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初摘烟叶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选择直链淀粉检测波长为462和610nm,支链淀粉检测波长为516和728 nm.根据标准样品的回归方程,可得到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直链淀粉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支链淀粉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6 nm,在烟叶中含量分别为6.34%和20.41%.[结论]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检测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操作简单,结果迅速,可用作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检测银杏叶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利用淀粉与碘反应的显色作用绘制淀粉紫外吸收曲线,选择直链淀粉检测波长为462、610 nm,支链淀粉检测波长为516、728 nm,根据标准样品的回归方程可得到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检测银杏叶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操作简单,重复性高,可用于工业上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3.
以碘为显色剂,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根据碘-直链淀粉和碘-支链淀粉复合物的吸收光谱,选择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29 nm和463 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3 nm和738 nm,并依据回归方程求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的含量在10~60 mg/L、支链淀粉在60~200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双波长法测定不同品种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双波长法测定常用淀粉原料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方法。按照双波长测定的等吸收点作图法确定2种淀粉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分别为630、480 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分别为550、735 nm。结果表明,直链淀粉浓度在0~36 μg/mL、支链淀粉浓度在40~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符合比耳定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常用淀粉原料的总淀粉含量在66.51%~83.65%,其中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比明显高于其他淀粉原料;糯米粉中的支链淀粉含量最高,其直链淀粉含量过低,导致吸光值太小而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5.
多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中的直链与支链淀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米中的直链和支链淀粉组成直接影响稻米的品质和米饭的食味。稻米中合适的直链与支链淀粉比例是衡量稻米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酸性条件下,直链淀扮与碘反应,其络合物在630~670nm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而支链淀粉与碘的络合物在530~590nm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吸收峰波长差为△入=40~140nm。由此,利用DU-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建立了多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中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此法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迅速、简单、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板栗支链淀粉含量的双波长测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果果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对光度测定的最佳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进行了详细考察。选择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0nm和695nm,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15nm和475nm。样品测定时应进行脱脂脱糖处理,直链淀粉浓度在5~60μg/mL、支链淀粉浓度在5~140μg/mL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双波长法同时测定谷类和豆类作物籽粒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方法]由直链淀粉-碘、支链淀粉-碘复合物的吸收光谱,确定直链和支链淀粉的波长对分别为495、565、530和654 nm,将其代入回归方程,可求出样品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直链淀粉的浓度在 0~80 mg/L、支链淀粉的浓度在0~400 mg/L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即符合比耳定律.[结论]双波长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吸收池和试剂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具有准确度高等特点,用该方法测定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玉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为玉米淀粉含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玉米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比较不同玉米中淀粉溶液参比波长、吸光度和吸光谱,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淀粉颗粒结构,研究影响玉米淀粉含量测定的因素。【结果】高直链玉米、普通玉米和糯玉米中直链淀粉淀粉含量分别为64.8%、25%和1.9%,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32.3%、75.6%和97.1%。乙酸和盐酸处理后,3种玉米淀粉溶液pH值均降低,其中乙酸对高直链玉米淀粉溶液pH值影响最大。【结论】盐酸处理后3种淀粉溶液吸光度值以及吸收峰值均高于乙酸处理的吸光度值,并且直链淀粉吸光度及吸光谱高于支链淀粉。普通玉米淀粉颗粒膨大,表面凹凸不平,呈不规则形状,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结构改变虽有变化,但没有普通玉米剧烈。直链淀粉水溶液没有支链淀粉水溶液稳定。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波长比色法在606 nm处测定直链淀粉的波长,参比波长为480 nm;在538 nm处测定支链淀粉的波长,参比波长为708 nm,测定来源于不同地区的40份糜子淀粉的组成及含量,为优质糜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23份糜子材料为糯性,17份为粳性;总淀粉含量介于58.43%~75.45%,直链淀粉含量介于0~20.34%,支链淀粉含量介于46.70%~69.61%;各地区糜子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科学准确的方法测定糜子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方法]通过碘比色法,建立了单波长法测定糜子中直链淀粉的方法,并对80份来自山西不同产地的糜子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试验表明,糜子直链淀粉测定的最佳吸收波长为620nm,标准工作曲线为y=0.245 4x+0.097 7,R2=0.999 5。对80份山西不同产地的糜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分析得出,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为0%~27.96%,平均9.62%,不同来源种质间的直链淀粉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方可法可准确、简便地测定糜子直链淀粉含量,可为糜子淀粉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橡实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茅栗等9种橡子为原料,提取出橡实淀粉,并分别用碘电位滴定法和Juliano比色法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然后用正丁醇沉淀并经多次重结晶即可分离得到较高纯度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橡实直链淀粉含量均在20%左右,而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得率分别为其直实含量的50%和40%左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碘亲和力分别为18.94%-19.19%和0.35%-0.52%,蓝值分别在0.74-1.20和0.14-0.19之间,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600-620nm和550-570nm之间,直链淀粉的纯度基本上都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应用正交试验详细考察并提出蕨麻淀粉分散的最佳条件,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青海人工种植蕨麻和野生蕨麻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显示,人工种植蕨麻与野生蕨麻2种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直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37.00% ~ 42.00%.结果表明,人工栽培蕨麻2种淀粉的含量与野生蕨麻相比没有变化;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 谷物中直链、支链淀粉含量是评价谷物品质的重要指标。常用旋光法—比色法联合进行测定,手续麻烦,耗试剂多。何照范曾研究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实现直、支链两种组份的同时测定,简化了测定步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直链、支链淀粉与碘显色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淀粉与碘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将溶剂空白改为试剂空白,获得了更为对称的吸收曲线。确定了直链淀粉的测量和参比波长分别为640nm和490nm;支链淀粉的测量和参比波长分别为560nm和740nm。合成样试验的结果较为满意。李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4.
