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咸蛋腌制剂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用咸蛋腌制剂加工咸蛋的不同方法以及腌制过程中几个重要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和黑蛋黄、黑蛋圈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咸蛋腌制剂适用于盐水浸泡法、泥包法和灰包法生产咸蛋;用盐水浸泡法生产咸蛋时,咸蛋腌制剂对蛋内的水分、食盐含量、黏度、以及蛋黄含油量、蛋黄指数、蛋黄色素等级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而对降低黑蛋黄产生率,预防黑蛋圈产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腌制类食品的超高压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腌制是我国早期保存食品的一种方法,具有杀菌、防腐和改善风味的作用。但传统腌制存在速度慢、容易导致微生物感染等局限性。故加快腌制速度,防止微生物感染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了超高压腌制技术在杀菌、改善口感、加快腌制时间方面的作用;考察了影响超高压腌制技术的几个重要因素,如腌制时间、超高压压强和腌制温度;同时探讨了超高压腌制方法的局限性。最后展望了超高压腌制技术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合成色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合成色素的种类、应用范围及安全性评价,合成色素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示波极谱法及其他检测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脯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糖杏鲍菇脯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鲜杏鲍菇为原料,在不添加防腐剂、色素和香精的前提下,从原料选择、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方面探讨食用菌脯产品的加工工艺。[结果]确定产品腌制液配方为食盐2.0%、白砂糖2.0%、酱油0.5%,以及八角、鸡精、五香粉适量,沸水中腌制20 min,腌制后置于65℃热风干燥1.5 h。[结论]该加工工艺下可得到色泽及口感都较好的健康杏鲍菇脯。  相似文献   

5.
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腌制食品由于具有特殊的风味,深受大众的喜爱,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及其衍生物,是引发鼻咽癌的病因因素.因此,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及其衍生物的形成对保障腌制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食品腌制过程亚硝酸盐的形成机理和危害性,国内外对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降低方法,并对应用生物技术来降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方向及可行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武深秋 《农家顾问》2004,(10):58-59
秋季是腌制各种小菜的好时期。下面介绍几种特色菜的简便腌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八宝酱菜,顾名思义至少有八种蔬菜,经腌制而成.其腌制方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紫皮向日葵籽皮天然色素及其萃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皮向日葵籽皮天然色素效益高、成本低、质量易控制,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紫皮向日葵籽皮天然色素的理化性质和萃取特性,讨论了工艺参数对色素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剂温度、浓度以及萃取方式是影响色素理化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们腌黄瓜工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酵型腌法,即先采用10%的盐度腌制发酵,当PH值达到3.6-3.8时再加盐保存的方法。其特点是具有黄瓜独特的发酵香味。而另外一种是非发酵型腌法.同样是采用10%的盐度腌制,当PH值达到5时就加盐保存的方法。松阳县希得蔬菜食品厂在多年腌制发酵黄瓜的基础上,研究成功了非发酵黄瓜腌制工艺,腌制的产品全部达到出口要求并销售一空,市场前景较为广阔。下面对非发酵黄瓜腌制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5,(9):10-13
目的介绍天然色素的种类,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提高稳定性的方法和天然色素的应用现状,为以后科研人员开发天然色素的研究方向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有关天然色素的文献,对天然色素的种类,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和它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天然色素可分为脂肪族色素和芳香族色素,温度,PH,光照等均会影响其稳定性,可通过添加食品添加剂,形成包合物,色素微胶囊化等方法提高其稳定性,主要应用于食品和纺织行业等。结论目前天然色素的研究大部分仅限于单一色素的研究,缺乏归类统一的色素研究,重新寻找天然色素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玫瑰花红色素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究贮藏条件、不同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纯化前后玫瑰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比较纯化前后玫瑰花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该色素稳定性由强到弱的贮藏条件依次是:低温避光>室温避光>室温光照。纯化后的色素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稳定性均高于纯化前的。0.02%~0.04%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储藏不利,而且对纯化后色素的破坏性强于对纯化前色素的。0.02%~0.04%的亚硫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有增强作用。在测试时间内,纯化后的玫瑰花色素在Fe2+、Sn2+离子溶液中保存8 d后的吸光值大于未添加金属离子的溶液,在Pb2+和Mg2+离子溶液中,色素的保存率为75.6%和77.5%。[结论]与纯化前的色素的稳定性相比,纯化后的色素在一些常见离子中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董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99-1200
[目的]研究低档绿茶中茶色素的提取并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茶色素,以茶色素产率为指标,对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溶液pH值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优化工艺条件。通过溶解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分析该茶色素对光、热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将浸提的茶汁调pH值至6.5~7.0,用95%乙醇提取10 min,得茶色素产率为6.89%。茶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物质,但在1%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较纯水小,在0.5%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纯水大。该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作棕黄色色素,中性条件下可作黄棕色色素,碱性条件下可作棕红色色素,并且其颜色稳定。茶色素水溶液对光比较稳定且有很强的耐热性。[结论]茶色素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3.
紫甘薯色素在块根中的分布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引进的紫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甘薯紫色素的稳定性和在块根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甘薯紫色素属于花青素,其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对热、氧化剂、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强,是理想的食用天然色素。甘薯色素含量为表皮>皮层>整薯>中心薄壁组织。引进品种种子岛紫整薯的色素含量比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山川紫高61.13%,块根产量比山川紫高11.91%,可代替山川紫作为色素专用品种加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4.
橘皮色素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橘皮中提取醇溶性色素、醚溶性色素、醇水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以苹果腐烂菌等7种病原真菌为目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橘皮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醚溶性色素、醇水溶性色素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01g/mL时,醚溶性、醇水溶性色素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率均达100.00%。醇水溶性色素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率为82.14%;醚溶性色素对黄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7.11%、61.00%、65.71%和64.18%。  相似文献   

