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来自大庆油田低渗透油藏采出液中筛选出1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细菌菌株,命名为QSJU002。QSJU002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等结果表明,菌株QSJU002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JBP-16亲缘关系最近,属于假单胞菌属。 QSJU002菌株液体培养基石油的降解试验、排油圈试验、产酸试验、乳化性能试验和矿化度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QSJU002菌株具有降解原油、产表面活性剂、产酸、乳化原油和耐盐等采油性能。  相似文献   

2.
从来自大庆油田低渗透油藏采出液中筛选出1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细菌菌株,命名为QSJU002。QSJU002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等结果表明,菌株QSJU002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JBP-16亲缘关系最近,属于假单胞菌属。QSJU002菌株液体培养基石油的降解试验、排油圈试验、产酸试验、乳化性能试验和矿化度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QSJU002菌株具有降解原油、产表面活性剂、产酸、乳化原油和耐盐等采油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并鉴定生物表面活性剂,同时分析其目标产物结构。[方法]运用油平板法、排油圈法等方法对从葡萄中筛选出的72株菌株进行初筛与复筛,初步筛选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菌株,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通过薄层层析试验、红外光谱分析等鉴定生物表面活性剂类型。[结果]从72株葡萄内生菌中分离筛选得到9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其中菌株C2J6发酵液排油圈为最大,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2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通过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株C2J6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脂肽类表面活性物质。[结论]试验可为研究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与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1株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量菌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血平板和油平板法,从油污水沟中分离得到1株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鉴定,该菌为奇异变形杆菌E(Proteus mirabilis E)。对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结果表明,该茵在菜籽油15ml/L、(NH4)2S041.5g/L、pH值为8、接种量6%,37℃、200r/min发酵培养48h,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达到4.1g/L,是优化前的2.28倍。排油圈分析和TLC分析表明,菌株E发酵液排油圈直径为7.2cm,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菜籽油乳化能力较好,可以使乳化性能稳定保持14d以上。[结果]该研究结果为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和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产表面活性剂解烃菌,经血平板筛选和发酵液排油活性测定,从新疆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1株能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B-1。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通过产量指标对菌株B-1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适发酵条件为:p H值7.5、温度30℃、盐浓度5 g/L,在此条件下,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可达1.76 g/L。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B-1产脂肽、脂蛋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将发酵液表面张力从68.20 m N/m降低到31.70 m N/m,乳化指数(E24)达到92.80%。  相似文献   

6.
对采集的16个样品经富集培养和平板分离,共获得122株菌株.采用排油活性法和表面张力测定法筛选出5株产表面活性剂的优良菌株,均能将发酵液表面张力降低到40.0mN/m以下.其中一株假单胞菌H0591菌株将发酵液表面张力下降到了32.2mN/m.该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刑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和耐温性,且显示出了很强的抗真菌活性.薄层色谱(TLC)后通过茚三酮显色分析表明该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获得在高温条件下有较强分解木质素能力的菌株.[方法]以马粪为材料,采用BM培养基,经分离、筛选和纯化获得4株高温木质素分解细菌.[结果]通过对木质素分解菌所产生的漆酶、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3种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筛选出1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M-2.采用CTAB法提取目的菌株DNA,经过PCR扩增、纯化,对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确定为假单胞菌属的绿脓杆菌.[结论]该研究为木质素分解菌的选育和菌剂的制备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以江汉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为对象,筛选出一株产表面活性物质的菌株,其代谢产物排油活性好、降低水体表面张力效果明显,但乳化性能不明显。经过5次传代培养,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经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株最佳生长温度为30℃,降解试验表明该细菌对柴油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且细菌生长与柴油的降解过程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产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胜利油田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探讨了其降解原油的性能与生长条件。经过富集培养、平板筛选、血平板筛选、排油圈测定,成功分离筛选出1株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株X-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鉴定其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培养6 d时原油降解率为30.04%。通过硅胶板薄层层析初步判定表面活性剂粗品中含有脂肽、脂蛋白类物质。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2℃,最适pH为7.0,最适盐度为2 g.L-1 NaCl,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延长油田水处理站水样和土样,血平板分离筛选到5株具有开发价值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其中1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株BYS6,摇瓶发酵后发酵液糖脂含量为4.73 g/L。发酵液排油效果显著,排油直径>6 cm,其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可将发酵培养基表面张力从69.9 mN/m降低至32.3 mN/m。对菌株BYS6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GenBank登录号为HM132103。通过TLC层析初步鉴定菌株BYS6的代谢产物为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1.
