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云南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噻吩高敏;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中敏;对磺胺甲唑耐药。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Hps参考株AB078973(基因登录号)同源性为100%,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遗传进化关系表明,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3株血清5型参考株AB078972、AB078973、AB078974的16S r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最近,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0%~99.4%之间,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命名为YN-1株。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近几年频繁发生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以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猪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确诊是否有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采集病死猪肝脏、脾脏和肺脏等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对其理化特性进行鉴定,应用PCR方法对其16S rRNA基因扩增后进行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BLAST分析,把相近的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关系分析;用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结果分离出一种具有多形性的NAD依赖性菌株,经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以往报道的副猪嗜血杆菌中国、日本和美国分离株属于同一亚群,而西班牙分离株属于单独的亚群;分离菌株对壮观霉素和头孢拉定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为查明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某猪场仔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送检的2头病猪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药敏试验。结果:从病料样本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根据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应用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分离细菌进行分型鉴定,运用DNAStar软件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分离菌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且相似性为97.4%~100%,其中与血清5型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进化关系最近;分离菌株对利福平、头孢氨苄、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综合分离细菌传统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实验结果,确定分离菌株属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川北地区养猪场提供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科学防控及合理的治疗用药方案,对川北地区西充、三台、绵阳等地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发生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采集副猪嗜血杆菌病疑似病死猪的肺、肝、脾、淋巴结、心包液、腹水、关节肿液等样本55例,通过细菌的分离纯化,对分离菌进行了染色镜检、V因子需要试验、致病性试验、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出了20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革兰染色为阴性,有荚膜,分离菌株与GenBank公布的12株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序列有高度同源性,且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的耐药率最高。试验结果对于川北地区养猪生产中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广东流行株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从广东省各个地区送检病料中成功分离鉴定了4株副猪嗜血杆菌,并且针对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特异性进行PCR检测和基因测序同源性分析,通过GenBank联机比对分析,所分离的菌株与国内外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性在98.2%以上,分离菌株之间同源性在99.6%~100%之间,证明了所暴发的菌株是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黑龙江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黑龙江某猪场发病猪群的病原,本研究从疑似浆膜炎的病料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通过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征、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PCR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HLJ-1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参考株的基因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HLJ-1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江西省彭泽县某猪场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膜有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病变的病死猪中分离到4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对其进行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用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PCR技术可从分离菌中扩增出821 bp的特异基因片段,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分离菌对头孢唑啉高度敏感,对头孢哌酮、氯霉素等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G等有抵抗力。小白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4株分离株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4):116-118
从闽北地区16个规模化猪场分离到5株病原菌,经过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以及测序分析,分离菌株与已知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性均在96%以上,确定5株病原菌均为副猪嗜血杆菌。通过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均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中Hps-jo株分离菌致死率达83.3%。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氨苄、氟苯尼考敏感;对万古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多黏菌素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恩诺沙星低、链霉素、TMP、新霉素耐药率达100%。试验结果为闽西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Shandong2007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仔猪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进行了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等鉴定,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的16 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822 bp片段连入T-载体后测序,再通过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生化试验结果为接触酶阳性,氧化酶和H2S阴性;生长需要NAD,发酵果糖、半乳糖和蔗糖等,不分解D-甘露醇和D-山梨醇.药敏试验显示,对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PCR鉴定结果与国外副猪嗜血杆菌菌株16 S 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以上,初步鉴定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省安阳市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情况,2022年从该地区25家养猪场无菌采集临床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死猪肝脏、肺脏、关节渗出液等组织病料175份,采用细菌分离纯化培养、形态学观察、“卫星生长”培养、生化反应和PCR鉴定等方法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应用琼脂免疫扩散法进一步进行血清分型,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从175份组织病料中检测出34株副猪嗜血杆菌,检出率为19.43%;分离菌在含有NAD和犊牛血清的TSA培养基上产生针尖大小、无色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长杆状、细丝状等多形态菌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菌落出现“卫星生长”现象,且无溶血,分离培养结果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特征。