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索番茄萼片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番茄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萼片形态性状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萼片包被(TI1101-1,P_1)和萼片上卷番茄(J53,P_2)材料为亲本,构建4个世代P_1、P_2、F_1和F_2遗传群体,用游标卡尺对4个世代番茄萼片形态及其形态性状(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进行测量和统计,从而对番茄萼片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中亲优势、遗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番茄F_1代正反交萼片形态一致,均为基平,说明萼片形态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在F_2代分离群体中,萼片形态包被、基平、上翘、上卷的分离比为1∶34.4∶9∶1.6,即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于数量性状。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的中亲优势率分别为3.55%,-6.77%,-9.90%,0.51%,-32.42%,-62.02%。同时,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法对6个萼片形态性状测量值的分析得出:萼片长符合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EAED-AD),萼片厚度、面积、卷曲度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ADI-AD),萼片宽度、上翘度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MX2-ADI-ADI)。萼片长度、宽度、厚度、面积、上翘度、卷曲度的主基因遗传率为42.59%~77.15%,多基因遗传率为0%~39.89%。【结论】该组合6个番茄萼片形态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控制,且主基因遗传率大于多基因遗传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2.
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分析法分析了斑鳜、翘嘴鳜及其杂种(翘嘴鳜×斑鳜)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中,腹鳍棘数、腹鳍条数、臀鳍棘数在3种鳜中都一致,对其他可数性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鳜与杂交鳜只有在臀鳍条数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可数性状差异不显著,斑鳜与翘嘴鳜、翘嘴鳜与杂交鳜之问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对可数性状和框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欧氏距离,结果显示:杂交鳜在形态上较接近于其父本斑鳜,在头部和尾部继承了更多翘嘴鳜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干旱胁迫处理对密花莲翘(Forsythia europaea‘Fiesta’)和矮溲疏(Deatzia‘hybrida Boule')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新梢生长量、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种植物的新梢生长量均减小,密花莲翘的新梢相对生长量高于矮溲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两种植物叶片中的MDA含量逐渐上升,SOD活性则逐渐下降,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表现为矮溲疏的变化幅度大于密花莲翘。综合各项指标及田间表现认为,密花莲翘的耐旱性较矮溲疏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制作、观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各生长阶段的精巢切片,确定翘嘴红鲌精原干细胞最佳分离时间。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其精原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初步培养研究,最后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干细胞标志基因Oct-4 RT-PCR扩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7月龄翘嘴红鲌精巢为分离精原干细胞的最佳时期,所分离的精原干细胞符合干细胞的形态、增殖及表达特征,且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支持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阴性,Oct-4基因表达呈阳性。  相似文献   

5.
兴凯湖翘嘴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凯湖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又名兴凯湖大白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极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过度捕捞、水位下降和环境破坏等原因,兴凯湖翘嘴鲌的产量逐年下降。文章介绍了兴凯湖翘嘴鲌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及繁殖,并对兴凯湖翘嘴鲌资源的恢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入药用其果实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强心利尿、降低血压、防止渗血等多种药理作用。药材又有青翘和老翘之分,青翘多不开裂,以色青绿、不开裂、味香者为佳;老翘多自顶端开裂,种子已脱落,以色黄瓣大、壳厚为佳品。连翘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四川、安徽等地,太行山脉所产的连翘为地道药材,最为著名。连翘以前主要是野生,近几年来随着连翘花茶、叶茶的综合开发利用,人工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现就多年来的种植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一、兴凯湖翘嘴鲌的形态特征翘嘴鲌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r)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erinae)鲌属(Culter)。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翘嘴鲌、,而在松花江沿岸则称之为"撅嘴岛子"。因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不腥,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故列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翘嘴鲌分布范围从台湾省、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一直到黑龙江  相似文献   

8.
植物结构、植物形态以及植物生长过程的仿真与模拟, 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深受农林工作者的重视。基于L 系统的基本思想, 讨论分形的计算机生成技术在植物的结构和形态的仿真模拟方面的应用, 所做的主要工作为:将Lindenmayer 方法应用于植物形态的模拟,同时利用Turbo C ++语言编程实现。图5 参5  相似文献   

9.
对鲌属翘嘴鲐(Culter albunms)、蒙古鲌C.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原鲌属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脑形态进行度量学及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鲌属与原鲌属鱼类脑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小脑大小、嗅束长等,达氏鲌与翘嘴鲌、蒙古鲌脑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小脑及端脑大小。脑形态度量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依据表型性状进行的分类结果相一致,形态度量可作为对生态位相近的鱼类间的脑形态区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粘性卵翘嘴鲌与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品质差异,为翘嘴鲌营养品质鉴定及其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分别对2种翘嘴鲌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质构特性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粘性卵翘嘴鲌肌肉的灰分含量(1.16 g/100 g)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1.26 g/100 g)(P<0.05,下同),而2种翘嘴鲌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2种翘嘴鲌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粘性卵翘嘴鲌的谷氨酸(Glu)、精氨酸(Arg)含量及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种翘嘴鲌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粘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检测出15种脂肪酸,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粘性卵翘嘴鲌的二十碳一烯酸(C20:1)相对含量(0.85%)显著高于漂浮性卵翘嘴鲌(0.61%),而α-亚麻酸(C18:3)的相对含量(1.93%)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62%)。质构特性方面,粘性卵翘嘴鲌肌肉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但回复性高于漂浮性卵翘嘴鲌;粘性卵翘嘴鲌肌纤维长径和短径大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种翘嘴鲌肌肉矿物元素含量丰富,粘性卵翘嘴鲌肌肉中硒含量(0.06mg/kg)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0.11mg/kg),钙、镁、锌和铁含量在2种翘嘴鲌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粘性卵和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高蛋白的特点,但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  相似文献   

