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鲌属翘嘴鲐(Culter albunms)、蒙古鲌C.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原鲌属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脑形态进行度量学及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鲌属与原鲌属鱼类脑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小脑大小、嗅束长等,达氏鲌与翘嘴鲌、蒙古鲌脑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小脑及端脑大小。脑形态度量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依据表型性状进行的分类结果相一致,形态度量可作为对生态位相近的鱼类间的脑形态区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兴凯湖4种野生鲌类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兴凯湖4种野生鲌类(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兴凯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的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鲌类鲜样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17.92%~19.86%(质量分数,下同),其中红鳍原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兴凯鲌(P﹤0.05),而与蒙古鲌含量相近(P﹥0.05);4种鲌类鲜样肌肉中粗脂肪含量为0.12%~0.68%,其中红鳍原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它3种鲌类(P﹤0.05),4种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4种鲌类干样肌肉中18种氨基酸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红鳍原鲌(75.08%)﹥兴凯鲌(73.05%)﹥翘嘴鲌(72.38%)﹥蒙古鲌(67.20%);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低顺序为红鳍原鲌(33.04%)﹥兴凯鲌(32.89%)﹥蒙古鲌(32.45%)﹥翘嘴鲌(31.89%);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低顺序为翘嘴鲌(24.64%)﹥红鳍原鲌(24.52%)﹥兴凯鲌(23.07%)﹥蒙古鲌(17.34%);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6.59~69.14,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这表明4种鲌类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红鲌属的翘嘴红鲌、青梢红鲌和蒙古红鲌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1 091 bp),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红鳍鲌为外类群,用邻接(NJ)法和非加权算术平均对数(UPGMA)法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①4种鱼(包括外类群)Cyt 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平均差异为6.2%,变异位点184个,具有简约性信息位点141个,平均转换颠换比为7.4;②测定的红鲌属3种鱼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中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通过制作、观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各生长阶段的精巢切片,确定翘嘴红鲌精原干细胞最佳分离时间。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其精原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初步培养研究,最后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干细胞标志基因Oct-4 RT-PCR扩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7月龄翘嘴红鲌精巢为分离精原干细胞的最佳时期,所分离的精原干细胞符合干细胞的形态、增殖及表达特征,且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支持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阴性,Oct-4基因表达呈阳性。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红鲌属的翘嘴红鲌、青梢红鲌和蒙古红鲌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1 091 bp), 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 并以红鳍鲌为外类群, 用邻接(NJ)法和非加权算术平均对数(UPGMA)法构建系统关系树. 结果表明: ① 4种鱼(包括外类群)Cyt 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平均差异为6.2%, 变异位点184个, 具有简约性信息位点141个, 平均转换颠换比为7.4; ②测定的红鲌属3种鱼形成一个单系群, 其中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
