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视研究是伯明翰学派的重要领域,他们的研究,特别是后期的受众研究,是对美国经验学派长期主导的电视效果研究的一个反驳。伯明翰学派将电视研究纳入一种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来考察,"霸权、意识形态、话语、文本、受众"是该学派电视研究的关键术语,这些术语记载着文化研究者思考电视的深入历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论文在对水稻稻瘟病的起源、特征、流行与防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材料、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明确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药剂进行田间实验,探讨水稻稻瘟病的最优防治效果;研究对象是广东粤西地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研究材料是水稻试验田、三种试验药剂以及试验水稻作物;研究方法是进行试验药剂计量设计、进行测试与调查、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试验结果,并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做好类似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研究技术与手段不断提高、研究内容不断深入是三角洲植被研究的特点,系统定位研究、“3S”等新技术应用及植被群落演替是现今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链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农业产业链流通研究是在农业产业链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方面的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对中国在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CNKI)刊载的产业链与流通研究性文献进行分析并予以述评。研究发现:各研究机构学者之间缺乏沟通合作;高校是推动产业链流通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力量;排名前10的期刊中只有20%的期刊是核心期刊。基于此,今后需加强多行业融合和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性实践研究;研究热点主题有全产业链、供应链、电子商务、价值链、产业化;互联网+、乡村振兴、冷链物流、流通模式、发展路径是中国农业产业链流通研究的主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扬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12-16,104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当今地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础,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查阅相关文献,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数据来源、研究尺度、研究内容3个方面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和现状,提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辽宁农业科学》2012,(6):93-94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前身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93年为适应辽宁省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需要,经辽宁省政府批准,成立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所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大连市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是专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生物学理论、昆虫学、作物学、园艺学等农业资源利用研究的事业单位,重点以昆虫基因工程研究、野蚕(如柞蚕、家蚕、樗蚕等)基础生物学研究及产品开发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为主。研究所同时也是辽宁省野蚕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7.
以体育、医学和音乐共同作用于人类生活的比较为研究的切入点,以逻辑学、哲学为研究方法,以寻找体育的"邻近属"为研究思路,展开对体育是什么的研究。研究认为体育的"邻近属"是技艺,体育则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照料身心的技艺,其是人类生命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各种文学史信息交汇的一个场域。解码式文本阅读是将文本自身以及文本的生成过程、生产方式、流通转换、接受阐释看作是一个个承载着种种文学史信息的环节来进行解读,它涉及到了对文本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通常的方法有:文本细读、文本生成过程的研究、文本的版本学研究、文本的互文性研究以及文本的改编与接受状况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梳理国内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相关文献,既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又有助于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现实问题,进而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国外研究文献主要是集中于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理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研究两个方面。国内研究则主要是侧重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研究、现有方法的比较与改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增收等的关系三个方面。今后的研究趋势是既要强化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又要强化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近5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进行阐述。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图书馆学的研究思路、图书馆学的转型是这段时间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分析研究,指出有关"知识"的研究是图书馆学近段时间研究的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1.
在碱解法的基础上,优化了提取空肠弯曲菌质粒DNA的条件。细菌经37℃,5%CO2培养48h后,每个样品以长满一个φ90mm平板(约2.86×106个/mL)的细菌用量为宜;溶菌液的最适SDS浓度和pH值为2%和12.0~12.5;最适温育温度和时间为55℃、60min。在该条件下用该方法提取了219株不同畜禽来源的空肠弯曲菌质粒DNA,质粒阳性率为10.96%,最大质粒DNA108kb,最小质粒DNA1.9kb。  相似文献   

12.
Campylobacter species are a major cause of foodborne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wide. Campylobacter jejuni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ajority of infection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virulenceassociated genes in Campylobacter species isolated from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in South Africa. A total of 250 fecal samples consisting of cattle(n=50), chickens(n=50), goats(n=50), sheep(n=50) and pigs(n=50)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livestock in Eastern Cape and KwaZulu-Natal provinces of South Africa between April and October 2018.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the presence of virulence genes in Campylobacter species using molecular PCR-based methods. It was found that 77 and 23%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and Campylobacter coli respectively were isolated from all the livestock samples. There were positive significant(P0.05) correlations amongst all the virulence genes that were investigated. Chisquare and Fisher's exact tests were implemented to test for the effect of livestock species o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virulence gene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most of livestock species can potentially cause zoonotic infections and food poisoning due to the high prevalence of Campylobacter. The high prevalence of virulence genes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Campylobacter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in South Africa. This requi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health approache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foodborne and zoonotic diseases for the welfare of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相似文献   

13.
贵阳市市售鸡肉中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阳市市售鸡肉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0份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48%,其中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4.0%、22.0%、6.0%、2.0%、0,40份冻鸡肉样品的检出率为55%,10份鲜鸡肉样品的检出率为20%。对农贸市场市售冻鸡肉样品进行抽查,34份样品中5种致病菌的检出率为58.8%,其中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2.3%、17.6%、5.9%、2.9%、0;对6份超市冻鸡肉样品进行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为33.3%,其中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分别为0、16.7%、16.7%、0、0。  相似文献   

