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从日本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代号12)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12-97-55为母本,以从台湾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代号121)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T98-6-3-9为父本配制而成早熟一代杂种永安2号。该品种叶面绿色无花斑,瓜型高扁圆形,瓜皮色为绿白相间的小花斑,单瓜重1.5~2.2㎏,比对照早熟30d左右,总产量高出25%。该品种营养品质好,对糖尿病有防治作用的铬元素(Cr3 )含量是对照品种的近7倍。  相似文献   

2.
摘 要:以从日本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 (代号Ps18)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Ps18-12-97-55为母本,以从台湾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 (代号Js98)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Js98-6-3-9-13为父本配制而成早熟一代杂种永安3号。该品种叶面绿色无花斑,瓜型高扁圆形,瓜皮色为桔红色,单瓜重1.5㎏左右,最大可达2.5㎏,比对照早熟20-25天,总产量高出26%左右。营养品质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3.
绿胜1号是以农家产品种乌耳丝瓜与棠下夏丝瓜配制F1、在自交分离的基础上经过多代选育的高代自交系为母本,以从夏绿1号丝瓜中选育出的优良单株材料为父本配制的丝瓜新组合。该组合早熟、优质、丰产、春植第一雌花节位为9.6节,每667m^2产量1532.51kg,比对照种双青丝瓜增产21.04%;商品瓜长55-60cm、横径约5cm,单瓜重500g;瓜皮色深绿,无花皮、棱角色墨绿,瓜条匀称,棱沟浅,品质优。  相似文献   

4.
优质小麦引种试验的产量与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优质小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陕引1号、豫麦56和陕引2号等3个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其产量达245.0-285.83kg/667m^2,蛋白质含量为13.775-14.96%,湿面筋含量为27.79%-33.55%,沉降值分别为58.4ml、60.8ml和25.6ml。  相似文献   

5.
对引进玉米自交系和部分自选自交系进行了粗缩病抗性田间鉴定。在鉴定的30份自交系中,大部分表现为感病,只有齐319、178表现高抗,G39、WH2表现免疫,抗病材料主要集中在热带种质后代。用高感自交系作亲本组材难以选出抗病性好的自交系。选系分离世代要加大种植规模并注意在晚春播种。  相似文献   

6.
1选育经过明椒五号是从引进地方品种经多代自交分离和定向选育的优良自交系m114—14—8—3为母本,与父本f113—5—2—1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母本自交系m114—14—8—3从江苏南京地方辣椒品种中选出,表现早中熟,生长势中等,株型紧凑,株高50—65cm,开展度55cm,分枝中等,结果多,座果率强,果皮淡绿色,纵径16-18cm,横径1.5—1.7cm,微辣,中抗病毒病、抗逆性强。父本自交系f113—5—2一1从海南本地种海南黄皮椒中选出,表现中熟,生长势中等,株高50-60cm,开展度50cm,分枝少,较直立,结果数中等,果皮黄色,纵径16—20cm,横径1.8—2.2cm,微辣,中抗病毒病、中感疫病。  相似文献   

