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NDV、IBV、AIV和IBDV等病原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以RT-PCR分别扩增制备NDV、IBV、IBDV和AIV的靶基因,分别命名为ND1、ND2、ND3、ND4、ND5、IB1、IB2、IB3、IB4、AI1、AI2和IBD1.并分别对制备的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鉴定分析,经BamHⅠ酶切、PCR和核酸序列测定鉴定分析表明,除T/WZ重组质粒外,T/ND1(F48E9),T/ND2(LaSota),T/ND3(LaSota),T/ND4(F48E9),T/ND5(LaSota),T/ND5(F48E9),T/IB1(SM),T/IB1(M41),T/IB2(SM),T/IB3(M41),T/WZ,T/AI1,T/AI2,T/IBD1等14个重组质粒,均是其病原的特异性基因.该批靶基因的成功克隆和鉴定为禽疫病检测基因芯片的构建和制备提供了确实可靠的靶基因材料,是禽类疫病基因检测芯片构建和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进行了NDV—IBV—AIV—IBDV检测基因芯片的构建及制备。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制备靶基因,异丙醇沉淀法进行纯化,制备的靶基因质量浓度可达161.88~1218.36mg/L。将靶基因以点样缓冲液稀释至100mg/L,以芯片点样仪SpotArray24将靶基因点制在氨基化基片上,样点中心间距450/Lm,样点直径220/Lm。点样基片经室温干燥2h、水合处理10s、紫外线交联25min和0.2%SDS洗涤5min等系列处理后,成功制备出检测基因芯片。试验以PCR扩增标记制备检验探针,对制备的检测芯片进行质量检验。结果表明,制备的NDV—IBV—AIV—IBDV检测基因芯片质量好,可对NDV、IBV、AIV和IBDV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3.
几种主要禽疫病诊断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进行了几种主要禽疫病诊断基因芯片制备及其初步应用研究。试验分别设计和克隆鉴定了NDV、IBV、AIV和IBDV的靶基因重组质粒。以克隆的靶基因重组质粒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制备靶基因并纯化,以基因芯片点样仪将制备的靶基因点制在氨基化的基片上,经干燥、水合、紫外线交联和洗涤后,成功制备了NDV-IBV-AIV-IBDV诊断基因芯片。试验应用CY3荧光标记制备的探针进行芯片的检验,结果表明制备的NDV-IBV-AIV-IBDV诊断基因芯片质量好,可对NDV、IBV、AIV和IBDV进行诊断检测,具有检测灵敏性好,特异性高和芯片可重复检测的优点。试验对30个临床样品进行初步应用检测,结果表明该诊断基因芯片技术与RT—PCR检测技术检出率基本一致,并具有同步诊断检测多种疫病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禽流感病毒(AIV)H5N4株,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为抗原研制了AI-ND-IB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疫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保存期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在免疫后3周后6个月内,对AIV-H5N4,NDV-北京株的攻击均获全部保护,在免疫后52周内,免疫鸡箅清中AIV-N5N4,MDV,IBV的HI抗体也保持较高的水平,疫苗在4℃保存15个月,其免疫力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鸡IBV、NDV和AI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初步建立了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的多重RT-PCR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3对引物可对同一样品中的IBV、NDV和AIV进行特异性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断的长度分别为333bp(IBV)、438bp(NDV)和196bp(AIV);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1ng/μLAIV、1ng/μLNDV和10ng/μLIBV的cDNA,说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上述3种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快速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禽流感(AI,H9亚型)-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四联灭活疫苗,用易感鸡胚增殖NDV La Sota株、IBV M41株及AIV H9亚型WD株,用DF-1细胞增殖IBDV BJQ902株,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灭活后,制成3批油乳剂灭活疫苗。按照《中国兽药典》对疫苗进行检验。结果显示:3批疫苗的性状检验、装量检验、无菌检验、甲醛、汞类防腐剂残留量测定和安全性检验均合格。效力检验显示:NDV血凝抑制(HI)效价为6.0~6.2 log2;IBV HI效价二免是首免的8.00~13.92倍;AIV(H9)HI效价8.8~9.1 log2;IBDV中和抗体效价15.7~16.1 log2。攻毒后免疫鸡均100%保护(10/10),对照鸡全部发病(5/5)。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四联苗安全有效、免疫效力高,为该疫苗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北地区新城疫病毒分离株基因型与抗原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我国西北地区分离到10株新城疫病毒(NDV),在蚀斑纯化、致病力和基因型鉴定的基础上,以LaSota,F48E9株免疫血清与分离毒株进行中和试验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结果表明,弱毒株LaSota的免疫血清对分离毒株具有一定的保护力,但随毒株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对分离毒的中和指数远远低于强毒株F48E9免疫血清的中和指数。