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苹果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苹果梨果实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标的关系。[方法]测定延边地区8个成龄苹果梨园果实矿质营养含量与果实品质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探讨果实矿质营养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果实内的P与Mn、Ca与Mg、Mg与Fe呈显著正相关;Ca与Mn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N、Ca、Mg、Fe、Mn、Zn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P、K、Cu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P、K、Fe、Zn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正相关,N、Ca、Mg、Cu、Mn与可溶性固形物呈负相关;P、K、Fe与总糖呈正相关,N、Ca、Mg、Cu、Mn、Zn与总糖呈负相关;N、K、Fe与总酸呈正相关,P、Ca、Mg、Cu、Mn、Zn与总酸呈负相关;P、K、Ca、Mg、Fe、Mn与糖酸比呈正相关,N、Cu、Zn与糖酸比呈负相关。[结论]该研究为苹果梨园合理施肥和补充营养、提高果实品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2.
云南冰糖橙果实矿质营养与品质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玉溪5个高产冰糖橙果园、5个中低产果园、5个幼龄果园的果实为试材,测定了果实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云南不同产量冰糖橙果园果实N、K、Ca、Mg、Zn元素含量差异较大,高产果园果实Ca、Mg、Zn元素含量较高,与中低产果园、幼龄果园存在显著性差异;幼龄果园N、K含量较高,与高产、中低产果园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产果园果实大小适中、内部品质最佳。冰糖橙果实N、P、K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Ca和Zn含量均与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N含量与单果重、纵横径呈显著正相关;果实可食率与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和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生产上需要重视补充Ca、Mg、Zn肥,控制N、P、K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云南冰糖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云南冰糖橙产区冰糖橙叶片矿质营养生理及其与果实品质形成的关联性,选择云南4个冰糖橙种植较集中乡镇的15个有代表性园区,测定了园区冰糖橙叶片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园区冰糖橙叶片N、P、K、Fe、Mn元素含量处于超量,Ca、Mg和Zn元素含量低于适宜范围,Cu元素含量5个超量,5个处于适宜范围,5个低于适宜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矿质营养元素间相互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N(相关系数为-0.596*)和K(-0.605*)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果实可滴定酸与N(0.588*)和K(0.62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0.558*,P0.05);果实TSS/TA与N(-0.569*)和K(-0.62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Mg(0.549*)和Zn(0.535*)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冰糖橙果实的外观和内部品质的形成是由各种元素协同调控的。  相似文献   

4.
贡柑叶片的矿质营养及其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不同生产水平的贡柑果园取样,分析了叶片中不同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异,探讨叶片矿质元素营养生理及其与果实品质形成的关系。本研究发现,不同园区的贡柑叶片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变异系数在0.20~0.49之间,其中Mn、P、Mg和Zn变异系数较大,其次是Ca,Cu,N,Na,K,和Fe。贡柑品质综合评价指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汁量、酸含量、种子数、果形指数、风味,是影响贡柑品质独特性、提高经济价值的主要指标。相关分析指出,贡柑叶片含N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642*),Mg含量与风味(0.607*)和果汁含量(0.719**)呈显著正相关。Mn含量与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0.673*)。不同果园贡柑叶片中N、Mg、Mn含量对果实的品质有显著影响,在贡柑的高产优质栽培研究中应给予充分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矿质营养元素对葡萄果实品质的作用,鉴定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以上海地区17个葡萄品种为研究材料,对葡萄果实的8个品质指标和9种矿质元素进行检测,利用典型的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葡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之间的通径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发现,与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相比,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与部分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通过通径分析发现,直接影响葡萄单果质量的矿质元素作用大小为镁(Mg)>锰(Mn)>磷(P)>钾(K)>铁(Fe)>钙(Ca)>氮(N)>锌(Zn)>铜(Cu),直接影响果实硬度的作用大小顺序为P>Mg>Cu>Ca>Fe>N>Zn>K>Mn,直接影响果形指数的作用大小顺序为K>Mg>Cu>P>Fe>Mn>N>Ca>Zn,直接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Mg>N>Ca>Fe>P&...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云南冰糖橙产区冰糖橙叶片矿质营养生理及其与果实品质形成的关联性,选择云南4个冰糖橙种植较集中乡镇的15个有代表性园区,测定了园区冰糖橙叶片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园区冰糖橙叶片N、P、K、Fe、Mn元素含量处于超量,Ca、Mg和Zn元素含量低于适宜范围,Cu元素含量5个超量,5个处于适宜范围,5个低于适宜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矿质营养元素间相互影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N(相关系数为-0.596*)和K(-0.605*)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果实可滴定酸与N(0.588*)和K(0.62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0.558*,P<0.05);果实TSS/TA与N(-0.569*)和K(-0.62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Mg(0.549*)和Zn(0.535*)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冰糖橙果实的外观和内部品质的形成是由各种元素协同调控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肇庆地区特色柑橘品种汶朗蜜柚的果实品质及其与果园土壤养分和叶片矿质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了汶朗蜜柚果园土壤pH、有机质、N、P、K等矿质元素含量、叶片N、P、K等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总糖等品质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果园土壤中富含铁、钙元素,与汶朗地区有丰富的石灰岩、铁矿有一定的关联.