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蔗生产上一般用梢部做种,繁殖倍数低,繁殖速度较慢.甘蔗腋芽快繁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以芽繁芽"的方式繁殖甘蔗良种.这一方法由于不经过细胞的脱分化过程,以及避免了2,4-D的作用从而减少了由此而引起的种性变异.本试验对甘蔗品种Roc16的腋芽苗二代、三代等亚无性系与种茎苗的种性变异情况作了比较,旨在为甘蔗腋芽快速繁殖种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们的前期研究为基础,综述蔗茅(Erianthus fulvus)野生种的一些特异性状及其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对蔗茅花粉进行低温贮存,克服其与甘蔗花期不遇的障碍,获得两个杂交组合共310株实生苗.采用染色体计数和RAPD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杂种F1代真实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杂种01/47、01/85、01/120的2n=79-82,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2n";用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63个引物可获得双亲的RAPD多态性,其中3个引物(OPC-19、OPE-2、OPF-4)可在杂种01/64和01/120的 RAPD扩增标记中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分别为父本3500bp和母本1300bp、父本1350bp和母本900bp、父本550bp和母本900bp.本研究探索杂种实生苗早期鉴定的可行之法,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缩短甘蔗育种年限奠定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甘蔗不同芽位腋芽进行液体培养及内源激素的测定表明:不同芽位间培养结果有差异,处于上部的芽位萌发生长快,处于下部的芽位萌发生长差,甚至萌发出根。腋芽内源激素呈有规律变化。IAA呈“U”型曲线变化,CTK,GA1+3随芽位下降含量降低,ABA则随芽位下降含量升高,芽位间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71个割手密材料、原生长地点海拔高度和集中种植后的抽穗期,进行相关系数的测定,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725,p<0.01.说明割手密抽穗期的早迟,是对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是遗传性的表现.测定回归系数,b=-0.0306,经t测验,p<0.01,达极显著水平,表明海拔每降低100米,其抽穗期延长3.06天.  相似文献   
5.
对87份云南割手密无性系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植物学性状的观察,发现云南割手密染色体数目有2n=60、64、70、80四种类型。讨论了染色体倍性与植物学性状及地理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全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5~1993年在全国进行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采集到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9个属18个种的无性系共824份,种植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昆明黑龙潭),建立了甘蔗资源圃。考察了甘蔗属(Saccharum)、蔗茅属(Erianthus)、河八王属(Narenga)和芒属(Miscanthus)中主要野生种的地理分布、开花期、形态特征、繁殖方式、生态适应性、锤度和种质流失的情况。探明了割手密(S.spontaneumL.)和斑茅(S.arundinaceumRetz)的开花期与原产地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探索了割手密与蔗茅(E.fulvusNees)茎秆锤度与地理分布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地87份云南割手密无性系进行了染色数目和植物学性状的观察,发现云南割手密染色体数目有2n=60,64,70,80四种类型;讨论了染色体倍性与植物学性状及地理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甘蔗与蔗茅杂交的后代材料抗旱、耐寒,在甘蔗抗逆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将其有效应用于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及品种改良,特对甘蔗与蔗茅杂交各世代的染色体传递方式进行研究。采用去壁低渗法对F1、F2杂种及其亲本材料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后代材料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不恒定,F1材料的染色体变幅为10~11条,F2材料的变幅为6~14条;双亲染色体在F1代材料中的传递方式为"2n+n",而在F2中既以"n+n"又以"2n+n"的方式进行传递。本研究结果可为诸类材料在甘蔗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蔗与蔗茅属间杂交F1代真实性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RAPD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甘蔗×蔗茅”属间杂交种F1代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杂种F1代材料“01/47,01/85,01/120”的2n=80~82,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 2n”;用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63个引物可获得双亲的RAPD多态性,其中3个引物(OPC-19,OPE-2,OPF-4)可在杂种F1代材料01/64和01/120的RAPD扩增标记中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分别为父本3500bp和母本1300bp、父本1350bp和母本900bp、父本550bp和母本900bp。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云南割手密的128份样品,共显示15条酯酶同工酶酶带,它们组成45个酶谱类型,这显示了云南割手密具有非常丰富的种内变异,是甘蔗育种宝贵的遗传资源.本文还讨论了一些酶谱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理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