结合基因鉴定结果,认为这种差别很可能是造成LaSota系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研制能够同时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的疫苗,本研究选用表达IBD病毒(IBDV)超强毒株(vvIBDV)VP2基因的重组ND病毒(NDV)LaSota疫苗株(rL-VP2),测定其半数鸡胚感染量、平均鸡胚致死时间、脑内接种指数和静脉内致病指数等指标,按不同剂量接种18胚龄SPF鸡胚,分别于出雏后第9d、第14d和第21d采血,用微量凝集法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抗NDV抗体和抗IBDV抗体水平,并于出雏后28d用NDV强毒(F48E9株)和vvIBDVGx株攻毒,评估重组疫苗的胚胎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按104EID50/枚剂量进行免疫不会影响SPF鸡胚出雏率和出雏后21d存活率,并且该免疫组雏鸡能够对NDV强毒和vvIBDV攻毒提供安全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793/BS1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扩增891bp特异性核酸片段,建立了检测IBV793/B的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IBV793/B能扩增出891bp的核酸片段,而IBVM41H120H52毒株以及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无特异性条带出现。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10pg的模板。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RT—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利用建立的RT—PCR方法对从山东省分离的8株疑似鸡IBV793/B进行检测,结果7株为阳性。该方法的建立为IBV793/B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禽呼肠孤病毒(ARV)、禽流感病毒(AIV)、新城疫病毒(ND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基因保守区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四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条件优化及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该体系扩增的四种病毒基因片断大小分别为199bp(ARV)、264bp(AIV)、362bp(NDV)和459bp(IBV),且特异性、敏感性良好,能够检出1pgAIV和10PgARV、NDV、IBV的RNA。临床应用结果证明,该体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检测禽流感病毒(AIV)的SYBR Green Ⅰ荧光RT-PCR方法,根据AIV的M基因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用4株不同亚型的AIV感染MDCK细胞,收集感染6、12、24、48、72h的病毒。另外采取169份鸡的泄殖腔拭子和咽喉拭子。对上述样品的M基因进行检测,试图建立快速检测AIV的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方法,并与普通RT—PCR方法和传统的病毒滴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次建立的检测AIV的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方法能检测到感染MDCK细胞后72h的AIV,对169份泄殖腔拭子和咽喉拭子中的AIV检出率为5.33%(9/169),而普通RT—PCR方法检出率为6.51%(11/169),病毒滴定检出率为5.62(9/160)。对其他病毒(NDV、IBDV、IBV、VA)则未检测到,且整个检测过程只需4h,表明该方法特异、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检测鸡肉中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效率和敏感性,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imer5.0设计了NDV的F基因片段,AIV的M基因片段,IBV的M基因片段的引物,在以前一步法RT-PCR扩增各种病毒RNA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种病毒和三种病毒的一步法多重RT-PCR的试验。结果确定了两种病毒的一步法多种RT-PCR的试验条件。三种病毒的一步法多重RT-PCR的试验条件基本确立,本试验初步建立了检测NDV,AIV,IBV一步法多重RT-PCR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病原的方法,根据GenBank上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IBV的一步法RT-PCR方法,该方法对20份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病料、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新城疫病毒(Newcastaldiseasevirus,NDV)进行检测,结果仅IBV为阳性,IBDV、NDV均为阴性。该一步法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最低可检测出约4pg的IBVRNA,将为IBV的病原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01-1705
