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进而提高牛肉品质,试验选择红安格斯牛[纯种红安格斯(♂)与蒙古牛(♀)杂交后代]、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和夏洛莱牛[纯种夏洛莱(♂)与蒙古牛(♀)杂交后代]等4种杂交肉牛各6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180 d后进行屠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背最长肌LPL基因mRNA表达量,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背最长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草原红牛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肉牛(P0. 05),肌内脂肪含量高低顺序为草原红牛夏洛莱牛中国西门塔尔牛红安格斯牛,组间均差异显著(P0. 05);LPL基因mRNA表达量草原红牛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肉牛(P0. 05),LPL基因mRNA表达量顺序为草原红牛夏洛莱牛中国西门塔尔牛红安格斯牛,组间均差异显著(P0. 05)。说明LPL基因对脂肪合成代谢有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15月龄的体重相近的、健康的、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草原红牛、红安格斯牛等4个高代杂交品种肉牛,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180天后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研究肌肉组织结构与肌肉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上:草原红牛最大其次是夏洛来、西门塔尔,红安格斯牛最小,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肌纤维根数上:红安格斯牛最多,其次为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草原红牛最少,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肌肉剪切力上:草原红牛最大其次是夏洛来、西门塔尔,红安格斯牛最小,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说明肌肉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越大、肌纤维根数越少的肌肉剪切力越大,肌肉嫩度越差,肌肉组织结构是影响肌肉嫩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选择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和安格斯牛4个引进品种的20头种公牛作为供试牛,测定不同品种种公牛的精液品质、精液及基础日粮中微量元素Fe、Cu、Zn、Se的含量.结果表明:精液中Cu含量夏洛莱牛极显著低于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P<0.01);Fe含量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均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5);Zn含量利木赞牛和夏洛莱牛分别与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Se含量供试肉牛品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伶0.05);射精量安格斯牛极显著高于利木赞牛(P<0.01),西门塔尔牛与利木赞牛、安格斯牛和夏洛莱牛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原精密度夏洛莱牛与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原精活力西门塔尔牛与利木赞牛之间差异显著(P<0.05);细管印刷量安格斯牛极显著高于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分别与利木赞牛和夏洛莱牛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冻后活力西门塔尔牛显著高于利木赞牛和安格斯牛(P<0.05);冻精数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分别极显著高于夏洛莱牛和利木赞牛(P<0.01).因此,精液中铜含量与原精密度呈正相关,铁含量与射精量、原精密度、细管印刷量及冻精数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精液中锌含量与射精量、原精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及IGFBP-5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求这些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所有5个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均有表达;同时,IGFBP-1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1.42倍;IGFBP-2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3.55倍;其他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深入研究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和IGFBP-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了解这些基因对肉质性状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肉牛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比较分析HSL和PPARγ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探讨HSL和PPARγ基因与湘西黄牛脂肪酸代谢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SL和PPARγ基因在6,18,30月龄湘西黄牛的肝脏、肌肉组织(背最长肌)、脂肪组织(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HSL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随月龄增长依次极显著减少(P0.01),而PPARγ基因正好相反。6月龄时,肝脏中HSL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织(P0.05),PPARγ基因皮下脂肪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P0.05); 18月龄时,HSL基因在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按大小关系依次为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腹腔脂肪; PPARγ基因在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按大小关系依次为皮下脂肪肝脏≈腹腔脂肪背最长肌; 30月龄时,HSL基因在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按大小关系依次为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腹腔脂肪; PPARγ基因在4个组织间的表达呈现两两差异显著(P0.05),其表达量依次为肝脏皮下脂肪腹腔脂肪背最长肌。30月龄的粗脂肪(EE)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高于6月龄和18月龄的(P0.05),18月龄和30月龄湘西黄牛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6月龄的(P0.05); 30月龄时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较高,但显著低于18月龄的(P0.05)。由此可见,HSL和PPARγ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随月龄与部位的不同表达不同,存在月龄和组织差异性,且二者的表达规律呈负相关。在动物生产应用中,建议湘西黄牛在30月龄左右再屠宰食用,口感及营养价值更好。  相似文献   

6.
