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了改良酱油生产的传统工艺,生产出添加北虫草的营养丰富的特色酱油。[方法]在酱油生产工艺不同时期内添加北虫草培养基,经过淋油后继续发酵10 d,对所制得的酱油半成品进行还原性糖、总酸、氨基酸态氮以及虫草多糖的测定。[结果]北虫草培养基添加量为10 g,米曲霉按0.3%接种到发酵基料中,盐分浓度为16%时,发酵生产北虫草特色酱油比较适宜。北虫草培养基与发酵基料共同发酵时的工艺4比前3个酱油发酵工艺营养物质含量多,此时所测得的总酸含量2.23 g/ml、氨基酸态氮含量0.89%、还原糖含量3.11%、虫草多糖含量为260 mg/ml。[结论]研究提出了北虫草特色酱油的总的发酵工艺,为实际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自有北虫草菌株的液体发酵菌丝体的主要化学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发酵菌丝体可溶性多糖含量为16.50%,甘露醇的含量为120 mg/g,腺苷为3.90 mg/g,鸟苷为2.58 mg/g,均高于已报道的北虫草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摇瓶发酵法,探讨培养基、pH值、接种量、装液量对北虫草菌丝体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为蔗糖1%、玉米粉3%、磷酸二氢钾0.3%、七水硫酸镁0.15%、VB10.05%;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佳接种量为5%;最适装液量为60mL(250mL的三角瓶)。本试验为北冬虫夏草胞外多糖深层发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北虫草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蔗糖2%、蛋白胨1%、KH2PO40.10%为主的发酵培养基,在25℃、转速150r/m in、接种量5%的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4d,菌丝体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北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尹萍  涂艳丽  王飞  尹辉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02-103,115
对北虫草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蔗糖2%、蛋白胨1%、KH2PO40.10%为主的发酵培养基,在25℃、转速150r/m in、接种量5%的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4d,菌丝体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制备蛹虫草菌丝发酵液,以蛹虫草菌丝发酵液和纯牛奶为原料,进行乳酸发酵,对发酵原料的奶菇比、加糖量、发酵剂加入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L16(45)试验。结果表明:纯牛乳70%、蛹虫草菌丝体发酵液30%、蔗糖6%、接种量5%,于40℃温度条件发酵4 h,可研发出具有蛹虫草菇味清香、酸甜适口、凝乳均匀、色泽乳白的凝固型蛹虫草酸奶。  相似文献   

7.
8种物质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前体物及营养物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和虫草多糖含量的影响,筛选提高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最适添加物及其添加质量浓度。【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腺苷、核糖、次黄嘌呤、谷氨酰胺、甘氨酸、核黄素、苯丙氨酸及甲硫氨酸8种物质添加到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提取菌丝体中的虫草素与多糖,分别用HPLC法、硫酸-苯酚法对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8种添加物中,腺苷、核糖、谷氨酰胺、甘氨酸均能明显提高虫草素及虫草多糖的含量,其最适添加量分别为4.0,2.0~3.0,0.5~1.0,0.5mg/mL;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次黄嘌呤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和多糖含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核黄素对虫草素与多糖合成有抑制作用。【结论】蛹虫草发酵过程中添加腺苷合成途径中的前体物能明显提高其中的虫草素与虫草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蛹虫草发酵液及菌丝体干粉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效果,为研发蛹虫草抗衰老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低(0.5%)、中(1.0%)、高(1.5%)剂量蛹虫草Fjnu-01菌株发酵液及发酵菌丝体干粉喂养果蝇,以最高寿命、平均寿命及寿命延长率3个指标评价其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蛹虫草Fjnu-01菌株发酵液及菌丝体干粉均能极显著提高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P<0.01).当发酵液添加量为1.5%时,对雌、雄性果蝇的寿命延长率最高,分别为79.09%和74.86%;当菌丝体干粉添加量为1.5%时,对雌、雄性果蝇的寿命延长率也最高,分别为71.18%和68.57%.[结论]蛹虫草Fjnu-01菌株发酵液及菌丝体干粉对果蝇寿命均有极显著的延长作用,且发酵液对果蝇的寿命延长效果优于菌丝体干粉,蛹虫草Fjnu-01菌株发酵液及菌丝体干粉对雌性果蝇的寿命延长效果优于雄性果蝇.  相似文献   

9.
黄静  武运  雷用东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47-148,182
以新疆特色的马奶子葡萄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生产葡萄果醋。试验研究了葡萄果醋的生产工艺,同时分析了温度、起始酒精浓度、醋酸茵接种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阶段,糖度与酒度的变化呈负相关,即糖度降低酒度升高;总酸度变化不大,稍有上升,这是由于在酒精发酵阶段基本不产酸。在醋酸发酵阶段,其发酵的最佳组合温度为30°c、醋酸添加量为lO%、酒度为9%。  相似文献   

