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土壤样中分离到3株高产中性蛋白酶的菌株,命名为DB2、B1、Qm.以发酵液中的单位蛋白酶活力和生物量为指标,利用该3株菌分别对大豆粕、菜籽饼、茶籽饼作为发酵基质进行了初步的降解蛋白能力比较研究.结果表明:DB2、B1、Qm均能很好的降解3种粕中的粗蛋白.经初步鉴定DB2、B1为芽孢杆菌,Qm为曲霉.实验初步表明同属的芽孢杆菌菌株对大豆粕、菜籽饼和茶籽饼的降解能力相近,芽孢杆菌和曲霉对大豆粕的降解能力相近,对菜籽饼的降解能力不同,对茶籽饼的降解能力相近.  相似文献   

2.
筛选出耐酸耐胆盐且产蛋白酶、淀粉酶性能较好的优势芽孢杆菌菌株,以期制备高效复合益生素或应用于豆粕发酵。首先,对分离并镜检出的17株菌株进行耐酸耐胆盐特性初筛,而后对筛出的3株菌株进行耐酸耐胆盐梯度复筛,随后检测其发酵豆粕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对抗原蛋白的降解能力。最后通过16SrRNA扩增比对鉴定筛选的菌种,进而通过MEGA4.0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成功筛选出1株耐酸耐胆盐、产蛋白酶和淀粉酶,且能高效降解豆粕抗原蛋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9。  相似文献   

3.
通过"富集—初筛—复筛"流程,筛选出4株对纤维素有强降解能力的菌株,分别标记为TG1、HN1、HP2、P3。对4株菌的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定量测定;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TG1为放线菌,HP2为地衣芽孢杆菌,P3、HN1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禾本科杂草根际取样,分离固氮芽孢杆菌,并测定各菌株的抑菌活性及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筛选多功能芽孢杆菌菌株.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11株固氮芽孢杆菌主要包括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其中7株菌株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两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5株菌株能有效降解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两种有机磷农药.巨大芽孢杆菌BM3和地衣芽孢杆菌BL6具有明显的固氮、抑菌和降解有机磷农药等多种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能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4株能降解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的降解菌,初步鉴定:2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分别为BM1和BM2,1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BL4,1株为假单胞菌属菌(Pseudomonas)P3。摇床培养7 d后,除BM1外,BM2、P3、BL4菌株对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率均在90%以上。盆栽试验表明:菌剂处理30 d后,对土壤中2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均在78%以上。  相似文献   

6.
陈君  覃东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84+22666-22584,22666
[目的]选择对菜籽饼脱毒效果最佳的菌株。[方法]以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乳酸菌为供试菌株,分别对菜籽饼进行单菌株和混菌株发酵脱毒试验,测定脱毒效果。[结果]混菌株发酵的脱毒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发酵,混菌株发酵中3菌株脱毒效果又优于双菌株发酵。乳酸菌、黑曲霉和酵母菌3种菌株的组合,对菜籽饼硫甙的脱除率达75.2%,对植酸、单宁的去除率分别达58.9%和66.7%。[结论]该研究为菜籽饼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和发霉菜籽饼中分离、筛选出具有较好的降解硫甙、异硫氰酸酯(ITC)和恶唑烷硫酮(OZT)能力的霉菌6株,酵母菌5株,细菌8株。经过单菌株和混株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混株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发酵,混株发酵中三菌株发酵效果又优于双菌株发酵。筛选出的M2、X3和X8等3种菌株的组合,对菜籽饼发酵后硫甙的降解率达到了67.8%,粗蛋白质含量也提高了19.2%。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筛选、检测,得到氯苯类化合物的降解菌,对其降解率进行研究,并通过16S rRNA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具有降解活性的菌株,在18℃、pH 7.2时降解率较高。初步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炭疽杆菌(B.anthraci)、同温层芽孢杆菌(B.stratosphericus)。  相似文献   

