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烟草花叶病毒U1株系TMV-U1序列,人工合成引物,通过PCR扩增并克隆了烟草花叶病毒蚕豆株系(TMV-B)的外壳蛋白(CP)基因和3'端非编码区。DNA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外壳蛋白基因全长459个碱基,编码151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全长224个碱基。与TMV-U1株系相比,TMV-B仅在CP基因上有一个碱基缺失,并导致CP基因提前终止,使其编码的氨基酸少7个。将CP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插  相似文献   

2.
番茄双抗TMV和CMV基因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T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5′和3′端分别合成寡聚核苷酸引物P1和P2,并分别引入ClaI和BamHI位点,采用PCR技术扩增TMVCP基因,用ClaIBamHI消化后重组到pBlue scriptKS+中,并将该基因与CMVCP基因重组在同一个表达载体pE3上获得双价CP基因表达载体pETC2,转化番茄,获得再生植株。通过点杂交、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证实2、12和13号为转TMV和CMVCP基因的工程植株。工程植株在温室中表现正常,比对照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已报道的TMVU1株系(TMV-U1)的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烟草花叶病毒蚕豆分离物(TMV-B)上扩增移动蛋白(MP_基因及其邻近序列,将比CDNA片段克隆于pBluscriptSK质粒上,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MP基因由80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68个氨基酸,与TMV-U1的MP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的99.01和98.89%,与TMV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报道的TMV U1株系(TMV-U1)的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烟 草花叶病毒蚕豆分离物(TMV-B)上扩增移动蛋白(MP)基因及其邻近序列。将此cDNA片段克隆于 pBluscript SK质粒上,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MP基因由80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68个氨基酸。与 TMV-U1的MP基因序列比较,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01%和 98.89%。与TMV-Yu的MP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8.14%和98.89%。说明TMV的MP基因 在不同株系中是非常保守的。  相似文献   

5.
双抗TMV和CMV转基因番茄后代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转TMV和CMV双价外壳蛋白基因番茄T1代群体和T2代株系进行PCR及PCR-Southern鉴定,并分别进行温室及田间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T1代工程番茄植株中确有CMV—TMV双价外壳蛋白基因的遗传和分离,其遗传行为符合显性单基因的孟德尔遗传。T2代部分株系CMV—TMV双价CP基因已获得稳定遗传,共获得了3个遗传稳定的番茄株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山西分离物CP基因,并克隆到pUC-T载体中,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山西分离物CP基因全长为846个核苷酸,编码由281个氨基酸组成的31.5kDa蛋白。与国外已报道的WMV-2CP基因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8%~93.9%,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4%~96.4%,山西分离物外壳蛋白有4个氨基酸残基明显不同于其它分  相似文献   

7.
烟草花叶病是烟草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培育抗病转基因烟草已获得成功,并已在生产上应用,而利用病毒编码的运动蛋白(MP)基因,构建转基因植物,则是一种新的抗病毒策略。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等...  相似文献   

8.
对1991,1992和1994年采集的412份加工番茄病毒病样本的鉴定结果表明,新疆加工番茄主要毒原种类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和马铃薯Y病毒(PVY),分别为样本数的40.5%,24.8%,14.6%和4.4%。TMV主要株系为0株系,占分离物的65.7%,其次为1株系占34.3%,没有发现2株系和1.2株系。CMV以轻花叶株系为主,占分离物的66.7%,重花叶株系为次,占33.3%。  相似文献   

9.
三种非持久性病毒蚜虫传播专化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桃蚜和棉蚜与烟草蚀纹病毒(TEV)、西瓜花叶病毒2号(WMMV-2)、黄瓜花叶病毒蚜传株系(T-CMV)及非蚜传株系(NT-CMV)组合进行传毒试验。  相似文献   

10.
用携带植物抗病毒基因表达栽体pBTU的农杆菌转化油菜双低品种H090.H166,最大量转基因植株。栽体质粒PBTU上有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和CaM35S启动子控制的芜菁花叶病毒TuMV-cp外壳蛋白基因,用品种H090和166的带柄子叶与携带载体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含有6-BA1-10mg/l的MS培养其中,7-15天后又将其转移到含有6-BA1-10mg/l的MS加卡那霉素10mg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含有苜蓿花叶病毒中国分离株(AIMV-Ch)复制酶(P2亚基)基因编码区5’端cDNA(1306bp)的重组质粒pAM5和编区3’端及其非编码区(1234bp的重组质粒pAM3构建了含有复制(P2亚基)基因全长cDNA及其3’端非编码区的重组质粒pAM35,并将其重组于植物表达载体pGA643,构建其正链RNA的表达载体pGA35,为进一步开展转基因研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甜瓜抗CMV转基因植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转目的基因植物基因整台及表达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系统,并用报告基因检测、SDS-PAGE、Dot-ELISA、PCR特异扩增、Western-Blot等方法,研究了用叶盘法经Ti质粒转化的甜瓜再生植株CMV-CP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基因组中整合了CMV-CP基因,长度为1kb,并能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为24Kd,确为CMV的外壳蛋白,其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约5%。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所用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L株(EIAV-L)是我国研制成功的EIAV弱毒疫苗的原始强毒株。以EIAV-L感染马外周血液白细胞中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分4个片段扩增EIAV-L前病毒DNA,并分别克隆到载体质粒pBluescript SK中,得到 4个重组质粒p2.8、p2.4、p3.1和 p1.2,经酶切鉴定后测序。对测序结果分析、拼接,得到 EIAV-L前病毒基因组全序列。EIAV-L前病毒基因组全长 8235bp,其中 G+C含量为 38%。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DNASIS分析,EIAV-L与马传贫驴强毒和马传贫驴白细胞疫苗毒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4%和96.9%。同源性如此接近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 EIAV-L与驴强毒的同源性高于其与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的同源性,这符合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的衍生过程。基因组两端是长为316bp的LTR,其中U3为197bp,R为80BP,U5为39bp。前病毒基因组有 3个较大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分别编码 gag、pol和 env基因。gag基因位于 713~1912位碱基之间,全长1200bp;pol基因位于 1708~5109位碱基之间,全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已报道的烟草花叶病毒移动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广东TMV株系RNA为模板,用AMV反转录酶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在复性温度51℃条件下进行PCR扩增,获得了一条0.8Kb的特异扩增产物,与已发表的TMVMP基因编码区803bp大小相近;并将之克隆于pBluescriptⅡSK(+)质粒。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表明,本研究筛选到的是含TMVMPcDNA的正向插入组质粒。  相似文献   