14.
鸡肉中弯曲杆菌属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长春地区某一肉鸡屠宰加工厂在9个月期间内抽取的152份冻鸡肉样品进行弯曲杆菌检查,发现38.2%的样品为弯曲杆菌属阳性。经API Campy鉴定系统鉴定,其中32.9%为空肠弯曲杆菌(C.jejuni)和大肠弯曲杆菌(C.coli)阳性。本次调查结果证实: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鸡肉中存在弯曲杆菌属的污染,如果加工不当或加工卫生不良,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益生菌发酵乳无菌提取物对食源性有害微生物(空肠弯曲杆菌)有毒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利用空肠弯曲杆菌的有毒基因flaA σ28启动子和无启动子的质粒pRYluxCDABE联结构建的生物冷光转基因模型为试验材料,通过检测生物发光特性的方法,研究了空肠弯曲杆菌有毒基因flaA表达与益生菌(5种双岐杆菌,6种乳酸杆菌)发酵乳无菌提取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乳无菌提取物对空肠弯曲杆菌flaA σ28启动子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可显著抑制空肠弯曲杆菌有害基因fla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主要经被污染的水源、乳制品、生禽肉进行传播,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是防控空肠弯曲菌感染的重要措施。【方法】本文引入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技术--DNA环介导恒温扩增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以空肠弯曲菌ORF-C序列为检测靶基因,建立了空肠弯曲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利用本LAMP方法对21种病原菌进行检测,仅空肠弯曲菌为阳性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该LAMP方法对空肠弯曲菌纯培养菌的检测灵敏度达6CFU/反应管,对污染材料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灵敏度为9CFU/反应管。【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空肠弯曲菌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以天祝白牦牛的饲草为对象,定量研究了天祝县石门、炭山岭、松山、西大滩、抓喜秀龙 5 个地点的白牦牛饲草(夏秋牧草、冬春牧草)中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 7 种消化道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并分析了造成白牦牛饲草料污染的 7 种致病菌。夏秋牧草中各种消化道致病菌检出率顺序为:志贺氏菌(41.24 %)>金黄色葡萄球菌(12.19 %)>沙门氏菌(7.32 %)>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4.88 %),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冬春牧草中致病菌的检出率顺序为:志贺氏菌(10.25 %)>金黄色葡萄球菌(7.69 %),而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均未检出。5 个采样点中,夏秋牧草中 7种消化道致病菌总体污染程度为石门(100.00%)>炭山岭(62.5%)>松山(60.00%)>西大滩(14.28%)>抓喜秀龙(0);冬春牧草总体污染程度为炭山岭(33.33 %)>石门(28.57 %)、松山( 25.00 %)>西大滩(0)、抓喜秀龙(0)。致病菌污染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天祝白牦牛饲草已经存在轻度致病菌污染.  相似文献   

18.
訾臣  曾德新  蒋鲁岩  袁飞  蒋原  薛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156-160,183
[目的]对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flaA基因的序列及功能进行预测分析。[方法]分析了多个空肠弯曲菌flaA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组成和序列差异性;预测分析了flaA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蛋白结构和功能域、Fla A与相关功能蛋白的互作情况。[结果]不同菌株的flaA基因序列存在差异性,且差异主要存在于序列的中间区域。不同空肠弯曲菌菌株的同一基因在密码子选择上存在差异。Fla A与多个蛋白存在不同形式的相互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空肠弯曲菌flaA基因序列分析和功能研究应用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It has been widely assumed that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the flagellar filament from Salmonella typhimurium serves as a model for all bacterial flagellar filaments given the sequence conservation in the coiled-coil regions responsible for polymerization. On the basis of electron microscopic images, we show that the flagellar filaments from Campylobacter jejuni have seven protofilaments rather than the 11 in S. typhimurium. The vertebrate Toll-like receptor 5 (TLR5) recognizes a region of bacterial flagellin that is involved in subunit-subunit assembly in Salmonella and many other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this short region has diverged in Campylobacter and related bacteria, such as Helicobacter pylori, which are not recognized by TLR5. The driving force in the change of quaternary structure between Salmonella and Campylobacter may have been the evasion of TLR5.  相似文献   

20.
蛋鸡和鲜蛋空肠弯曲菌带菌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420只蛋鸡和200枚鲜蛋进行了空肠弯曲菌检查。结果表明,蛋鸡平均带菌率为66.2%,在43~46用龄时带菌率最低(34.0%),26~28周龄时带菌率最高(92.0%),19~20周龄时带菌率居中(45.3%),差异极显著(P<0.01)。在200枚鲜蛋中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对15只空肠弯曲菌阳性蛋鸡进行该菌在体内分布的研究表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和泄殖腔为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栖居场所,在咽喉、腺胃、卵巢和输卵管内也有该菌检出,而在嗉囊中未检出该菌。同时,对蛋清抑制空肠弯曲菌的平板试验显示,蛋清没有抑菌作用。本文并对空肠弯曲菌在鸡体的垂直传播途径进行了讨论,认为空肠弯曲菌不经鲜蛋而垂直传播于仔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