9.
选用从健康动物肠道中分离的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按照益生菌的特定要求,模拟体内胆盐环境(胆盐含量0.3%w/v),来监测菌株的耐受能力;测定在人工胃液、肠液环境中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存活率,初步筛选能够作为益生菌的芽孢杆菌。试验结果表明,有3株芽孢杆菌分别为:B5329、B22、B544,在胆酸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耐受能力,其中B544还具有很强的产淀粉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选取10种微生物菌株,分析其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能力,根据厨余垃圾中有机质成分及酶活功能信息构建一种高效降解厨余垃圾复合菌剂,并进行厨余垃圾堆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产淀粉酶的能力最高,地衣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能力最高,米曲霉产纤维素酶的能力最高,枯草芽孢杆菌产脂肪酶能力最高。拮抗性试验发现只有短芽孢杆菌属与地衣芽孢杆菌存在拮抗性关系。分别选取5株高酶活微生物构建4组复合菌剂,酶活测定结果表明,由盐居固氮菌(Azotobacter salinestri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组配的F2微生物复合菌剂的产酶能力较好,其中淀粉酶为25.0 U/mL,蛋白酶为0.13U/mL,纤维素酶为1 244 U/mL,脂肪酶为4.09 U/mL。堆肥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F2组最高温达到67℃,高温期持续14 d,C/N为18.31,pH值为9.08,种子发芽指数为103.17%,相较于CK组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合渔用微生态制剂的益生菌,从池塘边发酵鱼肉汤中分离芽孢杆菌,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及gyrA、gyrB、rpoB和purH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产淀粉酶、产蛋白酶能力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6株芽孢杆菌分属于4个种,1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为阿氏芽孢杆菌(B.aryabhattai),2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6株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均具有产蛋白酶能力,其中4株具有产淀粉酶能力.  相似文献   

