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基因在鸡胚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BMPs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AA肉鸡种蛋100枚进行孵化,分别于孵化期第1、2、3、4、5、6、9、12、15、18 d(记为E1~E18)选取胚蛋6枚,E1~E6采集整胚,E12~E18分别采集大脑、心脏、肝脏和腿肌组织。采用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BMP2、BMP4和BMP7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BMP2基因在E1~E6中的表达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BMP2在E4、E5和E6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1(P0.05);BMP2在大脑中的表达显示, E12显著高于E1(P0.05),而到了E18阶段反而极显著低于E1(P0.01);BMP2在心脏和腿肌中的表达均是E9显著或极显著大于E1(P0.05或P0.01);鸡胚发育到了后期(E15和E18),BMP2在心脏和肝脏中的表达却显著或极显著低于E1时期(P0.05或P0.01)。BMP4在E1~E6中的表达水平也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BMP4基因在E3~E6整胚和E9胚龄的大脑、心脏、肝脏和腿肌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E1胚龄(P0.05或P0.01)。BMP7在E4、E5和E6的表达与BMP2、BMP4类似,即BMP7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E1时期(P0.05或P0.01),但在E2和E3时期,BMP7表达水平反而降低了,且E2时期极显著低于E1时期(P0.01);在整胚和大脑中的结果显示,E4~E18阶段BMP7基因的表达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到E18时期大脑中的BMP7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E1时期(P0.01);与E1相比,在心脏中BMP7到E12时期达到最低水平(P0.01),而肝脏中BMP7基因表达水平在E12和E15阶段均极显著低于E1(P0.01)。【结论】BMP2、BMP4和BMP7基因在整胚的表达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至E4时期到达最高点;BMP2基因在E9、E12、E15和E18的心脏、肝脏和腿肌中的表达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BMPs基因在器官形成初期起着关键作用,之后随着器官发育完成BMPs基因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绵羊IGF-1基因CDS区,构建绵羊IGF-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分析IGF-1基因在绵羊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绵羊肝组织总RNA,通过RT-PCR方法获得IGF-1全长CDS序列,经测序鉴定后与慢病毒载体pLEX-mcs连接,构建pLEX-IGF-1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和生产。分离培养绵羊原代成肌细胞,并用重组慢病毒使其感染,建立稳定转染pLEX-IGF-1的绵羊成肌细胞系。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过表达IGF-1对绵羊成肌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克隆获得长518bp的IGF-1CDS区序列。成功构建了pLEX-IGF-1载体,其可在绵羊细胞系中进行稳定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IGF-1在293T细胞以及绵羊原代成肌细胞中获得表达,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稳定表达IGF-1的成肌细胞比对照细胞生长速度显著加快(第1天差异显著(P0.05),第2~6天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稳定表达IGF-1的成肌细胞比对照细胞较早进入S期,且在S期的细胞数目比对照细胞多29.35%。【结论】绵羊IGF-1能够有效促进绵羊成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前期研究表明,miR-127-3p参与骨骼肌细胞分化的调控,但对于miR-127-3p调控的靶基因及其在成肌分化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应用qRT-PCR与细胞形态学方法研究过表达miR-127-3p对C2C12成肌细胞分化及成肌标志基因MyoD、MyoG和Myosin表达的影响;RNA-Seq分析过表达miR-127-3p对成肌细胞转录组的影响,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27-3p显著促进C2C12细胞的成肌分化与MyoD、MyoG和Myosin表达;RNA-Seq分析共鉴定到3个差异基因,均为下调基因,其中包括2个转录因子(Irf7和Ddit3)。GO与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免疫和能量代谢过程/信号通路。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127-3p可与Ddit3基因的CDS区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进而抑制其表达。表明在转录组水平上,miR-127-3p可能通过直接靶向Ddit3基因/转录因子调控免疫与能量代谢类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成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阐明同一个miRNA簇基因(miR-665,miR-127-5p,miR-136-3p,miR-136-5p,miR-432-5p,miR-432-3p和miR-433)在不同组织山羊表达特征和成肌细胞中表达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miRNA簇基因在山羊组织以及C2C12细胞不同生肌时间点的动态表达模式。【结果】miRNA簇基因(miR-665,miR-127-5p,miR-136-3p,miR-136-5p,miR-432-5p,miR-432-3p和miR-433)在不同波尔山羊组织中均广泛表达。miR-127-5p,miR-136-3p, miR-432-5p,miR-432-3p和miR-433在山羊肌肉中高表达,miR-136-5p和miR-665在肌肉表达量低。