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元江县生猪O型口蹄疫(FMD O)疫苗免疫状况,并评估免疫效果,2018-2021年在全县10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随机采集生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份FMD 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94%;不同区域FMD O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64.01%;不同养殖方式规模场FMD O的免疫抗体合格率(66.23%)与散养户(64.61%)相比,相差1.6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近年来元江县生猪FMD O整体免疫效果不是很理想,出现免疫不达标的年份、区域及养殖方式,应引起高度重视,检测结果可为元江县生猪FMD O的潜在风险点控制、疫苗选择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养猪》2021,(5)
为分析影响贵阳市猪O型FMD(口蹄疫)免疫抗体阳性率的关键因素,文章从地区、时间、养殖场类型和疫苗种类4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近年猪O型FMD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1.55%,其中各区阳性率在87.30%~94.09%之间,部分地区之间差异显著(P0.05);时间因素、养殖场类型和疫苗种类对贵阳市总体猪O型FMD免疫抗体阳性率影响不显著(P0.05),而观山湖区、白云区、开阳县、修文县各自在2016—2020年之间免疫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从养殖场类型分析显示,开阳县商品场免疫抗体阳性率高于散养户(P0.01),而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息烽县散养户高于商品场(P0.05)。这些结果表明,地区是影响贵阳市近年猪O型FMD免疫抗体阳性率的主要因素,而时间、养殖场类型是造成各地区内部差异的原因。该结果以期为贵阳市免疫程序设计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南省O型口蹄疫(FMD)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其免疫效果,2021年在河南省规模场、屠宰场与散养户,随机采集785场次22 879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检测O型FMD免疫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畜种、不同场点类型、不同季节、不同行政区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全省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为80.30%,其中猪、牛、羊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9.09%、92.48%、72.26%。猪场中,种猪场、商品代场、屠宰场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5.24%、82.57%、65.56%;牛场中,种牛场、商品代场、屠宰场、散养户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6.72%、91.75%、94.17%、100%;羊场中,种羊场、商品代场、散养户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8.63%、72.37%、69.46%。春、夏、秋、冬季的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9.42%、79.00%、80.58%、86.12%。18个地市中,有2个地市O型FMD抗体免疫合格率低于70%。结果表明:河南省O型口蹄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但羊场免疫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散养户,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到70%,存在疫情发生风险。结果提示,需重点加强羊饲养场尤其是散养户的O型FMD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贵州省不同地区、养殖方式、海拔和温度对羊A、O、Asia I型FMD和PPR免疫抗体阳性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2015~2020年本实验室收集的贵州省9个市(州)515个养殖场的羊血清(共计8869份)进行上述疫病的免疫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使用易侕统计软件和R语言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羊A、O、Asia I型FMD和PPR的免疫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42.57%、87.99%、73.64%和64.45%。R语言分析结果表明:羊A、O、Asia I型FMD和PPR免疫抗体阳性率在贵州省的不同地区中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养殖方式对羊A、O、Asia I型FMD和PPR的免疫效果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海拔对羊A、O、Asia I型FMD和PPR的免疫效果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温度对羊A、O型FMD的免疫效果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贵州省羊O、Asia I型FMD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国家农业部动物疫病监测合格要求,羊A型FMD与PPR免疫抗体阳性率未达到国家农业部动物疫病监测合格要求;温度对羊A、O...  相似文献   

5.