双波长法测定珍珠粟淀粉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建立同时测定珍珠粟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检测方法,并通过测定分析13个种质资源中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化,为筛选适宜的加工品种提供依据。根据双波长选择原理和扫描光图谱,确定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参比波长分别为634、426 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参比波长分别为539、763 nm。直链淀粉浓度在4~44 mg/L之间(r=0.999 3)、支链淀粉浓度在20~120 mg/L(r=0.999 3)之间,其碘复合物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3个珍珠粟供试样品中直链、支链淀粉的含量分别为16.07%~23.48%、52.34%~73.80%,支链淀粉含量差异是引起总淀粉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样品88、50、59、1-1的品种优良,可作为选种栽培、精深加工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5.
青稞籽粒灌浆期淀粉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青稞籽粒灌浆期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3个青稞品种‘甘垦5号’、‘北青6号’和‘昆仑12号’的淀粉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并借助logistic对测定结果进行拟合,以求得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合成速率。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籽粒灌浆期支链淀粉、总淀粉的质量分数是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北青6号’和‘昆仑12号’的直链淀粉也是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其中‘北青6号’和‘昆仑12号’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到花后15d之后,这一比例已接近相同。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合成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即先增加后降低。并且均在花后21d左右达到最大积累速率,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最终积累量主要取决于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的大小。研究初步揭示了青稞籽粒灌浆期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质量分数的积累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李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27-12428,12433
[目的]研究快中子辐射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结构的影响。[方法]对泰国水稻栽培品种Jao Hom Nin的辐射M4代进行了直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结构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快中子辐射可以改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从而获得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变异个体,也可以获得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甚至接近糯稻水平的突变后代,但是快中子辐射对稻米支链淀粉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影响。[结论]为利用快中子辐射筛选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以满足不同人类消费群体的食味嗜好和不同稻米制品深加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梅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0,11(4):19-21,97
[目的]研究快中子辐射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结构的影响。[方法]对泰国水稻栽培品种JaoHomNin的辐射M4代进行了直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结构测定与分析。[结果]快中子辐射可以改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从而获得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变异个体,也可以获得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甚至接近糯稻水平的突变后代,但是快中子辐射对稻米的支链淀粉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影响。[结论]为利用快速中子辐射筛选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以满足不同人类消费群体的食味嗜好和不同稻米制品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烤烟成熟期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烤烟成熟期淀粉积累状况与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关系,明确烤烟成熟期淀粉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淀粉积累型烤烟品种秦烟96和豫烟6号为材料,测定成熟期烟叶淀粉含量及比例(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并对其关键酶基因(NtAGPase、NtGBSSⅠ、NtSSS、NtSBE、NtDBE、Ntα-amylase和Ntβ-amylase)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在烤烟发育成熟期,烟叶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烟叶生理成熟期(移栽后85 d)其含量最高;随着烟叶的成熟,烟叶中支链淀粉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烤烟成熟期AGPase、GBSSⅠ、SSS、SBE和DBE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烟叶淀粉酶活性则随着烟叶的成熟先降低后升高,烟叶过熟时其活性显著升高;与烟叶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其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差异较大。烟叶打顶至适熟阶段,AGPase和GBSSⅠ活性与烟叶直链淀粉含量相关性显著,对烟叶直链淀粉的积累贡献最大,NtGBSSⅠ对直链淀粉代谢起主要调控作用;SSS、SBE和DBE活性对烟叶支链淀粉积累起重要作用,NtSBE和NtDBE对烟叶支链淀粉代谢起主要调控作用。当烟叶由适熟至过熟时,淀粉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主要参与烟叶的淀粉代谢活动。同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秦烟96淀粉积累较多,具有较高的支链淀粉比例。【结论】烤烟碳水化合物积累以淀粉为主,AGPase和GBSSⅠ是影响直链淀粉积累的关键酶,SSS、SBE和DBE对支链淀粉积累有重要作用,SBE和DBE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烟叶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碘比色法分别测定板栗果仁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双波长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都好,栗仁中可溶性糖和脂类存在可使测定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20.
以干蚕豆为原料,利用碱法分离干蚕豆中的蛋白质并提取淀粉,以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分析实验,确定蚕豆中分离提取蛋白质和淀粉的最佳浸提时间,并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蚕豆蛋白质和淀粉的最佳浸提时间在68 min左右,淀粉中含直链淀粉26%,支链淀粉67%,并分离得到了沉淀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