7.
1选育经过 明椒四号是从引进地方品种中选出自交系m-18—1—3—2为母本,与父本f-7281—1—1—3配制而成的泡椒一代杂种。母本m-18-1-3—2从湖南株州地方品种伏地尖中选出,表现早熟,生长势中等,株型紧凑,株高30—35cm,开展度40cm,分枝强,结果多,座果率高,果皮深绿色,短牛角形,纵径10—12cm,横径1.3—1.5cm,辣味强,中抗病毒病、抗逆性强。父本f-7281—1—1—3从江西引进地方品种中选出,表现中熟,长势中等,株高40cm,开展度40cm,较直立,茎粗1.3cm,第一雌花节位6—8节,果实灯笼形,果皮绿色,纵径6cm,横径5cm,昧甜、抗病、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8.
以地方品种柿子椒中选出的单株育成的高优自交系94-35为母本,以抚顺椒多代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抚椒1号,果实灯笼形,果实纵径11cm,横径8.6cm,肉厚0.45cm,单果质量120-140g,果色绿,微辣,果实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抗CMV,耐疫病,平均总产量3702.7kg/667m^2,比对照增产43%,适宜于北方早春保护地或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育鲜食、加工兼用型南瓜新品种,为广西南瓜生产提供良种选择和技术支撑.[方法]以一品南瓜杂交种一代经过9代连续自交定向分离的自交系YP为母本、日本甜粟杂交绿白皮色南瓜材料经8代自交提纯的高世代自交系RT为父本进行配组杂交,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结果]选育成的鲜食加工兼用南瓜“新品一号”,果实扁圆形,单瓜重1.00~2.00 kg,果皮墨绿色布有浅色小点,果肉橙黄色,果肉厚2.0~3.0 cm,含水量少,淀粉含量18.0%,总糖含量3.01%,口感粉甜带板栗风味;果肉硬韧,耐贮运;从播种至采收嫩瓜仅需65 d,老熟瓜需85 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24564.0 kg/h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440.0~25299.0 kg/ha.[结论]“新品一号”南瓜产量和品质等综合性状突出,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型南瓜新品种在广西南瓜种植区作冬春季大田露地提早栽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从韩国引进的一个白皮西葫芦(代号014)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007太-30-1-1为母本,以从美国引进的一个深绿色皮西葫芦(代号9505)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9505青-2-3-3-6为父本配制而成早熟一代杂交种春玉2号。该品种属矮生类型,生长势强,瓜形长棒状,瓜皮浅绿色,瓜长26-30cm,瓜粗8cm左右。总产量比早青一代(CK)增产11.4% ̄14.3%,一般保护地栽培产量为75000kg/hm2左右,已在陕西、甘肃、河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将菠萝(Ananas comosus)愈伤组织经含有植物表达重组质粒(pUHA1-CYP1A1)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侵染后,在MS+3.0mg/LBA+2.0mg/LNAA+100μmol/LAS+8g/Lagar上共培养3d,转入选择培养基(MS+3.0mg/LBA+2.0mg/LNAA+20mg/LKm+400mg/LCarb+8g/Lagar)上培养约10d后开始分化出不定芽;28d后将绿色的抗Km不定芽转入MS+2.0mg/LNAA+30mg/LKm+300mg/LCarb+8g/Lagar上再进行连续2轮选择,随后将绿芽转入MS+1.0mg/LIBA+30mg/LKm+8g/Lagar上生根,共获得95株Km抗性植株,转化率0.12%~2.69%.对其中部分的抗Km植株进行PCR检测,PCR阳性植株率达64.29%.经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CYP1A1已整合到菠萝基因中.以琼脂为培养基凝固剂、共培养基中添加AS、增加选择次数和逐渐增加新一轮选择培养基中的Km质量浓度等是根癌农杆菌介导菠萝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猪POU1F1第一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猪POU1F1多态位点和基因表达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以大白猪(英系)和中畜黑猪为试验材料,对POU1F1基因第一内含子多态性进行PCR-SSCP检测分析,同时提取垂体总RNA,对POU1F1、GH、PRL、TSH-?的mRNA进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结果】发现一个位于第一内含子1515位点的突变和猪屠宰前日增重相关系数为R=-0.6(P<0.05),且该位点的替换和屠宰前GH的表达量存在显著相关(R=0.483,P<0.05);【结论】T→C的替换将导致GH的mRNA表达量升高,在生长性状上表现为屠宰前日增重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利用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K3314A及保持系3314B与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KTSP3314A及保持系TSP3314B,对其减数分裂时期、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散粉成熟期五个时期的花粉细胞中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膜透性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B/1R和非1B/1R类型小麦不育系、保持系的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值变化基本相同,都呈上升趋势,曲线在单核期到三核期变化明显,且两类型的不育系均高于保持系;两类不育系电导率值变化略有不同,1B/1R类型不育系的电导率值在单核期、三核期、散粉成熟期高于非1B/1R类型小麦;两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时期是一致的,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可能为单核期到三核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中1BL染色体臂的变异,为1BL.1RS在小麦育种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ISH和FISH技术从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白粒黑麦远缘杂交的后代中筛选1R(1B)代换系G1和1BL.1RS易位系G2。选用小麦染色体1B上的40对引物对亲本MY11、白粒黑麦、G1、G2以及普通小麦中国春(CS)进行SSR分析。【结果】6对引物在MY11、CS及G2中扩增出1BL的条带,在G1和白粒黑麦中未扩增出条带,其中3对引物(Xgwm259、Xbarc188,Xgwm268)在亲本MY11及后代1BL.1RS易位系(G2)中扩增出差异性的1BL条带,说明在小麦-黑麦远缘杂交产生的易位系后代中,1BL染色体臂发生变异。有13对引物在MY11、白粒黑麦和G1、G2中扩增出差异性条带,说明在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中小麦微卫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引物Xbarc8能扩增出白粒黑麦染色体1RS的特异条带,且该条带稳定出现,可以作为白粒黑麦1RS染色体识别和鉴定的分子标记。【结论】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中1BL染色体臂发生变异,Xbarc8是鉴定白粒黑麦1RS染色体臂的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1B/1R与非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SOD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个1B/1R类型的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两个非1B/1R类型的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对其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三个时期的SOD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B/1R和非1B/1R类型不育系的SOD活性的变化差异较小,均呈下降趋势;保持系差异较大,1B/1R类型SOD活性一直下降,非1B/1R类型SOD活性在二核期后回升.非1B/1R类型和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均为二核期到三核期.  相似文献   

