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红原县草地荒漠化的现状及成因,针对现阶段红原县草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特别是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各种经济形式融入到红原草原荒漠化的治理中,加大了草场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
锴将 《农家致富》2009,(23):20-20
浙江省宁波北仑旭日花卉基地的玫瑰园里朵朵玫瑰正开得娇艳欲滴.农庄负责人却拒绝接受任何订单。他算了笔经济账:“一朵玫瑰花才卖几毛钱,留着给人观赏.门票收25元一张.仍挡不住赏花人的脚步.卖‘体验’可比卖产品赚得多。”  相似文献   
3.
以吡啶为溶剂溶解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发烟硫酸为磺化试剂对其进行初步磺化,制得低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再在浓硫酸中以硫酸银为催化剂,对低磺化度共聚物进行二次磺化,制备了高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滴定分析表明磺化度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二次磺化法制备高磺化度线型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吡啶为溶剂溶解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发烟硫酸为磺化试剂对其进行初步磺化,制得低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再在浓硫酸中以硫酸银为催化剂,对低磺化度共聚物进行二次磺化,制备了高磺化度聚(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滴定分析表明磺化度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5.
苦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性植物,由于其耐热性强,病虫害较少,栽培管理比较容易,已成为调节我国夏、秋淡季蔬菜市场供应的重要蔬菜作物。为了提供高质量、充裕的种子,根据我们多年的制种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个玉米Pht1家族磷转运蛋白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耐低磷玉米自交系178中分离和鉴定高亲和力磷转运蛋白质基因,为开展磷高效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水稻和拟南芥中鉴定的磷转运蛋白基因为基础,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进行全基因组预测及系统进化分析;并运用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亚细胞定位方法对其家族成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37个磷转运蛋白候选基因,并被聚类为五大家族。从耐低磷材料中扩增了一个属于Pht1家族成员ZmPht1;9的全长cDNA,该基因编码区长1620bp,编码539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MFS超家族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和12个跨膜结构;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低磷胁迫下,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且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根系,同时在基因型之间也存在差异;原生质体转化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ZmPht1;9表达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ZmPht1;9编码位于细胞膜上的高亲和力磷转运蛋白,对调节磷素的动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缘柑橘早果早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市属亚热带比缘地带,由于受冻害影响,柑橘栽培中出现了苗木栽植成活率低,生长慢,结果晚,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市柑橘生产的发展。为此。1984—1988年我们在位于浅山区的彭桥乡韩营村进行了北缘柑橘早果早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2亩(共3000株)柑橘(温州蜜柑)试验园,定植翌年总产达2400公斤,实现了定植当年成园,翌年结果、投产。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小阈值法的棉花幼苗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纯机械式分苗机构经常出现的漏分和多分的问题,本文提出使用基于最小阈值法的图像识别技术对棉花幼苗进行识别和分离。使用了HSV颜色空间内与光照条件无关的H值将RGB真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以提高图像处理的实时性。基于最小值阈值法,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地将处于复杂背景下的棉花幼苗茎部图像提取的方法,使用棉花幼苗茎部图像的面积和长宽比等几何信息能有效识别棉花幼苗,并得到棉花幼苗茎部的重心坐标。本文的研究证明了用图像处理中的最小阈值法识别棉花幼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磨损是零件失效的最主要和普遍的形式,在农业生产中,约80%的零件都是由机械磨损而废弃的,机械损失会对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机械寿命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导致机械非效率性和能源消费增加。虽然机器在移动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失,但是正确的维护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械损失,可以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0.
果品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检测、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品在生产、贮运过程中易发生真菌性病害,不但可引起腐烂或腐败,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霉菌还可能产生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是继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后,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又一类关键风险因子,具有强毒性。大量研究表明,真菌毒素可致DNA损伤,低浓度下即可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使肝脏、肾脏和胃肠道发生病变,并且可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研究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进行精准检测、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于果品质量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展青霉素(Patulin,PAT)、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链格孢毒素(Alternaria toxins)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存在于果品中的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别将PAT、AFB1、AFM1和OTA列为第3类、1类、2B类和2B类致癌物质。通常果品中检出的真菌毒素含量极低,因此对检测方法的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含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但往往由于化学结构和性质各异,无法采用一种标准方法完成对所有真菌毒素的定量测定。因此,筛选准确、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也是该领域当今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有8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来保护消费者健康,但均未涉及链格孢霉毒素。许多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真菌毒素风险评估研究,基于毒理学数据的评估结果表明,大多情形下通过果品摄入的真菌毒素水平极低,不会对居民健康产生危害。果品中的真菌毒素可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降解和控制,但无法将被真菌毒素污染后产品中的毒素完全脱除,果品中真菌毒素污染重在"防"而非"除"。本文从果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种类、污染状况、毒性、检测方法、限量标准、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对果品中真菌毒素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