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蔗不同芽位腋芽内源激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蔗不同芽位腋芽内的内源激素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芽位间 ,内源激素呈有规律变化。 IAA呈“U”型曲线变化 ,CTK、GA1+3含量随芽位下降而降低 ,ABA含量则随芽位下降而升高。芽位间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植物激素ELISA方法,研究了杂交水稻中后期各器官中内源激素iPA和GAs的变化及其与再生芽萌发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内源激素iPA,GAs变化与再生芽萌发生长关系密切;头季稻齐穗后5 d至19 d植株内源激素iPA,尤其是GAs的含量较低,而稻穗中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再生芽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齐穗19 d以后,随着稻穗中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降低,稻株叶、鞘和茎、芽中内源促进类激素iPA,GAs含量水平的增加,再生芽萌发、伸长的速度相应加快;齐穗后19 d下部节茎中iPA,GAs含量水平高于上部节茎,低位芽长于高位芽;齐穗后26 d,33 d上部节位茎、芽的内源iPA,GAs整体含量高于下部节位,上位芽生长速度快于下位芽.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提高内源激素的整体含量,能打破再生芽的休眠,促进其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3.
稻株内源iPA和GAs变化与再生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植物激素ELISA方法,研究了杂交水稻中后期各器官中内源激素iPA和GAs的变化及其与再生芽萌发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内源激素iPA,GAs变化与再生芽萌发生长关系密切;头季稻齐穗后5d至19d植株内源激素iPA,尤其是GAs的含量较低,而稻穗中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再生芽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齐穗19d以后,随着稻穗中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降低,稻株叶、鞘和茎、芽中内源促进类激素iPA,GAs含量水平的增加,再生芽萌发、伸长的速度相应加快;齐穗后19d下部节茎中iPA,GAs含量水平高于上部节茎,低位芽长于高位芽;齐穗后26d,33d上部节住茎、芽的内源iPA,GAs整体含量高于下部节位,上位芽生长速度快于下位芽。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提高内源激素的整体含量,能打破再生芽的休眠,促进其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丽格海棠不定芽诱导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培养物中外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定芽诱导过程中,内源GA3含量在接种后1 d即迅速增加,在不定芽的诱导与分化阶段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内源IAA含量则一直下降,前6 d下降幅度较大;内源ZT在接种12 d时含量最高,在不定芽的分化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培养物外源6-BA和NAA的含量在诱导过程中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NAA在整个诱导过程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脱分化启动和不定芽分化启动阶段,两者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空气凤梨斯垂科特(Tillandsia stricta)为对象,研究其不同生长阶段母株及分蘖芽体内玉米素核苷(ZRs)、赤霉素(GAs)、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等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斯垂科特分蘖芽发育过程中,植株体内激素含量与分蘖芽的生长密切相关;分蘖芽高度为2 cm时,斯垂科特分蘖芽处于旺盛生长期,芽体内的IAA、ZRs含量相对其他处理较高;之后随分蘖芽的生长,分蘖芽高度为3 cm时植株体内IAA、ZRs含量呈明显下降,母株体内ABA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以易生根的芽变毛白杨和难生根的毛白杨嫩枝插条为材料,研究了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皮部和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插条生根过程中,芽变毛白杨的皮部和顶芽IAA、IBA和GA含量呈先维持再上升的趋势,皮部3种内源激素含量远高于顶芽的激素含量,IAA/IBA比值在生根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与难生根毛白杨相比,内源激素变化差异较明显。芽变毛白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与内源激素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内源激素ABA对水稻再生芽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酶联免疫(ELISA)等方法分析了汕优63头季稻抽穗至收获期植株各节位和再生芽内源激素ABA含量,头季稻后期POD(Peroxidase)活力以及施N对再生芽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稻抽穗至抽穗20天,株体内ABA含量逐渐升高,POD活力和茎杆干重逐渐下降,穗部迅速增重;抽穗20天后,头季稻及芽中ABA含量骤降,POD活力和茎杆干重略有回升,穗部增重减缓,再生芽开始萌发,死芽主要发生有萌发后的生长过程中。后期施N改变了稻体内源激素ABA含量及POD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促进了再生芽生长并提高其成苗率。  相似文献   

