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准确预测荔枝的呼吸速率,该文以"桂味"荔枝果实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密闭空间系统法对不同温度(5、10、15、20、25℃)下贮藏期间荔枝呼吸速率及贮藏空间O_2和CO_2浓度进行检测,分别以非线性模型、基于酶动力学原理的Michaelis-Menten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对荔枝呼吸速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3个模型标准差小于0.05,非线性模型P1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0%~28%,Michaelis-Menten模型P2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4%~14%,多元回归模型P3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0%~10%;多元回归模型P3误差最小并且走势与实际值更吻合;荔枝贮藏过程中气体浓度变化与时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温度与呼吸速率之间存在明显的Arrhenius关系,荔枝呼吸特性满足Michaelis-Menten模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P3可以准确的预测荔枝的呼吸速率,该模型分析了影响呼吸速率的多个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动态气调参数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孢菇高氧动态气调保鲜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涵  李玲  王相友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4):282-290
为提高双孢蘑菇保鲜效果,在(2±1)℃下采用高氧动态气调方法对双孢蘑菇进行贮藏试验,选取第1阶段不同O_2/CO_2比例的气体组分、换气时间、第2阶段不同O_2/CO_2比例的气体组分作为影响因素,考察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总色差ΔE、硬度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对双孢蘑菇的动态气调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第1阶段O_2比例高于80%时,可显著抑制双孢蘑菇ΔE的上升(P0.05);第2阶段80%O_2+20%CO_2气体组分,可使双孢蘑菇的ΔE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硬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换气时间则影响较小。最优的动态气调条件为:第1阶段气体组分100%O_2,第3天换气,第2阶段气体组分80%O_2+20%CO_2,双孢蘑菇的ΔE、硬度值和感官品质评分分别为:19.40、6.84×105 Pa和9.52。将此最优动态气调运用于双孢蘑菇的保鲜,研究发现,与静态气调相比,该动态气调显著抑制了双孢蘑菇的呼吸速率与膜结构的损坏,维持了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效抑制了贮藏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保持了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并延长其保鲜期至28 d,提高了双孢蘑菇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3.
气调贮藏对双孢蘑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气调贮藏抑制双孢蘑菇褐变的作用机理,采用透射电镜法对气调贮藏条件下双孢蘑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了双孢蘑菇细胞超微结构完整性与组织褐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组织细胞的完整性与褐变度密切相关,适宜的气调环境能够显著抑制双孢蘑菇贮藏过程组织细胞的降解,从而延缓组织褐变。  相似文献   

4.
适宜热烫条件保持双孢蘑菇片品质和颜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保持双孢蘑菇片的品质和颜色,采用85、90、95和100℃的热水分别对双孢蘑菇片进行不同时间的热烫处理,以未经热烫的双孢蘑菇片为对照,测定其干片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其颜色的变化。结果表明:热烫后双孢蘑菇片的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分别损失66.67%~93.33%和12.33%~59.49%,抗氧化活性减弱16.86%~42.75%;与未热烫样品相比,热烫可使双孢蘑菇片亮度L值下降11.23%~30.63%,而色度变化不大,但总色差从10.12±0.55增到22.86±0.21。综合考虑热烫温度和时间对双孢蘑菇片抗坏血酸、总酚、抗氧化活性和颜色的影响,确定双孢蘑菇片的较佳热烫条件为85~95℃温度下处理1~2 min,在此条件下能较好的保持双孢蘑菇片的营养品质和颜色。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护色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双孢蘑菇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褐变抑制剂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双孢蘑菇MA贮藏中有利于色泽保持的最适褐变抑制剂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对双孢蘑菇贮藏保鲜效果较好的褐变抑制剂及其浓度为:0.1%的无水亚硫酸钠溶液、0.06%~0.10%的抗坏血酸溶液、0.8~2.6 mmol/L的半胱氨酸溶液;保鲜液最佳配比为2 mmol/L半胱氨酸、0.05%抗坏血酸、0.15%无水亚硫酸钠、浸泡时间8 min。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提高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为目的,采用自制小型气调干燥试验设备,以CO2、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进行干制对比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室气体的O2含量相同条件下,以N2置换部分空气为干燥介质,可提高双孢蘑菇片的脱水率,干制品褐变度降低、维生素C保存率较高。用均匀试验设计回归分析程序拟合产品的褐变度、维生素C和ADF质量分数随干燥室气体O2含量、干制温度和干制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置信水平达95%,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脉冲强光(IPL)处理对采后食用菌贮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新鲜双孢蘑菇为原料,采用不同强度(28.8、48.0、67.2 mJ·cm-2)的IPL进行前处理,研究其在25℃贮藏期间生理指标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IPL处理能有效延缓双孢蘑菇开伞、质量损失、褐变及脂膜氧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有硬度。同时,IPL处理可显著抑制双孢蘑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P<0.05),可减缓其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P<0.05),其中48.0 mJ·cm-2处理组效果最佳;贮藏第8天,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9.06%、53.63%。