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芒柄花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法给药。试验期28 d,试验1~7 d,对照组小鼠灌胃0.6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均灌胃0.6 mL 40μg/g体重环磷酰胺(CTX);试验8~21 d,试验Ⅰ、Ⅱ、Ⅲ组小鼠分别灌胃0.6 mL 50、150、250μg/g体重芒柄花素溶液,空白对照组与免疫抑制组灌胃0.6 mL生理盐水。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脏器指数(胸腺、脾脏)、血清溶血素及IL-2、IL-4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胸腺、脾脏CD3和CD20阳性淋巴细胞,肝脏CD68阳性KCs细胞。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可成功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不同剂量芒柄花素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溶血素及血清IL-2和IL-4含量,尤其当芒柄花素灌胃剂量为150μg/g体重时效果最为明显,与免疫抑制组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芒柄花素均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CD3阳性T淋巴细胞及CD20阳性B淋巴细胞数量,并促使肝脏CD68阳性KCs细胞增殖,也以试验Ⅱ组效果最显著,与免疫抑制组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芒柄花素可促进小鼠相关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明显促进肝脏固有吞噬细胞KCs增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芒柄花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法给药。试验期28 d,试验1~7 d,对照组小鼠灌胃0.6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均灌胃0.6 mL 40 μg/g体重环磷酰胺(CTX);试验8~21 d,试验Ⅰ、Ⅱ、Ⅲ组小鼠分别灌胃0.6 mL 50、150、250 μg/g体重芒柄花素溶液,空白对照组与免疫抑制组灌胃0.6 mL生理盐水。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脏器指数(胸腺、脾脏)、血清溶血素及IL-2、IL-4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胸腺、脾脏CD3和CD20阳性淋巴细胞,肝脏CD68阳性KCs细胞。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可成功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不同剂量芒柄花素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溶血素及血清IL-2和IL-4含量,尤其当芒柄花素灌胃剂量为150 μg/g体重时效果最为明显,与免疫抑制组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芒柄花素均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CD3阳性T淋巴细胞及CD20阳性B淋巴细胞数量,并促使肝脏CD68阳性KCs细胞增殖,也以试验Ⅱ组效果最显著,与免疫抑制组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芒柄花素可促进小鼠相关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明显促进肝脏固有吞噬细胞KCs增殖。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探讨固元颗粒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脏器指数、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NF-γ)分泌水平的影响,试验将10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组,固元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试验期总计35 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每日按体重3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4 mL,连续4 d,以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免疫抑制模型建好后,固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按体重25,50,100 mg/kg灌胃固元颗粒溶液0.6 mL,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30 d。灌胃固元颗粒溶液1,8,15天,每组选5只小鼠眼眶采血,分别测定小鼠血清中IL-2、IL-6、IFN-γ含量。试验第35天,分别测定体重和脏器指数(胸腺、脾脏)、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指数。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固元颗粒能不同程度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体重、促进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固元颗粒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随着灌胃固元颗粒溶液时间延长,固元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清中IL-2、IL-6、IFN-γ含量逐渐升高;灌胃固元颗粒溶液15天,IL-2、IFN-γ含量接近正常小鼠水平,固元颗粒中剂量组(50 mg/kg)效果最为明显,与免疫抑制组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固元颗粒可显著缓解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飞机草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试验期共21 d,在试验期1-14 d,空白对照组和免疫抑制组灌胃蒸馏水,药物阳性对照组灌胃50 mg/(kg·d)左旋咪唑,飞机草总黄酮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分别灌胃30 mg/(kg·d)、150 mg/(kg·d)和750 mg/(kg·d)总黄酮;在试验期15-21 d,空白对照组仍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均灌胃50 mg/(kg·d)环磷酰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IgG、IgM、IL-2、IFN-γ和TNF-α含量,应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疫器官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免疫抑制组相比较,药物阳性对照组与高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各组IFN-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IL-2无显著变化,免疫抑制组TNF-α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TNF-α较免疫抑制组极显著升高(P0.01)。免疫抑制组IgM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极显著下降(P0.01),高剂量组IgM和IgG较免疫抑制组显著升高(P0.05)。病理切片显示,飞机草总黄酮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脾脏、胸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高剂量组恢复效果更为明显。说明飞机草总黄酮可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器官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急性毒性和抗氧化活性等特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纯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用AlCl_3-CH_4O显色法进行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对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体外Fenton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超氧自由基(O~-_2),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OH和O~-_2的清除作用;测定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0.78%)、重复性(RSD=0.52%)、稳定性(RSD=0.65%)、回收率(99.140%)均在误差范围内,提取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达86.780%。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属于无毒化合物,并对·OH和O~-_2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在总黄酮作用剂量为1 250μg/mL时,对·OH和O~-_2的清除率分别达96.45%和50.39%。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P0.01),其中,在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力高达102.42 U/mL。此外,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P0.01),以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降低效果最明显。