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及含量测定,并探索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LC-MS分析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在HPLC优化条件下用标准品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4生成的影响,以及总黄酮对肝脏KCs细胞的增殖和NO、NOS含量的影响;运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和血清溶血素HC50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黄豆黄素和穗花杉双黄酮,其中,芒柄花素含量高达52.48%,其次为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含量为11.20%。在2.5~100 μg/mL总黄酮作用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2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的分泌量分别高达217.62%和159.661 p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40 μg/mL时,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量高达149.274 pg/mL,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KCs细胞的增殖及NO和NOS分泌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60 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Cs细胞增殖率达67.77%,NO和NOS的分泌量分别达180.106和29.942 μmol/L(P<0.01)。此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增加。综上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与释放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芒柄花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法给药。试验期28 d,试验1~7 d,对照组小鼠灌胃0.6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均灌胃0.6 mL 40 μg/g体重环磷酰胺(CTX);试验8~21 d,试验Ⅰ、Ⅱ、Ⅲ组小鼠分别灌胃0.6 mL 50、150、250 μg/g体重芒柄花素溶液,空白对照组与免疫抑制组灌胃0.6 mL生理盐水。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脏器指数(胸腺、脾脏)、血清溶血素及IL-2、IL-4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胸腺、脾脏CD3和CD20阳性淋巴细胞,肝脏CD68阳性KCs细胞。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可成功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不同剂量芒柄花素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溶血素及血清IL-2和IL-4含量,尤其当芒柄花素灌胃剂量为150 μg/g体重时效果最为明显,与免疫抑制组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芒柄花素均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CD3阳性T淋巴细胞及CD20阳性B淋巴细胞数量,并促使肝脏CD68阳性KCs细胞增殖,也以试验Ⅱ组效果最显著,与免疫抑制组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芒柄花素可促进小鼠相关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明显促进肝脏固有吞噬细胞KCs增殖。  相似文献   
3.
沙冬青种子总黄酮活性成分分析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及含量测定,并探索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LC-MS分析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在HPLC优化条件下用标准品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4生成的影响,以及总黄酮对肝脏KCs细胞的增殖和NO、NOS含量的影响;运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和血清溶血素HC_(50)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黄豆黄素和穗花杉双黄酮,其中,芒柄花素含量高达52.48%,其次为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含量为11.20%。在2.5~100μg/mL总黄酮作用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20μ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的分泌量分别高达217.62%和159.661 p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40μg/mL时,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量高达149.274 pg/mL,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KCs细胞的增殖及NO和NOS分泌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60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Cs细胞增殖率达67.77%,NO和NOS的分泌量分别达180.106和29.942μmol/L(P0.01)。此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增加。综上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与释放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深入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及胸腺和脾超微结构的影响。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法给药,前7d,免疫抑制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小鼠均灌胃0.6mL环磷酰胺溶液;后21d,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灌胃0.6mL黄酮剂量为50、150、250mg·(kg·d)~(-1)的总黄酮溶液,未明确写出的组别和时间点在上述给药时段相应灌胃0.6 mL生理盐水。试验28d后,分别测定碳粒廓清指数和脏器指数(胸腺、脾)及小鼠血清IL-2、IL-4含量。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脾和胸腺结构。结果表明,灌胃环磷酰胺可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不同剂量的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不同程度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吞噬指数以及血清IL-2和IL-4含量,尤其试验Ⅱ组,总黄酮灌胃剂量为150mg·(kg·d)~(-1),其效果最为突出,与免疫抑制组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电镜观察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不同剂量试验组小鼠胸腺、脾中成熟淋巴细胞数量与免疫抑制组小鼠比较均不同程度增多,尤其试验Ⅱ组中成熟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最明显(P0.01),且淋巴细胞排列紧密,与周围间质间隙明显减少。