许禔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44-4546
[目的]探索产蛋白酶菌对鲈鱼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利用酪蛋白培养基和脱脂乳培养基,从健康鲈鱼肠道中筛选产蛋白酶的益生菌,并利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其酶活力。[结果]从健康鲈鱼肠道中共筛选出18株产蛋白酶的益生菌,占健康鲈鱼肠道菌群的17.7%;18株菌均具有产蛋白酶酶活力,其中SC14、SE1、SF7和SG22株产酶活力特别强,相对酶活力分别为2.285、3.618、2.190、4.474U/ml。[结论]为今后制成益生菌制品应用于水产养殖,提高养殖动物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邓冬梅  彭晓春  陈志良  董家华  刘旺  杨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386-11387,11393
[目的]筛选微生物絮凝剂高效产生菌,并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絮凝剂产生菌株,考察它们对焦化废水的絮凝效果,并探讨了利用糖蜜废液作为廉价培养基扩大培养菌株的可行性。[结果]从活性污泥中共得到4株絮凝率〉70%且絮凝特性稳定的菌株。其中,J-Y1和J-Y2菌液的絮凝活性最好,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4.4%和98.9%,在处理焦化废水时絮凝率最高分别也达到88.4%和93.9%。J-Y1和J-Y2在糖蜜废液中均生长良好,且糖蜜浓度未对絮凝率产生显著抑制。[结论]糖蜜废液可为J-Y1和J-Y2的扩大培养提供廉价的营养,并且这两个菌株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均具有相当高的絮凝能力,表明它们在废水处理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已筛选出的纤维素降解菌,选育性能优良的产纤维素酶菌株。[方法]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产纤维素酶菌株K7-2,观察其群体形态、个体形态,并从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其进行鉴定。[结果]K7-2菌落为白色,表面光滑、干燥致密,呈绒布状,边缘整齐,在培养基中呈辐射状生长,揭开培养皿可闻到土腥味。K7-2菌体为丝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插片培养可见分生孢子丝和分生孢子。在菌株K7-2群体形态、个体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的基础上,通过16sDNA测序鉴定,确定K7-2为梅久兰链霉菌(Streptomycesmediolani)。[结论]该研究为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羊毛下脚料堆肥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12-13713
[目的]筛选最佳的羊毛下脚料堆肥发酵微生物菌剂。[方法]接种4种不同微生物发酵菌剂对羊毛下脚料堆肥进行发酵试验,并对堆肥温度、水分、pH值、种子发芽指数等进行数据分析,筛选最适性价比的微生物菌剂。[结果]菌剂3对堆肥升温相对较高且在后期的发酵过程温度曲线走势相对比较稳定;最终水分较低;pH值变化范围适宜发酵;磷、钾在堆肥过程中基本没有损失;腐熟度高。[结论]综合判断菌剂3应用于羊毛下脚料堆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鉴定出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方法]通过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出高絮凝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鉴定筛选出的菌株。[结果]通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和初筛后,从供试土样中共分离到14株具有絮凝性能的细菌,经复筛后得到5株絮凝活性较高(絮凝率〉70%)的絮凝剂产生菌,其中1株经多次传代培养后絮凝活性仍很稳定(絮凝率始终〉90%),其标记为TS-1。TS-1菌为具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并且菌体内无类脂物质如聚β-羟基丁酸。TS-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故将该菌定名为Bacillus TS-1。[结论]该试验筛选出的菌株可用于淀粉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取高产的腈水合酶产生菌。[方法]以腈水合酶产生菌诺卡氏菌(Nocardia sp.)为出发菌株,采用加热、紫外线(UV)照射、硫酸二乙酯(DES)处理三重复合诱变,研究不同诱变剂量对致死率和正突变率的影响,选育腈水合酶高产菌株,并研究底物类似物乙腈对该菌株腈水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从中筛选出1株稳定、高活力的腈水合酶生产菌,所产腈水合酶最高活性提高到1 238万U。在一定浓度下,随着底物类似物乙腈浓度的增大,菌株正突变率和所产腈水合酶最高酶活增大,但超过一定浓度后正突变率和最高酶活反而下降。[结论]获得了1株稳定的腈水合酶高产菌株,所产腈水合酶活性高达1 238万U。底物类似物乙腈对该菌株的正突变率和所产腈水合酶最高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洒威  李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47-2049
[目的]为了筛选具有高絮凝活性的产生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筛选分离菌株,并且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絮凝菌。[结果]从样品中初筛得到17株具有絮凝性的菌株,经复筛后得到4株高效(絮凝率>85%)絮凝菌,其中TS-4絮凝活率为87.78%。TS-4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属于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结论]分离出的TS-4菌可用于废水的生物处理,为生产生物絮凝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胜滔  曹晓敏  卢龙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711-16714
[目的]筛选具有益生作用潜力的芽孢杆菌。[方法]经高温处理从鸡肠道分离芽孢杆菌,通过抗逆性、抗菌活性等性能检测筛选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分析鉴定菌种。[结果]筛选到2株具有益生作用潜力的芽孢杆菌LBS53和LBS8;经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LBS53为枯草芽孢杆菌,LBS8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筛选到的2株菌基本具备作为饲用芽孢杆菌制剂菌株的条件。尤其LBS53的优良生物学特性使其在饲料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获得具有拮抗常见病原菌活性、消化酶活性且具有安全性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内源性益生菌。[方法]从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经过初步分离与纯化得到1 220株细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并对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对筛选的13株细菌进行了溶血试验和药敏试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共筛选出13株抑菌活性强、产酶能力强且产酶种类多的菌株,最终确定了2株候选益生菌。菌株的16 S rDNA分子鉴定及Biolog系统鉴定结果表明,细菌3号与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strain WW2,JN993998.1)相似性达到98%,细菌6号与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um ZJGS0109,KC748440.1)相似性达100%。[结论]研究结果为今后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利用平板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筛选出絮凝活性高且稳定的菌株,通过计算絮凝率评价其发酵液的絮凝活性,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所选出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分离出13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茵株MC3的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舳.8%。培养72h和84h后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80.8%和81.2%。以玉米粉和葡萄糖为碳源培养60h后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2.2%和87.8%,而葡萄糖的絮凝效果更稳定。pH值6时,培养60h后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为81.O%。菌株MC3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用葡萄糖替代查氏培养基中的蔗糖,培养液初始pH值6,接种量为10%,在该条件下培养60h和72h后菌株MC3发酵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2.9%和92.0%。f结论]该研究为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