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食品经济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研究现状,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构建食品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在食品系统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即食品的生产阶段、流通阶段、交易阶段、使用阶段和回收阶段。根据食品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特征,明确了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性和复杂性,创新性的设计出了食品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9大知识领域,并提出了食品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二维结构图,对我国食品经济管理学科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培养迎合食品学科发展与食品行业所需的实践型、复合型研究生,就现阶段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评定体系、实验室管理、联合培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我国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食品领域科技发展迅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工业的进步和营养健康的需求推动了食品学科的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科研单位在食品学科建设上已形成具有明显特色、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队伍。文章将从食品学科发展历史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流食品学科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1980年以后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路径与主要特征和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特征,认为从食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现代食品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食品工程技术类的人才,更迫切需要食品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需要既掌握食品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经营管理技能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同时,探讨了中国现代食品产业的人才需求特征,提出了全球一体化下中国食品产业的展开与人才培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食品营养类人才,通过调研、查阅文献,与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对比,梳理了当前食品营养学人才专业特色与知识能力,依据专业知识能力,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结合本校学科基础,对食品营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专业基础课知识30%,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20%,营养学课程专业知识20%,医学基础专业知识20%,其他相关知识(如管理、法规、统计等)10%"的课程体系设置。  相似文献   

6.
论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燕  朱伟  张小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69-13970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探索研究生教学新模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加强实验室建设4个方面建立了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期为增强我国食品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罐头食品满足了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需求,但消费者对其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顾虑阻碍了罐头食品市场的发展.水果罐头是罐头食品的重要品类之一.近几年,水果罐头企业不仅在果肉形态、包装材料等食品质量方面进行改进,并且严格控制防腐剂用量,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或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进一步提高水果罐头食品的安全水平.但尚不清楚水果罐头企业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变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基于选择实验,通过问卷星样本服务,回收438份有效问卷,采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比分析了消费者对黄桃罐头质量属性(果肉形态、包装材料、价格)和安全属性("通过HACCP体系认证""不添加防腐剂""通过农药残留检测")的偏好与支付意愿,揭示了食品危害相关风险感知与安全属性偏好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消费者对质量属性和安全属性的偏好存在差异,并且对安全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质量属性,其中"通过HACCP体系认证"的支付意愿最高.上述研究结论为水果罐头企业和其他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管理与营销宣传以及政府有效监管食品质量与安全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事关全民福祉,也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江西省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当前食品产业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探索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研究表明,近年来食品产业的发展规模得到显著提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在逐渐完善,市场监管力度和技术创新实力在不断加强,绿色产业链条在不断健全。但仍存在食品产业链条不强、食品出口竞争力不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待提升等问题。为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优化食品产业结构布局、加强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提升食品产业品牌价值、推动食品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加强食品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实施路径。同时,需要给予更多政策去引导食品企业明确品牌定位,鼓励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市场投融资机制,助力食品企业提质发展;完善食品监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全过程追溯机制;制定和推行绿色生产标准体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的进步促进了食品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明确了食品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及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了工程技术方法论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基于工程技术哲学视角详细分析了建立数学模型法、量纲分析法和技术经济优化法等工程技术方法在食品加工中单元操作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从学科发展和教育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农业经济学科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日本农经学科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之处在于:(1)学科应时转型,将食品产业管理和资源环境管理作为研究和教学重点,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且保持学科吸引力;(2)重视农学知识培养,从而有助于专业知识与农业自身规律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在农业相关就业市场的不可替代性;(3)实施导师负责制,发挥导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了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学学报》2014,13(6):1404-1411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conomics assessment of various food safety measures in China. A choice experiment approach is used to elicit Chinese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various food safety attributes using data from a 2008 urban consumer survey. An alternative welfare calculation is used to model aggregate market impacts of select food safety measur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st welfare gains are found in the current government-run certification program.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system, a traceability network and a product label would generate significant value and would help reduce current system inefficiencies in China. This study builds on previous research and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calculating consumer valuation of safety and quality attributes tha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aggregate economic and welfare impacts.  相似文献   

12.
孙强  赵明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743-2744,2779
国际上不同国家对转基因产品管理的严格程度有所差别.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管理比较宽松,欧盟最为严格,而日本介于美国与欧盟之间,这种形式是国家经济贸易、文化背景、政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完善我国转基因的管理体系势在必行.综述美国、欧盟和日本关于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的特点和现状及我国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的发展,阐明了各国因转基因食品管理严格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我国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HACCP 体系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是一种食品安全管理 体系,可有效预防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危害,降低风险。在总结 HACCP 体系的特点、发展历史、应用流 程等基础上,归纳出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与联系,分析了其在国内外食品生产流通不同阶段的研究及应 用进展,并对企业如何选择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建议,同时还特别关注了 HACCP 体系在中小食品企业中的 应用。基于前人研究可以得出,应用 HACCP 原理来指导生产而非应用完整的 HACCP 体系,可以提高中小食 品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管理与科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食品安全事件出发,说明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针对新世纪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国际食品安全科技与管理研究的进展情况。强调了食品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在建立、强化或改进国家食品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以风险分析为核心,以风险评估为科学依据的食品安全体系已基本形成。阐明必须进行国家食品管理机构改革,通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建立统一、连续、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来保障食品安全。文章还说明为应对全球食品安全紧急突发事件及公共健康必须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应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的公共教育和消费者参与来维护和保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食品添加剂成为消费者最为担忧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事实上,合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需要,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只能消费品种有限、保质期短的加工食品,食物变质腐败将是更不安全的因素。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错综复杂,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虽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的问题,也的确造成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监管和企业自律等方式进一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科学合理使用,维护食品安全,造福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安全事故频发背景下我国中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并指出我国中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体现在质量观念淡薄、质量管理技术落后、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后相关监督机制不完善4方面问题。并提出培育企业文化、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项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发展质量管理教育、培养质量管理人才、加强HACCP管理体系建设、与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接轨、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基础全面提升质量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过敏原问题食品是对公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潜在威胁之一。澳大利亚作为食物过敏率较高的国家,早已对过敏原问题食品实施召回,分析澳大利亚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管理和现状,对我国建立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梳理澳大利亚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的相关法规、指南和通告,总结了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管理系统;整理了澳大利亚1998—2020年4月间的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数据,并分析了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现状。虽然澳大利亚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管理系统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形成了闭环循环系统,但过敏原标签问题仍是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的主要原因,企业过敏原标签管理仍需完善。最后从我国需建立相对独立的食品过敏原管理体系、确定适用我国国民体质的食品过敏原范围、完善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计划及指南规范、完善过敏原问题食品召回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构建需确定被追溯的信息及信息的组织管理方式。现有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均基于信息系统理论进行构建。通过统筹管理自食品生产至消费全过程所涉及的质量安全要素,基于食品安全追溯链构建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更快捷有效。基于食品链理论,分解食品链过程,提出了食品安全追溯链的层次模型,进而全面分析了食品安全追溯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食品安全追溯链的建立,不仅是食品危害分析、质量控制、风险分析的基础,同时也是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构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议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认为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是国家安定的根本要素,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大事,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及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和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笔者尝试提出了加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