叶片及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果实品质的形成受树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的影响大于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汶朗蜜柚果实品质的合成合理-满意度优于沙田柚的,单因素指标的合理满意度分析显示果皮色泽是制约汶郎蜜柚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果面疤痕.[结论]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柑橘营养生理和品质形成规律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汶朗蜜柚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总酚、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特性;探究笃斯越橘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和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间及其与几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通过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黄酮类和糖类物质积累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水湿地苔草和山地土坡3种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肥力因子、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并筛选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山地土坡2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属于单糖积累型,其总含量占可溶性糖的84.20%(水湿地有土壤类型)、95.11%(山地土坡类型),而水湿地苔草类型中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仅占可溶性糖的56.95%;果实总酚、花青苷含量在3种立地类型中差异显著(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果实Ca、Mg、Fe、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K、Zn元素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特性,其中果实K元素与果实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果实Zn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Ca、Fe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但叶片Ca元素与果实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叶片N、P、K元素与果实N、P、K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与果实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Zn元素与果实Ca、Fe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矿质元素中仅有Mg、Cu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主要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叶片矿质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较复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叶片N、P、K、Mn元素含量升高,但叶片Zn元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增强土壤酸度是笃斯越橘栽培区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提高果实K、Ca、Mg、Fe、Mn含量,减少果实Zn元素含量是提高笃斯越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喷施不同钙肥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于2011年盛花期(5月10日)、新梢旺长期(6月11日)、花芽分化期(7月10日)、果实膨大前期(8月7日)、果实膨大后期(9月7日)、果实成熟期(10月11日)7个时期采样并测定。[结果]在同一生理期内,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一致:以CK值最低,各处理大于CK,且各处理间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从盛花期(5月)至果实采收后(11月),各处理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也一致,即由盛花期至果实膨大前期SPAD值含量逐渐升高,在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范围,果实成熟期后逐渐降低;各处理提高和维持SPAD值含量效果最佳为处理2、5(分别喷CaNO3、新禾丰果蔬钙肥)。喷施钙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套袋数目、单株产量等各项指标,但不同类型叶面喷施钙肥对提高富士苹果不同品质指标的效果也不同,其中处理4[喷施众德(康朴盖美膨)]对提高富士苹果品质效果最佳,处理3、8对提高其产量效果最好。各处理果实中元素含量顺序均表现为:K含量最高,其次是N、P,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由大到小顺序分别为Mg、Ca、Fe、B、Zn、Cu。以Ca元素为中心,与果实品质、贮藏性密切相关的K、Mg与Ca呈正相关,其他各元素(除Cu外)与Ca也均呈正相关,其中Ca与K相关系数为0.74**,达极显著相关。各元素(除K、Cu)与果实硬度均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各元素(除Cu、Zn、B)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正相关,但仅Ca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与可溶性糖含量正相关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74**;各元素(除Cu)与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Ca、Mg与单株产量间正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80**。[结论]喷施钙肥能够显著提高富士苹果品质和同时对果实中各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新温185号核桃(Juglans regia‘Xinwen185’)果实生育期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浓度时节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加深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树体与果实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认识。