miR-136-3p表达量随肌细胞增殖和分化逐渐升高;miR-127-5p,miR-432-3p,miR-432-5p,miR-433和miR-136-5p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iR-665在随C2C12细胞增殖和分化表达逐渐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miRNA簇基因调控骨骼肌的生长发育的调控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猪细胞周期素Cyclin A(pCyclinA)及其依赖性激酶2(pCDK2)对猪细小病毒(PPV)增殖的调控作用,为开展PPV复制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PCR扩增pCyclinA和pCDK2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重组载体,转染猪睾丸细胞(ST),经新霉素(G418)筛选获得pCyclinA或pCDK2过表达的ST细胞株。设计pCyclinA和pCDK2基因特异性干扰片段(shRNA)CycA894和CDK1163,构建干扰表达载体,转染ST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pCyclinA和pCDK2低表达的ST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干扰效率。流式细胞术分析pCyclinA和pCDK2过表达和低表达对ST细胞周期的影响。将猪细小病毒NY毒株(PPV-NY)接种过表达和低表达的ST细胞,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检测病毒滴度。【结果】pCyclinA和pCDK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1 299和897 bp,构建了重组载体pEGFP-pCyclinA和pEGFP-pCDK2。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融合蛋白EGFP-pCycA和EGFP-pCDK2分别在过表达细胞株ST-pEGFP-pCyclinA和ST-pEGFP-pCDK2中稳定表达。构建了干扰载体pGPU6-GFP/CycA894、pGPU6-GFP/CDK1163和pGPU6-GFP/-shNC(阴性对照);低表达细胞株ST-pGPU6-GFP/CycA894和ST-pGPU6-GFP/CDK1163中的pCyclinA、pCDK2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pCyclinA或CDK2过表达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降低ST细胞S期的比例(P0.01或P0.05)。pCyclinA低表达能极显著降低ST细胞G0/G1期的比例(P0.01)、极显著增加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P0.01);pCDK2低表达能显著增加ST细胞G0/G1期的比例(P0.05),但却显著降低S期的细胞比例(P0.05)。PPV在过表达细胞株ST-pEGFP-pCyclinA和ST-pEGFP-pCDK2中的滴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细胞(P0.01)。低表达细胞ST-pGPU6-GFP/CycA894中PPV滴度极显著增加(P0.01),而ST-pGPU6-GFP/CDK1163中的PPV滴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pCyclinA或pCDK2过表达均能抑制PPV增殖;pCyclinA低表达可促进PPV增殖,pCDK2低表达对PPV增殖无显著影响;pCyclinA低表达极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但极显著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C2C12成肌细胞探讨肌源性干细胞成脂过程与调控成脂和成肌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C/EBP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和Myogenin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分别用2%马血清和三联诱导剂诱导C2C12细胞成肌和成脂分化,在马血清促进的成肌分化第0、1、3和5天收集细胞进行姬姆萨染色观察肌管形成情况;在三联诱导的成脂分化第0、2、4、6和10天收集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情况;提取成肌诱导第0、1、3、5天和成脂诱导第0、2、4、6天的RNA和DNA,分别采用qRT-PCR检测成肌和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的方法检测PPARγ、C/EBPα和Myogenin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变化,并分析基因表达与甲基化状态的相关关系。【结果】①C2C12细胞经马血清诱导形成了多核肌管,表达成肌相关基因,但不表达脂肪特异性基因;三联诱导使C2C12细胞自主分化的肌管中沉积了脂滴,同时表达成脂和成肌相关基因;②重亚硫酸盐测序结果表明,在未分化的成肌细胞中,PPARγ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是61%,在三联诱导第2、4和6天,其甲基化程度依次为49%、39%和42%,呈逐渐去甲基化趋势,与PPARγ基因转录负相关;在马血清诱导第3和5天,甲基化水平为56%和48%,与未分化的成肌细胞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PPARγ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没有显著变化;③Myogenin基因在马血清促进的成肌过程中甲基化水平不断降低(49%、42%、35%和34%),转录水平急剧增加;在三联诱导过程中,Myogenin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由0天的49%下降为第1天的37%、第3天的41%和第5天的38%,但下降幅度弱于马血清诱导的成肌过程,这一结果与降低的Myogenin转录上调相吻合;④C/EBPα基因在未分化的C2C12细胞中呈低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程度仅为1.6%,在成肌分化和脂肪沉积过程中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与基因表达无显著关联。【结论】成脂和成肌关键转录因子PPARγ和Myogenin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变化参与了成肌细胞的分化和脂肪沉积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锌指蛋白转录因子15(KLF15)在小鼠各组织及C2C12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构建KLF15的腺病毒超表达载体。