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有关南海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相关资料,对1979—2017年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捕捞作业量、捕捞作业结构以及捕捞产量的变化趋势和现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简称"双控")制度全面实施后,虽然南海区渔船数量上升势头得到控制,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渔船总吨位和总功率却基本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以来,南海区机动捕捞渔船总吨位增长了45%,总功率增长了13.7%,2017年44.1 kW以下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占77.5%。南海区海洋捕捞产量由不断上升至近年逐渐得到控制,近5年南海区的捕捞产量约为340万~380万t,对渔业资源破坏力大的拖网和刺网产量占72%~74%。南海区海洋捕捞渔业存在捕捞生产数据统计不规范、渔业资源面临衰竭和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依托渔港建立健全渔获物统计和核查体系,压减近海捕捞能力,稳定外海渔业,同时加强科学调查研究,从而优化南海区捕捞作业格局。  相似文献   

2.
用PTP法和DEA法分别对中国海洋渔业的捕捞能力进行了量化研究。指出在中国使用PTP法计算海洋捕捞能力时,以渔船功率为投入单位要较以渔船数为投入单位计算得到值更符合实际。进一步的分析明确了中国海洋捕捞能力的过剩首先是渔船功率的过剩。结果表明:若在1999年海洋捕捞渔获量的基础上实行产量“零增长”,则中国海洋捕捞渔船数的削减幅度应为35.2%,渔船总吨位的削减幅度应为29.8%,而总功率的削减幅度要达到37.3%。提出了“补充峰值年”的新方法,认为PTP法的适用背景是市场经济比较完善条件下的海洋捕捞业。更适于进行纵向的时间序列的分析。而DEA法则适合于在一个时间点上进行横向的“能力”估算。分析表明:基于实际捕捞量的捕捞能力一般总是被低估,故实际要削减的捕捞能力的量总是大于计算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捕捞能力的量化研究及量化方法的讨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TP法和DEA法分别对中国海洋渔业的捕捞能力进行了量化研究。指出在中国使用PTP法计算海洋捕捞能力时,以渔船功率为投入单位要较以渔船数为投入单位计算得到值更符合实际。进一步的分析明确了中国海洋捕捞能力的过剩首先是渔船功率的过剩。结果表明:若在1999年海洋捕捞渔获量的基础上实行产量“零增长”,则中国海洋捕捞渔船数的削减幅度应为35.2%,渔船总吨位的削减幅度应为29.8%,而总功率的削减幅度要达到37.3%。提出了“补充峰值年”的新方法,认为PTP法的适用背景是市场经济比较完善条件下的海洋捕捞业。更适于进行纵向的时间序列的分析。而DEA法则适合于在一个时间点上进行横向的“能力”估算。分析表明:基于实际捕捞量的捕捞能力一般总是被低估,故实际要削减的捕捞能力的量总是大于计算值。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的方法,对浙江省海洋捕捞产量和渔船数量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对2014~2018年浙江省海洋捕捞产量和海洋渔船的数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14~ 2018年浙江省海洋捕捞产量为361.80万~392.01万t,产量年增长率约为2.0%,海洋渔船数量为3.02万~3.16万艘,渔船数量年下降率约为1.0%.为保障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保护近海渔业资源、扶持和发展远洋渔业、解决养殖业发展问题、加强海洋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海区海洋捕捞渔船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有关南海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资料,对1979-2013年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海洋捕捞机动渔船的数量、吨位、主机功率的总规模以及主机功率结构、作业类型结构的变迁和现状进行评价分析。2013年南海区海洋捕捞渔船总计81 647艘,156.6万吨,其中机动渔船78 671艘,382.3万千瓦;机动小型渔船数量最多,超过75%,早期增速快,近十年较为稳定;大型渔船数量极低,增速缓慢,目前仍不足0.6%;中型渔船较为稳定;刺网作业渔船数量最多,拖网渔船次之,各类型渔船均已从增长期进入调控管理期。南海区捕捞渔船目前存在总体规模过大、数量结构上小型渔船偏多、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压减捕捞渔船总体规模,在结构上重点压减小型渔船,适当保留大型渔船规模,同时应进一步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压减小型渔船拖网、刺网作业,积极发展钓捕,适当发展围网和深水拖网。  相似文献   

6.
海洋捕捞渔船的成本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宁波市主要专业渔村调研结果,分析海洋捕捞的成本构成情况。研究结果:(1)如果不计劳动力成本,奉化有75%渔船盈利;如果计劳动力成本,奉化渔船亏损率50%以上,功率越大亏损越高;(2)通过单位成本(含劳动力成本)收益率以及单位燃油成本收益率发现,奉化海洋捕捞渔船的两项指标都为负值(即亏损),而且功率越大的渔船亏损越高;(3)渔业税费支出较少,渔船融资方式主要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通过研究结果得到主要结论:(1)冰、燃油费和劳动力的成本是影响海洋捕捞渔船收益的最重要因素;(2)季节变化、税费问题以及集体经济分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本收益;(3)人员流动性、渔业从业人员教育程度等问题是发展未来海洋捕捞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国际渔业出口数据,分析了特征年份国际渔业出口的特点。海洋鱼类在出口中占绝对优势,其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甲壳类、洄游鱼类和贝类等中国海洋鱼类发展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今后提升远洋捕捞能力,加强近海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建立和发展甲壳类、贝类和洄游鱼产品基地,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道路,对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控制我国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9.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大陆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5、发展渔民组织。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20,(6)
正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渔业在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东海是中国海洋生产力最高的海域,2019年东海区海洋捕捞量388.2万吨,约占全国39.5%,位列四大海区之首。浙江省台州市是中国主要渔区,境内"两湾一岛"(三门湾、乐清湾、大陈岛)为浙江最佳海水养殖场所,外海包括舟山渔场和温台渔场一部分,可开发利用鱼类与甲壳类60余种,2019年渔业总产值156亿,位居全省第一,拥有渔船5 507艘、总功率123.6万千瓦。由于捕捞强度大,面临着无鱼可捕的窘境。  相似文献   

