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牛大肠杆菌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牛急性传染病,该病对养殖产生一定的影响。此类患牛临床主要表现为肠毒血症、肠炎等症状。本研究以针对牛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诊断特点与防治方法展开分析,探讨牛大肠杆菌病的有效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此类患牛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采集广西某病死牛的病料,经细菌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出1株两端钝圆、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试验鉴定该菌为大肠杆菌。动物致病性结果显示该菌具有致病性。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等敏感;对链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等具有耐药性。其他病原检测,未见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诊断结果表明,该病死牛是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根据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利用SWOT分析法,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优劣分析,从而为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4.
牛剥肠症,在兽医学上称牛黏膜性肠炎,是由于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霉变饲料的变性蛋白质或机体内某些异常代谢产物及驱虫药(敌百虫、  相似文献   

5.
谭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48-450
在对西藏林芝地区的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等进行了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林芝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以期为西藏林芝地区政府进行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具有腹泻症状的传染性牛病多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在临床诊断中容易混淆引起误诊。本文选择牛大肠杆菌病等有腹泻症状且传染性较强的5种牛病,对其鉴别诊断方法予以论述,以便基层兽医掌握这类疾病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以水样或糊状腹泻为主的牛传染病包括牛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病、副结核病、牛空肠弯曲菌腹泻、牛轮状病感染、牛冠状病毒感染;寄生虫病包括隐孢子虫病、前后盘吸虫病、莫尼茨绦虫病和犊牛弓首蛔虫病;普通病主要包括消化不、胃肠炎、淀粉样变性和结肠炎等疾病。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1.1牛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病采少量新鲜尸体的小肠前段肠黏膜或内容物,常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挑选有金属光泽、紫色带黑心菌落进行生化反应鉴定。用已知多价和单价0抗血清及单  相似文献   

8.
牛慢性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粘膜的慢性炎症。在不孕牛,约90%以上是由本病引起。1病因慢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急性转化而来,其病菌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病是指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多种动物不同疾病或病型的统称,包括动物的局部性或令身性大肠杆菌感染、本肠杆菌性腹泻、败血症和毒血症等。各种动物大肠杆菌病的表现形式有所小同,但多发牛于幼龄动物,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随着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和畜牧养殖业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以披许多耐药性质粒在肠杆菌之间的转移,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许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从牛舌鳞状上皮细胞和股骨骨髓细胞中分别克隆出牛β-防御素LAP和牛CATHL2抗菌肽,然后利用重叠延伸PCR克隆得到重组牛LAP-CATHL2抗菌肽,将其克隆进pGEX-4T-1载体,构建了重组牛LAP-CATHL2抗菌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转进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并加以纯化,得到了重组牛LAP-CATHL2抗菌肽产量是2.83 mg·mL~(-1)培养液。  相似文献   

11.
牛发热性疾病比较多,但表现为持续发热,而且在全身表现为重症感染的疾病,以败血型大肠杆菌等4种病最为常见。下面就这类临症表现的疾病的鉴别诊断予以简要论述。1从病原特征上进行鉴别牛败血性大肠杆菌病:病原是有鞭毛无芽孢,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有多种血清型,对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牛败血型巴氏杆菌病:病原是一种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普通染色均可着色。该菌多散在,不能  相似文献   

12.
基因工程牛生长激素高密度发酵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重组牛生长激素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摇瓶和5、30 L发酵罐发酵表达的研究,建立了基因工程牛生长激素的高密度发酵表达工艺,菌体密度最高可达到OD550=120,rbIL-2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江苏分离株VP1基因的克隆与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牛口蹄疫病毒AsiaⅠ型江苏分离株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为VP1蛋白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核苷酸序列(登录号:AF030244),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牛AsiaⅠ型FMDV江苏分离株VP1基因,将其连接入pMD18-T载体,测序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VP1。阳性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表达产物并进行SDS-PAGE电泳,利用West-ern-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抗原性。【结果】牛AisaⅠ型FMDV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 ku,并能被牛AsiaⅠ型FMDV阳性血清识别,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7.7%。【结论】牛AsiaⅠ型FMDVVP1基因表达成功,且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牛坏死杆菌外膜蛋白43K OMP的免疫原性,试验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对牛坏死杆菌43K OMP基因进行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兔,制备牛坏死杆菌43K OMP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对基因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后,针对大肠杆菌稀有密码子优化合成该基因序列,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及镍柱进行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大小约为59 ku。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牛坏死杆菌43K OMP多克隆抗体与43K OMP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研究成功制备了牛坏死杆菌43K OMP多克隆抗体,为以43K OMP蛋白为基础的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牛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犊牛肠道传染病。该病临床上以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在公主岭地区呈散发式流行,如果预防和治疗不及时,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一例牛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犊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检测与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湖北某地耕牛暴发疫病,26头发病牛死亡14头,死亡牛以犊牛为主.经取病料分离、培养、纯化,接种小白鼠,挑纯培养菌落和取试验动物脏器检验,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用BioMerieux ATB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使用ID 32E肠杆菌鉴定条、ID 32 GN革兰氏阴性菌鉴定条,鉴定为大肠埃希氏杆菌;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因子试验鉴定为O9型、O101型大肠杆菌.取ATB VET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6种抗生素11种敏感.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等综合诊断,此次疫情确定为牛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分子伴侣是否可以促进牛支原体膜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及表达的蛋白是否具有活性,应用原核表达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牛支原体一个膜蛋白M1的截短片段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改变诱导时间、温度以及诱导剂浓度均未改变其表达形式;2)将4种分子伴侣pGKJE8、pGro7、pG-Tf2和pTf16分别与含有目的蛋白的重组质粒在表达工程菌(BL21)中共表达,当加入终浓度为1.0mmol/L IPTG以及0.5mg/mL L-阿拉伯糖或5.0ng/mL四环素的诱导剂,37℃诱导5h,发现分子伴侣pGTf2和pG-KJE8能显著提高M1截短片段的可溶性表达,其他2种分子伴侣未改变M1的表达形式;3)可溶性表达的M1截短片段与牛支原体阳性血清可以发生特异性反应。因此,研究发现2种分子伴侣可以使牛支原体膜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但未改变其生物活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牛支原体有效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1牛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该病症的发病原因较多,是由一种或者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牛类疫病。首先,养殖环境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喂养过程中,使用变质、发霉的饲料及不清洁的饮用水等,都会使牛患病。其次,营养不良会导致牛类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因此受到各类细菌和病毒如大肠杆菌以及沙门氏杆菌等的侵入。再次,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蒙药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牛津杯法测定15种蒙药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其中朝您·哈日莫各和扫龙·吉木斯两味蒙药对5种血清型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较好,达到极敏和高敏;通过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朱如拉、朝您·哈日莫各、扫龙·吉木斯、浑钦、高勒图·宝日、给喜古讷和阿如拉等7种蒙药对5种血清型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综合抑菌效果较好,其MIC为0.063~0.500g/mL,MBC为0.125~0.500g/mL。  相似文献   

20.
牛大肠杆菌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被称为牛白痢病。没有时间限制,四季均可发生。一般新生和幼龄牲畜容易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全身败血,严重脱水等临床症状。而沙门氏菌病主要有沙门氏菌引发,主要症状为高热、腹泻、败血等,属于细菌引发的传染病。笔者通过对云霄县下河乡某养牛专业户发病犊牛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通过犊牛所表现的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化验室检验,确诊为犊牛大肠杆菌病并发沙门氏菌病,并提出相应药剂治疗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对犊牛与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牛舍清洁卫生,有效降低疾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