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 2 0 0 1,9(3) :46页新孢子虫病 (一 )》5 生活史 犬新孢子虫的生活史尚未完全阐明 ,据推测与龚地弓形虫的生活史类似。其全部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 ,在终末宿主 (目前仅发现为犬 )体内进行球虫型发育 ,在中间宿主 (牛、羊、兔、马、猪、小鼠和大鼠、犬等 )体内进行肠外期发育。经胎盘途径发生垂直传播是该虫的重要传播途径。终末宿主犬吞食了犬新孢子虫卵囊或组织包囊 ,从中释放的子孢子、缓殖子侵入宿主细胞 ,进行球虫型发育和繁殖。通过裂殖生殖产生大量裂殖子 ,经过数代裂殖生殖后 ,部分裂殖子发育成为配子体 ,大、小配子体发育成…  相似文献   

2.
正羊球虫病是由艾美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山羊艾美耳球虫属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须经过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孢子生殖3个阶段。孢子化卵囊被羊吞食后,在胃液的作用下,子孢子逸出,迅速侵入羊的肠道上皮细胞,进行多世代的无性生殖,形成裂殖体和裂殖子。在球虫的发育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的裂殖体存在,即大裂殖体和小裂殖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发育时期Etron2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选取E.tenella生活史中的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子孢子、第二代裂殖子,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选择Etactin作为参照基因,Etron2为目的基因,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分析在E.tenella生活史中不同发育阶段Etron2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Etron2在未孢子化卵囊中转录水平最高,然后分别是裂殖子、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发育过程中,Etron2基因可能在未孢子化卵囊阶段被转录储备,随着宿主细胞的刺激,得以大量表达,在入侵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或刚第弓形虫)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和人的多种有核细胞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一、病原及生活史弓形虫为细胞内寄生虫,根据其发育阶段不同,可分为速殖子和假包囊、慢殖子和包囊、裂殖体和裂殖子、配子体和卵囊五个阶段,各阶段形态不一。在弓形虫的生活史中,猫是唯一的终末宿主,也是中间宿主之一。人、猪、牛、羊、鼠和禽类等都可作为中间宿主。如带有脑包囊的小鼠被猫捕获,包囊被猫吞食后,囊壁即在胃和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获得性肠道免疫及免疫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重要的肠道原虫包括球虫(艾美尔属、等孢属、稳孢子虫属及肉孢子虫属)和鞭毛虫。由于禽球虫多数隶属艾美尔属,且在商业背景中感染最常见,所以球虫病一般是指由艾美尔属球虫引起的疾病。艾美尔球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发育阶段在外界环境和宿主体内交替进行。卵襄随感染鸡的粪便排出,在外界进行孢子生殖,产生具有感染性的子孢子。子孢子被鸡吞食后侵入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粘膜下层进入腺上皮细胞,无性繁殖产生裂殖子。有性繁殖产生雌雄配子体,两者结合形成卵囊并排入粪中,从而完成生活史。球虫病主要致病表现形式是肠道出血,吸收不良,腹泻及因肠道功能紊乱而造成的增重下降。美国家禽业每年遭受球虫病的损失估计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正1病原兔艾美耳球虫的生活史与鸡艾美耳球虫的生活史相同,但寄生于兔胆管的斯氏艾美耳球虫的生活史则略不同。斯氏艾美耳球虫的感染性卵囊可在兔的十二指肠内经酶的作用释放出子孢子,其钻入肠黏膜,再经门脉循环或淋巴循环移行到肝脏,最后钻入胆管的上皮细胞开始裂殖增殖,产生大量的卵囊、裂殖体和裂殖子等。2流行特点断奶到3月龄的兔易感本病。幼兔对球虫的抵抗力弱,感染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正刚地弓形虫是家猫和其他猫科动物的一种肠道球虫。猫是唯一的终末宿主(在其体内形成大配子和小配子),因此只有感染猫才能随粪便排出卵囊。卵囊很小,包含一个母孢子,随粪便排出时无感染力。可在1~5d内完全孢子化。完全孢子化的卵囊几乎对所有的恒温动物有感染性,恒温动物可作为刚地弓形虫的转续宿主。所谓转续宿主是指虫体在其体内可以生长或繁殖,但不能完成生活史的一种宿主。1致病机理孢子化卵囊被宿主采食后,在肠道中破裂并释放出子孢  相似文献   