16.
对拟南芥野生型Ws及其G蛋白α亚基突变体gpa1-1和gpa1-2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低温处理对其抗氧化酶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两突变体形态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表现出对低温反应敏感性的降低。低温12h时,野生型的SOD酶和POD酶活迅速发生变化,丙二醛含量迅速升高,而两突变体变化较平缓。  相似文献   

17.
鉴于做转基因牛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需要,根据GenBank中所公布的人Ⅰ型原胶原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健康人的胎盘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优化的长距离PCR,成功地克隆出GC含量丰富的人Ⅰ型原胶原基因组DNA片段,序列测定与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人Ⅰ型原胶原蛋白基因组DNA片段与GenBank中所公布出来的序列所对应的部分有99.5%的同源性,其中外显子部分与GenBank中的对应部分完全一致;而在内含子中,本研究克隆到的基因与GenBank中公布出来的序列有不少差异,尤其表现在内含子1和2中,其中内含子2要比GenBank中公布的基因内含子2多出14个碱基,这14个碱基具体有什么作用尚需要进一步阐明,内含子间的差异凸显了东西方人种之间基因序列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8.
4-(1-甲基乙烯基)-1-环己烯-1-乙醇的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β-蒎烯和多聚甲醛合成诺卜醇反应中的主要副产物4-(1-甲基乙烯基)-1-环己烯-1-乙醇为原料,合成了4-(1-甲基乙烯基)-1-环己烯-1-乙醇乙酸酯和丙酸酯,并用IR,MS,1H NMR及13C NMR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这2个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并且具有良好的香气性质。采用共沸脱酸的方法,2个产物GC纯度分别为98.8%和98.6%,产率均在96%以上,因此共沸脱酸比较适合这2个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接种甲流疫苗献血者高效价甲流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东莞市986例接种甲流疫苗的无偿献血者的抗H1N1IgG,同时应用效价为320的高效价对照血清光密度作为筛查高效价甲流抗体血清的参照值。结果高效价率和高效价S/CO值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3L(P〉0.05),但接种时间71—90姐的高效价率和高效价S/CO值明显高于接种时间31~50d和51~70d组(P〈0.05)。结论高效价甲流抗体的产生与接种时间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Ax1亚基与小麦烘烤品质具有高度相关性,对小麦品质改良有重要作用。1992年首次分离得到1Ax1亚基基因,并由其基因序列推论得到氨基酸序列,结合生物物理学技术,进一步推测出1Ax1亚基的高级结构。由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对面团的粘弹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由于1Ax1亚基与好的小麦面包烘烤品质具有高度相关性,使其成为在小麦品质改良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系统总结了目前在1Ax1亚基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以及三维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