对来自9个采样点的鲌属(Culter)翘嘴鲌(C.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近红鲌属(Ancherythroculter)黑尾近红鲌(A.nigrocauda)共810尾个体星耳石的8个特征值进行形态度量,运用Statistica软件作鲌类鱼体生长与耳石生长的回归分析、形态特征值及6个形态因子和6个形态指数的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4种鲌耳石形态存在极显著差异。(2)幂函数回归方程相对于直线回归方程能更好地表述鲌体生长及耳石生长关系;鲌类体质量与耳石质量、体长与耳石直径的回归方程近于线性回归关系,体质量与耳石直径、与体长回归方程幂值分别近于3.5、3,而耳石质量与耳石直径回归方程幂值近于2。耳石质量增长速度与体质量增长速度相近,但耳石质量相对耳石长度的增长速度较体质量相对体长或耳石长度的增长速度要慢。(3)鲌耳石形态度量特征值判别函数分析判别正确率达71.11%,对识别影响较大的特征值为耳石宽、耳石面积、耳石长、基叶长等;通过4种鲌耳石形态因子和形态指数的主成分分析,对识别影响较大的形态因子为F2、F1、F6、F5和形态指数为形态系数、充实度、椭圆率等。(4)采用鲌类群体耳石形态度量特征值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能较好地区分翘嘴鲌3个长江群体(太湖、鄱阳湖、丹江口水库)与漓江群体、蒙古鲌鄱阳湖5个群体(新妙湖、南北港、青岚湖、庐山西海、章江),其群体聚类距离与群体间的地理距离相关联。本研究结果说明,星耳石形态度量分析能为鲌类物种或群体间关联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粘性卵翘嘴鲌与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品质差异,为翘嘴鲌营养品质鉴定及其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分别对2种翘嘴鲌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质构特性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粘性卵翘嘴鲌肌肉的灰分含量(1.16 g/100 g)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1.26 g/100 g)(P<0.05,下同),而2种翘嘴鲌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2种翘嘴鲌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粘性卵翘嘴鲌的谷氨酸(Glu)、精氨酸(Arg)含量及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种翘嘴鲌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粘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检测出15种脂肪酸,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粘性卵翘嘴鲌的二十碳一烯酸(C20:1)相对含量(0.85%)显著高于漂浮性卵翘嘴鲌(0.61%),而α-亚麻酸(C18:3)的相对含量(1.93%)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62%)。质构特性方面,粘性卵翘嘴鲌肌肉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但回复性高于漂浮性卵翘嘴鲌;粘性卵翘嘴鲌肌纤维长径和短径大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种翘嘴鲌肌肉矿物元素含量丰富,粘性卵翘嘴鲌肌肉中硒含量(0.06mg/kg)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0.11mg/kg),钙、镁、锌和铁含量在2种翘嘴鲌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粘性卵和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高蛋白的特点,但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搭配花和鲢鱼,经过将近1年的饲养,共生产翘嘴红鲌13 t,个体重100~150 g,翘嘴红鲌养殖成活率高达95%;产花1 228.5 kg,平均个体重175 g;鲢鱼3 510 kg,平均个体重1 kg/尾;花、鲢鱼养殖成活率90%。翘嘴红鲌商品鱼产值31.2万元,花3.44万元,鲢鱼1.76万元。总产值36.4万元(平均产值210 405元/hm2),扣除成本21.04万元,实际盈利15.36万元,平均盈利88 786元/hm2。  相似文献   