8.
球虫感染属于自限性感染,感染后机体就会产生对同种球虫的免疫力。球虫免疫就是根据这一原理采用少量疫苗活卵囊通过口服途径感染鸡只,而使鸡只获得对同种球虫的保护力,小剂量感染不会引起临床疾病,而且对肠道显微结构的破坏也不大。具体讲,疫苗活卵囊进入鸡消化道经2次脱囊释放出孢子,孢子侵入肠上皮细胞经过孢子生殖、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3个发育阶段形成大量未孢子化的卵囊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这些卵囊发育成具感染力的孢子化卵囊,鸡只再从垫料中摄入这些卵囊,从而开始新一轮的增殖发育,这样感染强度与免疫力相长,…  相似文献   

9.
鸡吞食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后感染,子孢子穿过绒毛上皮和固有层,进入隐窝上皮细胞,经数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形成裂殖子和配子体。大配子被小配子受精后发育成卵囊,并脱落到粪便中,鸡感染球虫后,鸡体免疫系统抑制球虫的发育有三个时期:子孢子寻找穿透位点时;子孢子在绒毛上皮时;子孢子穿过固有层时。据此,我们研究了抗球虫免疫中诱导和效应阶段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子孢子在固有层中的穿透诱导了免疫;子孢子是免疫有关的最重要的发育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对抑制球虫发育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寄生虫病,每年都会给世界各地的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主要依靠抗球虫药物进行防治,但由于药物的长期及不合理使用导致鸡球虫几乎对所有使用过的抗球虫药均产生耐药性。为研究球虫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室前期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以及敏感株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获得了敏感株与耐药株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柔嫩艾美耳球虫含HD域蛋白(EtHDCP)在耐药株中上调表达。本研究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孢子化卵囊cDNA第一链为模板,成功克隆出EtHDCP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EtHDCP,并成功诱导表达了重组蛋白rEtHDCP。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tHDCP在第二代裂殖子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高于其他三个阶段(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了EtHDCP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中的翻译水平,结果显示,EtHDCP在耐药株中的蛋白翻译水平显著高于敏感株。间接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主要定位在子孢子和裂殖子的表面以及裂殖子的胞质内。入侵抑制试验表明,抗rEtHDCP多克隆抗体可有效抑制子孢子对宿主细胞的入侵。这些结果说明该蛋白可能参与了虫体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发育、耐药性的产生以及子孢子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鸡球虫病是由9种鸡艾美尔球虫引起疫病的总称。虽然各种球虫在无性繁殖的代数和每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时间不同,但其生活史大同小异,所以仍可以柔嫩艾美尔球虫的生活史作为所有艾美尔属虫种的代表(图1)。鸡食入球虫卵囊后,卵囊壁在肌胃中被碾碎,释放出子孢子,进入小肠粘膜,并开始繁殖。至少需经两代无性繁殖(称之为裂殖生殖),随后进行有性繁殖。在此过程中,小的能运动的小配子寻找大配子,并与之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成熟为卵囊,卵囊从肠粘膜上释放,随粪便排出。整个过程约为4-6天,具体时间依虫种而定。一.流行病学球…  相似文献   

12.
正刚地弓形虫是一种猫科动物的肠道球虫,最初由法国学者发现,因其外形非常像"弓",故命名为"刚地弓形虫"。我国学者首次于1957年从动物体内分离得到,并通过不断研究,于1970年证实猫为其最终宿主。通常寄生在人、犬、猫等有核细胞内,为人畜共患病。1弓形虫生活史弓形虫的发育经历5个阶段:滋养体(速殖子、缓殖子)、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很多哺乳动物为其中间宿主,猫及猫科动物是其  相似文献   