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急性毒性和抗氧化活性等特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纯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用AlCl_3-CH_4O显色法进行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对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体外Fenton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超氧自由基(O^-_2),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OH和O^-_2的清除作用;测定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0.78%)、重复性(RSD=0.52%)、稳定性(RSD=0.65%)、回收率(99.140%)均在误差范围内,提取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达86.780%。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属于无毒化合物,并对·OH和O^-_2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在总黄酮作用剂量为1 250μg/mL时,对·OH和O^-_2的清除率分别达96.45%和50.39%。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P<0.01),其中,在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力高达102.42 U/mL。此外,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P<0.01),以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降低效果最明显。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沙冬青种子总黄酮活性成分分析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及含量测定,并探索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LC-MS分析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在HPLC优化条件下用标准品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4生成的影响,以及总黄酮对肝脏KCs细胞的增殖和NO、NOS含量的影响;运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和血清溶血素HC_(50)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黄豆黄素和穗花杉双黄酮,其中,芒柄花素含量高达52.48%,其次为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含量为11.20%。在2.5~100μg/mL总黄酮作用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20μ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的分泌量分别高达217.62%和159.661 p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40μg/mL时,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量高达149.274 pg/mL,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KCs细胞的增殖及NO和NOS分泌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60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Cs细胞增殖率达67.77%,NO和NOS的分泌量分别达180.106和29.942μmol/L(P0.01)。此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增加。综上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与释放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及含量测定,并探索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LC-MS分析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在HPLC优化条件下用标准品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4生成的影响,以及总黄酮对肝脏KCs细胞的增殖和NO、NOS含量的影响;运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和血清溶血素HC50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黄豆黄素和穗花杉双黄酮,其中,芒柄花素含量高达52.48%,其次为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含量为11.20%。在2.5~100 μg/mL总黄酮作用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2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的分泌量分别高达217.62%和159.661 p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4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量高达149.274 pg/mL,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KCs细胞的增殖及NO和NOS分泌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60 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Cs细胞增殖率达67.77%,NO和NOS的分泌量分别达180.106和29.942 μmol/L(P<0.01)。此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增加。综上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与释放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给模型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自制桑枝多糖,检测其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与吞噬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溶血空斑形成数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8.5 g/L Na Cl溶液)小鼠比较,桑枝多糖高剂量[600 mg/(kg·d)]给药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以及高剂量、中剂量[400 mg/(kg·d)]给药组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与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含量与溶血空斑形成数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中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以及高、中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多糖能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太子参参须多糖(RPFRP)对免疫抑制小鼠功能的影响,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灌胃RPFRP,称量计算器官指数(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碳粒廓清法测定巨噬细胞功能,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含量。结果显示,RPFRP能下调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脾脏指数,上调胸腺指数、碳粒廓清指数K和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说明RPFRP能通过改善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线莲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按大、中、小剂量给小鼠灌胃金线莲多糖,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模型;测定小鼠体重及胸腺、脾脏重量,计算胸腺、脾指数;采用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3个金线莲多糖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均低于空白组而高于模型组,脾淋巴细胞增殖均显著(P〈O.05)高于模型组。结论:金线莲多糖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体重及免疫器官指数,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五加芪水煎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五加芪水煎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小鼠组(正常对照,高、中、低剂量组)和免疫抑制小鼠组(正常对照,Hy+蒸馏水组,Hy+高剂量组,Hy+中剂量组,Hy+低剂量组),连续灌胃7d,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碳粒廓清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和脾内抗体形成细胞(PFC)的变化。结果表明,高、中剂量五加芪水煎液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脾指数(P0.01),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胸腺指数(P0.01或P0.05)和碳粒廓清指数(P0.01),高剂量五加芪水煎液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P0.01),各给药组均对正常小鼠脾内抗体形成细胞数量无明显影响(P0.05)。各剂量五加芪水煎液均使免疫抑制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碳粒廓清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和脾内抗体形成细胞数量显著提高(与Hy+蒸馏水组相比,P0.01或P0.05),且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相比,P0.05)。  相似文献   

13.