【方法】采集小鼠肝、脾、肾、脂肪、骨骼肌及培养的C2C12成肌细胞,提取不同分化时期(0,2,4d)的C2C12细胞及不同组织的RNA,检测KLF15的表达情况;过夜连接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后的pAdTrack-CMV与KLF15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KLF15),获得pAdTrack-KLF15质粒。将该质粒经PmeⅠ线性化后转入BJ5183感受态细胞进行重组,构建pAdEasy-KLF15腺病毒超表达载体。将pAdEasy-KLF15质粒PacⅠ酶切线性化回收后,转染293A细胞进行包装、扩繁和纯化。将获得的KLF15重组腺病毒侵染C2C12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KLF15表达的影响。【结果】KLF15在C2C12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显著升高,并在分化后期达最高值;KLF15在肝脏、肾脏和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骨骼肌和脾脏。成功获得了pAdEasy-KLF15腺病毒超表达载体,其侵染C2C12细胞后能显著上调KLF15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KLF15基因在C2C12成肌细胞中高表达,并成功构建了KLF15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山梨酸对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C2C12)增殖、IGF-1分泌、GH/IGF系统和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通过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山梨酸(0、0.1、1.0、10.0和100.0μmol/L)处理C2C1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IA法检测细胞IGF-1分泌量,qPCR法检测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10.0μmol/L山梨酸显著促进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1和2 d)和无血清(4和5 d)培养的C2C12细胞增殖(P<0.05);2)0.1、1.0和100.0μmol/L山梨酸均显著抑制无血清培养的C2C12细胞IGF-1的分泌(P<0.05);3)1.0μmol/L山梨酸显著上调无血清培养的C2C12细胞IGF-1R、GHR和CPT1b的mRNA表达(P<0.05),对IGFBP3(P=0.09)、PDK4(P=0.10)和PGC1α(P=0.10)的mRNA表达量也有提高趋势.提示山梨酸可促进C2C12细胞的增殖和GH/IGF系统及糖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但对IGF-1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etyl-CoA carboxylase α,ACACA)对猪原代肌肉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MSCs)增殖凋亡以及成脂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MSCs模拟猪肌内脂肪的形成过程,根据ACACA基因序列构建3条小干扰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进行转染。成功干扰MSCs内ACACA的表达后,分别通过q RT-PCR、CCK-8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术、油红O染色和检测甘油三酯(TG)等方法对MSCs增殖、凋亡以及转分化时期脂滴形成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增殖期干扰ACACA,MSCs内细胞周期标志基因Cyclin D1(P<0.05)、Cyclin E(P<0.000 1)以及抗凋亡基因BCL-2(P<0.05)的表达量下调,促凋亡基因BAX(P<0.05)的表达量上调;在对MSCs进行成脂转分化诱导作用下,MSCs具有向脂肪细胞转分化的能力,而干扰ACACA后,MSCs中脂滴极显著减少(P<0.000 1)。【结论】干扰ACAC...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丰富家畜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择能够在低血清诱导条件下分化为多核肌管的小鼠成肌细胞(C2C12)作为细胞模型,在C2C12细胞中转染携带荧光标记的mmu-miR-22-3p、mmu-miR-22-5p模拟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mu-miR-22-3p/5p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mmu-miR-22-3p/5p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在C2C12细胞增殖的过程中,mmu-miR-22-3p的表达量在增殖第4天显著升高(P<0.05),mmu-miR-22-5p的表达量逐渐升高(P<0.01).CCK-8细胞增殖的检测结果显示,分别转染mmu-miR-22-3p模拟物组的OD值均低于NC对照组;流式细胞术的结果发现,转染mmu-miR-22-3p后,S期的C2C12细胞数量极显著低于NC对照组(P<0.01).转染mmu-miR-22-5p后,S期C2C12细胞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结论]mmu-miR-22-3p和mmu-miR-22-5p对小鼠成肌细胞的增殖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肌肉可以维持哺乳动物运动功能并调节机体代谢,它的数量和分布对肉质有重要影响,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及其遗传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家畜的产肉量和肉品质,研究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TP53INP2对自噬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已有研究,而对于牛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尚未报道。【目的】探究TP53INP2对秦川牛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为肉牛肉用性状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检测了TP53INP2在24月龄秦川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同时分析了其在体外培养的牛骨骼肌成肌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表达规律;合成TP53INP2基因siRNA并转染秦川牛成肌细胞,转染后12h进行诱导分化,观察成肌细胞表型变化,并利用RT-q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其在诱导分化第四天时分化标志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RT-qPCR结果显示,TP53INP2在成年秦川牛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小肠组织中表达量最低。