8.
王朝霞  杨铁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42-9743,9896
[目的]研究枳椇休眠期间芽和枝皮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方法]以4年生枳椇植株为试材,采用ELISA法测定了枳椇休眠过程中芽和枝皮中内源激素ABA、GA、IAA和ZR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休眠期间,枳椇芽和枝皮中ABA含量最多,其次是IAA,ZR、GA的含量最少;芽和枝皮中ABA的含量都不随休眠的加深或休眠的解除简单的增加或减少,芽中IAA、GA、ZR含量在休眠的前期和后期分别呈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趋势,在休眠期的中期有一个明显的峰,而枝皮中IAA、GA、ZR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芽中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结论]芽中激素的含量并不依赖于枝皮中激素的含量,2组织中激素的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保温处理与喷施外源激素对大棚茶树新梢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激素处理能够提高茶芽头赤霉素(GA3)含量;喷施混合外源激素明显提高了茶树新梢吲哚乙酸(IAA)的含量;保温措施和喷施外源激素都能降低脱落酸(ABA)含量;茶新梢玉米素ZT含量与茶园保温措施密切相关,喷施混合外源激素对新梢ZT含量无明显影响;新梢内源激素平衡GA3/ABA、ZT/IAA比值与茶芽萌发存在密切关系;喷施外源激素能提高茶芽各类内源激素,明显催促进茶芽萌发.  相似文献   

10.
以‘哈瑞太慈’和‘费尔杜德’两个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果实与休眠芽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三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以及对两个品种间作出比较,并分析三种内源激素比值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树莓果实生长成熟过程中,费尔杜德和哈瑞太慈两个品种果实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GA3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规律,IAA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规律,ABA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规律。GA3/ABA和GA3/IAA比值变化趋势一致,皆为"先上升后下降",费尔杜德果实GA3/ABA比值在红熟期后略有上升。IAA/ABA比值变化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果实中三种激素互相相关性不显著。GA3含量在白果期达到最高,IAA含量在着红期最高,ABA含量在成熟期最高。从树莓休眠芽生长至休眠芽休眠解除后萌发,两个品种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为:GA3含量变化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规律,IAA与GA3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而AB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GA3/ABA比值呈现"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IAA/ABA比值变化与GA3/ABA相同。GA3和IAA含量呈正相关,两者间比值无明显变化。GA3和IAA含量最大值出现在休眠芽饱满时期,而ABA含量最大值出现在休眠初期。  相似文献   

11.
细胞分裂素对水稻分蘖芽生长及分蘖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素(CTK)和分蘖相关基因表达在调控水稻分蘖芽生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探讨水稻分蘖芽生长的分子机理。【方法】以南粳44为材料,利用氮(N)和生长素(IAA)调控水稻分蘖芽萌发,分析OsTB1、OsD3、OsD10和OsD27的表达和CTK含量的变化。【结果】外源40 mg•L-1N增加了分蘖节和分蘖芽中CTK含量,抑制了分蘖芽中OsTB1、OsD3、OsD10和OsD27的表达,促进了分蘖芽的萌发生长,外源喷施IAA则逆转了氮的作用。分蘖芽中OsTB1的表达受CTK调控,而OsD3、OsD10和OsD27的表达可能不受CTK调控。【结论】外界因素对分蘖芽生长的调控至少存在2条途径,一条是通过调控节和芽中CTK含量,进而调控芽中OsTB1等基因表达;另一条通过调控OsD3、OsD10和OsD27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甘蔗芽库基本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田间甘蔗芽库与其种群更新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与依据。选取23个常见甘蔗栽培品种,调查其第一年宿根的芽库形态及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23个品种的芽形态之间有显著差异,芽数量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位芽的数量上,但低位芽数量的差异不明显。不同甘蔗品种间芽库存在形态及数量上的差异,可作为不同品种种群动态变化预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冬植甘蔗萌芽出苗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OC22为材料,设5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观察土壤水分对冬植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植甘蔗种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0%~70%范围内萌芽出苗最好;土壤相对含水量在20%以下,冬植甘蔗难以萌芽;土壤相对含水量在95%以上,土壤通气不良,容易引起烂种、烂芽,萌芽率低。  相似文献   

