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目前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旨在探讨复方双丁散浸提液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药敏试验的效果。采集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选取蒲公英、紫花地丁等12味中药,碾粉、浸泡、蒸馏、过滤,取滤液配制成4种不同浓度进行药敏试验。试验证明,复方双丁散浸提液在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药敏试验方面有效果,为以后临床试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治疗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亚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长期以来,人们主要用抗生素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致使耐药菌株产生,乳中的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我们在调查乳房炎发病情况的同时,根据中兽医的基本理论和乳房炎的发病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中药复方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定有效的奶牛乳房炎防制措施,从病原菌分离、鉴定、耐药性研究等方面,调查了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并研究了奶牛乳房炎的疫苗防控措施。细菌鉴定表明,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87.1%(54/62);其次是各类杆菌占12.9%(8/62)。药敏试验显示多数病原菌对3种以上的乳房炎常用药物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和中药特性,组成复方中药制剂"增乳健牛散"4种不同的方剂,制备水煎液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4种不同的方剂水煎液都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方剂3为极敏,其他3种不同的方剂为高敏;方剂3抑菌作用最强。[结论]该研究为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相关中草药方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季节采集忍冬茎、叶应用传统的中药煎煮方法提取有效成份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季节的忍冬茎、叶对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且叶的效果较茎好。2)茎与叶的提取物对病原菌抑菌效果也不同,对引起乳房炎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能够起到较佳的抑制效果,对链球菌作用最强,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叶的效果较茎好。由此,忍冬茎、叶可应用于临床上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中药、西药及中西药结合对奶牛乳房炎进行治疗试验,试验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作用,其治疗作用优于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治愈率高达100%,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乳房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每种菌20株,采用药敏纸片法进行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抗生素对奶牛乳房炎的4种主要菌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耐药率达10%~100%,未发现1种对4种菌均高度敏感的药物.对4种菌均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有氟苯尼考、左氟沙星、洛美沙星、氟哌酸和头孢类药物,其敏感度达60%~100%;对4种菌产生较强耐药性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G、链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其耐药率达30%~100%.试验结果对进一步监测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中药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使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52头奶牛的260份乳样,用乳腺炎诊断液(SMT)诊断奶牛乳房炎,并从奶样中分离鉴定出乳房炎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选取4株肠杆菌2、株链球菌和3株葡萄球菌进行中药及其复方的抑菌试验,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中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260份乳样中共分离出176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71株,占总数的40.34%,肠杆菌62株,占总数的35.23%,链球菌25株,占总数的14.21%,这3个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75.57%的乳房炎由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结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单味中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中药复方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临床型及隐性型。本试验将2种临床类型中4种病原菌按比例配制成复合菌苗,对60只390日龄的健康蛋鸡进行免疫接种,提取卵黄制成抗奶牛乳房炎卵黄抗体。并进行了初步临床应用试验,结果显示高免卵黄抗体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及对治疗前的奶样进行DGGE追溯性分析,研究乳房炎奶样中微生物区系结构对乳房炎的治疗和复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克雷伯菌.通过对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奶样进行DGGE追溯性分析,发现乳房炎奶样中除大肠杆菌外,还有假单胞菌、芽孢杆菌、链球菌、沙雷氏菌等其他的致病菌,并且奶样中微生物区系结构与奶牛乳房炎的治愈时间和乳房炎复发有着紧密的联系,区系结构越复杂,治愈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复发,引起后期乳房炎复发的病原菌包含在治疗前的奶样中.  相似文献   

11.
胡燕玲 《现代农业》2013,(12):92-92
一、奶牛乳房炎抗菌素疗法 乳房炎治疗原则为杀灭侵入的病原菌和消除炎症。西医观点认为乳房炎由病原菌引起故无论临床还是隐性型均可采用抗生素疗法,杀灭侵入的病原菌并消除炎性症状。常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霉、氯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及喹诺酮类药等。常规的方法是全身疗法和乳房灌注。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病原、病因,提出了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中草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生物治疗、细胞因子治疗、溶菌酶治疗、细菌素治疗等,并提出了奶牛乳房炎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饲养管理、科学挤奶、定期检查、免疫预防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变化及其规律,进一步阐明其引发病因,为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诊断、加州乳房炎测试法(CMT)、革兰氏染色、菌液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对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及病原菌种类况以药物治疗情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年平均发病率为8.3%,其隐性乳房炎乳占总乳区的40%。奶牛场长期使用头孢噻呋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乳房炎中分离得到的假丝酵母菌和毕赤酵母菌分别占真菌中的73.1%和25%,其中热带念珠菌占38.5%;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分别占细菌中的22.7%和9.1%。【结论】该奶牛场的奶牛乳房炎的年发病率及隐性乳房炎乳较高,真菌比细菌感染率要显著,这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气候和牛场环境等因素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房炎影响奶牛泌乳机能,使产奶量减少,甚至使乳房丧失机能,饮用患病牛的奶对人体有害.近年来,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备受关注.中药具有低毒性、低残留及安全性好等优势,人们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中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中草药,以期替代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中草药防治乳房炎正日益被国内外专家所关注.笔者概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研究近况以及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临床试验研究与应用,同时进行了中草药防治乳房炎作用效果的试验研究,对疗效的作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并且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6,(3):186-187
首先采用LMT法对合肥某奶牛场产奶牛及干奶牛的奶进行检测,以判定发病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然后分别用抗生素、中药和生物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治疗,并从治愈率、临床应用、治疗成本等多方面比较各自优缺点,以探索出防治奶牛乳房炎有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是造成奶牛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奶牛乳房炎主要靠抗生素防治,但因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牛奶中有抗生素残留,食用这种牛奶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注射用胸腺五肽(冻干型)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胸腺五肽对奶牛乳房炎有明显疗效,牛乳中无抗生素残留;注射用胸腺五肽每天使用量在2 mg范围内,奶牛无不良反应产生。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33种单味中草药对6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药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黄连、黄芩、诃子、丹参、石榴皮、金银花等12种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且它们的最低抑菌浓度因药物种类和菌种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同时,结合单方药物的抑菌效果,配置了19种不同的中药复方,并测定了它们的抑菌效果及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11种复方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饲养管理不良,生存条件较差的奶牛患病率较高。此外,奶牛自身身体状况也是影响奶牛发病率的因素之一,不同年龄、体重、泌乳能力的奶牛患病率有所差别。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可以采取单纯的抗生素治疗或单纯中药治疗,也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简单论述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范围内仍未解决的顽疾之一.目前,发生乳房炎后一般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不仅引起产奶量下降甚至停奶,而且会导致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危害人类健康.在此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治疗及其预防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奶牛乳房炎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调查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项研究是在对23省、市、自治区,30个城市40所大中型奶牛场所作的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奶样3006份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以探讨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分布。结果分得细菌和霉菌共24种3650株,其中与乳房炎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12种206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62.52%。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等。并建立了dBASEⅢ“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研究资料数据库检索系统”,制定了“奶牛乳房炎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程序”,为进一步综合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数据,并为乳汁的病原菌监测提出可靠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