【方法】采样测定果实生育期不同时节,新温185号核桃叶片、青皮和种仁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铜(Cu)、锌(Zn)元素浓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叶片、青皮、种仁之间相同矿质元素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在果实生育期,随时节推移新温185号核桃叶片中N、P、K、Cu、Zn元素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Ca、Mg、Fe、Mn元素浓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种仁中N、P、K、Ca、Mg、Fe、Mn、Cu、Zn元素浓度均呈下降趋势;青皮中除K元素浓度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元素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叶片与青皮之间的Zn、Cu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a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与种仁之间的Zn、K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Mg、Ca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青皮与种仁之间P、Ca、Mg、Fe、Mn、Zn、Cu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K元素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新温185号核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向果实Ca、Mg元素和青皮K元素的有效供给对果实的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K、Ca、Mg元素是新温185号核桃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树体与果实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莱阳梨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分析影响莱阳梨果实品质的主要矿质元素,为莱阳梨园合理施肥和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山东省烟台市12个莱阳梨果园的成熟果实为样品,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莱阳梨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不同果园莱阳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程度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N与可滴定酸显著正相关,Ca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Mn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N对可滴定酸的通径系数为0.655,Mn对可溶性固形物的通径系数为0.606;K对固酸比直接通径系数为0.815,达到显著水平.莱阳梨生产中合理协调好各种矿质元素的比例可提高果实品质,实现莱阳梨的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苏丰县地区"富士"苹果果实品质与叶片矿质元素的关系分析,筛选出叶片矿质元素的适宜含量,为江苏黄河故道高效优质苹果园建设、叶片营养分析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富士"苹果为材料,测定了叶片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7种品质指标,同时,应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江苏丰县地区"富士"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和果实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12%,其中第一个主成分主要是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主要是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滴定酸的信息;第三个主成分主要是可滴定酸、维生素C的信息;第四个主成分主要是单果重和维生素C的信息。单果重、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是果实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并获得了江苏丰县地区"富士"苹果园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分别为:N(14.93~17.74 g/kg)、P(0.77~1.02 g/kg)、K(10.29~13.43 g/kg)、Ca(12.45~17.88 g/kg)、Mg(2.52~4.00 g/kg)、Fe(274.15~493.68 mg/kg)、Mn(40.82~98.85 mg/kg)、Cu(85.36~354.26 mg/kg)、Zn(39.55~83.76 mg/kg)。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分供应量对玫瑰香葡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玫瑰香葡萄为材料,设置改良霍格兰营养液0.5、1.0、2.0倍3个浓度,探讨不同养分供应量对玫瑰香葡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和果实中氮(N)、磷(P)、钾(K)、镁(Mg)、硼(B)和锌(Zn)的含量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他矿质元素各营养液处理之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在玫瑰香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叶片中P、钙和B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N和铜(Cu)逐渐下降,K则呈现先升后降再升趋势,Mg、铁(Fe)、Zn、锰(Mn)表现为先降后升。在果实中,N、P、Mg、Zn、Mn和Fe的含量逐渐下降,K和Ca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而B和Cu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稳。叶片和果实中K的含量相当,而其他矿质元素在叶片中的含量均高于果实中的含量。结果说明,在生长期增施钾肥有利于果实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苹果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对控释肥的响应机制,以苹果专用控释肥为试材,设计不同养分含量处理,研究控释肥对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叶绿素、新梢生长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普通复合肥,控释肥提高叶片N、P、K、Ca和Mg的含量(分别提高4.4%、26.5%、27.2%、4.2%和6.5%),降低Zn含量(降幅为70.2%),不同处理Fe、Cu和Mn含量的变化有差异;控释肥增加新梢生长量,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10.4%、11.5%和73.3%,单果质量和可滴定酸降低,对果形指数影响不大;不同控释肥处理下的大部分测定指标差异明显。可见,控释肥促进苹果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苹果品种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品种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特征,为苹果营养功能评价、苹果消费以及苹果育种亲本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5个品种的苹果果实为试材,测定K、P、Mg、Ca、Zn、Cu和Mn 7种矿质元素指标,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7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1 112.72 mg·kg~(-1))P(119.59 mg·kg~(-1))Mg(65.69 mg·kg~(-1))Ca(56.96 mg·kg~(-1))Zn(0.69 mg·kg~(-1))Cu(0.66 mg·kg~(-1))Mn(0.63 mg·kg~(-1)),变异系数范围为19.4%(Mg)—43.9%(Cu)。K、P、Mg、C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Zn、Cu、Mn之间差异不显著。K-S检验表明7种矿质元素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的特征矿质元素为Cu、K、Mg、P和Mn,提取的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30%,因子1(F1)主要综合了Cu、K、Mg、P 4种矿质元素的信息,得分排名前3位的苹果品种依次为‘秋锦’‘五月’‘国庆’;F2代表Mn元素,排名前3位的苹果品种依次为‘斯塔克矮生’‘春香’和‘黄魁’;F3代表Zn元素信息,排名前3位的苹果品种依次为‘燕山红’‘Szampion’和‘4-23’;F4代表Ca的信息,排名前3位的苹果品种依次为‘新倭锦’‘伏锦’和‘太平洋玫瑰’。综合得分排名前5名的苹果品种由高到低依次为‘秋锦’‘五月’‘新国光’‘北斗’‘长红’。