经PCR扩增测序,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在97%以上;共鉴定出4型14株、5型4株、6型3株、13型8株和未定型5株,分别占41.18%、11.76%、8.82%、23.53%和14.71%;34株副猪嗜血杆菌对对阿莫西林、青霉素G、链霉素、土霉素4种抗生素耐药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引起雏鸡死亡的病原菌,从发病致死的雏鸡体内分离1株病菌,采用细菌常规的分离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致病性试验、K-B药敏纸片法等分别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致病性及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鉴定为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12株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同源性在98%~99%之间,与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KP262416.1聚于一支,与KJ803938.1聚于一大支,且与2株参考株存在密切的遗传进化关系;该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克肟、恩诺沙星等4种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6种药物中敏;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等6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对副猪嗜血杆菌湖南分离株进行鉴定,并用16S rRNA序列分析不同血型副猪嗜血杆菌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PCR扩增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应用ClustalX 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再用Phylip 3.67程序MP法和Mage 4.0程序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并用Puzzle 5.2程序构建最大似然树,同时利用DNAStar 5.0中的Me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16S rRNA序列长度均为783 bp,湖南分离株与已知5型副猪嗜血杆菌位于同一分枝。结果表明,湖南分离株属于5型副猪嗜血杆菌,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云南省和四川省规模化养鸡场鸡传染性鼻炎疑似病例鸡鼻窦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并对其进行生化鉴 定、PCR鉴定和16SrRNA序列比对鉴定.16SrRNA分析表明两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其他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4.2%~99.2%.两分离菌株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分别命名为YNAN20120110和SCPZH20120120株.16SrRNA遗传进化关系表明:分离株与NAD非依赖型副鸡嗜血杆菌血清A型代表株GU951543(HP105strain)的16Sr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最近,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2%;与副鸡嗜血杆菌血清A型参考株AY498867(0083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6.9%.致病性实验表明分离菌株对成年产蛋鸡有强致病性.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噻吩、氯霉素、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高敏,对四环素中敏,对磺胺甲唑耐药.  相似文献   

14.
从福建省龙岩市l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患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可疑菌株,经卫星现象、生化鉴定等实验室诊断,进一步以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确定该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药物敏感;对泰妙菌素、诺氟沙星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仔猪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进行了细菌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等鉴定,初步怀疑为副猪嗜血杆菌,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的16 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氨苄、新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3):95-99
本研究从某猪场发病保育猪的脓肿肺脏器官中分离到1株革兰阳性杆状菌,并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及16S rR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细菌在兔血琼脂平板和马血清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可以致小鼠死亡,对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敏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棒状杆菌属细菌遗传进化关系较密切,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棒状杆菌代表菌株的同源性在91.7%~98.3%之间,表明分离菌为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相似文献   

17.
副猪格拉菌是猪的一种重要病原菌,给世界养猪业带来较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开展副猪格拉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研究工作,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该试验对临床发病的仔猪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PCR扩增、测序比对、遗传进化分析、基因分型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析,同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得到副猪格拉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副猪格拉菌不同参考菌株之间的相似性介于92.3%~95.6%,基因分型显示分离株为基因型5型。分离菌株对多西环素、阿莫西林敏感,对新霉素、泰乐菌素、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噻吩耐药。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其具有致病性。本试验相关结果为副猪格拉菌临床防控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Haenophilus parasuis,Hps)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地方分离株基因背景研究国内报道不多,试验针对临床分离的2株Hps进行16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比较,以期在分子水平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1材料与方法1.1菌种和质粒副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河南省某大型养猪场育肥猪发生疫情的原因,本研究从该猪场采集的病料样品中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及电镜观察其形态、16S rRNA PCR鉴定;采用多重PCR鉴定其血清型并将扩增的funAB基因与GenBank中的其它副猪嗜血杆菌(HPS)参考株的相应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该基因的进化树;采用纸片扩散法鉴定分离菌株的药敏特性并利用小鼠进行了其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的PCR鉴定,该分离菌为HPS;经多重PCR并经测序鉴定分离菌为14型HPS,将其命名为JZ-2019;funAB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结果显示,JZ-2019株与14型HPS IA-84-22113株(KC795520.1)的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其中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最为敏感;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均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且小鼠各脏器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等剖检症状;经PCR扩增从死亡小鼠的脑、腹水中扩增出与分离菌株一致的细菌。表明,该分离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且能通过小鼠血脑屏障。本研究证明了河南省猪群中存在14型HPS的感染,为中原地区防控HPS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11):95-97
从江西省抚州市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长丝状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检测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使用KRG方法对其进行血清分型鉴定,该株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为13型。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类、苯唑西林、氯霉素、阿莫西林表现较高的敏感性。对强力霉素、青霉素G中度敏感,而对磺胺类、链霉素、庆大霉素表现出耐药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命名为JXFZHP01株。本结果为江西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