本研究结果为IPL技术在控制食用菌品质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素对自然气调下双孢蘑菇呼吸速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温度、容器内顶隙气体体积与双孢蘑菇体积比、O2浓度、CO2浓度及处理时间t对双孢蘑菇呼吸速率的影响,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重回归分析法,确定了双孢蘑菇呼吸速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对双孢蘑菇呼吸耗氧率RO2、二氧化碳生成率RCO2、呼吸商RQ的影响比体积比的影响更显著;25、18和4℃时,O2浓度、CO2浓度及时间t 3因素中,时间t对RCO2的影响最大,而12℃时,CO2浓度对RCO2的影响最大;12℃时,随着体积比的增大,CO2浓度、时间t的影响作用减弱,O2浓度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鸡蛋新鲜度无损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鸡蛋的新鲜度、贮藏期进行无损检测,在鸡蛋生产、流通、加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进行了鸡蛋新鲜度(哈夫值)常规指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变化的试验,采用高分辨率的工业化数字摄像头,以冷光源背向照明方式(照度为10 000 Lx)获取数字图像,并提取了鸡蛋的图像特征蛋黄指数和气室指数。建立了鸡蛋新鲜度与蛋黄指数、贮藏时间与鸡蛋新鲜度、贮藏时间与蛋黄指数和气室指数的关系模型。得知鸡蛋新鲜度与蛋黄指数呈线性相关性,经检验实测值与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6%;贮藏时间与鸡蛋新鲜度以及贮藏时间与鸡蛋蛋黄指数、鸡蛋气室指数均具有二次函数关系,经检验实测值与预测值绝对误差不超过2 d。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采用背向照明方式采集的鸡蛋的透射图像得到鸡蛋的蛋黄和气室的图像信息,可以预测鸡蛋的新鲜度和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
高氧气调贮藏下双孢蘑菇品质和抗性物质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索高氧处理对双孢蘑菇保鲜的效果,该试验研究了体积分数为40%、60%、80% 和100% O2及空气气流连续处理对双孢蘑菇在2℃、12 d 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和抗性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氧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60%~100%高氧处理可显著抑制双孢蘑菇硬度的下降、菇肉和菇皮的褐变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增加,60%~100%高氧处理的双孢蘑菇脯氨酸含量低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差异不显著。总体来看, 高氧处理有效保持了双孢蘑菇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43  
农产品采后保鲜始终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果蔬进行保鲜可以减少化学合成杀菌剂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并有效防止植物病原菌的抗药性。能够应用到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主要是天然香辛料和部分中草药, 其提取物对果蔬贮藏保鲜过程中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天然防腐保鲜剂的活性成分大多是挥发性精油,主要通过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膜或者能量代谢途径达到抗菌效果。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的主要应用方式有浸蘸、熏蒸、喷洒或与保鲜纸及涂膜剂等载体相结合,但目前尚缺乏成熟的产业化应用技术。发展植物源果蔬保鲜剂的未来研究应集中于确定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与构效关系,以及产业化应用的系统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2.
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hydrogen sulfide (H(2)S) plays various physiological roles in plants, such as seed germination, root organogenesis,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and senescence of cut flowers. However, whether H(2)S participates in the regulation of ripening and senescence in postharvest fruits remains un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H(2)S on postharvest shelf life and antioxidant metabolism in strawberry fruits was investigated. Fumigation with H(2)S gas released from the H(2)S donor NaHS prolonged postharvest shelf life of strawberry fruit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Strawberry fruits fumiga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H(2)S sustained significantly lower rot index, higher fruit firmness, and kept lower respiration intensity and polygalacturonase activities than controls. Further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H(2)S treatment maintained higher activities of catalase, guaiacol peroxidase, ascorbate peroxidase,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and lower activities of lipoxygenase relative to untreated controls. H(2)S also reduced malondialdehyde, hydrogen peroxide, and superoxide anion to levels below control fruits during storage. Moreover, H(2)S treatment maintained higher contents of reducing sugars, soluble proteins, free amino acid, and endogenous H(2)S in fruits. We interpret these data as indicating that H(2)S plays an antioxidative role in prolonging postharvest shelf life of strawberry fruits.  相似文献   

13.