九龙牦牛PPAR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普通牛(Bos taru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成年九龙牦牛(Bos grunniens)脂肪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了PPARγ基因序列(GenBank登陆号:GU061328),其中cDNA的ORF为1 428 bp,编码475个氨基酸,与普通牛PPARγ氨基酸的同源性达99%,有2个氨基酸发生突变。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九龙牦牛PPARγ基因的mRNA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脂肪、背最长肌、心、肝、肾、脾和肺脏中均检测到PPARγ基因的表达,并且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肝脏和脾脏中亦有较高表达。PPARγ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5.5岁九龙牦牛显著高于0.5、3.5岁和9岁以上,其表达与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未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威宁牛、思南牛、关岭牛和黎平牛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以这4个贵州地方品种黄牛为试验动物,提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的总RNA,设计PPAR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引物,以牛GAPDH基因为内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基因在4个品种不同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PPARγ基因在4个品种黄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且差异极显著(P0.01),在脾脏和肺脏中也有较高表达,而在肾脏、肝脏、心脏和背最长肌中表达量较低;不同品种PPARγ基因的表达在部分组织中存在差异。研究表明,PPARγ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可能与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有关,而品种对于PPARγ基因的表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营养水平对杂交肉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基因表达及肌内脂肪含量(IMF)的影响,以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莱杂交肉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高、中、低营养水平的3种杂交肉牛背部脂肪中FABP3mRNA表达水平,并测定其背最长肌IMF。结果:(1)高营养组中夏洛莱牛IMF高于同营养组其他2种肉牛,其背部脂肪中FABP3mRNA水平也显著高于另外2种杂交肉牛(P〈0.01);中营养组中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牛IMF均高于同营养组的夏洛莱牛,但FABP3mRNA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低营养组中夏洛莱牛IMF和FABP3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另外2种肉牛(P〈0.01);(2)夏洛莱杂交肉牛背部脂肪中FABP3mRNA水平与IMF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牛中FABP3mRNA水平与IMF无显著相关性(P〉0.05)。该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水平影响FABP3mRNA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IMF,但影响显著与否存在品种差异,在肉牛育种和牛肉生产中应当同时考虑营养因素和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犊牛及其不同部位的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分别取10月龄新疆褐牛、荷斯坦牛、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公犊的左半侧胴体背最长肌、半腱肌和臀中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牛肉肌红蛋白的含量不同,其含量顺序依次是荷斯坦牛>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间安格斯牛的脂肪含量最高而胶原蛋白含量最低,背最长肌中脂肪含量与其它品种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肌红蛋白、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和失水率大小不同,差异不显著(P>0.05),但存在一定规律,肌红蛋白含量半腱肌和臀中肌含量大于背最长肌,差异显著(P<0.05);同品种不同部位间胶原蛋白含量背最长肌低于臀中肌和半腱肌,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品种与胴体产肉性能间的关系,并找出适合内蒙古地区饲养育肥的优质肉牛品种,笔者试验通过对内蒙古地区主流的高代杂交品种肉牛,即草原红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红安格斯牛等进行屠宰试验,测定胴体产肉性能并进行分析,以期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及排酸对育肥牛肉嫩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品种对牛肉嫩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排酸时间中肉嫩度的变化,试验在内蒙古肉牛主产区选择了16月龄的红白花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安格斯牛、黄白花西门塔尔牛等品种高代杂种牛以及草原红牛和蒙古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180 d后屠宰并测定肉的嫩度。结果表明:安格斯牛肉嫩度较其他品种肉牛好,蒙古牛肉嫩度较其他品种肉牛差;但经过一定的排酸期后,嫩度均可达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揭示CAPN1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草原红牛初生牛与成年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8种组织中的CAPN1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PN1基因在组织中普遍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且成年牛的CAPN1基因在肺脏和瘤胃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初生牛(P〈0.05),成年牛在肝脏、脾脏、肾脏和背最长肌组织中CAPN1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初生牛(P〈0.0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薯渣替代白酒糟对育肥牛肌内脂肪(IMF)沉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30头西杂阉公育肥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每个重复1头牛。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和C组分别用甘薯渣替代基础饲粮中50%和100%的白酒糟,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 C组的平均日增重和IMF含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2) C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3) C组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肉碱转移酶-1(CPT-1)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背最长肌FAS和ACC活性显著低于A组(P0.05),HSL和CPT-1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4) C组背最长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FAS、ACC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HSL和CPT-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背最长肌SREBP-1、FAS、ACC和PPARγ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P0.05),HSL和CPT-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5)。由此可见,提高甘薯渣替代白酒糟比例,可下调育肥牛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SREBP-1、FAS、ACC和PPARγ)表达以及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HSL和CPT-1)表达,减少背最长肌IM F沉积。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究FAM134B、PPARγ、FAS和HSL基因在绵羊肌肉发育过程中的组织表达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的关系,以期为研究绵羊IMF沉积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试验选取2、4、5、6和12月龄敖汉细毛羊公羊各5只,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测定其IMF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FAM134B、FAS和HSL基因在肌肉不同发育时期的mRNA表达量,并对基因表达量之间及表达量与IMF含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5月龄时,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IMF含量均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而5~12月龄时则基本保持不变;同月龄背最长肌IMF含量极显著高于股二头肌(P0.01)。