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TβRⅠ、FGFR2和PDGFRβ对小鼠乳腺组织纤维化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后,分别于感染后1 d、3 d、5 d、7 d、14 d、21 d采集小鼠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βRⅠ、FGFR2和PDGFRβ在小鼠乳腺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乳腺组织中TβRⅠ、FGFR2和PDGFRβm RNA转录水平和这些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小鼠感染S.aureus前期(1 d~5 d) TβRⅠ、FGFR2和PDGFRβ主要在其炎性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TβRⅠ、FGFR2和PDGFRβm 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S.aureus后期(7 d~21 d),细胞外基质较多,TβRⅠ、FGFR2和PDGFRβ在小鼠乳腺成纤维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TβRⅠ、FGFR2和PDGFRβ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表明,S.aureus感染小鼠后,能够促进乳腺组织中TβRⅠ、FGFR2和PDGFRβ的表达,从而促进小鼠乳腺纤维化。本研究为深入探究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纤维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超抗原毒素在其产生菌引起的乳腺炎中的作用,本研究纯化制备了重组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rTSST-1),并以5μg、15μg和30μg 3个剂量接种小鼠乳腺,结果显示3个剂量均引起了小鼠乳腺眼观炎症变化,并随着感染剂量加大病变呈现加重趋势。以1×10~2cfu和1×10~3cfu两个剂量的S.aureus R8菌株感染乳腺后24h眼观均出现了红肿变化,48h、72h时出现了化脓、干酪样坏死,且高剂量组病变重于低剂量组。进一步比较研究了以rTSST-1(15μg)、S.aureus R8(1×102cfu)和rTSST-1(15μg)+S.aureus R8(1×102cfu)等接种小鼠乳腺后对乳腺的影响,结果显示rTSST-1组小鼠乳腺眼观病变最轻,S.aureus R8组最重;接种24h后观察组织病变,结果显示rTSST-1组与rTSST-1+S.aureus R8组病变相近,小鼠乳腺腺泡形态边缘不完整、腺泡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然而S.aureus R8组小鼠乳泡形态边缘破坏严重但嗜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少于前两组。乳腺活菌计数结果显示,S.aureus R8组小鼠的活菌数显著高于rTSST-1+S.aureus R8组。本研究结果显示TSST-1可单独引起小鼠乳腺炎症,而在TSST-1与S.aureus同时感染乳腺时,TSST-1减轻了乳腺组织的炎症程度。这一结果显示TSST-1引起的小鼠腺泡中嗜中性粒细胞的大量浸润可能对促进乳腺中S.aureus的有效清除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为有效防控S.aureus引起的奶牛乳腺炎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与乳腺免疫紧密相关,IL-17是否是介导乳腺免疫的重要细胞因子对深入研究乳腺免疫机制和乳房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分娩后7~12d的C57BL/6小鼠为模型动物,将从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50μL(1×107CFU)或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乳导管缓慢注入小鼠第四、五对乳腺,分别于感染后2h、4h、8h、12h、18h、24h、36h、48h、60h和72h摘眼球采血并分离血清,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7A、IL-6、TGF-β的含量。结果显示IL-17在S.aureus感染后8~24h含量升高,其中18h时显著高于对照小鼠,48h和时60hIL-17低于对照小鼠,而IL-6和TGF-β含量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这小鼠存在已分化的记忆性IL-17分泌细胞,S.aureus的感染诱导其快速的分泌了IL-17,也证实IL-17也是乳房炎病理过程中的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Leptin、Ob-R、MMP-2、MMP-9、TIMP-1和TIMP-2对小鼠乳腺组织纤维化的作用,用奶牛乳腺炎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小鼠乳腺后,分别于感染后1、3、7、14、21 d采集小鼠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eptin、Ob-R、MMP-2、MMP-9、TIMP-1和TIMP-2在小鼠乳腺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应用q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乳腺组织中Leptin、Ob-R、MMP-2、MMP-9、TIMP-1和TIMP-2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小鼠感染E.coli前期(1~7 d),Leptin、Ob-R、MMP-2、MMP-9、TIMP-1和TIMP-2主要在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中表达,感染后期(14~21 d)主要在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中表达。qPCR检测mRNA转录水平,E.coli感染1~14 d, Leptin、Ob-R、MMP-2和MMP-9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上升,TIMP-2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降,感染后期(14~21 d)Leptin、Ob-R、MMP-2、TIMP-1和TIMP-2的mRNA转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NOD1/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发小鼠乳腺炎中的作用,本实验通过人工接种不同剂量的S.aureus复制小鼠乳腺炎模型,利用组织切片法观察小鼠乳腺病理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乳腺组织中NOD1、NOD2、下游的受体作用蛋白2(RIP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接种S.aureus的小鼠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NOD1、NOD2、RIP2、NF-κB、IL-6、TNF-α的m RNA转录水平比未接种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TNF-α、IL-6的m RNA转录水平变化与NOD1/NOD2相一致。