15.
鸡痘病毒282E4株基因组BamHⅠ片段的克隆及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PUC18质粒作载体,采用鸟枪法克隆FPV基因组BamHI部分片段,用digoxigenin-dUTP标记的FPV282E4BamHI片段探针打点杂交,证实22个克隆插入了FPV282E4DNA的BamHI片段,22个阳性克隆提取的质粒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小不同的6个质粒PUA、PUB、PUC、PUD、PUE、PUF。6个质粒插入的片段A、B、C、D、E、F分别为7.3kb  相似文献   

16.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新疆甜瓜抗病优质新品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疆甜瓜无菌苗子叶块,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cDNA基因导入“新红心脆”等6个品种(系),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大量Km抗性植株,其中部分Km抗性植株经Luis法检测,表达了胭脂碱合成酶活性。进一步经SDS-PAGE,DOT-Elisa,PCR特异扩增。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结果证明了Km抗性植株基因组中整合了CMV-CP基因,长度为1kb,并能有效表达,表达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采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扩增芜菁花叶病毒(TuMV)外壳蛋白基因及其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的结果;从抗州市郊区感病的油菜上分离到一株致病力极强的芜菁花叶病毒分离物,提纯后,经50ng/mL蛋白酶K和0.5%SDS处理,苯酚/氯仿和氯仿抽提两次,酒精沉淀,获得了纯化的病毒RNA,该RNA与oligo(dT)_(15)退火后,在AMV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了单链cDNA,然后加入用以扩增TuMV-CP基因的上下游引物,35个循环后,得到了一条长约0.85kb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UC18质粒的SalⅠ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了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表明该片段含有EcoRⅠ和XbaⅠ以及引物设计时带人的McoⅠ三个酶切位点,该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原核表达载体pKK233-2质粒的NcoⅠ和HindⅡ位点后,经IPTG诱导,以该病毒的抗血清为第一抗体,Westernblot检测该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产物为TuMV-CP蛋白,因而认为所获得的扩增片段确为芜菁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18.
家蚕核多角体病毒Lef—1和DA26基因的克隆及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lef-1和DA26基因分别位于egt基因的上游和下游.从pUAc-egt中分离出EcoRI-XbaI1.1kb的egt基因片段,进行缺口平移标记,获得探针。与BmNPVDNA经HindⅢ酶切、电泳、转移至NC膜的DNA进行Southernblot杂交,发现BmNPVDNA的HindⅢD片段呈阳性。从BmNPV基因组中分离出10.4kb的HindⅢD片段,用EcoRI酶切得到HindⅢ-EcoRI2.2kb、EcoRI1.4kb和EcoRI-HindⅢ6.8kb3个片段,分别克隆于pUC19中,命名为pUHE2.2、pUE1.4和pUEH6.8。经双链测序并与AcNPV相关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lef-1基因被克隆于pUHE2.2中,DA26基因克隆于pUEH6.8中。从所测定的lef-1和DA26基因的启动子及5'端部分序列来看,它们在AcNPV和BmNPV之间有极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对应于PRRSVATCCVR-2332株及LV株ORF5基因保守序列的1对均为25个碱基的引物1005PS、1006PR对PRRSV中国分离株B13进行RT-PCR,扩增出了包括完整ORF5基因的DNA片段,片段长约730bp。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入pUC18载体的EcoRI和stI位点之间,获得了B13ORF5基因与pUC18载体的重组质粒。通过EcorI/PstI、EcorI/HindⅢ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原基因cDNA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尿激酶原基因cDNA分别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的CMV启动子和pSV2neo的SV40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DNA3-UK和pSV-2-UK分别将这两种表达质粒以脂质体载体法转染BHK21细胞。ELISA检测结果表明,pcDNA3-UK和pSV2-UK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表达,72h表达量分别为28.7ng/ml和13.5n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