10.
张杰  顾泽峰  刘雪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04-1305,1392
[目的]对蛹虫草菌丝生长条件进行优化,为发酵工业中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蛹虫草的药用有效成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改变碳源、氮源、接种菌龄、培养基起始pH、培养周期、培养温度、摇床速度、接种量和装液量来确定蛹虫草菌丝生长最佳条件。[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碳源为蔗糖,浓度为2%,氮源为蛋白胨,浓度为1%,接种菌龄为36h,培养基起始pH值为6.5,培养周期为6d,培养温度为24℃,摇床速度为200r/min,在250ml锥形瓶中的装液量为150ml;在此条件下,菌丝体干重最大。[结论]该方法获得了蛹虫草C-7发酵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蛹虫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不同碳氮源培养液对蛹虫草多糖及虫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碳氮源培养液振荡培养蛹虫草,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含量,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含量。[结果]培养液中多糖含量以米蛹配方最高,为6.48mg/ml,其次为玉米糁蛹的5.87mg/ml;虫草酸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5.21mg/ml,其次为米蛹的4.94mg/ml;菌丝体中多糖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68.32mg/g,其次为米蛹的57.91mg/g;虫草酸以麦米蛹配方最高,达186.29mg/g,其次为小麦蛹的180.32mg/g。[结论]选择适宜碳氮源进行蛹虫草的液体培养,可获得多糖和虫草酸含量很高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马家柚果酒的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为马家柚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果汁初始糖度、酵母菌液添加量、焦亚硫酸钾(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影响,确定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对比分析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影响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因素主次排序为: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果汁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液添加量.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果汁初始糖度22%、酵母菌液添加量2.0%、K2S2O5添加量120 mg/L、果汁初始pH 4.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8 d,根据此工艺进行发酵,马家柚果酒酒精度为14.3%vol.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O2- 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6.6%、34.5%和43.0%,对H2O2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1.7%、29.0%和37.6%.[结论]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发酵工艺能有效发酵马家柚果酒,添加马家柚叶芽可增强马家柚果酒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蝙蝠蛾拟青霉为丛梗孢科瓶梗青霉属真菌,是从新鲜冬虫夏草的子座中分离获得,并经鉴定命名的一种虫草菌。目前利用蝙蝠蛾拟青霉进行人工深层发酵培养所得的菌丝体产物,是野生虫草的常用替代品。介绍了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的概况,并总结了其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最后对研究前景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北方黄酒为对象,探究酶对北方黄酒沉淀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的作用条件为酸性蛋白酶添加10000 U/g蛋白质、作用温度50 ℃、作用时间24 h,北方黄酒中蛋白质含量由0.79 mg/mL降至0.66 mg/mL,仅降低16.46%左右,未达到理想效果.为找到原因,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和 中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北方黄酒沉淀成分,结果发现:沉淀中蛋白质仅占总成分的3.5%,表明蛋白质不是沉淀的主要物质,另外首次发现了北方黄酒沉淀中两种成分:果胶和木质素,分别占总成分的6.03%、24.80%,这对解决北方黄酒沉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鸡Cong菌的液体培养及菌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鸡Cong菌(Terminomyces albuminusos)液体培养过程中4种不同培养基对菌体得率、菌体多糖和菌体氨基氮含量的影响,并进行进行了力学研究。测定了菌体体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和含量,结果表明:以菌体得率为指标,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g.L^-1,黄豆粉g.L^-1,酵母粉15g.L^-1,菌体得率为23.73g.L^-1。以菌体多糖为指标,最适应基为:花生粉20g.L^-1,葡萄糖20g.L^-1,酵母粉15g.L^-1,菌体多糖为14.28%;深层培养72h,菌体多糖含量最高达10.35%,培养至96h,菌体得率、菌体氨基氨含量最高,分别为23.73g.L^-1和1.25%,菌体蛋白质含量为28.28%,氨基酸含量为17.78%。  相似文献   

16.
沙枣果酒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沙枣果酒加工工艺。[方法]以沙枣为原料,经加水浸提后,调糖、调酸并添加酵母进行发酵;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二氧化硫的添加量、酵母用量、沙枣汁初始糖度及主发酵温度对发酵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沙枣果酒的主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SO2添加量为80 mg/L,主发酵温度在22.5℃,初始糖度18%,酵母接种量0.25%;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的沙枣酒酒度为10.0%(V/V)。[结论]该加工工艺研究为沙枣果酒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发酵型松子酒的工艺,为松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松子、高粱、小麦、玉米为发酵原料,采用酵母和根霉为发酵剂,通过试验初步得到最佳发酵工艺。对不同的原料进行配比,以复配、不同发酵剂添加量、不同后发酵时间为发酵工艺研究参数,采用酒精度和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优化松子酒的制作工艺。[结果]当原料比为松子∶高粱为2∶8,松子酒的酒精度为29°,感官综合评分为78.48。采用根霉与酵母作为发酵剂,添加量为0.5%,后发酵10 d,经蒸酒、过滤、澄清可得到质量较高的松子酒。[结论]试验表明,松子与其他原粮进行复配发酵产生的制品酒精度为38°,风味、口感、颜色均较好,具有一定的松子独特味道。  相似文献   

18.
蓝莓酒酵母固定化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游离酵母为对照,测定海藻酸钠-壳聚糖和加有SiO2、Al2O3的海藻酸钠-壳聚糖为载体的蓝莓酒酵母固定化颗粒的机械强度、发酵后的酒精度和残糖量的变化、使用寿命及果酒风味,选出良好的固定化载体。结果表明,强化后的载体机械强度提高10.9%,酒精和糖度变化快,发酵周期为3d,果酒风味提高,最佳浓度配比为壳聚糖0.8%、SiO21.4%、Al2O30.8%。证明强化后的载体机械强度强,发酵效果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在实践生产中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发酵产品风味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清汁发酵方法,对甜橙汁澄清剂的选择及甜橙干酒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壳聚糖、硅藻土的澄清效果显著,其最适用量分别为0.075,0.5和0.25 g/L,此时的透光率分别为88.3%,93.6%和93.8%,而PVP不适用于甜橙汁的澄清。甜橙干酒的最优发酵参数为,甜橙清汁中加入60 m g/kg SO2后,接入0.1%葡萄酒酵母,于10~12℃下低温发酵,此工艺所得干酒的酒度为12.4%,V c含量为101.64 m g/L,吸光度为1.321,风味佳,色泽好,V c保存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刺梨原汁发酵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