为了快速检测临床样品中新城疫病毒(ND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混合感染,根据NDV的F基因和IBV的N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双重RT-PCR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NDV和IBV的快速双重反转录PCR(RT-PCR)诊断方法。敏感性试验表明,此方法对NDV和IBV的RNA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014 3和0.013 6ng;NDV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59bp,IBV的扩增片段为282bp。对其他病毒如IBDV、AIV和EDS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58份临床疑似样品进行检测,NDV和IBV的阳性率分别为44.82%和31.03%,NDV和IBV混合感染率为20.68%,表明本研究建立的NDV与IBV双重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发病病料中NDV和IBV混合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利用HI和AGP方法检测普通种蛋中ND和IBD的卵黄抗体水平,利用HA和EID50检测方法比较多种病毒(如NDV、IBV、IBDV及AEV)在SPF鸡胚与普通鸡胚上繁殖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种蛋中ND及IBD的卵黄抗体水平普遍较高,在SPF鸡胚上新城疫LaSota病毒繁殖量是普通鸡胚的5~20倍,尿囊液血凝效价平均高2.0~2.5滴度。MA5毒株在SPF胚病毒液EID50为普通鸡胚的10倍以上熏且每次检测的结果比较接近。IBDV、AEV等病毒在普通鸡胚上几乎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44-1950
为研究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琼脂凝胶扩散沉淀(AGP)试验方法测试了TF分别与鸡新城疫(ND)病毒活疫苗、禽流感(AI)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活疫苗联合接种SPF鸡后抗体效价(log2x)动态变化(共4个试验组),同时运用ELISA法评估了所采用免疫程序(上述前3种疫苗与TF同时接种后第7天,进行上述第4种疫苗与TF的联合接种)对SPF鸡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的影响(试验组5),于接种上述第4种疫苗后的7,14,21,28,35,42d检测细胞因子,均设立对照组(上述禽疫苗单独接种)和空白组(非疫苗接种)。结果显示,接种后7,14,21,28,35,42d,试验组的ND血凝抑制(HI)、AI HI、IB HI和IBD琼脂扩散沉淀(AGP)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1.1~1.4,1.0~1.3,0.7~1.4,0.9~1.6;试验组的IL-2、IFN-γ和IL-4浓度分别于接种后7,14,21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各组的IL-10浓度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TF可增强NDV活疫苗、AIV灭活疫苗、IBV灭活疫苗和IBD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禽病流行的一些新特点1.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①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NDV,IBV,ILTV,etc.)②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Sam,E.colt.etc.)③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IBV,ILTV,NDV/Ssm,E.coli.etc.)。2.特定病原的变异:①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的多变(如温和型鸡新成疫,支气管炎,腹水综合症,大肠杆菌病等)②病原抗原性、致病性及组织嗜性的改变(IBV,IBDV)③各种耐药性菌株的不断产生(支原体,大肠杆菌等)。针对禽病流行的新特点应重视以下防制措施1.应重视综合防制措施:包括鸡群的饲养管理,营养…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省发病鸡群分离鉴定了一株新城疫病毒(NDV),命名为SDLY01。经蚀斑纯化后进行毒力测定和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SDLY01属于基因VII型NDV强毒。20只7日龄SPF鸡免疫新城疫活疫苗LaSota后14d分别用NDV标准强毒F48E8和分离株SDLY01攻毒,同时设同日龄SPF鸡为对照组,未免疫任何疫苗。攻毒后观察10d,免疫组在攻毒后食欲、精神均正常;对照组在攻毒后2~4d发病死亡,并表现ND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攻毒后第3、5、7、9d对免疫组试验鸡取喉头、泄殖腔棉拭进行病毒分离,F48E8攻毒组病毒分离均为NDV阴性,SDLY01攻毒组第5d病毒分离NDV阳性,第3、7和9d病毒分离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LaSota活疫苗对F48E8和SDLY01均能提供100%免疫保护,但不能完全抑制基因VIINDV分离株在体内的复制和排毒。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城疫病毒(NDV)核苷酸序列,设计针对中、强毒力NDVF基因编码融合蛋白裂解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RT—PCR)检测中、强毒力NDVRNA的方法。该方法能从舍有NDVI系疫苗毒、NDV标准强毒株F48E9(基因Ⅸ型)、分离鸡源强毒株(基因Ⅶ型)和鸽源强毒株(基因VI型)样本中检出NDVRNA,不与NDV弱毒株(LaSota、Clone30、B1、V4)、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及健康鸡组织RNA发生交叉反应,对NDV核酸的最小检出量为60个拷贝,具有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特点。从9个临床样本中均检测出阳性信号(9/9),PCR产物经测序证明均舍有NDV强毒株F基因裂解位点;用其中8份病料接种SPF鸡胚分离病毒,分离率为5/8。  相似文献   

20.
用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F株全病毒作为抗原,制备能够用于建立ELISA检测AIV的特异性单抗;以间接ELISA和HI试验筛选出阳性克隆,并经有限稀释法三次亚克隆之后,共获得三株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在Dot-ELISA试验中三株单抗中的两株与13个AIV H9N2国内分离株、4个AIV H5N1国内分离株都反应,而与10个NDV国内分离株,IBV、IBDV、EDSV-76、SPF鸡胚尿囊液不反应.一株与13个AIV H9N2国内分离株反应,与4个AIV H5N1分离株、NDV、IBV、IBDV、EDSV-76、SPF鸡胚尿囊液不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