TP53INP2在成年牛心脏、肝脏、肾脏、网胃、瘤胃中表达量较高,在其余组织中表达量较低(与背最长肌相比)。2.随着成肌细胞的分化,该基因在第0—4天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在第4天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呈下降趋势。3.在成肌细胞中干扰TP53INP2后,试验组肌管的数量和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干扰TP53INP2并提取细胞总RNA,RT-qPCR结果显示,成肌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肌球重链蛋白3(MYH3)相对于对照组表达量显著降低。5.干扰TP53INP2并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试验组MYOG、MYH3、MYOD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干扰TP53INP2对牛成肌细胞的分化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该基因可能对秦川牛肌肉组织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可对其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以期用于肉牛的分子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蛋白酶体β5亚基(proteasome subunit beta type-5, PSMB5)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成肌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蛋白酶体亚基PSMB5在细胞分化和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诱导成肌分化模型,模拟牛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首先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前后PSMB5的表达变化,采用qRT-PCR法检测PSMB5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前后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SMB5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前后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然后设计合成PSMB5的小干扰RNAsi-RNA-PSMB5 (si-PSMB5),构建PSMB5过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PSMB5(pcDNA-PSMB5),采用(Lipofectamine)3000转染试剂将si-PSMB5和pcDNA-PSMB5转染牛骨骼肌卫星细胞,q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效果。最后采用EdU染色的方法检测干扰和过表达PSMB5对牛骨骼肌卫星增殖的影响;进一步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成肌诱导分化,光学显微镜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肌管形成状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化标志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HC)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分析干扰和过表达PSMB5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影响,综合分析PSMB5蛋白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成肌分化的影响。【结果】PSMB5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前后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后PSMB5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增殖期(P0.05)。干扰或过表达PSMB5后,牛骨骼肌卫星细胞EdU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扰PSMB5的表达后,细胞分化形成的肌管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化标志因子MyHC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过表达PSMB5后,细胞分化形成的肌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分化标志因子MyHC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SMB5蛋白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过程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干扰PSMB5表达可以抑制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进程,而过表达PSMB5可以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成肌分化进程。探明PSMB5蛋白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具体调控作用,为进一步开展PSMB5在牛成肌分化中的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畜禽肌内脂肪(IMF)含量影响肉质风味、口感、嫩度、色泽等指标.调节IMF含量改善肉质成为研究重点.通过添加不同浓度(0、0.15、0.30、0.45、0.60及0.75 mmol·L-1)缬氨酸,检测脂肪合成相关重要信号分子SREBP-1c蛋白表达与成熟情况,检验脂滴生成和细胞增殖情况,探究缬氨酸如何影响小鼠成肌细胞(C2C12)胞内脂肪沉积.