螺旋藻抗炎和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探讨螺旋藻抗炎作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构建小鼠体内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物,以小鼠耳肿胀为观察指标,探讨螺旋藻的体内抗炎作用;通过环磷酰胺构建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以不同剂量螺旋藻处理后测定免疫抑制小鼠及正常小鼠的脏器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结合脾脏及胸腺病理组织学观察,探讨螺旋藻对免疫抑制小鼠及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螺旋藻对小鼠体内抗炎作用影响的试验中,0.3%螺旋藻灌胃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极显著高于地塞米松对照组和其他螺旋藻处理组(P0.01),且螺旋藻对各试验组小鼠的脏器指数无不良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螺旋藻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下降(P0.01);肝脏指数极显著上升(P0.01),其它各剂量螺旋藻处理组小鼠胸腺指数跟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IFN-γ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小鼠的脾小体萎缩、胸腺小体减少、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变性坏死,而各剂量螺旋藻处理组的脾小体和胸腺小体结构清晰完整、淋巴细胞增多。综上,螺旋藻能降低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对小鼠的免疫抑制,并且能修复小鼠脾脏和胸腺损伤,说明其在抗炎和缓解免疫抑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吉医胶囊(SAOG)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并阐述其作用机制。将ICR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吉医胶囊低、中、高(0.4、0.8、1.6 mg/10 g·bw)剂量组,各组连续灌服21 d,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模型组和SAOG各剂量组试验结束前连续5 d腹腔注射CTX(20 mg/kg·bw),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胸腺和脾脏指数,并对胸腺和脾脏的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使用碳粒廓清法评估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ELISA法检IL-2、IFN-γ、TNF-α水平,CCK-8法评价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损伤明显,与模型组相比,SAOG各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TNF-α水平、淋巴细胞数量和增殖能力显著增加,脾脏和胸腺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果表明,吉医胶囊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酵母多糖(YPS)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18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Y模型组、试验Ⅰ组(低剂量组)、试验Ⅱ组(中剂量组)、试验Ⅲ组(高剂量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按40 mg/(kg·w)连续3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力低下小鼠模型,造模后,试验Ⅰ、Ⅱ、Ⅲ组给小鼠分别每天灌服0.2、0.5、1 mg/mL的YPS 0.1 mL/10g体重,空白对照组和CY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30 d后,检测各组小鼠免疫学指标.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血清中IL-4和IFN-γ的水平.试验Ⅱ、Ⅲ组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抗体生成细胞溶血空斑数和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极显著地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性变态反应、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血清中IL-4和IFN-γ的水平.说明YPS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讨螺旋藻抗炎作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构建小鼠体内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物,以小鼠耳肿胀为观察指标,探讨螺旋藻的体内抗炎作用;通过环磷酰胺构建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以不同剂量螺旋藻处理后测定免疫抑制小鼠及正常小鼠的脏器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结合脾脏及胸腺病理组织学观察,探讨螺旋藻对免疫抑制小鼠及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螺旋藻对小鼠体内抗炎作用影响的试验中,0.3%螺旋藻灌胃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极显著高于地塞米松对照组和其他螺旋藻处理组(P<0.01),且螺旋藻对各试验组小鼠的脏器指数无不良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螺旋藻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下降(P<0.01);肝脏指数极显著上升(P<0.01),其它各剂量螺旋藻处理组小鼠胸腺指数跟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IFN-γ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小鼠的脾小体萎缩、胸腺小体减少、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变性坏死,而各剂量螺旋藻处理组的脾小体和胸腺小体结构清晰完整、淋巴细胞增多。