果蔬气调包装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气调包装是一种可延长新鲜水果货架寿命的重要技术。气调包装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包装内气体成分、温湿度的调节。建立气调包装的理论模型是保证气调包装质量、进行气调包装系统设计的关键。该文综述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论述了果蔬呼吸模型、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包装内外气体交换模型、包装内温度与湿度变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果蔬气调包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气调包装条件下果蔬呼吸强度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气调包装(MAP)条件下果蔬呼吸强度模型的研究情况。探讨了在一定的贮藏时间内果蔬呼吸强度与袋内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MAP的最佳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MAP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果蔬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参数估算法在气调包装果蔬呼吸速率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果蔬呼吸作用与薄膜透气特性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果蔬薄膜包装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参数估算法测算出番茄呼吸速率值。新方法克服了传统密闭法的缺点,适用于包括非平衡状态的整个贮藏阶段,因而更能客观地反映果蔬呼吸速率的真实值。另外,根据已建立的果蔬自发气调包装(MAP)数学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出不同温度条件下袋内气体浓度和体积变化的情况,为实际果蔬MAP设计和系统内气体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速冻莲藕片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寻贮藏温度对速冻莲藕片品质的影响及预测其货架期,该文研究在贮藏温度?5、?15和?25℃条件下,速冻莲藕片维生素C、色泽和硬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3个指标变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速冻莲藕片维生素C、色泽和硬度的变化速率逐渐增加,?5℃条件下贮藏的速冻莲藕片品质快速下降,?15和?25℃条件下贮藏前期莲藕片品质下降不显著(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25℃部分玻璃态贮藏的莲藕片品质最佳;不同贮藏温度下速冻莲藕片维生素C和硬度变化符合一级反应,总色差和亮度变化符合零级反应,速冻莲藕片维生素C、色泽和硬度反应速率常数符合Arrhenius方程,并建立莲藕片货架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其验证发现模型拟合度良好(R20.9),能预测速冻莲藕片贮藏期各品质指标变化和不同温度下的货架期寿命。研究结果可为速冻莲藕片低温贮藏品质变化和货架寿命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果蔬热处理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及验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果蔬采后热处理过程的传热机理,建立了柱状与球状果蔬热处理的普适传热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多种边界条件下柱状与球状果蔬热处理时的组织温度变化及动态响应,柱状及球状果蔬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及均方根误差均低于5%。热水浸泡法与热空气法的对比试验表明:达到相同的热处理效果,伊丽莎白香瓜热水浸泡法的处理时间仅为热空气法的35%~50%;热水浸泡法中香瓜果实的表面换热系数为190~250 W/(m2·℃),而在热空气法中仅为10~30 W/(m2·℃  相似文献   

18.
高湿度贮藏环境保持香梨表皮蜡质延缓衰老进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相对湿度对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的影响及与耐贮性的关系,该文设置3个不同相对湿度(25℃,40%~45%、60%~65%和80%~85%),研究不同湿度贮藏下香梨表皮蜡质含量和化学组分的变化及与贮藏品质的相关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不同湿度贮藏香梨表皮蜡质的化学组分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测定好果率、失重率、表观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等贮藏品质参数,最后对蜡质含量、化学组分及贮藏参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相对湿度40%~45%)和处理组的蜡质均由烷烃、烯烃、脂肪酸、醇类、醛类、酯类和萜类组成,但所含具体物质种类和含量略有差异。不同湿度贮藏条件对蜡质含量和各化学组分均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湿度80%~85%贮藏可显著保持蜡质含量、烷烃和醛类物质,延缓脂肪酸和醇类物质增加(P<0.05)。蜡质化学组分及采后衰老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各蜡质组分中,酯类和萜类物质对贮藏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烷烃和醇类物质,其中:酯类物质与失重率、硬度和好果率极显著相关(P<0.01);萜类物质与失重率和好果率极显著相关(P<0.01);烷烃物质与失重率极显著相关(P<0.01)。总体来看,在贮藏过程中,高湿度贮藏环境通过保持表皮蜡质含量和化学组分延缓香梨衰老进程,维持稳定的蜡质化学组成对采后香梨贮藏品质的保持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纳米粒子应用于果蔬保鲜中,该研究以芒果叶提取液和偏钛酸(TiO(OH)2)为原材料,采用生物合成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2)粒子。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了纳米TiO2生物合成工艺,研究了其抗菌性能。优化合成工艺为:TiO(OH)2添加量0.65 g,反应时间10.2 h,灼烧时间2 h,灼烧温度786 ℃。纳米TiO2的光诱导降解率为96.24%,与理论值标准偏差为0.6%。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结果显示,生物合成的纳米TiO2为锐钛矿型。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显示,生物合成后改性的纳米TiO2粒径分布在10~30 nm,无明显聚集体。紫外(Ultraviolet,UV)光诱导,生物合成改性的纳米TiO2(P<0.05)对青霉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该制备工艺为光诱导抗菌性纳米TiO2的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