11.
总结概括我国海洋捕捞渔民群体存在的收入问题表现,并从资源状况、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造成问题的本质: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不足以支撑严重过剩的捕捞产能,而且当前的外部环境又在加重这种失衡,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同时兼顾改善海洋渔业资源状况、降低过剩捕捞产能、维持捕捞渔民收益、缩小渔民收入差距。因此,为解决捕捞渔民群体收入问题,促进海洋捕捞渔民增收,应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保证海洋捕捞渔民的生产物质基础;建立健全传统捕捞渔民渔业权益保障机制,保障海洋捕捞渔民公平发展的权利;完善渔业管理政策制度,确保海洋捕捞渔民权利的均等性;加强对传统捕捞渔民新技术和其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捕捞渔民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强化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海洋渔业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 ,同时也是世界上很多人口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的变迁和海洋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加 ,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资源正在逐渐减少、衰竭、甚至消亡 ,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均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 ,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制止资源量的下降趋势已是当前全世界渔业管理工作者的最为迫切任务。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海洋捕捞能力 ,这一点在国际渔业管理上业已达成共识。然而 ,在具体实施时 ,各个渔业国家的捕捞能力究竟怎样减 ?减多少 ?如何量…  相似文献   

13.
捕捞能力及其计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海洋渔业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 ,同时也是世界上很多人口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的变迁和海洋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加 ,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资源正在逐渐减少、衰竭、甚至消亡 ,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均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 ,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制止资源量的下降趋势已是当前全世界渔业管理工作者的最为迫切任务。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海洋捕捞能力 ,这一点在国际渔业管理上业已达成共识。然而 ,在具体实施时 ,各个渔业国家的捕捞能力究竟怎样减 ?减多少 ?如何量…  相似文献   

14.
海洋捕捞业贡献了我国水产品产量的约五分之一,但渔业资源衰退与捕捞强度过大的矛盾亟需破解,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由之路。首先对我国海洋捕捞渔业的总产量变化趋势、省份结构、品种结构、海区结构、作业方式结构等特征进行梳理,分析认为我国海洋捕捞业供给侧的突出问题是海洋捕捞产量远超资源可捕量和渔获物中鱼类所占比重仍呈增长趋势。最后,以海洋捕捞渔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目标,阐述了我国海洋捕捞渔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以养护和管理渔业资源,这也是国际渔业管理的普遍趋势。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我国实施渔船削减计划的必要性,即: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捕捞能力过剩,可作业的海域面积缩小。并就如何实施该计划,提出了以下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控制捕捞强度的政策;(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和回购计划。  相似文献   

16.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以养护和管理渔业资源,这也是国际渔业管理的普遍趋势。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我国实施渔船削减计划的必要性,即: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捕捞能力过剩,可作业的海域面积缩小。并就如何实施该计划,提出了以下建议:(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2)严格执行控制捕捞强度的政策;(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和回购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东海区渔业资源变动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通过对1960-1995年东海区三省一市历年渔获产量,捕捞努力量等统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区海洋渔业产量虽然逐年增加,但远落后于同期捕捞努力量的增幅,而CPUE却有逐年下降趋势,这表明资源密度的减少,通过渔获物组成分析,渔业资源利用除了对传统资源利用外,还加强了对中上层鱼类如鲐Sheng,马面Tun鲳及虾蟹类等低营养级种群利用,捕捞结构发生了变化,此外,运用剩余产量模型分析整个东海区资源M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南海捕捞渔业产量总体稳定略有下降,捕捞主体以广东、海南、广西为主,捕捞品种丰富,捕捞渔船以中小型渔船居多,捕捞作业方式以中小型船拖网、中型船刺网为主,捕捞产值总体变化不大,捕捞收益不均衡。基于捕捞品种与资源渐趋衰退的现状,从捕捞品种与捕捞资源、捕捞渔船装备及作业方式、捕捞渔民等角度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全面、科学、准确的南海渔业资源评估与捕捞配额机制;加快捕捞渔船及作业方式的更新、升级,并建立相应的渔船动态追踪系统;建立捕捞渔民入渔许可制度与捕捞配额可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1960-1995年东海区三省一市历年渔获产量,捕捞努力量等统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区海洋渔业产量虽然逐年增加,但远落后于同期捕捞努力量的增幅,而CPUE却有逐年下降趋势,这表明资源密度的减少,通过渔获物组成分析,渔业资源利用除了对传统资源利用外,还加强了对中上层鱼类如鲐Sheng,马面Tun鲳及虾蟹类等低营养级种群利用,捕捞结构发生了变化,此外,运用剩余产量模型分析整个东海区资源M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政策分析及与中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世界各国均面临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美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捕捞总量变化以及捕捞的区域分布等特征,分析了美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海洋渔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实施原则及基本内容,并与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政策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要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完善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体系、海洋渔业管理计划和分配计划,以及海洋渔业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