结果表明,体外培养36 h后,0.45 mmol·L-1缬氨酸处理C2C12,可显著促进SREBP-1c蛋白成熟、表达和细胞增殖,一定程度促进脂滴沉积;添加0.45 mmol·L-1缬氨酸和75μmol·L-1棕榈酸后C2C12细胞中SREBP-1c蛋白含量显著上调,进一步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C2C12细胞增殖未受抑制.综上,缬氨酸可通过正向调节SREBP-1c相关信号通路,参与C2C12细胞内脂肪沉积或转运.研究首次证实缬氨酸可促进小鼠C2C12细胞脂肪沉积及增殖,为进一步探究缬氨酸在脂肪沉积过程中作用提供新见解,也为缬氨酸提高畜禽肉质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p53基因对饥饿诱导猪成纤维细胞(PFCs)形态、增殖、自噬及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53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EBSS、Baf A1和EBSS+Baf A1分别处理p53wt和p53-/-2株PFCs 2 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ATG9A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BSS和EBSS+Baf A1处理下p53wt与p53-/-的PFCs均发生皱缩和长出丝状伪足;在p53-/-PFCs中,其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下降,ATG9A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或P0.01),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在p53wt PFCs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EBSS处理下,p53-/-PFCs的凋亡比率显著升高(P0.05)。与p53wt PFCs相比,p53-/-PFCs的形态变化率极显著下降(P0.01),其细胞的增殖率显著升高(P0.05),ATG9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饥饿诱导p53缺失猪成纤维细胞自噬促进了凋亡的发生,这为进一步研究p53基因与自噬、凋亡及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鸡柔嫩艾美尔球虫体外刺激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力及分泌的细胞因子目的是了解球虫对免疫细胞增殖及产生的免疫相关分子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分离鸡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和HD11巨噬细胞分别与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子孢子体外共培养,采用MTT、Griess、ELISA、RT-PCR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相关分子水平。【结果】子孢子组鸡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NO和iNOS的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NO和iNOS分泌量升高,但统计差异不显著,脾淋巴细胞iNOS分泌量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子孢子组免疫细胞上iNOS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分泌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IL-2mRNA表达下调;HD11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IFN-γ量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分泌量明显降低,IFN-γ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差异;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其表达MHC-Ⅱ分子的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上表达KUL01表面分子阳性百分率显著降低,但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都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NO和iNOS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及iNOS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但IL-2分泌量下降其mRNA表达下调,免疫相关分子(MHC-II)表达量增加,结果表明鸡柔嫩艾美尔球虫能不同程度影响免疫细胞增殖及产生免疫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16.
牛myf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牛myf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myf6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鲁西黄牛成肌细胞后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在质粒pIRES2-EGFP的多克隆位点插入myf6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yf6,用脂质体技术转染鲁西黄牛成肌细胞,通过G418 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利用Western印记、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成肌细胞转染前后myf6基因、肌肉肌酸激酶基因和肌球蛋白轻链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质粒的成肌细胞myf6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提高(P<0.01),肌肉肌酸激酶基因和肌球蛋白轻链基因的mRNA表达量提高(P<0.01)。细胞形态观察显示成肌细胞融合为肌管。【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yf6能在成肌细胞中高效表达,myf6基因促进了成肌细胞向肌肉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