9.
以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和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的血细胞为材料,以鸡血细胞为DNA标准(2.5 pg/2C),利用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lter Quanta SC)分别采用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其细胞核DNA含量。结果表明,翘嘴鳜和翘嘴红鲌的血细胞DNA含量分别为鸡血细胞的0.69倍和0.87倍,换算成绝对含量分别为1.74 pg/2C和2.18 pg/2C。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可显示种间及种内遗传差异,广泛用于种类鉴定和系统发生研究。为了阐明翘嘴红鲌与其他鳊亚科鱼类的亲缘关系,扩增并测定了翘嘴红鲌的414bp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所获序列与4种鳊亚科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共有61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14.73%),大多数位点出现在密码子的第3位且主要为碱基转换。翘嘴红鲌与鳊之间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3.48%,与广东鲂、三角鲂和团头鲂的序列同源性则分别为90.58%,90.82%,91.30%。以鲤为外群,分别利用MP法和NJ法分析上述序列数据,获得相似的系统发生树。该结果显示,翘嘴红鲌和鳊聚为1个支系,广东鲂、三角鲂以及团头鲂则聚为另1个支系,说明翘嘴红鲌与鳊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广东鲂、三角鲂及团头鲂的亲缘关系则较远。  相似文献   

11.
王哲 《农家顾问》2008,(2):46-47
翘嘴红鲌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红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嘴巴、翘壳、白丝、兴凯大白鱼、翘鲌子、鲌刺鱼等。我国平原诸水系均产,以长江和黑龙江水系产量居多。该鱼生活于水体的上、中层,野生鲌鱼以肉食性为主,每年6~7月份和10~11月份为捕捞旺季,其肉质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兴凯湖翘嘴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凯湖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又名兴凯湖大白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极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过度捕捞、水位下降和环境破坏等原因,兴凯湖翘嘴鲌的产量逐年下降。文章介绍了兴凯湖翘嘴鲌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及繁殖,并对兴凯湖翘嘴鲌资源的恢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红珀属的翘嘴红约、青梢红铂和蒙古红铂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1091bp),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红鳍珀为外类群,用NJ法和UPGMA法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1)四种鱼(包括外类群)Cyt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平均差异为6.2%,变异位点184个,具有简约性信息位点141个,平均转换颠换比为7.4;(2)本文测定的红鲐属三种鱼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中翘嘴红珀与青梢红珀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兴凯湖翘嘴鲌胚胎和仔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活体连续观察法描述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早期发育(从受精卵至4日龄仔鱼)的形态特征。将其与部分同属的鱼类胚胎发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受精卵的形态、孵化有效积温、初孵仔鱼大小及群体差异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讨论。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的胚胎发育时序和特征符合鲌属鱼类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兴凯湖翘嘴鲌的成熟卵呈淡黄绿色或青灰色,无粘性,为半浮性卵,卵径为(1.13±0.21)mm,吸水膨胀后卵径达(4.75±0.32)mm。从受精卵到仔鱼出膜可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胚体形成期4个主要阶段,22个发育时期。当水温为(26.8±0.5)℃时,从受精到完全孵出需22.5 h,积温为603.00℃.h。初孵仔鱼全长(3.98±0.37)mm。开口摄食时全长达(5.47±0.26)mm,此时鳔出现黑色素,卵黄囊几乎消失,消化道发育完整,鳍分化。  相似文献   

15.
翘嘴红鲌     
翘嘴红鲌(见第24页图1),又名翘白子、大白鱼、白鱼、翘壳、翘嘴白鱼、翘嘴鲌,是我国珍贵的淡水鱼种,因其肉质鲜嫩深受人们喜爱,养殖前景广阔. 1.形态特征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鳍硬而光滑,胸鳍末端几达腹鳍基部,臀鳍大而长,尾鳍深叉形;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相似文献   

16.
翘嘴红鲌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红鲌属,俗称“大巴刁”、“翘嘴巴刁”、“鲌鱼”,分布于我国各大江河、湖泊。翘嘴红鲌属中上层肉食性鱼类,喜在有流水和大水面溶解氧丰富的敞水区活动,游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  相似文献   

17.
池塘培育翘嘴红鲌大规格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翘嘴红鲌大规格鱼种池塘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引进2.5~3.0cm的翘嘴红鲌在金坛市进行池塘养殖5个月,可培育大规格红鲌鱼种,出塘规格10cm以上的达85%,最大规格达21cm。  相似文献   

18.
蓝岚 《农村百事通》2009,(18):49-50,81
翘嘴红鲌俗称白鱼.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各大江河湖库的大型名贵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美价高,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等优良性状.适宜于高密度人工饲养。现介绍两种高产高效养殖模式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介绍白城市翘嘴红鲌产业发展现状,并从工人繁育技术、夏花鱼种培育技术、池塘成鱼养殖技术3个方面总结了翘嘴红鲌健康高效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形态特征和生化遗传两个角度丰富蒙古红鲌(Erythroculter mongolicus)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筛选出蒙古红鲌的特征生化遗传参数,为其种质标准制定、种质资源保护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测定蒙古红鲌的可数和可量性状,并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蒙古红鲌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肾脏及肝脏等5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表达情况.[结果]蒙古红鲌的主要形态特征:头部背面平坦,口端位,下颌略比上颌长;腹棱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身体上半部浅棕色、下部银白色,胸腹鳍浅黄色,尾鳍下叶鲜红色;鳍式为背鳍D.ⅲ-7和臀鳍A.ⅲ-19~22;齿式为2·4·5(4)/5(4)·4·2或2·4·4/5·3·2: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为18~20.从蒙古红鲌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肾脏和肝脏组织中均能检测到LDH和MDH,但不同组织中的酶带数目和活性各不同,呈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中,LDH酶带条数分别为6、6、6、7和8条,MDH酶带条数分别为3、3、5、5和4条.各样本蒙古红鲌眼睛晶状体的LDH酶带数及其活性基本相同,均呈单态,表达稳定,且分离效果好.[结论]LDH和MDH在蒙古红鲌体内分布较广泛,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眼睛晶状体LDH表达丰富且活性稳定,可作为鉴定蒙古红鲌种质的特征生化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