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光枝勾儿茶是民族中药材,为研究同时提取光枝勾儿茶中芦丁和槲皮素的最佳条件,采用回流提取法、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枝勾儿茶芦丁和槲皮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3.72%、温度60.52℃、液料比32.21 m L/g,提取时间3 h,芦丁、槲皮素的提取率分别为18.55、0.36 mg/g,通过试验验证得到芦丁、槲皮素的提取量平均值分别为18.48、0.35 mg/g,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小。试验结果为光枝勾儿茶芦丁和槲皮素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中多酚提取工艺,并以叶多酚为对照,考察其果实多酚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运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多花勾儿茶果实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考察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优条件:乙醇体积分数51.66%、料液比1∶35、提取时间2.5 h,该条件下多花勾儿茶果实多酚的得率为5.684 0 mg/g。同条件下提取多花勾儿茶果实及叶的多酚,且均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结论]多花勾儿茶果实多酚具有一定清除自由基能力,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紫叶李果实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紫叶李果实,以总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紫叶李果实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研究紫叶李果实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叶李果实中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2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总多酚得率为18.13mg/g;紫叶李果实总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其浓度增加,抗氧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大叶千斤拔叶黄酮(Flemingia macrophylla leaf flavonoids,FMLF)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为FMLF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基础。【方法】以FMLF得率为优选指标,固定超声波功率50 W,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对FMLF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表L16(45)优选FMLF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同时测定FMLF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 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和亚硝酸盐的能力,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各因素影响超声—微波协同提取FMLF效果的排序为: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液料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且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和液料比对FMLF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P< 0.05)。优选的FMLF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21:1(mL/g)、浸泡时间8 min、微波功率400 W、提取时间180 s,在此工艺条件下FMLF得率可达60.25 mg/g,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效率优于单独超声和单独微波提取。在试验范围内,FMLF对·OH、O2-·、DPPH·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与FMLF质量浓度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FMLF对·OH、O2-·、DPPH·和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高分别达73.05%、73.82%、82.54%和93.04%,其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1.42、2.88、0.66和1.24 mg/mL。【结论】正交试验优化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可用于FMLF的提取,FMLF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5.
乌饭叶中黄酮、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张庆庆  乔璐  叶建芬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58-4163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叶黄酮、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乌饭叶黄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50%乙醇,料液比1∶41,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83℃,该条件下黄酮、多酚得率分别为33.4、23.5 mg/g.乌饭叶提取液清除DPPH·、·OH的IC50分别为4.8、11.3μg/mL,其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同时,其还原能力强于维生素C,说明乌饭叶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刘焱  付玉  李丽  高智席  彭懿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563-2565,2573
为了优化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kx.)槲皮素的提取工艺,以槲皮素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次数5个单因素对金樱子槲皮素提取率的影响,又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优化的金樱子槲皮素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0 (m/V,g∶mL),超声时间60 min,提取3次;各因素对金樱子槲皮素提取率的影响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在优选的工艺条件下金樱子槲皮素的提取率为2.735%,高于正交试验中的最高提取率,表明通过正交试验达到了优化目的,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黄菊  史小琴 《湖北农业科学》2016,(20):5327-5331
为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浸提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中芦丁的工艺条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荞麦芦丁提取工艺,以芦丁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探讨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23 min、超声温度79℃、液料比30∶1(m L∶g)、乙醇体积分数90%。交互作用影响显著的因素为超声时间与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与乙醇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荞麦芦丁的提取量为0.416 1 mg/g,与模型预测值0.428 8 mg/g基本相符。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荞麦芦丁的提取量,响应面法对荞麦芦丁提取条件参数优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糠皂苷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7):932-937
采用超声波浸提法提取皂苷,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A)、乙醇体积分数(B)和超声时间(C)对藜麦糠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藜麦糠皂苷的提取;同时采用还原Fe3+能力及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能力分析藜麦糠皂苷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9∶1(m L/g),乙醇体积分数74%,超声时间33 min。在此条件下,皂苷得率为23.371 mg/g。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藜麦糠皂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且与皂苷的质量浓度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红托竹荪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敏 《贵州农业科学》2012,(12):172-175
为探明红托竹荪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红托竹荪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红托竹荪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在80℃下提取3h,提取2次,红托竹荪多糖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对.OH和O2-.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0.51mg/mL和0.83mg/mL。结论:红托竹荪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龙利叶多酚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龙利叶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龙利叶多酚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取剂采用乙醇溶液,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对龙利叶多酚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利叶多酚最优提取条件如下: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龙利叶多酚的得率为4.38 mg/g。龙利叶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91 g/mL,抗坏血酸的IC50为6.75 g/mL。还原力的测定中,当吸光度同为0.5时,龙利叶多酚与抗坏血酸质量浓度分别为9.94 g/mL与32.06 g/mL,表明龙利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均强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1.