聚类分析将125个苹果品种分为5类,第1类包含9个苹果品种,这些苹果品种Ca很高;第2类包含28个苹果品种,Cu含量较高;第3类包含23个苹果品种,这些苹果品种Zn含量较高;第4类包含44个品种,这些苹果品种Ca、Cu、K、Mg、P、Zn含量均很低;第5类包含21个样品,这些苹果品种K、Mg、Mn、P含量均较高,Zn含量较低。【结论】苹果中K、Mg、Cu、P两两之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Cu、K、Mg、P和Mn是苹果的特征矿质元素。不同品种苹果间7种矿质元素的组成存在差异,可分为5类,即高钙品种、高铜品种、高锌品种、高钾镁锰磷品种和低矿质元素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国‘富士’苹果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特性的主要矿质元素,建立‘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化方案,为提高‘富士’果实品质、减少生理病害的果园合理土壤和叶面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1年对我国苹果产区51个县(市)153个乔砧‘富士’苹果园的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变量投影重要性筛选影响果实品质因子的主要果实矿质元素和建立回归方程,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化方案。[结果]我国‘富士’苹果果实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差异较大,氮、铁、锌和硼的含量分别相差12.06、6.17、7.7和10.08倍,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分别相差2.33和2.16倍;果实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氮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着色面积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果实中钙、铁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模型效应载荷和权重分析表明,果实氮和铁对果实综合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其次是果实中的磷、钾和钙;果实单果质量主要受果实中氮、磷、钾的影响,并与磷、钾含量有较大的正效应系数,而与氮含量有负的效应系数;变量投影重要性获得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果实中氮、钙和铁的影响,并与果实氮含量有最大的负效应系数,而与果实铁和钙有正效应系数。[结论]降低果实氮含量,提高果实铁、磷、钾和钙含量是提高‘富士’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金秋砂糖橘叶片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测定了南丰县7个果园金秋砂糖橘叶片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果园叶片中的N、Ca、Cu含量偏低,P、K、Mg和Zn含量处于适宜或过量范围;所有果园叶片中的S、Fe和Mn含量处于适宜或偏高水平;3个果园叶片中的Cu含量低于适宜范围,2个果园叶片中的B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单果重与叶片的P、Zn、Mn等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的可食率与叶片中的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叶片中的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P、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Mn、Zn呈极显著负相关;固酸比与P、Zn、Mn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VC含量与除Mn、B硼外的其他元素均呈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影响金秋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叶片养分因子主要为N、Ca、Cu,因此,生产上要重视及时补充相应元素,同时适当控制磷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国‘富士’苹果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特性的主要矿质元素,建立‘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化方案,为提高‘富士’果实品质、减少生理病害的果园合理土壤和叶面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2011年对我国苹果产区51个县(市)153个乔砧‘富士’苹果园的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变量投影重要性筛选影响果实品质因子的主要果实矿质元素和建立回归方程,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富士’苹果优质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化方案.[结果]我国‘富士’苹果果实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差异较大,氮、铁、锌和硼的含量分别相差12.06、6.17、7.7和10.08倍,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分别相差2.33和2.16倍;果实品质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氮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着色面积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果实中钙、铁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模型效应载荷和权重分析表明,果实氮和铁对果实综合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其次是果实中的磷、钾和钙;果实单果质量主要受果实中氮、磷、钾的影响,并与磷、钾含量有较大的正效应系数,而与氮含量有负的效应系数;变量投影重要性获得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果实中氮、钙和铁的影响,并与果实氮含量有最大的负效应系数,而与果实铁和钙有正效应系数.[结论]降低果实氮含量,提高果实铁、磷、钾和钙含量是提高‘富士’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矿质元素对白银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利用矿质元素Ca、Mg、B、Mo和K对白银豆进行处理,测定其相应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矿质元素B、Mg、Ca和K均能提高白银豆中可溶性蛋白质、淀粉、Vc含量和降低NO3-含量,并达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海南省乐东县"台农芒1号"生育期叶片及果实中N,P,K,Ca,Mg,Fe,Mn,Cu,Zn 9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跟踪分析,研究叶片及果实养分含量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果实中N,P,K,Ca,Mg,Mn,Cu,Zn元素质量分数随果实生长均呈规律性下降,相互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鲜重、干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2)果实生育期内第2次梢叶片N质量分数先升后降,K,P,Zn质量分数先降后升,Mg,Mn,Cu质量分数下降,Fe质量分数变化波动较大,Ca质量分数较为稳定;第1次梢叶片养分的质量分数变化与第2次梢相似。(3)第2次梢叶片矿质元素间、以及第2次梢叶片与果实间矿质元素的相关性均比第1次梢更为密切。(4)果实中养分平均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N,KCa,P,MgMn,FeZnCu;幼果期NK,之后KN;幼果期及膨大期CaPMg,之后质量分数相近;幼果期及膨大期MnFe,之后质量分数相近。(5)果实生育期叶片中养分平均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CaNKPMgMnFeZnC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