14.
酒花的新根茎芽,产生于上年根茎芽的腋芽。所以从腋芽长成新根茎芽,再发育成年苗,要经历三个生长季,有三次分化高峰,分别在当年的春季和秋季,以及形成年出的春季,每次分化可形成10个节位左右。由营养苗端转化为生殖苗端时,生殖苗端伸长,原套层数增加,形成花序生长锥,可自下而上分化具有15~20个节的花序轴,每一节上均要经历外苞形成期,内苞形成期、花被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年苗顶芽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茎的粗度、其内部结构,包括节数,分化程度、侧芽的大小均有差異。  相似文献   

15.
葡萄花芽发育相关基因在不同节位芽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孙欣  慕茜  吴伟民  章镇  房经贵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0):2007-2016
【目的】通过对‘藤稔’葡萄花发育相关基因及物候期的研究,揭示葡萄枝蔓上不同节位芽发育早晚与快慢的机理。【方法】以8年生‘藤稔’葡萄(Fujiminori)为试材,选取生长势基本均匀、粗度基本一致(枝条粗度约为1.15cm),节数约为35节的一年生枝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8个花发育相关基因(VvFT、VvSOC1、VvAP1VvAP2VvAP3VvFUL、VvAGVvFLC)在不同节位芽中的时空表达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花芽分化的物候期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藤稔’葡萄花芽超节位分化的特点明显。高节位上的花芽分化由底部向上部逐渐进行,上部花芽分化的时间明显短于底部先分化的芽。第一个芽从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形成和发育,顶部最后一个芽的形成时间是九月中下旬。从发育时间长短看,先分化的花芽生长发育时间比最后发育的多5个月。虽然不同节位芽的生长发育时间相差很大,但是其翌年都能发育成花器官,且花期时间基本一致。不同节位芽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有所不同。不同节位芽中VvFT的表达水平都较低且在一年的生长季节内的变化不大;VvSOC1在各个生长时期不同节位芽中都有很高的表达,并且基本都呈现较一致的变化趋势。下部节位和上部节位芽中VvAP1VvAP2VvAP3VvFUL表达的变化波动很小,而在中部节位芽中的表达变化则较大,存在一个明显的先上升后降低的过程,且在中部节位芽(8、11、15节位)中的表达量要高于其他节位;VvAG的表达趋势与VvAP1VvAP2VvAP3VvFUL的表达趋势不同,其表达量逐步降低,表达高峰主要集中在芽发育的早期。中部节位的芽分化时间长,分化速度慢,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下部和上部节位的芽分化时间短,分化速度快,基因表达水平低,但其能维持相对较长时间的表达,最终不同节位的芽发育渐趋一致。【结论】不同节位花芽分化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以及相对高水平表达持续时间有所不同。同一枝蔓上,花发育相关基因在中部芽中的表达量高于上部芽和下部芽,这可能是导致葡萄不同节位芽发育质量存在差异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2.5%氯苯胺灵粉剂对马铃薯贮藏抑芽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氯苯胺灵粉剂为试验药剂,研究其对马铃薯贮藏抑芽的效果。结果表明:1 t马铃薯撒施2.5%氯苯胺灵粉剂有效成分10.0~25.0 g,对块茎储藏安全;其对顶芽萌发具有明显抑制的持效期为30~60 d,其第60天的抑芽率为21.02%~55.94%,薯块顶芽长度仅为1.5 mm左右,商品外观良好。药剂对保持加工品质也有较好的作用,其中蛋白质含量比空白对照高0.23~0.51个百分点,淀粉含量比空白对照高5.98~8.94个百分点。推荐用量以1 t马铃薯撒施2.5%氯苯胺灵粉剂有效成分12.5~15.0 g为佳。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大叶樟种苗无菌芽,构建大叶樟遗传转化体系。以大叶樟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季节、不同树龄、不同芽类型和不同激素配方对外植体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樟外植体在6-BA含量和6-BA/NAA比值越高的培养基上萌芽率越高;幼年树外植体的萌芽率高于成年树,染菌率低于成年树;外植体中顶芽的萌芽率低于腋芽,污染率高于腋芽;外植体在春季的萌芽率高于秋季,污染率低于秋季。结论,大叶樟无菌芽诱导最好在春季采取幼年树上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培养基中激素配方为2.0 mg/L 6-BA和0.02 mg/L N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