以上结果表明NOD1/NOD2受体及其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参与了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盲肠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与球虫感染浓度的关系。用不同浓度球虫(1×10~4、1×10~5、2×10~5、3×10~5、4×10~5、5×10~5个/孔)感染原代分离培养的鸡盲肠上皮细胞,测定TGF-β2、TGF-β4和Smad 7 m RN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球虫感染的鸡盲肠上皮细胞中,TGF-β2、TGF-β4 m RNA的表达随球虫孢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球虫孢子浓度达到3×10~5个/孔时达到最高,而后下降,以TGF-β4的变化最为明显;Smad 7 m RNA的表达随球虫孢子浓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TGF-β4与Smad 7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72,P0.01),TGF-β4与TGF-β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68,P0.01),TGF-β2与Smad 7的表达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本试验结果说明盲肠上皮细胞中TGF-β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与感染球虫的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BMFB)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其转分化的影响,用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0、10~4、10~5、10~6、10~7和10~8 CFU·mL~(-1))刺激BMFB,24h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mRNA的转录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collagen-Ⅰ及p-Smad2/3蛋白的表达量。使用TGF-β1受体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预处理细胞,再用10~5 CFU·mL~(-1)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细胞,24h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α-SMA和collagen-ⅠmRNA的转录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collagen-Ⅰ及p-Smad2/3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细胞的TGF-β1mRNA的转录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中以10~5CFU·mL~(-1)刺激组的TGF-β1mRNA的转录量最高。不同浓度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细胞的α-SMA、collagen-Ⅰ及p-Smad2/3的表达量均能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中以10~5 CFU·mL~(-1)刺激组的α-SMA、collagen-Ⅰ及p-Smad2/3的表达量最高。抑制剂SB-431542能够极显著抑制α-SMA、collagen-Ⅰ及p-Smad2/3的表达量(P0.01)。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诱导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本研究为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发生硬化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Csa1A、Hlɑ和EsxA-B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构建了重组质粒p GEX-4T-2-Csa1A、pET-22b-Hlα、pGEX-4T-2-EsxA-B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并利用相应层析柱纯化后,采用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Csa1A(rCsa1A)、Hlɑ(r Hlɑ)和EsxA-B(r EsxA-B),纯度分别为89%、95%、85%,大小分别为54 ku、33 ku和39 ku。以纯化的r Csa1A、rHlɑ和rEsxA-B 60μg/只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14 d,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免疫后14 d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3种重组蛋白免疫后均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效价的抗体,三免后抗体效价分别为1:14 700(rCsa1A)、1:16 890(rHlɑ)、1:15 760(rEsxA-B)。利用5型NM2株(2×107cfu/只)、8型LZ145株(2×10~7cfu/只)、336型XJ44株(2×10~7cfu/只)3种血清型S. aureus分别经尾静脉注射攻菌,观察并统计各组小鼠的发病和死亡率,评价各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分别经原核表达了rCsa1A、rHlɑ和rEsxAB。攻菌后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3组重组蛋白免疫组96 h内死亡的小鼠在攻菌48 h后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症状,而存活小鼠未出现临床症状。r Csa1A、rHlɑ和rEsxA-B免疫组小鼠提供的抵抗NM2、LZ145、XJ44菌株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60%、60%、50%;80%、70%、70%;50%、60%、60%,其中rHlα的免疫保护效果最佳,其对3种攻毒菌株提供的平均保护率为73.3%,是较为理想的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以上结果表明,S. aureus rHlα能够刺激免疫小鼠产生抗体,对小鼠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力。本研究为奶牛乳腺炎S. aureus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新鲜鸡蛋在常温与冷藏保存条件下细菌生长繁殖规律,为鸡蛋的合理保存与消费提供参考。新鲜鸡蛋分2组,分别进行常温与冷藏储存,检测各组鸡蛋0、7、14、21和28 d蛋壳表面及蛋内容物细菌总数。结果显示:蛋壳表面的细菌总数,保存前(0 d)为8.5×10~3cfu/m L,常温与冷藏条件下均出现稳定增长,常温保存增长较快。28 d时常温与冷藏保存细菌总数分别达到3.99×10~4cfu/m L和3.25×10~4cfu/m L(P0.05);蛋内容物中细菌总数,保存前(0 d)与冷藏保存7 d均未检出细菌,常温保存14 d后细菌总数快速增加,常温和冷藏条件下28 d分别达到3.97×10~3cfu/m L和8.15×102cfu/m L(P0.01)。