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调查了解云南省猪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采用ELISA-gB和ELISA-gE抗体检测方法对云南省部分猪场送检的602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检出疫苗免疫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阳性率为92.73%,未免疫疫苗的猪场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率为38.46%。说明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在云南省猪场中普遍存在,疫苗免疫过的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水平较高,但不同阶段猪的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云南省某猪场猪群的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及免疫状况,试验随机采集该猪场的不同日龄猪的血清80份,采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PRV-gE)抗体检测试剂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gB(PRV-gB)抗体检测试剂盒同时进行猪的狂犬病抗体检测,以掌握不同日龄猪伪狂犬病毒野毒的感染情况并制订适合该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结果表明:该场不同日龄猪PRV-gE抗体全部为阴性,无野毒感染; PRV-gB抗体阳性率均为100%,PRV-gB抗体水平相对较稳定。说明该猪场的免疫程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山东省枣庄地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2020年对该地区的83家规模猪场和92家散养户采集3 634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5家养殖场户中有73家群体显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群体阳性率为41.71%。3 634份血清样品中有905份样品猪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个体阳性率为24.90%;并对不同养殖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地区的部分养殖场户的猪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毒株,该地区的养殖场(户)应加强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山东省枣庄地区猪伪犬病野毒感染情况,2015—2020年对该地区的83家规模猪场和92家散养户采集3634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5家养殖场户中有73家群体显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群体阳性率为41.71%。3634份血清样品中有905份样品猪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个体阳性率为24.90%;并对不同养殖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地区的部分养殖场户的猪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毒株,该地区的养殖场(户)应加强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苏州地区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笔者对全市33个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进行了血清学ELISA检测。结果发现苏州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差异大。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7,(5):131-133
2015—2016年在浙江省7家规模不等猪场采集680份血清样本,用ELISA方法 (IDEXX)进行伪狂犬病g E、g B抗体检测。结果发现:猪场存在0%~100%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其中一家新建阴性猪场也在一年时间由0%转阳至38%;对猪免疫伪狂犬病疫苗虽然能产生抗体但不能阻止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猪场应加强种猪净化及日常管理,阳性较高猪场需做好1~3日龄仔猪伪狂犬疫苗滴鼻免疫,加强免疫时间应根据自身猪场抗体消长情况灵活制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长沙市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对市内47个规模猪场送检的1534猪血清样品和22个已免疫伪狂犬基因缺失苗规模场送检的1300份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对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gpI抗体,下同)和免疫抗体(gB抗体,下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长沙市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gpI抗体阳性率为20.9%,场阳性率为44.7%;22个免疫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gpI抗体阳性率下降1.8%,场阳性数下降4.6%。结果表明,通过利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科学免疫,同时配合伪狂犬野毒抗体检测技术可以控制和净化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新疆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新疆13个地区25个规模化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调查并开展了防制试验研究.结果在2001年前未使用疫苗的8个猪场全部有阳性存在,猪场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平均34.4%,使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后仍有16个规模化猪场出现野毒感染抗体阳性,表明猪伪狂犬病是造成新疆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2013-2018年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分别采用PCR和ELISA检测方法,对2013-2018年该地区787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320份疑似发病猪群组织样品、3041场次的猪场6766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病例猪组织样品PRV野毒感染总阳性率为50.83%,场阳性率为52.60%;送检猪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总阳性率为29.25%,场阳性率为61.13%。对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猪群送检病例组织样品PRV野毒感染情况,发现2014年和2015年是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最严重时期;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猪群血清样品PRV野毒感染gE抗体,发现2015-2018年PRV野毒感染的猪场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猪群的猪存在一定比例的PRV-gE抗体阳性猪,但差别不明显。结果表明,福建省西南地区猪伪狂犬变异毒株流行后,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防控形势更加严峻,提示应进一步加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的预防控制水平,并定期做好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实时调整疫苗免疫程序,减少其他疫病的混合感染导致的猪场疫病控制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评估上海市部分规模猪场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状况。[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35个规模猪场的2097份母猪血清样品,应用gpI-ELISA方法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检测。[结果]2014年上海市部分规模猪场母猪群伪狂犬病猪群感染抗体阳性率为56%(95%置信区间43.46%~68.55%),从2010年至2014年野毒感染抗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大型规模猪场(母猪存栏量>1000头)伪狂犬病的防控成效较为显著。[结论]上海地区部分规模猪场猪群中伪狂犬病流行率较高,通过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构筑良好的生物安全环境对猪伪狂犬病将起到良好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党晓鹏  宁明正 《猪业科学》2015,(10):138-139