15.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辣椒色素及不同色素浓度对百菌清于水溶液中的光解。结果表明,百菌清在水中的光解速率为辣椒黄色素>辣椒红色素;随色素浓度的增加,在100 mg·L-1的辣椒色素水溶液中,辣椒黄素有显著的光敏化作用,而在50 mg·L-1的辣椒红色素溶液中,辣椒红色素有显著的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天然黄色素的开发和利用及香蕉皮废弃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提法提取香蕉皮中的黄色素,研究其溶解性、最大吸收波长及稳定性。[结果]香蕉皮黄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440 nm,易溶于乙醚和丙酮,光照、温度、pH值、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对其都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光照对香蕉皮中黄色素的影响较大。黄色素在70℃以下及在中性溶液中都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一定浓度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条件下,有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Fe3+、Ba2+对黄色素有一定的增色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天然绿色棉成熟纤维为材料,对纤维色素提取液进行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方法]采用溶剂、光照、pH值调节、金属离子和氧化及还原剂对色素进行处理.[结果]自然光照射致色素提取液颜色随时间变化变浅.常温下色素易溶于极性小的有机溶剂,难溶于极性大的溶剂.色素在pH5~9颜色稳定,Al3+、Fe3+、Cu2+、Fe2+、Ca2+离子导致色素颜色变化.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处理前后色素溶液光谱扫描曲线均有明显变化.[结论]光照、pH值、部分金属离子、还原剂及氧化剂影响色素稳定性,且为脂溶性色素.  相似文献   

18.
徐固华  王欣  李炳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85-8786
[目的]解决由于山楂红色素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山楂制品的感观的问题。[方法]对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进行了探索,报道色素最稳定的pH范围和受热、光照时的变化,以及一些金属离子、有机酸、无机酸、糖类等食品中常见物质对山楂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结果]从山楂中提取食用色素,用0.1%HCl-95%乙醇为浸取液,采用液泛法可提高色素的色价和收率;山楂红色素在酸性介质中颜色纯正,50℃以下稳定;食品添加剂中的Ca2+、Mg2+及柠檬酸、糖类等对山楂红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山楂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和乳清分离蛋白对天然南瓜黄色素进行包埋,制备成微胶囊南瓜黄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芯壁比为1∶20(质量比)、壁材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乳清分离蛋白)为1∶0.5(质量比)的条件下对南瓜黄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包埋率可达95.16%。与南瓜黄色素相比,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水溶性增强,并且对光照、温度和pH值的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在100℃加热40min的条件下,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下降30.3%,而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仅下降8.9%;当pH值从6下降到1时,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下降13.3%,而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仅下降5.0%;光照15d后,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下降6.2%,而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仅下降2.3%。由此可见,南瓜黄色素经微胶囊化后,其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蒋益花  蒋新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69-2371
研究了生姜叶鞘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用料液比11∶00、pH值为1的95%乙醇作提取剂,在70℃恒温浸提30min,提取效率较好。生姜叶鞘红色素属花青素类色素,水溶性好,对热(80℃以内)的耐受性强,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金属离子Na+、Ca2+、Zn2+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A13+、Cu2+、Fe3+、Pb2+有不良影响。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较差而耐还原性能较好。蔗糖、葡葡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