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猪脂肪、氢氧化钠、氯化钙为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索脂肪酸钙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过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L_(16)4~5)对脂肪酸钙的加工工艺系数进行反复筛选,探索脂肪酸钙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脂肪酸钙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为氢氧化钠用量占脂肪重的27%、氯化钙用量占脂肪重的25%、皂化反应时间为5h、复分解温度为90℃、用水量为脂肪的4倍。  相似文献   

2.
选用普通羊油做原料,采用皂化和复分解法,研究脂肪酸钙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最佳条件为羊油∶NaOH∶CaCl2=1∶0.4∶0.3,反应温度85℃,皂化3h,复分解2h,可生成白色粉末状脂肪酸钙;解析其红外谱图发现,2 919cm-1和2 852cm-1强吸收峰为脂肪链中甲基、亚甲基的C-H伸缩振动峰,1 577~1 540cm-1区域出现的2个偶合峰归属于羧酸根负离子的伸缩振动峰;化学分析法测定出脂肪酸钙中Ca2+含量为6.14%.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种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钙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处于泌乳前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配对分组设计分成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g棕榈油脂肪酸钙、200 g大豆油脂肪酸钙、200 g葵花籽油脂肪酸钙。预饲期15 d,试验期45 d。于正试期分别测定4组奶牛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日粮中添加棕榈油脂肪酸钙后,奶牛血糖含量提高7.15%、血浆尿素氮降低2.09%、血浆β-羟丁酸含量降低16.68%、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降低20.64%;添加大豆油脂肪酸钙后,奶牛血糖含量降低2.78%、血浆尿素氮含量增加18.17%、血浆β-羟丁酸含量降低15.42%、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降低5.86%;添加葵花籽油脂肪酸钙后,奶牛血糖含量降低0.98%、血浆尿素氮含量增加4.26%、血浆β-羟丁酸含量降低30.36%、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提高6.00%。[结论]日粮中添加3种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钙,均能降低奶牛脂肪组织的动员,有效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棕榈油的提取工艺,分析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方法]使用螺旋压榨法提取棕榈油,用气相色谱分析棕榈油的脂肪酸组分。[结果]提取得到的棕榈油含有7种脂肪酸成分,以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约占53.3%,饱和脂肪酸约占45.3%。[结论]螺旋压榨提取棕榈油的工艺可行,提取的棕榈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添加亚麻油脂肪酸钙和鱼油脂肪酸钙后对绵羊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方法将15只体重相近(30.2±2.2)kg的杂交公羔羊按单因素随机设计原理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添加40 g/d亚麻油脂肪酸钙、基础日粮添加40 g/d鱼油脂肪酸钙的日粮进行消化试验.结果添加40 g/d脂肪酸钙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腹部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棕榈油、鱼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以不同的比值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挑选252尾初始体重为(5.26±0.10)g的幼虾进行120 d的养殖,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4尾虾),试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棕榈油添加水平的增加,幼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均呈现降低趋势。饲料3和饲料 4组幼虾SG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饲料4、5和6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1和饲料3组,饲料 4组、饲料5组和饲料 6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一脂肪酸的组别(饲料1、5、6组)肝胰腺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混合脂肪源的组别(饲料2、3、4组)(P<0.05)。各饲料组中,饲料4组肝胰腺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P<0.05),饲料 5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P<0.05)。各饲料组幼虾肌肉中∑SFA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肌肉中均检出18种脂肪酸,∑PUFA>∑SFA>∑MUFA,n-3/n-6系∑PUFA值范围为1.44~1.84。研究表明,仅以棕榈油、鱼油和豆油作为饲料脂肪源时,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以混合的鱼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时,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SR、SGR和增重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花绒坚甲成虫的脂肪酸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分别为油酸59.93%、亚油酸19.33%、亚麻酸3.91%、棕榈酸10.87%、棕榈油酸3.13%、硬脂酸2.8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3.17%,特别是油酸相对含量较高,花绒坚甲可作为优质的脂肪酸源.  相似文献   

