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鸡球虫病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由于抗球虫药物的使用甚至滥用,鸡球虫的抗药性日趋广泛而严峻。为了研究鸡球虫入侵机制以及快速高通量筛选抗球虫制剂的需要,鸡球虫的体外培养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已历经近50年,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体外培养技术体系。论文主要就鸡球虫的原代细胞培养模型、传代细胞培养模型和鸡胚培养模型在建立和应用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研究鸡球虫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东地区蓝舌病流行病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广东省牛羊蓝舌病(BT)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3年与2014年的4月~7月在广东省13个市的不同牛场和羊场随机采集716份血清样品。采用竞争性ELISA检测方法,对这些血清样品进行BT病毒(BT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TV抗体的阳性率为56.70%(406/716)。其中牛和羊BTV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9.62%(362/520)和22.45%(44/196),表明广东省牛羊普遍存在BTV感染,而且牛的感染率比羊高。通过对新生犊牛的BTV抗体跟踪,分析其母源抗体的存在以及其维持时间,结果显示新生犊牛能够获得7周以上的被动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3.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通过降解自身大分子物质或破损细胞器等来维持胞内稳态的一种平衡机制。近年来在顶复门原虫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中发现,顶复门原虫不但可诱导宿主细胞产生自噬并启动天然免疫途径清除寄生虫,亦可进化出独特的机制来抵抗宿主细胞自噬甚至利用其为自身生长提供条件。不同种类顶复门原虫与宿主细胞互作方式不同,所诱导的自噬信号通路亦不尽相同,深入了解二者互作机制及所诱导的自噬途径,对于胞内原虫的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自噬进程中的信号调控及其对以弓形虫、疟原虫为代表的顶复门原虫入侵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顶复门原虫是包括刚地弓形虫、疟原虫及球虫等在内的一大类寄生性原虫的总称,引起重要的人畜寄生虫病。由于药物的长期使用,对于原有的药物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急需新型抗寄生虫药物的出现。顶复门原虫不能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只能依赖己糖激酶(Hex-okinase,HK)参与的糖酵解途径提供ATP。顶复门原虫HK的基因序列、结构特征与植物等一些低等生物更为接近,而明显区别于脊椎动物和大多数的真核生物,成为研究开发药物的理想靶位。本文对顶复门原虫糖酵解途径及其关键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大肠杆菌(E.coli)菌蜕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本研究将带有裂解基因E的质粒pHH43转化致病性鸭源E.coli O78,构建获得E.coli O78/pHH43重组菌。于不同培养温度下研究重组菌E裂解蛋白表达所介导的宿主菌的裂解情况,结果显示在42℃培养时最佳诱导时间为4h,约90%的重组菌被裂解失活,以冻干法及添加庆大霉素完全灭活未裂解的细菌后制备"菌蜕疫苗"。雏鸭免疫试验表明,接种E.coli O78/pHH43菌蜕两周后免疫雏鸭可产生对同源强毒菌株致死剂量攻击的免疫保护。比较E.coli O78/pHH43菌蜕与甲醛灭活的同株E.coli所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7.5%和75%,表明菌蜕比甲醛灭活法能更有效地诱导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造成的原虫病。为明确粤东地区鸡群中的球虫病流行情况,该研究于2018-2019年在粤东地区18个规模化养鸡场采集700份粪便样品,利用PCR方法检测样品中鸡球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粤东地区的鸡球虫病总检出率高达95.71%(67/70),主要流行虫种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检出率分别为55.71%(39/70)和48.57%(34/70)。1-25日龄肉鸡堆型艾美耳球虫的检出率最高,为69.23%;大于25日龄肉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检出率最高,可高达60%。分析发现粤东地区鸡球虫混合感染情况普遍存在,但单一虫种感染占比最高(42.86%)。本研究对粤东地区规模化养鸡场的鸡球虫病流行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为粤东地区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给11日龄雏鸡分别口服接种鸡传染性腔上囊炎(IBD)弱毒疫苗(法贝灵,IBD-Blen)1和3头份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脾和腔上囊组织,分离纯化淋巴细胞,常规方法抽提总RNA,以鸡伊actin基因为内参,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两种组织中鸡Toll样受体7(ChTLR7)基因的表达动态。结果显示,接种IBD弱毒疫苗前,试验鸡脾和腔上囊组织中均有ChTLR7的微量表达,疫苗接种后第7h,脾中ChTLR7 mRNA的表达开始显著上调,至接种后第12h达峰值,此后迅速下降,至第130h时降至疫苗接种前的水平;而腔上囊组织中ChTLR7 mRNA的表达自接种后第12h开始增加,第24h时达峰值,随后迅速下降,约72h后恢复至疫苗接种前水平。表明ChTLR7可能参与了IBDV感染早期的天然免疫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Rimerrlla anatipestifer,RA)抗体的全菌体抗原间接ELISA方法,最佳血清稀释倍数为1:100。以RA1的甲醛灭活全菌体为包被抗原,棋盘滴定法试验确定其最适抗原包被浓度为5×10^8CFU/mL。与全菌体裂解抗原和重组P25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相比较,三者均可检测不同血清型RA标准阳性血清,结果符合性良好。用该方法检测雏鸭接种鸭疫里默氏杆菌蜂胶灭活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发现免疫后10天抗体水平开始上升,二免后10天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鸭疫里默氏菌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鸭疫里默氏菌的部分16S rRNA基因,克隆及测序结果表明其全长1512bp,G+C含量为51%,该序列已登人GenBank,登录号为DQ078779。同时利用生物软件对GenBank收录的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后,设计了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种特异性引物,分别能从各自的16S rRNA基因中扩增出长度为342和718bp的DNA片段。并据此建立了一种能快速准确鉴别诊断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病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能从肝脏组织悬液煮沸后的上清、细菌培养物或提取的细菌基因组DNA中快速扩增出相应的片段,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6-PI)的生化特性,本研究对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原核表达。根据NCBI已公布的E.tenella Houghton株G6-PI的基因序列(GI:298161921)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扩增EtG6-PI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ColdI、pCold43a中,构建重组质粒pColdIEtG6-PI、pCold43a-EtG6-PI,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 Rosetta(DE3),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E.tenella G6-PI的ORF序列(1650 bp),编码550个氨基酸;重组菌pColdI-EtG6-PI、pCold43a-EtG6-PI均能成功诱导表达,其中pCold43a-EtG6-PI表达部分可溶性蛋白,表达产物纯化后可用于酶生化特性分析。柔嫩艾美耳球虫G6-PI基因的成功克隆表达为该酶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