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肉的质量受着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除了猪的品种以外,在养猪生产的各个环境,包括饲喂管理、营养管理、环境因素、预防接种、屠宰前的运输和处理以及屠宰方法都对猪肉的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辉 《养猪》2019,(1):53-56
猪肉品质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影响着养猪生产的效益。猪肉品质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饲粮的营养水平(蛋白质水平、能量水平等)、环境因素(高温等)和屠宰加工以及饲养管理等非遗传因素,笔者就近几年国内外对影响猪肉品质的非遗传因素的研究加以分析,进而阐明各非遗传因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期在生产中合理利用非遗传因素,生产出优质猪肉。  相似文献   

3.
营养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演变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 ,包括遗传、营养、环境和屠宰等。营养对肉质有重要影响 ,日粮能量浓度、蛋白质水平、脂肪含量是调控肉质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给生长肥育猪充分供应营养素的条件下 ,对我国实际生产中生长育肥猪的肉质演变规律和营养水平对肉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试验动物 选择体重接近 2 0kg的长×荣二元杂交猪 96头 (公猪阉割 )。1 2 试验设计 设高低两个营养水平组 ,每组48头猪 ,分 6圈饲养。试验从 2 0kg开始 ,1 0 0kg结束。1 3 试验日粮 采用玉米 -豆粕型日粮 ,分 2 0~5 0、5 …  相似文献   

4.
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除猪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还有环境、营养及饲养管理等因素.实践证明,在猪饲料中添加不同营养成分及调整饲料营养结构可降低猪肉体脂含量,改善猪肉品质.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动物的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瘦肉率起关键作用.试验通过对特种野猪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测定屠宰率、瘦肉率、系水力、眼肌面积、大理石纹、嫩度等指标,衡量特种野猪的肉质情况,检验特种野猪的饲养效果,为更准确地筛选最佳饲料配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养猪生产者在不断寻求较快速、较经济的方法生产瘦肉率更高、品质更优的胴体。由于消费者抵制使用生长促进剂,猪肉生产者将注意力集中在遗传学方法上。但最近研究表明,通过日粮蛋白质的调控和特定地平衡日粮氨基酸以维持肌肉最佳生长需要,可以获得瘦肉率高的猪肉。最近Supersweet饲料公司生产出一种专供瘦肉率高的猪使用的猪饲料,这种饲料能够满足生长猪前五种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需要。饲喂这种氨基酸平衡日粮猪的肥育期,比饲喂高赖氨酸、高脂肪含量的猪缩短了15天,并且试验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  相似文献   

6.
集约化猪场的饲料与营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猪经济效益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营养管理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日粮配制和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案,以确保养分利用效率最佳而被排泄的养分最少。同时生产者还应关注现有营养管理条件下产品的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猪的营养,不断接受新的营养观念和采纳新的饲养技术。1日粮配制日粮配制的目标是使日粮在猪的任何一个生长发育阶段都能准确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以获得最佳的生长和营养利用效率而浪费最少。这要求生产者要了解猪的生长规律和营养需要量。选用不同…  相似文献   