为检验春防畜禽免疫效果,查找目前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疫病综合防控提供依据,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采集的726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瘟(CSF)、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O型口蹄疫(FMD)的抗体检测,对采集的135份羊血清样品进行O型、亚洲Ⅰ型FMD和小反刍兽疫(PPR)的抗体检测;利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采集的933份鸡血清样品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新城疫(ND)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HPAI、ND、HP-PRRS免疫效果最好,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基本达到100%;HP-PRRS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99%;PPR、CSF、猪FMD免疫效果较好,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3.33%、88.84%、88.84%;羊FMD免疫效果良好,O型和亚洲Ⅰ型FMD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0.00%和82.22%。说明常州市金坛区2015年度春防畜禽免疫情况总体良好,但在免疫程序、动物饲养管理以及免疫技术等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掌握蒙自市生猪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2015~2019年对全市11个乡镇的44个规模养殖场和106户散养户共采集血清974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猪瘟(CSF)、蓝耳病(PRRS)、猪O型口蹄疫(FMD)的免疫抗体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15~2019年,CSF、PRRS、FMD总体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86%、74.59%、66.37%;春防免疫中FMD免疫不合格,秋防免疫中PRRS、FMD免疫不合格,其余均为合格;规模猪场与散养户免疫抗体FMD均为不合格,其余均为合格,且规模猪场阳性率均高于散养户。CSF、PRRS、FMD均免疫合格的乡镇有3个,免疫均不合格的乡镇有2个;CSF、PRRS免疫合格的乡镇有4个;CSF、FMD免疫合格的乡镇有1个;仅有PRRS免疫合格的乡镇有1个。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一种适合基层同时开展山羊口蹄疫(FMD)和小反刍兽疫(PPR)疫苗免疫的方法和剂量,选取64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即常规免疫组(对照组)以及1.0、1.2和1.5头份剂量组(试验组),开展FMD和PPR疫苗常规免疫和不同免疫剂量同步分点注射免疫的效果比较。结果显示:使用上述两种疫苗,采用常规免疫和一次性分点同步注射免疫的方法,以不同免疫剂量同步分点注射接种后,被免疫山羊未出现免疫应激反应;以不同免疫剂量接种后14、28、42、56、70、100和160 d,各组山羊FMD O型、A型以及PPR免疫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接种后14 d,1.2头份剂量组FMD O型免疫抗体阳性率高于1.0和1.5头份剂量组;在接种后100 d,1.5头份剂量组FMD O型免疫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余两剂量组;接种后14 d,对照组山羊FMD A型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7.5%,其余各组均可达到100%,并维持至接种后100 d。各组山羊PPR抗体阳性率均在接种后14 d达到100%,并持续保持至接种后160 d。结果表明:在试验免疫剂量范围内可开展山羊FMD和PPR疫苗一次性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沂市2017年5月份规模猪场生猪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及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情况,随机抽取全市3个不同规模的猪场共计1145份血清样品,17个乡镇、街道办共采集散养户血清共34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及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野毒感染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规模猪场猪瘟(HC)、口蹄疫O型(FMD)和蓝耳病(PRRS)的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94.49%、91.09%和89.17%;免疫三价苗的场口蹄疫A型(FMD)、亚1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95.58%;伪狂犬野毒感染抗体(gE)的阳性率为4.28%、免疫抗体(gB)的阳性率为87.68%;散养户猪血清猪瘟(HC)、口蹄疫O型(FMD)和蓝耳病(PRRS)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06%、81.3%、80.%,伪狂犬野毒感染抗体(gE)的阳性率为11.18%、免疫抗体(gB)的阳性率为40.29%;规模猪场的三种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阳性率平均都达到85%以上,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20年河南省未免疫牛群布病监测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统计。对来自459场次的17 207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布病抗体检测,检出布病感染抗体阳性场群8个,阳性样品19份,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1%和1.74%。结果表明:存栏量小于500头养殖场户的布病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08%和1.86%;存栏量介于500~3 000头奶牛场的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6%和1.83%;存栏量大于3 000头的大规模奶牛场无布病阳性样品检出。8个阳性场群在河南省不同区域均有分布,其中豫中地区4个,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地区各1个。