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一种自主型细小病毒,是引起母猪产畸形胎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头胎怀孕母猪感染PPV之后可引起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流产、不孕、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PPV、猪圆环病毒(P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一直是猪病研究的热点,最近研究发现PPV在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广西猪细小病毒与PRRSV、CSFV、PCV2、PRV混合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PCR技术,对广西南宁、玉林、贵港、柳州、钦州和桂林6个市的10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41份病猪组织样品进行猪细小病毒(PPV)的检测;同时,对鉴定为PPV阳性的样品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以确定猪群中PPV与其它病毒混和感染情况。结果,所有样品诸病毒的阳性检出率达17.73%(25/141);流产胎儿PPV阳性率为19.57%(9/46),繁殖障碍母猪扁桃体的PPV阳性率为17.74%(11/62),发病断奶仔猪组织病料的PPV阳性率为15.15%(5/33),PPV与PRRSV、CSFV、PCV2和/或PRV4种病毒均有混合感染现象,混合感染样品占PPV阳性样品的48.00%(12/25)。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同时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2型(PPV2)、猪细小病毒3型(PPV3)、猪细小病毒6型(PPV6)的方法,本研究根据PPV2、PPV3、PPV6各自的NS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上述病原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PPV2、PPV3、PPV6的基因组DNA均能有效扩增,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副猪嗜血杆菌(HPS)、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核酸均无特异性扩增,特异性较强;对PPV2、PPV3、PPV6的重组质粒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32×10^3拷贝/μL、9.62×10^3拷贝/μL、4.25×10^3拷贝/μL,与其他研究者已建立的单一PCR检测结果一致,敏感性较高。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25份可疑临床样品检测,同时利用文献报道的单一PCR方法检测,二者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为检测PPV,及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猪细小病毒(PPV)强毒,在1~5日龄仔猪肾原代细胞上传代,传至20代左右毒力下降。为保持PPV强毒的毒力,我们用一头妊娠母猪(妊娠48d)做剖腹术。用大剂量的PPV细胞培养物注入猪胎儿的羊膜腔内,人工感染猪胎儿,病毒通过猪胎儿体内的组织进行复制,使毒力增强。术后12d迫杀母猪,取胎儿分离PPV强毒。  相似文献   

5.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及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其他年龄的猪感染后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病原猪细小病毒(PPV)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对热具有较强抵抗力,56℃48 h、70℃2 h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性均无明显改  相似文献   

6.
猪细小病毒(PPV)是临床上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致病原,4/6/7型猪细小病毒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型猪细小病毒,并且均已在流产胎儿中发现.为了解福建地区三种猪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本研究收集2020年福建地区68份发病猪血清和20份发病猪组织样品进行调查,发现PPV4、PPV6、PPV7在福建地区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分别为9....  相似文献   

7.
乙型脑炎病毒(JEV)、猪细小病毒(PPV)均能引起猪的繁殖障碍。藤崎优次郎等首先报道日本在同一猪场内有两种病毒的存在。井出诚弥报道了JEV和PPV两种病毒的免疫试验,但未肯定结论。邬捷等提出JEV和PPV和两种病毒是四川秋季初产母猪死胎的主要原因;其后,他们用JEV苗和PPV苗免疫秋季初产母猪预防死胎的研究,获得良好效果。本文的目的是,以血清学方  相似文献   

8.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PPV最早是从培养细胞中发现并分离得到的一种小DNA病毒。研究表明,PPV不仅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随着对猪细小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在猪细小病毒病原学、诊断与防制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基因序列,分别选取各自的保守区段设计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PPV、PRV和PCV-2的多重PCR方法.用建立的方法对采自陕西省部分猪场的286份病料及血样进行检测,从对临床健康猪全血样品中PPV、PRV和PCV-2的检测结果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扩增PCV2、PRV、PPV,建立了同时检测PCV2、PRV、PPV的多重PCR方法。所扩增特异性产物片段大小分别为350、191、270 bp。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用于猪圆环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多重PCR检测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根据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3种病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与CSFV的E2基因、PPV的VP2基因和PRV的gⅡ基因序列互补的3对引物。用这3对引物对人为混合的样品中的PPV和PRV的DNA模板及CSFV反转录后的c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和多重PCR反应奈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3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88bp(CSFV)、575bp(PPV)700bp(PRV)特异性条带;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可以检测到14.5ng/L的CSFV、27.1pg/L的PPV、31.4ng/L的PRV的核酸模板。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一种能快速鉴别猪日本脑炎病毒(JE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准确、高效的多重常规PCR检测方法,针对JEV、PRRSV、PPV、PRV基因保守区域合成特异性引物,优化后获得最优反应条件,对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测定,并应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对JEV、PRRSV、PPV、PRV可进行特异性扩增,对混合阳性质粒检测下限达2×106 copies/μL,对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丁型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相关病毒均无扩增,且重复性良好。用该方法检测51份2021年采集的广西区内组织样品,检出JEV、PRRSV、PPV、PRV阳性率分别为7.84%、50.98%、5.88%、23.53%,且存在多重混合感染的情况。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可应用于临床常见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和监测预警,为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提供了诊断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猪细小病毒病(PPV)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病,主要表现为胎儿和胚胎的感染和死亡,而母猪通常并不表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重组NS1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猪细小病毒(PPV)野毒抗体的NS1-ELISA诊断方法。该方法检测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5种常见猪病病毒的阳性血清均为阴性;检测灵敏度为1:12800;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和10%;与血凝抑制试验(HI)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PPV NS1-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为PPV的野毒抗体检测及PPV流行病学调查等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uovirus,PPV)和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均是导致母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猪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云南省猪主要病毒病的流行趋势,采用PCR和RT-PCR方法对2013—2015年云南省规模猪场和养猪散户送检的临床病例样本进行主要病毒病的病原学检测,主要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日本脑炎病毒(JEV)等。结果表明:PRRSV、PCV-2、CSFV、PRV、PPV在云南省内普遍存在,给猪病防控带来了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7.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严重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综述了PPV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结构和诊断技术及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猪群出现了多种新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感染,其中我国南方地区的猪群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本研究利用PCR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2008—2013年期间的送检病料,进行猪细小病毒2型(PPV2)、PPV3、PPV4、猪类博卡病毒(PBo-likeV)和猪博卡病毒(PBo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阳性率依次为46.4%、21.1%、6.8%、12.3%和5.5%。结合PRRSV和PCV2检测结果,并对新型细小病毒与这2种病毒共感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PPV3和PRRSV、PBo-likeV和PCV2混合感染的几率较高,提示它们在感染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本研究为细小病毒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呈地方性流行, 给生猪的繁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故防制猪细小病毒病非常重要。PPV VP2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衣壳蛋白,在体外能自我装配成病毒样颗粒,并能刺激机体产生抗PPV中和抗体,且可作为抗原转运载体,所以研究VP2对PPV新型疫苗研制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引起猪群繁殖障碍的疫病因素,进行了繁殖猪群的乙型脑炎(JEV)、伪狂犬病(PR)、细小病毒(PPV)、布鲁氏菌病和猪瘟(HCV)免疫抗体的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当地猪群的繁殖障碍至少与乙型脑炎(JEV)、伪狂犬病(PR)、细小病毒(PPV)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