11.
翘嘴鳜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全长和体高等对体质量的回归系数在3个群体中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建立3个群体不同月龄的回归方程。剔除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形态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全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随着月龄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全长和体高的综合决定系数变化不大,说明全长和体高是影响翘嘴鳜早期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     
翘嘴红鲌(见第24页图1),又名翘白子、大白鱼、白鱼、翘壳、翘嘴白鱼、翘嘴鲌,是我国珍贵的淡水鱼种,因其肉质鲜嫩深受人们喜爱,养殖前景广阔. 1.形态特征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鳍硬而光滑,胸鳍末端几达腹鳍基部,臀鳍大而长,尾鳍深叉形;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相似文献   

13.
翘鳞伞菌丝体生长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翘鳞伞的生长周期,对翘鳞伞菌丝体的生长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以及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翘鳞伞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pH为5,最适温度为23℃;影响翘鳞伞生长的主要因素为麦芽糖、酵母粉和K2HPO4。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翘鳞伞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为:35g/L麦芽糖+1.5g/L酵母粉+0.5g/L K2HPO4+0.5g/L KH2PO4+0.5g/L MgSO4。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丝体菌落直径由6.11cm增加到7.41cm。  相似文献   

14.
为了预测翘嘴鳜(Siniperca chuasti)的生长趋势并选育出生长性能和体质状况良好的翘嘴鳜亲本,对汉江上游不同体型规格的野生和人工养殖翘嘴鳜的年龄、体长(L)、鳃盖骨长(R)、体质量(W)、相对生长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汉江上游野生翘嘴鳜的年龄主要为1~3龄,人工养殖翘嘴鳜为1~2龄。野生翘嘴鳜体长与鳃盖骨长的回归方程为L=12.953R+3.314 2(R~2=0.820 5),其体长与体质量的回归方程为W=3.96×10~(-2)L~(2.757 7)(R~2=0.951 2),呈幂函数关系,为等速生长型。汉江上游野生翘嘴鳜1~2龄生长较快,其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达到0.259和4.972,2~3龄为0.158和3.984,生长趋于缓慢;人工养殖翘嘴鳜1~2龄的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为0.152和3.678,均低于野生翘嘴鳜。汉江上游野生翘嘴鳜的尿酸和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324.67μmol/L和4.90 mmol/L,极显著低于人工养殖翘嘴鳜,而肌酐含量为13.50μmol/L,显著低于人工养殖翘嘴鳜。因此,汉江上游野生翘嘴鳜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比当地人工养殖的翘嘴鳜更优良,能够被选作亲本进行培育和人工繁殖,为汉江上游翘嘴鳜的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数字植物是当前植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植物三维形态结构建模是数字植物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三维形态交互式设计是实现数字植物形态结构建模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而面向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品种推广、技术培训、虚拟仿真不同应用领域,对植物三维形态交互式设计软件产生不同的需求。本文对植物三维形态交互式设计任务和目标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对相应的植物三维形态设计系统软件的系统设置、形态设计、动态模拟、可视化展示与计算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三维形态设计乃至植物虚拟仿真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郑州常见园林植物形态的调查归纳,从植物个体形态和组合形态两个角度归纳分析植物的树冠、叶片、枝干的形态类型,结合实际调查试定出一套定量化的指标体系,阐述不同植物形态结合建筑、水体、地形的景观应用所表达出的不同景观效果,并运用拓扑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一种植物形态定量分析的思路和模式,为植物形态在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一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郑州常见园林植物形态的调查归纳,从植物个体形态和组合形态两个角度归纳分析植物的树冠、叶片、枝干的形态类型,结合实际调查试定出一套定量化的指标体系,阐述不同植物形态结合建筑、水体、地形的景观应用所表达出的不同景观效果,并运用拓扑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一种植物形态定量分析的思路和模式,为植物形态在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一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18.
翘嘴红鲌又名白条、和顺、太湖白鱼,是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肉质鲜美细嫩,为鱼中上品。目前市场畅销,价格居高不下,随着天然翘嘴红鲌资源日益衰退,开展人工养殖已势在必行。现将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翘嘴红鲌,别名:白鱼、白条。分类地位为鲤形目、鲤科、鲌亚科。我国许多地区有养殖。翘嘴红鲌肉质细嫩、味鲜美。此鱼行动迅速,性凶猛,以捕食其他小型鱼类为食。其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出口创汇,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此,翘嘴红鲌的池塘苗种培育相当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翘嘴红鲌池塘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20.
 采集并测量了蠡湖水域173尾鲌鱼样本的8个常规形态指标和18个框架形态指标。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法,根据25个标准化形态性状对4种鲌鱼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种类形态性状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蒙古鲌(C.mongolicus)形态特征最接近,蒙古鲌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差异最大。主成分分析共析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086%。通过逐步判别法建立了4种鲌鱼的判别方程,综合判别率为100%。结果表明达氏鲌(C.dabryi)和蒙古鲌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背鳍后区,而它们与翘嘴鲌及红鳍原鲌的差异则集中于头部至背鳍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