腺苷甲硫氨酸对成肌细胞成脂分化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为模型探讨蛋氨酸代谢产物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对肌肉来源的多能干细胞成脂分化及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有0、0.25、1.0和2.0 mmol•L-1 SAM的培养基处理细胞,在处理后的0、24、36和48 h分别对各处理组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光密度(OD)值;在处理后第2天收集细胞总RNA与总蛋白,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成脂相关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SAM处理后,细胞表现出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内脂肪沉积水平上升,并且随SAM处理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细胞的脂肪特异性基因PPARγ、C/EBP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它特异性基因aP2、FAS及SREBP-1的表达在经SAM处理后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其中2.0 mmol•L-1 SAM处理组升高最为显著,三者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升了6.86(P<0.01)、3.45(P<0.05)和3.48(P<0.01)倍。【结论】SAM可以促进C2C12细胞成脂分化及细胞内脂肪的沉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ho分子信号通路阻断剂盐酸法舒地尔(HA1077)对C3H10T1/2细胞体外增殖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3H10T1/2细胞株,用HA1077浓度梯度培养液(0(对照组),20,40,60,80,100μmol/L)对其进行处理,通过MTT比色法和油红O染色法分别检测C3H10T1/2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HA1077对C3H10T1/2细胞的体外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但HA1077可提高C3H10T1/2细胞的成脂分化效率,也呈浓度依赖性;且当HA1077浓度大于60μmol/L后,细胞成脂分化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HA1077可抑制C3H10T1/2细胞的增殖,但同时可以促进其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试验研究了豌豆蛋白粉对0~4周龄高邮鸭生长性能、血清激素以及与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60只1日龄高邮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C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C1、C2、C3组)分别饲喂以3%、6%、9%的豌豆蛋白粉替代基础饲粮中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1)试验组C1、C3鸭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2日增重和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1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2、C3料重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组血清GH、Insulin、Leptin和IGF-I激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C2和C3的IGF-I水平显著高于试验组C1(P0.05)。(3)试验组对鸭肌肉中GH表达量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表达量均有所提高。试验组对Insulin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试验组C2腿肌中Obese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0(P0.05)。试验组C2、C3相对于对照组上调了肌肉组织中IGF-I的表达量(P0.05),而试验组C2中腿肌IGF-I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研究结果,饲粮中用6%豌豆蛋白粉代替部分豆粕后养分利用率最高,对血清激素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促进了GH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别是上调了腿肌中IGF-I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猪Gasp1、Gasp2对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RT-PCR技术从猪肌肉组织中扩增Gasp1和Gasp2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phi C3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hi C31-Gasp1和phi C31-Gasp2。将重组质粒转染至C2C12小鼠成肌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获得稳定表达Gasp1和Gasp2基因的细胞系后,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分别在细胞分化1、2、3、4、5 d时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yoD、MyoG、P21及MHC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而分析Gasp1和Gasp2基因对肌肉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猪Gasp1和Gasp2基因,构建了phi C31-Gasp1和phi C31-Gasp2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下可见phi C31载体和Gasp1、Gasp2基因共转染的C2C12细胞表达强烈的绿色荧光,经CCK-8检测发现,过表达Gasp1、Gasp2基因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为初期促进、后期抑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猪Gasp1和Gasp2可以促进细胞分化因子MyoD、MyoG、P21、MHC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Gasp1、Gasp2基因可以促进肌肉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