13.
1球虫病多发的原因 1.1温度、湿度合适 鸡感染球虫后,球虫在肉鸡消化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裂殖生殖,所产生的裂殖子进行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新鲜排出的球虫卵囊无感染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最适温度为22~30℃;湿度20%~30%;充足氧气等)完成孢子生殖,就形成了具有感染力的孢子化卵囊。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又名弓形体、弓浆虫、毒浆虫,是单细胞寄生原虫,只能在活的有核细胞内生长繁殖。当有感染力的卵囊、包囊或假包囊被动物吞食后均能感染发病。本文就猪弓形虫病的临床易混淆的几种疾病的区别简单阐述。1病原猫为终末宿主,也可以为中间宿主,弓形虫发育阶段分五个期,即速殖子假包囊内外,缓殖子在组织包囊内,子孢子卵囊内,裂殖体包含裂殖子,配子体有雌(大)配子和雄(小)配子体。  相似文献   

15.
<正>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真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的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在细胞内的一种原虫病。猫及猫科动物是本病的终末宿主,人畜和禽类等其他动物为中间宿主。在猫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类似于球虫发育的裂殖体增殖和配子增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猫粪排出体外,卵囊在外界环境中,经过孢子增殖发育为含有两个孢子囊的感染性卵囊。在中间宿主体  相似文献   

16.
鸡吞食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后感染,子孢子穿过绒毛上皮和固有层,进入隐窝上皮细胞,经数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形成裂殖子和配子体。大配子被小配子受精后发育成卵囊并脱落到粪便中,鸡感染球虫后,鸡体免疫系统抑制球虫的发育有三个时期:子孢子寻找穿透位点时;子孢在子绒毛上皮时;子孢子穿过固有层时。  相似文献   

17.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球虫有14种,但大多数不致病,目前普遍认为只有猪等抱球虫(Isosporasuis)可引起仔猪球虫病。由于养猪集约化生产的发展,球虫病越来越常见并有逐年增高之趋势,但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病原学猪等抱球虫的生活史包括体外的抱子生殖和体内的无性、有性生殖。球虫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此时的卵囊含有一个单细胞,在有氧、合适的温、湿度下拘子化;抱子化卵囊被猪吞食后,子抱子释出,进入小肠细胞,在细胞内变圆形成滋养体。在实验感染条件下,接种后3天,滋养体形成I型裂殖体(4.7X10.spin)随后分裂成2~14个1…  相似文献   

18.
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的细胞内寄生虫,为双宿主生活周期,在其终末宿主——猫或猫科动物体内,具有与普通球虫生活史相同的有性等孢子繁殖和无性裂体繁殖世代交替(见弓形体生活史图解)。有性繁殖期为局部感染,主要在猫科动物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发育,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无性繁殖期为全身感染,速殖体在细胞内增殖,缓殖体则长期保留在组织内,并能广泛的危害人类和各种畜禽等动物。为了便于确诊弓形体  相似文献   

19.
武继勇 《广东饲料》2009,18(5):45-46
1球虫病多发的原因 1.1温度、湿度合适 鸡感染球虫后,球虫在肉鸡消化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裂殖生殖,所产生的裂殖子进行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球虫卵囊本无感染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8℃~35℃,最适为22℃~30℃;湿度60%~75%;充足氧气等)完成孢子生殖,就形成了具有感染力的孢子化卵囊。这种卵囊一旦被鸡大量食入,就会造成球虫病发作。而夏秋季节,温度、湿度合适,正有利于球虫的繁殖。所以,夏秋季是肉鸡球虫的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20.
普遍认为猪等孢子球虫是初生仔猪腹泻的原因。它通常感染5—14日龄的仔猪,临床上以剧烈性黄痢、抗菌素治疗无效为特征。一般是根据粪中有猪等孢子球虫卵囊而作出诊断。然而在卵囊形成之前仔猪有可能死亡,因此临床上常常是根据中段空肠和回肠的猪等孢子球虫所致病变或检出裂殖体和裂殖子而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