8.
脂肪酸钙是以动植物脂肪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将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的一种保护油脂,又称过瘤胃脂肪,是一种新型的反刍动物能量添加剂.自80年代以来,已研制生产出不同品种的脂肪酸钙,但在我国脂肪酸钙商业化产品还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9.
采用钠萘作还原剂制备C60负一价离子,计量易控制,方法简便.利用复分解反应首次合成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的C60盐,产物经UV-NIR、IR、ESI-MS表征,并研究了其ESR性质和被空气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USU型结构脂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新型母乳替代脂,在脂肪酸组成与分布上与母乳脂肪相似,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可防止婴儿便秘.该试验以棕榈硬脂油和芥菜籽油为原料,利用酶促酯交换反应制备USU型结构脂.研究了底物摩尔比(mol:mol)、脂肪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结构脂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结构脂最佳制备条件进行了优...  相似文献   

11.
尿素包合法分离纯化山核桃油中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尿素包合纯化山核桃油中亚油酸的工艺,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尿素包合反应中温度、时间、脂肪酸/尿素、甲醇/尿素等因素对亚油酸纯度及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脂肪酸)/m(尿素)为0.3,V(甲醇)/m(尿素)为2.5,包合温度为-5℃,包合时间为24 h的优化条件下,山核桃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由23.80%提高到80.73%。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制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过程中脱钙的工艺条件,以香猪骨为原材料,HCl溶液为脱钙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脱钙时间、HCl浓度和液料比(mL:g)为自变量,脱钙液中钙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对脱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猪骨粉脱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钙时间50h,HCl浓度0.6...  相似文献   