7.
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粗纤维水平的日粮(同一能量水平)对杜梅肉猪(杜洛克与梅山猪杂交的二元商品肉猪)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90日龄的健康杜梅肉猪仔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实验A组、B组、C组饲喂粗纤维质量分数分别为3.5%、5.5%和7.5%日粮,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粗纤维质量分数为2.5%),测定育服猪...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贵州从江香猪肉质指标的影响,在满足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的前提下,选取10头年龄、体重接近的从江香猪,随机平均分为高能量日粮组(14.35 MJ/kg)和低能量日粮组(12.26 MJ/kg)。结果显示日粮能量对从江香猪大部分肉质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肌内脂肪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降低日粮能量水平不会降低从江香猪断奶仔猪大部分肉质指标。因此,适量降低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在从江香猪断奶仔猪实际饲养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母猪妊娠后期是母猪乳腺及胎猪快速发育的重要时期,为处于这一时期的母猪配制营养水平适宜的日粮对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尤为重要。妊娠后期母猪乳腺发育及胎猪的生长对能量、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求不同,如何给妊娠母猪提供合理的营养,在满足胎猪生长发育的同时满足乳腺发育的需要研究还比较少。作者主要介绍了母猪妊娠后期日粮中的能量、蛋白质及氨基酸水平对乳腺发育及胎猪生长的影响,同时提出母猪妊娠后期能量、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要量及合理比例,以期为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营养源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探索使用非常规饲料原料配制饲粮的可能性。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在(41.06±1.43)kg的"杜长大"生长猪48头,随机分配到2个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多营养源饲粮(试验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生长阶段试验期为42 d,育肥阶段待猪体重达120 kg时,每个组选择5头猪进行屠宰并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7.76%(P0.05),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能量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钙、磷、能量、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显著提高了试验猪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但对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对猪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以非常规饲料原料为主的多营养源饲粮降低了生长育肥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但对其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营养水平对鲁农2号生长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08头鲁农2号生长猪(49.58±1.49)kg,随机区组,分为3个处理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圈)9头猪,在保持日粮消化能/粗蛋白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分为高、中、低3个营养水平组,研究日粮不同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鲁农2号生长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分50~80 kg和80~100 kg两个体重阶段饲养,当试验猪平均体重达到100 kg时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的背膘厚、眼肌面积、后腿重、后腿比例、脂肪率、屠宰率和瘦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除大理石纹外,3个处理组的肉品质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预示着低能量和粗蛋白质日粮饲喂鲁农2号生长猪可以获得与高能量粗蛋白质日粮相近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日粮的能量浓度对猪肉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60头初始体质量为(59.93±0.92)kg的杂交(约克夏×长白×杜洛克)育肥猪,按照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有4头猪,ME1组日粮能量浓度满足基础日粮NRC(1998;13.667 MJ/kg)的要求,ME2组的日粮能量浓度增加到14.085 MJ/kg,ME3组的日粮能量浓度增加到14.504 MJ/kg。在早期育肥阶段,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不影响任何性能参数。当育肥猪平均体质量达到约(112±1.50)kg时屠宰进行胴体分析。蒸煮损失和NPPC大理石花纹分数尽管在数值上有很大幅度的增加但不受日粮能量浓度的影响。NPPC肉色不受日粮能量浓度影响,但背最长肌脂肪含量呈线性效应(P0.05)。总之,整个育肥阶段在不影响日增质量的情况下日粮能量浓度为14.504 MJ/kg时,可提高猪肉的品质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菌固态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和日龄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4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经乳酸菌发酵的基础饲粮。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饲粮对生长期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乳酸菌发酵饲粮显著增加了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肉比(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乳酸菌发酵饲粮显著提高了生长育肥猪血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血液丙二醛含量(P0.05)。乳酸菌发酵饲粮显著提高了生长育肥猪肉的亮度和红度(P0.05),改善猪肉颜色,降低了猪肉剪切力(P0.05),对p H无显著影响(P0.05),改善了肉质。因此,养猪生产实践中,可以给生长育肥猪饲喂乳酸菌固态发酵饲料,提高生长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宁乡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约18 kg的宁乡猪仔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前、中、后3期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3%、12.06%、11.01%;全期消化能为12.15 MJ/kg);试验A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3期蛋白质水平各降低约2个百分点、全期消化能降低1.25 MJ/kg的低营养水平饲粮;试验B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3期蛋白质水平各降低约3个百分点、全期消化能降低2.50 MJ/kg的超低营养水平饲粮。试验期18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前期料重比和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从全期来看,3个组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B组的肥肉率较对照组和试验A组显著降低(P<0.05),瘦肉率有提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胴体垂直长均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B组胴体斜长、皮厚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背最长肌pH 1 h显著降低(P<0.05),其他肉品质性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降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宁乡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没有明显负面影响,且能提高屠宰性能,改善胴体组成。在本试验中,超低营养水平饲粮对胴体组成的改善效果优于低营养水平饲粮。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膨化亚麻籽日粮饲喂程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脂肪酸沉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36.76±0.49)kg的杜×巴×嘉生长育肥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期90 d.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日粮,T30、T60和T90组先饲喂基础日粮并分别于屠宰前30、60、...  相似文献   

16.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 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在15~30 kg体重阶段饲喂18%(高蛋白质组)、16%(中蛋白质组)和14%(低蛋白质组)蛋白质水平的日粮,30~60 kg体重阶段饲喂16%(高蛋白质组)、14%(中蛋白质组)和12%(低蛋白质组)蛋白质水平的日粮, 60~100 kg体重阶段饲喂14%(高蛋白质组)、12%(中蛋白质组)和10%(低蛋白质组)蛋白质水平日粮,在体重30、60和100 kg体重时分批屠宰,取肝脏及背部皮下脂肪组织测定脂肪酶(LPS)、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结果表明,在30 kg体重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在60和100 kg体重时,高蛋白质日粮组乌金猪肝脏和脂肪组织LPS的活性明显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G-6-PDH和MDH活性则明显低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因此,高蛋白质日粮增加了生长中后期乌金猪的内源性能量释放,可能影响了体脂沉积比例。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人们常通过基因选择和营养调控来最大化地提高猪的瘦肉率。一般地,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适宜的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氨基酸需要量可受到日粮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性别和猪的瘦肉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首先要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需要量,然后以理想蛋白质理论为基础,去考虑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赖氨酸需要量的比值,从而得出平衡蛋白质日粮。因此,平衡蛋白质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保持较适宜的水平,以满足动物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减少氨基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们常通过基因选择和营养调控来最大化地提高猪的瘦肉率。一般地,提高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适宜的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氨基酸需要量可受到日粮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性别和猪的瘦肉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首先要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需要量,然后以理想蛋白质理论为基础,去考虑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赖氨酸需要量的比值,从而得出平衡蛋白质日粮。因此,平衡蛋白质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保持较适宜的水平,以满足动物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减少氨基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日粮营养对母羊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羔羊成活等起决定性作用,其中以能量和蛋白质对繁殖影响最大,矿物质和维生素也不可忽视。为使母羊有较高的繁殖力,日粮中必须供给足量的能量和蛋白质。同时也必须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科学的饲养管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羊的生长发育、生产、繁殖、营养、卫生等方面的需要。合理的放牧、饲喂、运动、调教、信息、羊舍卫生及交配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均对羊的繁殖力有一定的影响。相反管理不善,会使羊的繁殖力降低,甚至造成不育。下面就营养对羊初情期、发情排卵、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胎儿生长…  相似文献   

20.
引言   人们在最近30~40年来进行了猪品种的选育,猪的瘦肉生产潜能(通常以饲料报酬这样的技术性术语来表示,或是以投入产出比这样更富于经济性的术语来表示)已经相当高了.但是这种潜能很少完全实现,猪的实际生产性能往往低于其潜能.管理不善、营养不当或不利环境条件都是造成实际生产性能与潜能间差异的因素.本文将分析生长猪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阐述日粮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提出一些根据生长和环境条件进行日粮设计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