应用水提法提取黑果枸杞中总黄酮,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优化黑果枸杞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测定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DPPH和羟自由基的能力,初步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浴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9.6%,提取时间为60.8 min,料液比为1 g∶15.6 mL,提取温度为70.2℃。在此优化条件下,黑果枸杞总黄酮的提取量可达到69.02μg/mL。其中影响提取工艺参数的主次因素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达到59.32%、72.68%、46.14%,说明黑果枸杞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嘉宝果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工艺,并测定提取物清除·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时间50 min、温度70℃、料液比1 g:50 mL,此条件下嘉宝果果皮多酚的提取率可达10.10%.优化提取后的嘉宝果果皮提取物对·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506、0.052、0.437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IC50值分别为0.003、1.348 mg/mL,说明嘉宝果果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体外降糖活性,可作为功能活性成分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茶条槭叶总酚的提取工艺,并对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为茶条槭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溶剂,以总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茶条槭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和液固比的适宜范围,再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最佳提取条件;最后采用铁离子还原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茶条槭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茶条槭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提取时间46min,液固比246mL/g,在此条件下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率为(10.95±0.22)%。茶条槭叶总酚提取液对铁离子还原的IC_(50)为(0.157±0.005)mg/mL,对DPPH自由基的IC_(50)为(0.073±0.003)mg/mL。【结论】超声提取法可以避免总酚在较高温度下的分解,且优化后提取率较高,可以用于茶条槭叶总酚的提取;茶条槭叶提取液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玫瑰花蒂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其提取工艺,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评价对该工艺制备所得玫瑰花蒂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玫瑰花蒂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7.5(g∶mL)、乙醇体积分数52%、超声时间60min、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多酚实际提取率为8.33%,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玫瑰花蒂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SC50)均低于阳性对照VC,分别为6.67g/mL和59.32g/mL.【结论】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玫瑰花蒂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方法可行,且玫瑰花蒂多酚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柳叶腊梅是我国特有品种,在民间常被畲族人民用于治疗感冒及肠胃不适,曾被誉为江西四大著名药材之一.柳叶腊梅叶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柳叶腊梅叶中含量较高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之一.通过鉴定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组成,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确定其中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等,为柳叶腊梅叶的功能作用提供依据.[方法]柳叶腊梅叶经超声提取、聚酰胺树脂纯化得到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利用LC-MS对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推测出可能的成分后,采用HPLC比对标准品,并通过加标实验确定其具体成分.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利用HPLC测定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主要活性物质.[结果]利用LC-MS和HPLC共定性及定量测出9种黄酮类物质,包括芦丁(2.612±0.275)μg/mg、金丝桃苷(5.308±0.093)μg/mg、异槲皮苷(13.301±0.072)μg/mg、山奈酚-3-O-芸香糖苷(1.321±0.097)μg/mg、木犀草素-5-O-葡萄糖苷(13.479±0.041)μg/mg、紫云英苷(13.959±0.025)μg/mg、阿福豆苷(9.781±0.033)μg/mg、槲皮素(45.489±1.206)μg/mg、山奈酚(51.293±0.715)μg/mg等9种黄酮单体物质.其中,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阿福豆苷在柳叶腊梅叶总黄酮中首次发现.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体外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54.588±4.117)μg/mL和(28.053±1.778)μg/mL.柳叶腊梅叶总黄酮在20μg/mL至120μg/mL的选定范围内,铁还原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利用HPLC测定出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主要活性物质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另外,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3种黄酮单体物质,也具有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作用,但活性作用明显弱于槲皮素和山奈酚.[结论]利用LC-MS和HPLC鉴定出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9种成分.柳叶腊梅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主要活性物质为槲皮素和山奈酚.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金钗石斛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得率,在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4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优化金钗石斛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优化的金钗石斛黄酮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 min、料液比1 g∶15 mL,提取温度75℃,乙醇体积分数90%。根据修正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6次重复试验,测得黄酮提取率的均值为(0.551 5±0.000 4)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金钗石斛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与提取液质量浓度成正比。优化的金钗石斛黄酮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金钗石斛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曲面响应法优化核桃雄花多酚提取工艺,并分析其组成与抗氧化活性,为核桃雄花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干燥核桃雄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雄花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确定超声效应下雄花多酚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以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雄花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核桃雄花中多酚物质种类进行鉴定并定量分析,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对核桃雄花超声处理前后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确定超声功率为300 W,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分析得到核桃雄花多酚提取工艺参数:料液比1∶41、提取时间3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52℃,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21.32 mg/g,其中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料液比与乙醇体积分数交互作用对多酚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交互作用有显著影响(P<0.05);核桃雄花多酚体外自由基清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抗氧化效果最佳,核桃雄花多酚较佳,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最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从核桃雄花中鉴定出4种单体酚,其中芦丁含量(804 μg/g)最高,绿原酸含量(181 μg/g)次之,槲皮素含量(41 μg/g)较低,没食子酸含量(18 μg/g)最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破坏了核桃雄花表面的组织结构,利于多酚物质渗出。【结论】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和预测核桃雄花多酚提取率,雄花多酚提取率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互相作用的复杂结果;核桃雄花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材料来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南非叶中总黄酮药理活性的深入研究及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南非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南非叶总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法提取南非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 51 min、乙醇体积分数75%、液料比40∶1 (mL∶g),该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含量为16.47 mg/g。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苦苣菜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寻求苦苣菜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并进一步建立总黄酮中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量有显著影响,总黄酮提取量也受到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30%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达6.065 mg/mL.HPLC法测定黄酮中芦丁含量结果表明,在0.025~0.07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n=5),平均回收率为97.98%,RSD为2.53%.HPLC法简便快捷、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苦苣菜中芦丁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辅助响应面法提取藜麦多酚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山西静乐藜麦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响应曲面法对藜麦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以多酚得率为指标,考虑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藜麦多酚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3 min,乙醇体积分数71%,料液比1∶23(g/m L),提取温度52℃;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3.33 mg/g。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藜麦多酚,方法简便,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增加了提取效率;同时,藜麦多酚提取液具有很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2,21.27μg/m L,均强于抗坏血酸;此外,藜麦多酚还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且其质量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说明藜麦富含多酚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