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通过促进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改善和修复受损免疫器官组织结构,从而达到改善和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恩拉霉素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作用,为其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40只SPF级Wistar大鼠为试验动物进行恩拉霉素的慢性毒性试验,根据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设高剂量组(1000 mg/kg)、中剂量组(200 mg/kg)、低剂量组(10 mg/kg)及空白对照组,按高、中、低剂量分别将恩拉霉素添加至大鼠饲料中加工成定制饲料,每天饲喂1次,连续饲喂6个月,通过临床观察、血液学分析、血清生化检测、脏器系数和病理学检查等评估恩拉霉素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作用.[结果]在整个试验周期(6个月)内,各恩拉霉素剂量组的大鼠饮食饮水、大小便均正常,精神状况良好,被毛光泽,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各恩拉霉素剂量组大鼠体重均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及给药时间的延长,恩拉霉素仅对大鼠中性粒细胞数有一定影响,对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及白蛋白等血清生化指标有轻微影响.在脏器系数方面,连续给药6个月后,仅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和脾脏的脏器系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变化.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及给药时间的延长,恩拉霉素对大鼠的肝脏、肺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组织会产生轻微影响,主要表现为: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中央静脉周围的细胞呈轻微肿胀;肺脏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淤血,肺间质轻微增宽;肾脏组织轻微充血,且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微肿胀;心肌纤维轻度萎缩,心肌间质增宽.[结论]恩拉霉素的毒性极低,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及给药时间的延长,其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作用非常轻微,即恩拉霉素的临床用药安全性极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急性毒性和抗氧化活性等特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纯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用AlCl_3-CH_4O显色法进行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对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体外Fenton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超氧自由基(O^-_2),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OH和O^-_2的清除作用;测定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0.78%)、重复性(RSD=0.52%)、稳定性(RSD=0.65%)、回收率(99.140%)均在误差范围内,提取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达86.780%。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属于无毒化合物,并对·OH和O^-_2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在总黄酮作用剂量为1 250μg/mL时,对·OH和O^-_2的清除率分别达96.45%和50.39%。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P<0.01),其中,在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力高达102.42 U/mL。此外,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P<0.01),以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降低效果最明显。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沙冬青总黄酮体外抗BPIV-3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冬青总黄酮体外抗牛副流感病毒Ⅲ型(BPIV-3)的作用,并对其抗病毒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细胞存活率和抑制率为指标,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沙冬青总黄酮抗BPIV-3活性.分别以感染病毒同时给药、给药后接种病毒、先感染病毒后给药3种方式观察沙冬青总黄酮对BPIV-3病毒的抑制效果.【结果】沙冬青总黄酮的安全浓度为0.187mg/mL,病毒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为10-7.733/0.1mL.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沙冬青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BPIV-3作用,且这种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浓度为0.187mg/mL时,BPIV-3抑制率达89.43%,细胞存活率高达96.66%;当浓度为0.187mg/mL时,阻断抑制率达68.36%,而细胞存活率达到86.98%;当浓度为0.187mg/mL时,对BPIV-3复制抑制效果最明显,达到50.55%,而细胞存活率达到78.81%.同时,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沙冬青总黄酮直接杀灭BPIV-3病毒的效力较阻断作用和抑制作用更强.【结论】沙冬青总黄酮具有良好体外抗牛副流感病毒Ⅲ型(BPIV-3)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测分析优质三黄鸡粤黄882早期发育过程中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为后期动态研究三黄鸡的生长发育及制定生长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分别对0~9周龄三黄鸡粤黄882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并以SPSS 10.0对其2、4、6和8周龄的体重与5个主要体尺指标(胫长、体斜长、胸骨长、胸深和胸宽)进行相关分析和体型指数计算.[结果]三黄鸡粤黄882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均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胫长、体斜长和胸骨长呈全期生长趋势,胸宽和胸深呈阶段性生长趋势,以4~6周龄的增长幅度较高;体重与5个主要体尺指标(胫长、体斜长、胸骨长、胸深和胸宽)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均可很好地拟合出三黄鸡粤黄882的生长曲线,拟合度(R2)在0.9980以上,综合极限体重、拐点周龄和体重等参数,发现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略优于Logistic模型.由Gompertz曲线方程拟合得出公鸡的生长曲线拐点为(8.15,1273.78),母鸡的生长曲线拐点为(4.08,419.25).[结论]三黄鸡粤黄882的生长拐点为公鸡8.15周、母鸡4.08周,公鸡较母鸡发育迟缓.由于公鸡和母鸡的生长速度不一致,其早期生长发育所需营养量也不同,因此三黄鸡粤黄882宜在4周龄前分群饲养,有助于发挥母鸡高水平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