调查结果说明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具有一定的群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应依据不同地区和场群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玉林市牛羊口蹄疫(FMD)和小反刍兽疫(PPR)免疫情况,2017—2019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从玉林市7个县(市、区)234个种畜场、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采集2244份羊血清和922份牛血清样本进行O型、A型和亚洲I型FMD以及PPR免疫抗体检测,并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2017—2019年,玉林市牛羊O型FMD抗体场群及个体合格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但部分地区的抗体合格率较低(P<0.05);亚洲I型FMD抗体合格率2017年偏低,但2018年后直线上升至80%以上;A型FMD抗体合格率普遍较低,均不足70%。PPR免疫合格率逐年增长,均保持在70%以上,且无显著地区差异(P>0.05)。结果表明,广西玉林市牛羊O型、亚洲I型FMD和羊PPR的整体免疫效果较好,但A型FMD免疫效果较差,且FMD免疫效果存在一定的地区不均衡性。因此,玉林市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持续加强FMD、PPR免疫和监测,确保各地区牛羊处于较高的免疫保护水平。本调查为玉林市有效防控此类疫病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评估遵义地区家畜O型口蹄疫的免疫质量,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增强重大动物疫情预警监测能力,对2017年初采集的671份家畜血清样品进行了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遵义地区总体猪、牛、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分别为78.2%(230/294)、88.9%(112/126)、94.8%(238/251),均达到国家农业部免疫抗体水平≥70%的标准;但有部分县(区、市)免疫抗体较低;规模养殖场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要优于散养户。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实掌握某地区牛、羊口蹄疫(FMD)春季防疫免疫效果,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地区某奶牛场的74头奶牛进行了A、O和亚洲Ⅰ型FMD免疫抗体的检测,对7家规模养殖场和7家散养户的80只山羊进行了O型和亚洲Ⅰ型FMD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用O型-A型-亚洲Ⅰ型FMD三价灭活苗免疫奶牛后,可同时产生针对A、O和亚Ⅰ型3种亚型的高水平抗体;用O型-亚洲Ⅰ型FMD二价灭活苗免疫羊后,规模羊场的两种亚型抗体合格率均高于散养羊。所抽检牛、羊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部规定的70%的标准。结果表明,FMD三价苗免疫效果较好,可以起到一针防三型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贵州省影响猪O型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瘟(CSF)免疫效果的环境因素,本实验收集2015年~2018年的检测数据,采用R语言和GAM建模进行养殖地区、养殖规模、环境温度和猪场海拔高度等环境因素对猪上述3种疫病免疫效果的影响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贵州9个地区猪O型口蹄疫(FMD)抗体阳性率为65.67%~95.73%,PRRS抗体阳性率为54.36%~97.14%,CSF抗体阳性率为33.07%~93.33%,贵州各个地区猪O型FMD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PRRS和CSF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规模场猪O型FMD、PRRS和CS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94%、82.85%和71.05%,散养户猪的相应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75%、90.12%和75.66%,规模场与散养场差异不显著(p0.05);环境温度21℃~27℃时猪O型FMD、PRRS和CS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38%、86.24%和75.63%,10℃~20℃时猪的相应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81%、84.58%和70.66%,3℃~9℃时猪的相应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74%、83.93%和67.56%,不同环境温度的猪O型FMD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而猪PRRS和CSF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海拔高度1 250 m以上猪场猪O型FMD、PRRS和CS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19%、85.37%和74.54%,1 100 m~1 250 m猪场相应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60%、91.00%和78.83%,1 100 m以下猪场相应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88%、81.73%和67.34%,不同海拔高度的猪O型FMD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而猪PRRS和CSF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多因素和GAM建模分析显示,在4种环境因素中只有环境温度对猪O型FMD抗体阳性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呈非线性关系,其对抗体阳性率存在饱和效应,而4种环境因素对PRRS和CSF抗体阳性率均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对猪免疫O型FMD疫苗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环境温度。本研究为贵州省猪O型FMD、PRRS和CSF疫苗合理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惠水县猪瘟(CSF)和猪口蹄疫(FMD)免疫抗体情况,预判其流行趋势和评估其发生风险,试验采用ELISA检测方法,2022年累计检测惠水县养猪场(户)CSF样品2099份,猪O型口蹄疫(FMD-O)样品1797份,结果表明:(1)CSF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为90.14%,规模猪场合格率为93.11%,散养户为84.60%,规模猪场合格数比率为97.87%,散养户的合格数比率为75.26%;(2)FMD-O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为91.96%,规模猪场的合格率为96.72%,散养户为81.13%,规模猪场合格数比率为95.83%,散养户的合格数比率为67.50%。结论,惠水县CSF和FMD免疫抗体总体合格,散养户的免疫合格率和合格数比率极显著远低于规模场(P<0.01),发生疫情的风险较高。