某农户小型种猪场疑似感染伪狂犬病病毒,为了检测出野毒感染猪,净化伪狂犬病,提高猪群健康水平,采用PRV 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该场免疫了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猪群进行5次野毒感染检测;同时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对有临床症状的新生仔猪进行PRV病原检测。经过连续监测、综合防控并适时淘汰,该猪场的PRV野毒感染率降为1.72%,发病仔猪伪狂犬病毒野毒阳性率均降为零。猪场新生仔猪成活率提高,猪群基本无PRV感染,净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林琳  艾启青  刘燕 《猪业科学》2019,36(10):76-78
为了了解福建地区免疫过猪伪狂犬病疫苗的不同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本实验随机选取福建地区4种不同规模猪场共158个,应用gE-ELISA方法检测了10 577份血清样本。结果显示不同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场率分别为56.25%、61.54%、71.93%和71.19%,血清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16%、20.56%、31.11%和31.96%;商品猪群和种猪群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06%和30.18%。实验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规模猪场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且不同阶段猪群的感染差异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宁海县规模养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采用gE-ELISA检测方法,对2013年3月—2018年3月采集的4 166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所检测的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阳性样品1 708份,总体阳性率为41.0%;根据检测数据分类统计表明宁海县15个不同规模猪场猪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野毒感染,种猪高于商品肉猪,且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不容忽视,各猪场应定期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制定科学合理免疫程序,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延平区规模养殖场猪伪狂犬病(PR)野毒感染情况,2013年1-6月从本地大部分使用猪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10个规模猪场共采集了366份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猪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场抗体阳性率为70%(7/10),样品阳性率为18.03%(66/366),说明延平区本地规模猪场不同程度受到猪伪狂犬病的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福建宁德某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应用ELISA法对待配后备母猪、繁殖母猪(怀孕40d母猪、怀孕70d母猪和哺乳母猪)、公猪以及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和160日龄商品猪血清同时进行猪伪狂犬病gE和gB抗体检测,以掌握不同阶段猪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情况并制定适合本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调整以后的检测结果显示:通过对不同猪群伪狂犬病疫苗程序的调整,商品猪后期和待配后备母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为阴性,说明目前场内采用实验室检测调整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的方法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免疫防控方案。方法对某发病猪群(采用Bartha-K61经典毒株疫苗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免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猪伪狂犬病gB抗体和gE抗体水平。结果根据调查、解剖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初步确诊该发病猪群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通过采取紧急免疫伪狂犬病HB2000毒株疫苗、调整免疫程序和配合药物治疗等措施,育肥猪死亡率从2.56%降低至0.60%;除了4周龄及12周龄猪群外,其余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水平全部下降;种公猪、8周龄、10周龄、14周龄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Bartha-K61经典毒株疫苗并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力,通过紧急免疫与流行毒株同源性较高的HB2000毒株疫苗,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阻断ELISA法,对广东省9个地区经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免疫的中小型猪场2005年-2006上半年送检的375份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有9个地区猪场血清呈阳性,其中阳性血清174份,平均阳性率为46.4%,最高阳性率达65.0%,提示该地区中小型猪场有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国内猪伪狂犬病感染较为普遍,为了找到控制该病的方法,采用检测gB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来评价猪场疫苗免疫率,用检测gE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和检测gE基因的荧光PCR技术筛选野毒感染猪,并采取淘汰野毒感染猪、自繁自养等综合措施,猪免疫率从68.6%提高至91.1%,而野毒感染率从10.2%降至1.8%。说明采取的措施对控制猪场猪伪狂犬病疫情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某猪场猪瘟、蓝耳病及伪狂犬病三大疫病的免疫与感染状态,评价免疫效果及潜在风险,为免疫程序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集各猪群血液样品,用ELISA方法进行了猪瘟、蓝耳病及伪狂犬病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猪蓝耳病免疫效果比较理想。但保育猪猪瘟抗体阳性率及阻断率偏低,初免设计不合理,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各猪群存在较高比例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基于抗体检测结果建议调整优化免疫程序并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种猪场、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现状与野毒感染情况,对辖区内9个猪场开展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显示,9个猪场中有7个存在野毒感染,隐性带毒普遍,基因缺失苗免疫合格率为96.9%。培育健康猪群、加强净化、科学免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