P<0.01)。  相似文献   

19.
在粗放饲养条件下,对照组育肥肉牛日增重0.8967 kg/头,出栏时纯收益67.62元/头,饲养报酬率为21.89%,通过配套肉牛"五良"(良种、良舍、良医、良法、良料)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试验组育肥肉牛日增重1.5928 kg/头,出栏时头均纯收益278.38元/头,饲养报酬率为71.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受配率分别为78.75%和65.00%,差异不显著(P〉0.05);受胎率为98.31%和90.48%,差异显著(P〈0.05);繁活率为72.5%和47.5%,差异极显著(P〈0.01)。西杂公母犊出生重,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体尺与本地黄牛相比,出生重提高19.6%~21.9%,体高增长6.9%~18.2%,体斜长增长12.0%~19.1%,管围增长10.9%~22.2%,体重增长38.3%~62.0%。两组肉牛屠宰率分别为56.4%和52.8%,净肉率分别为46.70%和44.39%,优质肉块占活体比重分别为28.74%和28.2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择本地黄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F1代和利木赞×本地黄牛F1代公犊共25头,按品种分为3组,其中西本F19头、利本F16头、本地黄牛10头.以优质牧草为主,补饲低精料和酒糟,进行为期180 天舍饲育肥.结果,平均日增重西本F1最高(772.78±80.08 g),利本F1(740.33±95.77 g)次之,本地黄牛(560.22±37.01 g)最低.西本F1与利本F1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西本F1和利本F1与本地黄牛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全期增重毛利润西本和利本分别为577.80元/头和536.40元/头,比本地黄牛的309.60元/头,分别提高88.63%和73.26%.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西本和利本杂交牛的育肥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