惠水县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应加强散养户CSF和FMD监测预警,有针对性地提高散养户CSF和FMD疫病防控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西地区口蹄疫(FMD)、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布鲁氏菌病和小反刍兽疫(PPR)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动态、疫情流行风险,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实施方案相关要求,2016—2018年运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玉林市和百色市20个定点监测场点的猪、牛、羊开展病原学监测和抗体监测。病原监测结果显示:2016—2018年,未在牛羊群中检出FMD、PPR病原;2016年和2017年CSF病原检出率均为0.38%;3年内均有PRRS病原检出,检出率介于1.89%~6.3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6—2018年,猪O型FMD、CSF、PRRS和PR-gB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A型FMD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NSP抗体和PR-gE抗体阳性率呈波动状变化;牛O型FM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78%、18.26%、71.11%,亚洲I型分别为76.52%、25.22%、27.78%,NSP抗体阳性率在22.61%~41.74%之间波动;仅2016年检出1份牛布鲁氏菌抗体阳性;3年间,羊O型、亚洲I型FMD和PPR免疫抗体阳性率都很低,未达到70%,且呈下降趋势,NSP抗体阳性率在0.95%~7.62%之间波动,未检出羊布鲁氏菌抗体。结果表明,广西玉林市和百色市的猪群O型FMD、CSF、PRRS、PR免疫效果较好,但牛羊群FMD和PPR免疫效果较差,猪群中仍有CSF、PRRS、PR等疫病流行,牛羊群中存在FMD流行的风险,但牛羊布鲁氏菌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果提示,应继续加强上述疫病的免疫和监测,针对免疫效果较差、病原流行率偏高的疫病,要重点做好防控和净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饲养期、同一份血清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猪瘟(CSF)、猪O型口蹄疫(FMD)三种疫病的免疫抗体监测分析,仔猪、育肥猪、种猪免疫抗体的保护率及阳性率分别为:PRRS阳性率分别为34.4%、49%、63.6%,CSF保护率分别为73.6%、91.9%、81.8%,FMD保护率分别为29%、51.5%、81.8%。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云南省边境地区牛口蹄疫(FMD)免疫情况,对2021年采自云南省7个边境县市的1 522份牛血清样品,采用O、A型口蹄疫病毒(FMDV)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FMDV 结构蛋白单抗阻断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O、A型抗体阳性率平均分别为57.61%、67.29%,未达到70%的国内最低免疫标准;勐腊、盈江两地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偏高,分别为57.50%、54.62%;入境牛O型、A型、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29%、79.70%、58.23%,本地牛分别为54.31%、63.87%、40.52%,差异显著(P<0.05);规模场、散养户、隔离场的O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04%、52.24%、70.29%,A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73%、63.12%、79.70%,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78%、42.31%、58.52%,隔离场阳性率场显著高于规模场和散养户(P<0.05)。结果表明:云南省边境地区FMDV免疫抗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一定的病毒传入风险,需持续开展血清学调查和监测,提高疫苗接种强度,降低FMDV向国内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20年,以规模牛场为调查对象,对来自168个场群的9295头活牛进行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并按动物种类、存栏量规模和不同区域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河南省牛群结核病感染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河南省牛群结核病平均场群阳性率为9.52%,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79%;肉牛群体中未检出结核阳性个体,奶牛群体中结核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0.74%和0.88%;存栏量≤500头的规模奶牛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3.75%和1.30%,且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均随存栏量的上升呈下降趋势;豫西和豫北地区有结核阳性牛只检出,尤其是豫西地区,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豫东、豫南和豫中地区无结核阳性个体检出。河南省牛群结核病感染具有明显的群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可依据其流行特征,针对不同种群和区域采取相应的防控和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河南省屠宰场生猪肉孢子虫病流行情况,于2018年6月—2019年10月,采用猪源肉孢子虫双重套式PCR检测试剂盒对采自河南省11个地区62个屠宰场的2 038份样品进行肉孢子虫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肉孢子虫阳性屠宰场37个,场阳性率59.7%,阳性样品599份,样品平均阳性率为29.4%;规模场(存栏500头以上)阳性率为27.7%,散养户(存栏500头以下)阳性率为32.3%,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阳性样品均为米氏肉孢子虫,未检测到猪人肉孢子虫;不同季节肉孢子虫阳性率差异不显著,春季最高、为33.8%,冬季最低,为26.1%。本研究结果为猪肉孢子虫病防控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IHA和LB-ELISA,对检测来自全省14个州市36个规模场和228个散养户的1212份牛和羊血清进行O型和Asia-Ⅰ型FMD免疫抗体检测.O型FMD检测牛647份,免疫合格559份,平均合格率为86.39%,滴度大于1:128有399份;检测羊675份,免疫合格569份,平均合格率为84.29%,滴度大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