蛋壳表面与内容物细菌总数随保存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低温保存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延长鸡蛋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无乳链球菌对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BMFB)瘦素(Leptin)及其长型受体(OB-Rb)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热灭活的无乳链球菌(0、10~5 cfu/mL、10~6 cfu/mL和10~8 cfu/mL)作用于BMFB,分别于不同作用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Leptin及OB-Rb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eptin及OB-Rb蛋白的表达。各组总体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作用BMFB后,除6 h、12 h 10~6 cfu/m L和10~8 cfu/mL作用浓度外,其余作用时间实验组Leptin 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各作用时间实验组OB-Rb 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热灭活的无乳链球菌能够促进BMFB的Leptin及OB-Rb 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为奶牛乳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中PDGF-BB 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热灭活的不同浓度的S.aureus菌液(0、105、106、108cfu/m L)作用于BMEC,分别在不同时间点(6 h、12 h、24 h、48 h)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DGF-BB m 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菌液处理组的PDGF-BB m RNA相对表达量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表达量升高(p0.05)。6 h处理组随着菌液浓度的升高,PDGF-BB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12 h处理组随着菌液浓度的升高,PDGF-BB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呈降低趋势;24 h和48 h处理组105cfu/m L菌液处理组PDGF-BB m RNA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同时,各时间点不同浓度菌液处理组PDGF-B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m RNA表达基本一致。本研究表明,热灭活的S.aureus能够促进BMEC PDGF-BB m 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对SPF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以21日龄SPF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SPF雏鸡感染IBDV后,其哈德尔腺和盲肠扁桃体中TGF-β1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1日龄SPF雏鸡感染IBDV强毒后1~28 d,其上述局部黏膜免疫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雏鸡,其中哈德尔腺TGF-β1 mRNA表达于病毒感染后3~28 d极显著高于对照雏鸡(P<0.01);而盲肠扁桃体的上述被检指标于病毒感染后3~14 d极显著高于对照雏鸡(P<0.01).表明IBDV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抑制与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组织TGF-β1 mRNA表达增加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IBDV的免疫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数量大肠埃希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对奶牛睾丸间质细胞(LCs)炎性因子、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AR)以及睾酮(T)分泌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LCs,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LCs进行试验。根据E.coli和S.aureus作用数量,试验各分为6组,即用不同数量的E.coli(0、10~4、10~5、10~6、10~7、10~8 CFU/mL)和不同数量的S.aureus(0、10~4、10~5、10~6、10~7、10~8 CFU/mL)感染LC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炎性因子和StAR mRNA表达的变化;用牛睾酮(T)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睾酮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E.coli数量为10~8 CFU/mL和S.aureus数量为10~7 CFU/mL时,IL-6和IL-1βmRNA的表达量最高,与其他组相比较增加极显著(P<0.01);E.coli数量为10~4、10~5、10~6、10~7、10~8 CFU/mL时感染LCs后,StAR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ureus浓度为10~6、10~7和10~8 CFU/mL时,StAR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用E.coli和S.aureus感染LCs 12 h,睾酮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LCs被E.coli和S.aureus感染12 h,能引起LCs的炎症反应,同时抑制StAR mRNA的表达,但对睾酮的分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TLR3信号通路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将30只6周龄ICR雌鼠随机分成两组(感染组和对照组),腹腔接种PCV2b/YJ株,在接种后第7 d、14 d、21 d、28 d和35 d采集小鼠外周血及脾组织。以临床观察、脾组织PCV2基因拷贝、小鼠血清抗体效价、IL-10和TNF-α的mRNA水平等指标评估感染模型;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组织TLR3、TRIF、IFN-β、Mx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LR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CV2感染期间感染组小鼠无可见的临床症状,第7 d至35 d感染组小鼠脾组织PCV2基因拷贝数呈逐渐降低趋势,PCV2的IPMA血清抗体在感染后第7 d转阳、35 d达到最高,IL-10 mRNA在感染后第14 d起升高、维持高水平;TNF-αmRNA在感染后第21 d和28 d升高。在感染后第7 d和14 d感染组小鼠TLR3、TRIF mRNA和TLR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FN-βmRNA在感染后第7 d具有显著升高过程;Mx1 mRNA在感染后第14 d时有上调过程。