12.
1株嗜热性羽毛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环境中得到1株嗜热高效角蛋白降解菌,用以羽毛粉为唯一碳源、氮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经筛选得到1株嗜热降解羽毛角蛋白的Y6菌株,通过对该菌株菌落、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分析,使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BLAST进行16S rRNA的相似性比对。相似性比对结果显示,Y6菌株与地衣芽孢杆菌Xmb047(Bacillus licheniformis Xmb047)的同源性99%,初步认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命名为Y6(Gen Bank登陆号KY082766)。采用该菌降解完整羽毛,发酵72 h后,完整羽毛仅剩下羽轴,羽枝被完全降解,说明Y6菌株有着较强的羽毛降解能力;用不同浓度硫酸铵溶液盐析发酵产物上清液,筛选出硫酸铵浓度为70%时,分离的粗酶液总活性最高。酶活性试验表明,Y6所产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pH值为8.0,Fe~(3+)、Zn~(2+)对蛋白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较强地抑制蛋白酶活性,表明该蛋白酶属于金属蛋白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 14 株细菌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材料基础。 【方法】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 14 株细菌中初步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菌株;对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 和 16S rD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使用刚果红染色法比较各菌株降解纤维素的能力,用 DNS 法检测各菌 株的纤维素酶活力。【结果】初步筛选出 7 株产纤维素酶菌株,经 16S rDNA 鉴定,其中 4 株为地衣芽孢杆菌、 3 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刚果红染色法初步判定 7 株芽孢杆菌纤维素降解能力大小表现为 LW006>LW005>LW00 4>LW002>LW007>LW003>LW001,其中菌株 LW006(枯草芽孢杆菌)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其透明圈直径达 22.5 mm;经 DNS 法测定,7 株芽孢杆菌的纤维素酶活力大小表现为 LW006>LW005>LW004>LW007>LW003>LW 002>LW001,其中菌株 LW006 纤维素酶活力最高,酶活力为 1.22(±0.07)U/mL。【结论】菌株 LW006 是相对 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有望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优良的益生菌株,在鲊辣椒发酵过程中对其芽孢杆菌及乳酸菌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其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从该时期共分离得到9株芽孢杆菌与10株乳酸菌,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占优势。5株芽孢杆菌对龙虾残饵降解研究表明,B1与B18这2株蜡样芽孢杆菌在48 h对残饵中淀粉降解率都高达60%以上,对蛋白的降解率达到50%以上,是净水的优良候选菌株。4株乳酸菌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L1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产酸最强,而抗氧化活性也最高,且含有丰富的胞外多糖,可作为发酵乳制品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B1生物降解菌的快速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8孔板微培养的方法对336株芽孢杆菌菌株进行黄曲霉毒素B1生物降解菌的快速筛选,获得14株能在以香豆素作为惟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芽孢杆菌菌株。在投料浓度为100μg/kg条件下,对这14株芽孢杆菌进行复筛,获得1株黄曲霉毒素B1降解率为83.20%的芽孢杆菌菌株。通过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这株芽孢杆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16.
从水产饲料中分离得到4株菌株,分别命名为A2、A3、A4、A5。通过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电镜结构观察、生长特征分析、产酶试验以及抑菌试验发现,菌株细胞形态为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A2、A4、A5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45℃,A3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50℃;4个菌株均产蛋白酶,A2菌株产蛋白酶能力最强;A2、A3菌株产淀粉酶,A4、A5菌株基本不产淀粉酶;4株菌株对大肠杆菌都没有抑菌作用,A2和A5菌株对共培养的沙门氏菌分别有31.2%和22.9%的抑菌效果。序列分析表明,A2菌株属于嗜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3、A4、A5菌株属于嗜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对4株芽孢杆菌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可为后续试验以及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海洋生物和环境中分离鉴定出产消化酶代谢产物的芽孢杆菌,为微生态制剂的研制提供益生菌种。【方法】从雷州半岛近岸海域采集样品,用高温处理、富集培养和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分离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细胞结构、染色特征、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淀粉-碘比色法和橄榄油乳化法测定分离菌株代谢产物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结果】从22份样品中初步鉴定出疑似芽孢杆菌43株,筛选3种消化酶综合活性最强的8株,经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有蜡样芽孢杆菌3株、暹罗芽孢杆菌3株、特基拉芽孢杆菌1株、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1株。其中,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BC1产脂肪酶活力最高,为52.13 U/mL;蜡样芽孢杆菌BC3产蛋白酶活力最高,为4.78U/mL;暹罗芽孢杆菌BC6产淀粉酶活力最高,为2.35 U/mL。【结论】成功筛选出产消化酶代谢产物的海洋源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芽孢杆菌的共发酵对蛋白酶产量的影响。[方法]对4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芽孢杆菌,通过菌株两两配伍发酵或三者配伍共发酵培养,分别检测单一菌株发酵产物和不同菌株共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结果]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均具有一定的产蛋白酶能力,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共发酵培养48 h后蛋白酶活力有显著提高。[结论]菌株之间的科学配伍在共发酵中可以显著提高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猪源高产蛋白酶芽胞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酪蛋白培养基从猪粪便样品中分离产蛋白酶的芽胞杆菌,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酶活力,对筛选到的高酶活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从86株分离茵中筛选了一株酶活较大的菌株B.A464,革兰氏阳性菌,呈粗杆状,能形成卵圆形芽孢,16SrDNA序列长度是1463bp,与蜡样芽孢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所产蛋白酶活力为2.19×10^3U·mL^-1。  相似文献   

20.
不同菌株配伍摇瓶发酵蛋白酶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产蛋白酶不同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协同作用以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采取酪素平板初筛的方法,从分离的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产蛋白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再通过菌株两两配伍发酵和三者配伍摇瓶发酵培养,采用Foiln-酚法分别检测不同菌株配伍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酪素平板初筛结果表明,SH、TCP和B1 3株纳豆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活力高,SH和B1配伍发酵培养48 h后,酶活力比单菌株发酵分别提高了37.69%和59.23%.菌株之间的科学配伍在摇瓶发酵中能显著提高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