综上,螺旋藻能降低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对小鼠的免疫抑制,并且能修复小鼠脾脏和胸腺损伤,说明其在抗炎和缓解免疫抑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熟地黄多糖用于临床治疗免疫低下疾病或开发相关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6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及熟地黄多糖低、中、高(分别灌胃熟地黄多糖50、100、200 mg/kg)剂量组(PRRPL、PRRPM、PRRPH),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造模后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15 d,测定小鼠体重、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免疫器官系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血清细胞因子含量,观察脾脏和胸腺组织形态学、肠道派氏节数目等免疫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脾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红髓、白髓界限不清,脾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胸腺指数降低,皮质、髓质不清,结构破坏;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γ-干扰素(INF-γ)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脾淋巴细胞滞留在G0/G1期。...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杨树花水提物(PWE)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30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酸胺(CY)模型组、试验Ⅰ组(CY+低剂量PWE)、试验Ⅱ组(CY+中剂量PWE)、试验Ⅲ组(CY+高剂量PWE),每组60只。试验Ⅰ、Ⅱ、Ⅲ组小鼠分别经口给予0.1、0.2、0.4mg/kg.d的杨树花水提物,空白对照组和CY模型组给予灭菌水。30d后,观察各组小鼠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性变态反应、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碳粒廓清吞噬指数和NK细胞活性(P<0.05)。试验Ⅱ、Ⅲ组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抗体生成细胞溶血空斑数和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极显著的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性变态反应、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碳粒廓清吞噬指数和NK细胞活性(P<0.01)。说明杨树花水提物能恢复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蚯蚓肽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用不同剂量的蚯蚓肽(EP)对健康和免疫抑制小鼠灌胃15 d,观察EP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巨噬细胞细胞毒效应以及巨噬细胞和脾细胞产生NO的影响,以探讨EP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发现0.1,0.5 mg/mL组明显提高淋巴细胞增殖率,增强巨噬细胞细胞毒效应,提高巨噬细胞和脾细胞分泌NO的水平(P<0.0l),0.5 mg/mL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P<0.01)。结果表明:一定剂量下,EP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天然蜂粮和蜂花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昆明小鼠作为试验动物,设6个试验组(天然蜂粮和蜂花粉均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32只小鼠。参照人推荐食用蜂花粉剂量400 mg/(d·kg BW),将低、中和高3个剂量分别设定为80、400、800 mg/(d·kg BW)。连续灌胃小鼠30 d天然蜂粮和蜂花粉后,对小鼠做如下处理:1)进行体重称量和脾脏、胸腺指数测定;2)进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3)进行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4)进行碳廓清试验;5)进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相同周龄时,各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蜂粮中剂量组和3个蜂花粉剂量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6个试验组小鼠的吞噬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3个蜂花粉剂量组相比,蜂粮低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6个试验组小鼠的溶血空斑数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与3个蜂花粉剂量组相比,蜂粮高剂量组小鼠溶血空斑数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不同剂量天然蜂粮与蜂花粉对小鼠的生长均无不良影响,且二者均能提高NK细胞活性,并可提高体液免疫功能,而且天然蜂粮还能够刺激胸腺发育。综合来看,天然蜂粮调节免疫的功效要优于蜂花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