本实验在建立PCV2b/YJ亚临床感染ICR小鼠模型的基础上,体内实验表明PCV2感染小鼠激活了TLR3信号通路。本研究为利用敲除小鼠模型阐明TLR3参与PCV2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病理模型,选择15只分娩10~12d的北京犬随机分成3组,经乳头导管对第3对乳腺分别注射1m L的生理盐水、1.0×105cfu/m L和1.0×106cfu/m 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观察乳腺组织的外形、组织切片的变化,并对乳汁中细菌分离计数。在攻毒前2h、攻毒后6h、12h、36h、48h分别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白蛋白(SA)含量。结果显示,攻毒后36h,犬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乳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症状,组织病理学显示血管、乳腺泡腔及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泡腔间隔增宽;从攻毒的乳腺中分离到相应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脱氢酶活性在攻毒后6~48h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在攻毒6~36h后显著升高(P0.05),白蛋白在攻毒6~12h后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诱发犬试验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6.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发BALB/c鼠肠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BALB/c小鼠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K88肠炎模型,本研究分别灌服小鼠浓度为1.0×107cfu/m L、1.0×108cfu/m L和1.0×109 cfu/m L的菌液,连续灌服3 d,对其发病情况和外周血中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灌菌后小鼠食欲下降、体重降低,外周血中IL-1α、TNF-α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增加,十二指肠病理组织切片显示炎症发生。灌菌期结束后第5 d,小鼠粪便稀软,体重降到最低,所检测的细胞因子含量达到峰值,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十二指肠肠黏膜层与肌层间隙增宽、杯状细胞增多、固有层与黏膜层炎性细胞侵润,炎症变化最为明显。本研究建立了BALB/c小鼠感染ETEC K88肠炎模型,于灌菌期结束后第5 d炎症最为严重。此外,接种不同浓度菌液的小鼠炎性因子数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取25只分娩8~10d的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5组(n=5),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pss)组和不同剂量金黄色葡萄球菌(1.0×102cfu/50μL、1.0×103cfu/50μL、5.0×103cfu/50μL)试验组,经乳头导管对第4对乳腺50μL/只注射,24h后观察结果,一侧乳腺甲醛固定制作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另一侧冰上研磨后取匀浆用高盐甘露醇鉴别培养基进行细菌计数,检测组织匀浆上清中的TNF-α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组随着注射细菌数量的增加,病理变化加重,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增加,乳腺匀浆中TNF-α含量明显升高。结果表明,注射1.0×103cfu组可以引起较典型的小鼠乳房炎,且病理变化适中,适合用来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乳房炎模型。  相似文献   

18.
应用山羊促卵泡素长效类似物基因构建其乳腺暂态表达载体pcDNAFSH-βCTP、pcDNAFSH-βCTP-α及构建报告基因pcDNAEGFP,测序后通过脂质体转染至怀孕末期的小鼠乳腺组织。结果表明,构建的乳腺暂态表达载体在小鼠乳腺中获得了表达,表达量分别为pcDNAFSHα,β(7.933&#177;2.074)IU/L,pcDNAFSHα,-βCTP(9.311&#177;2.995)IU/L,pcDNAFSH-βCTP-α(11.059&#177;4.107)IU/L。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二价(血清7型H170株+8型HB1株)灭活疫苗,并评价其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2株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编号/血清型分别为H170/APP7、HB1/APP8)为疫苗株,复苏培养后调整活菌浓度分别为1.0×109cfu/m L、2.0×109cfu/m L、4.0×109cfu/m L,甲醛灭活后相同浓度的两种菌液等体积混合,再与等体积ISA 201 VG矿物油佐剂乳化后制成PCP二价灭活疫苗,分别命名为A-1、A-2和A-3。以昆明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将A-1、A-2、A-3和PCP商用二价灭活疫苗均以0.2 m L/只分别经颈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A~D组),对照组小鼠(E组)注射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于首免后21 d和二免后14 d收集各组小鼠血清,采用间接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Ig G抗体水平和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IFN-γ、TNF-β、MCP-1)含量;同时采用血清杀菌试验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功能性抗体水平。分别于首免后21 d和二免后14...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乳房炎动物模型和系统性的乳房炎病理变化研究是深入研究乳房炎的基础。本研究以分娩后7~12 d的C57BL/6小鼠为模型动物,将从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50μL(1×107CFU)或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乳导管将缓慢注入小鼠第4、5对乳腺,分别于感染后2、4、8、12、18、24、36、48、60 h和72 h处死小鼠,对乳腺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的观察。结果显示,对照小鼠乳腺结构完整,连接紧密,腺泡腔充满乳汁,而试验组小鼠2 h即有免疫细胞出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乳腺内的免疫细胞数量逐渐增加,60 h时小鼠乳腺组织开始脂肪化退变。本研究结果,对奶牛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也为进一步进行乳腺免疫机制研究奠定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