13.
蛋壳中碳酸钙转化为柠檬酸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习  马美湖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5):1031-1040
【目的】通过酸性介于碳酸和柠檬酸之间的有机酸与蛋壳反应制得有机酸钙,再与柠檬酸反应,置换出柠檬酸钙。【方法】试验对有机酸进行筛选,选定有机酸为乙酸。对试验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试验进行优化,然后对产品进行纯化处理。【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壳过量30%、固液比1∶19.8、蛋壳粉与乙酸在25.4℃下反应3.5 h、柠檬酸与乙酸钙在50℃下反应3 h、加入柠檬酸的不足量为25.4%。【结论】在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利用蛋壳制备柠檬酸钙的产率为86.2%,纯化后的最终产率为85.4%,纯度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选择体重差异不显著并安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小尾寒羊4只,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脂肪酸钙、植物脂肪粉、硬脂肪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干物质采食量及营养物质全消化道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pH值及氨浓度影响均不显著;在干物质采食量方面,脂肪酸钙组的采食量最高,硬脂肪组最低。但各处理与对照组以及各处理组之间,脂肪酸钙组与植物脂肪粉组的蛋白消化率比对照组要低,且在0.05水平上有差异;硬脂肪组蛋白消化率比脂肪酸钙组和植物脂肪粉组要高,其中硬脂肪组与植物脂肪粉组在0.05水平有差异;各处理组脂肪消化率均比对照组脂肪消化率要高,而且在0.05水平有差异,但处理组之间在0.05水平上无差异;植物脂肪粉组ADF和NDF比对照组消化率要低,且在0.05水平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酶法制备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鲽鱼骨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鲽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优化鲽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合成工艺参数。分析pH与酶解时间对鲽鱼骨胶原多肽功能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多肽液与骨粉酸解液体积比、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骨胶原多肽与鲽鱼骨粉酸解液螯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为酶制剂,pH为8,温度60℃条件下酶解1h所得的骨胶原多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乳化性。采用体积比为3∶1的多肽液与骨粉酸解液为螯合反应液,pH 8,反应温度40℃,螯合40min得到的产品螯合率最高,为98.64%。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脂肪酸钙、乙酸钠和棉籽对改善乳脂率等的效果,选用9头黑白花奶牛(1产次),采用3×3“拉丁方”法(每期2周)进行试验。试验时,脂肪酸钙和乙酸钠并用,其添加量分别为220克/日和280克/日,棉籽的饲喂量为1公斤/日。均与混合饲料拌匀后一起饲喂。此外,对照组以及脂肪酸钙和乙酸钠并用组适当增加混合饲料的供给量,使各期的营养水平保持一致。试验结果如下:a.无论产乳量、乳脂率和乳脂肪量均以添加脂肪酸钙和乙酸钠并用为最好,其次是棉籽,对照组稍差。各期间的乳脂肪量均有明显的差异。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风味鱼罐头的油炸载体和油炸工艺。[方法]研究棕榈油熔点、棕榈油与大豆油复配比、油鱼质量比、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对风味鱼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风味鱼油炸最佳工艺条件:熔点42℃棕榈油,100%棕榈油,油鱼质量比为9.8∶1.0,油炸温度186℃,油炸时间3.4 min。[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风味鱼的油炸工艺,为风味鱼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静  王永  杨耀东  雷新涛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2):2124-2128
[目的]比较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差异,为其作为优质食用油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检测6种市售食用油及20份新鲜油棕果提取的棕榈油,比较各油脂的脂肪酸组分差异,并分析新鲜油棕果提取的棕榈油脂肪酸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6种食用油的油酸含量均较高,最高的是油茶油,油酸含量高达74.34%,最低的是葵花籽油,为15.25%;亚油酸含量则以葵花籽油最高(60.92%),油茶油最低(7.08%);棕榈油中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0.96%,其次为油酸,所占比例为35.31%;各食用油中的月桂酸、肉豆蔻酸和硬脂酸含量均较低.芝麻油、油茶油、菜籽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在76.00%以上.对20份新鲜的油棕果进行脂肪酸组分分析,发现部分油榈种质油酸含量较高,可达53.48%,亚油酸含量最高为16.64%;棕榈酸与油酸呈较强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结论]棕榈油中脂肪酸组分与其他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异明显,其棕榈酸含量较高,油脂饱和度也较高,但棕榈酸与油酸呈负相关,可在育种工作中培育高油酸、低棕榈酸的油榈品种,使其成为优质的食用油源.  相似文献   

19.
高产奶牛泌乳初期能量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高产奶牛泌乳初期能量的需要。选取体重、胎次、泌乳日龄和产奶量基本相同的健康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4头,每组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A组为添加脂肪300 g;B组为添加脂肪450 g;C组为添加脂肪600 g;D组为添加自制脂肪450 g;E组为对照组。预饲期17 d,试验期3 d。加300 g脂肪酸钙的A组增奶效果差异显著(P<0.05)。加300g脂肪酸钙的试验组增加产奶量12.5%(P<0.05)。添加玉米油脂肪酸钙450 g增加产奶量16%(P<0.05)。结果表明,玉米油的性能优于其他脂肪酸钙。添加过瘤胃脂肪使乳脂率显著提高12.5% ̄16.28%(P>0.05)。随着添加过瘤胃脂肪量的增多,乳蛋白有升高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20.
日粮中添加0、30、60 g/(只.d)脂肪酸钙分别在普通羊舍和暖棚羊舍中育肥小尾寒羊56 d,结果表明:添加60 g/(只.d)脂肪酸钙可以显著提高绵羊日增重(P<0.05),但并不提高经济效益;在普通羊舍中,添加30 g和60 g脂肪酸钙可分别提高绵羊日增重13.3%(P>0.05)和33.2%(P<0.05),而在暖棚中,添加脂肪酸钙后并未影响绵羊日增重;羊舍类型对绵羊日增重、采食量无显著影响,添加脂肪酸钙也不影响绵羊总采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