(2)背最长肌中FAM134B表达量呈上升-下降趋势,6月龄最高(P0.01);股二头肌中FAM134B表达量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FAS基因在两部位肌肉中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PPARγ基因在两部位肌肉中表达量均呈下降-上升趋势。HSL基因在两部位肌肉中表达量均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同月龄目的基因表达量在两部位肌肉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关联分析显示,两部位肌肉中FAM134B与FAS表达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PARγ、HSL表达量呈不同程度负相关。背最长肌中,FAM134B、FAS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PPARγ表达量与IMF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股二头肌中,FAM134B表达量与IMF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FAM134B、FAS可能会促进IMF的沉积,而PPARγ、HSL对IMF的沉积可能具有抑制作用;FAM134B可能通过刺激脂肪合成基因的表达,而抑制脂肪分解基因的表达来调控IMF的含量。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调控IMF沉积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肌内脂肪与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关系,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8头乌金猪和6头长白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索氏提取法检测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金猪FAS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虽然高于长白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乌金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高于长白猪,且差异显著(P0.05)。乌金猪和长白猪的FAS和SC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都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乌金猪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长白猪SREBP-1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乌金猪和长白猪间存在品种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肌内脂肪含量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青贮桑叶对陕北白绒山羊脂肪组织(皮下脂肪、尾部脂肪、肾周脂肪)、肝脏、肌肉组织中PPARγ、ADIPOQ、aP2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8~9月龄体重相近体况基本一致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青贮桑叶为0%(Ⅰ组),10%(Ⅱ组),15%(Ⅲ组),20%(IV组)的日粮,试验期70d,其中预试期10d,正试期60d;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取皮下脂肪、尾部脂肪、肾周脂肪、肝脏、背最长肌组织进行RT-PCR,检测上述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如下,PPARγ、ADIPOQ、aP2 mRNA在陕北白绒山羊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PPARγ、aP2mRNA在皮下脂肪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所检测的其他组织(P0.05),ADIPOQ mRNA在脂肪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肝脏和肌肉组织(P0.05)。在皮下脂肪组织和肝脏,PPARγ、ADIPOQ、aP2mRNA的表达量I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不同添加水平的青贮桑叶对其他组织部位PPARγ、ADIPOQ、aP2mRNA的表达量的影响不一致。结果表明,饲喂青贮桑叶能显著影响陕北白绒山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青贮桑叶可以作为潜在的具有降脂功效的饲料补充料添加到山羊饲料中以调节脂肪沉积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平凉红牛肉品质特征,选择年龄、体重、体质相近及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平凉红牛、杂交和牛及西门塔尔牛各6头,屠宰后取其背最长肌样品,对肉品质、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平凉红牛和杂交和牛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杂交和牛背最长肌的失水率、熟肉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杂交和牛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平凉红牛背最长肌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40.15%)和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67.04%)最高,特别是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以及异亮氨基酸等风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杂交和牛和西门塔尔牛(P<0.05)。平凉红牛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0.15)低于杂交和牛,但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值(4.71)较杂交和牛和西门塔尔牛更接近推荐值。从背最长肌的大理石纹、脂肪含量、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等特征来看,平凉红牛的肉质,尤其是氨基酸组成的突出优势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口感与风味,具有生产高端牛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发育阶段草原红牛背最长肌FABP4基因表达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FABP4 mRNA在1、6、12和24月龄草原红牛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ABP4 mRNA在所检测的4个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6月龄草原红牛背最长肌组织中FABP4 mRNA与另外3个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而另外3个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实验为深入研究牛FABP4基因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关系奠定基础,为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郏县红牛与不同品种肉牛杂交后代的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情况,试验选取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与郏县红牛的杂交1代公牛各5头,纯种郏县红牛5头,分为试验A组(郏县红牛公牛)、B组(红郏F1代公牛(红安格斯牛×郏县红牛))、C组(西郏F1代公牛(西门塔尔牛×郏县红牛))和D组(夏郏F1代公牛(夏洛莱牛×郏县红牛))4个试验组,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3个月后屠宰,利用屠宰测定和检验分析的方法对郏县红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的体尺发育、肉用性能和肉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红安格斯牛、夏洛莱牛改良郏县红牛,在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方面与郏县红牛纯种牛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屠宰测定方面,杂交后代组的头重、皮厚、皮重、前二蹄重和尾重,屠体器官食道、气管、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重量,以及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肉骨比与郏县红牛纯种牛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胴体后腿宽显著高于郏县红牛纯种牛(P<0.05);红郏F1代公牛高档肉块重和优质肉块重最高,分别为70.22和105.22 kg,但高档牛肉率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红郏F1代公牛优质牛肉率达到34.43%,显著高于郏县红牛和西郏F1代公牛(P<0.05),高于夏郏F1代公牛(P>0.05)。在肉品质方面,红郏F1代公牛与肉品风味有关的肌苷酸含量最高,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与鲜味有关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均为夏郏F1代公牛含量最高,分别为53.85%和8.04%。结果提示,采用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改良郏县红牛,没有在体尺发育和肉用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但采用红安格斯牛改良郏县红牛可提高郏县红牛肉用性能的潜力,可适度提高高档牛肉和优质牛肉肉块重量,而夏洛莱牛改良郏县红牛可适度提高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欧拉型藏羊羔羊肌内脂肪与解偶联蛋白(UCP3)基因表达的关系,试验选取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测定肌内脂肪和UCP3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组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也不显著P0.05)。欧拉型藏羊羔羊背最长肌中UCP3基因表达量与其肌肉中肌内脂肪(IMF)的含量呈负相关(r=-0.326,P=0.368),股二头肌肌肉中UCP3基因表达量与其肌肉中IMF的含量呈负相关(r=-0.312,P=0.269)。说明UCP3基因可作为与胴体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