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芥菜型油菜遗传基因转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转化芥菜型油菜生产品种88-122,88-242,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用芥菜型油菜的带柄子叶与携带体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诱导芽的培养基上的培养,并同时进行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2-4周后,在子叶柄基部出现小丛芽,当正常小苗长至2cm高时,将其切下转入B2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的进一步筛选并生根,将生根的正常绿色植株移栽于花盆中,在五叶期,用50mg/ml的卡那霉素注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prp1-1启动子的克隆及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技术,从云南马铃薯叶片DNA中分离克隆到了马铃薯病程相关蛋白(prpl-1)基因启动子,与国外文献报道序列完全一致。将这一启动子亚克隆到中间载体pUC18中,再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以取代其原有的CaMV35S启动子,得到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M;用电脉冲法将pBI121M转入农杆菌LBA4404。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携带有pBI121M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转化烟草,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了一批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表明,启动子整合到了烟草植株基因组中。本研究为下一步通过X-Glu染色法检测启动子下GUS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该启动子的病原菌特异性诱导活性,并建立新的植物转基因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基因转化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携带TA29-Barnase雄性不育基因的农杆菌转化“双低”花培油菜,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用油菜的带柄子叶及下胚轴等外植体与携带载体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诱导愈伤组织及芽的培养基上培养,并同时进行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2 ̄4周后,在子叶柄基部及愈伤组织上出现小丛芽,将其切下转入B5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进一步筛选并生根,再将生根的正常绿色植株移栽于花盆中。在五叶期,用50mg/ml的卡那  相似文献   
4.
用携带植物抗病毒基因表达栽体pBTU的农杆菌转化油菜双低品种H090.H166,最大量转基因植株。栽体质粒PBTU上有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和CaM35S启动子控制的芜菁花叶病毒TuMV-cp外壳蛋白基因,用品种H090和166的带柄子叶与携带载体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含有6-BA1-10mg/l的MS培养其中,7-15天后又将其转移到含有6-BA1-10mg/l的MS加卡那霉素10mg的  相似文献   
5.
将重组质粒高效导入农杆菌的电脉冲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电脉冲法将重组质粒PBI121/α-PAP导入农杆菌LBA4404,获得3.5×106转化子/μ g质粒DNA的转化效率.探讨了不同电激条件及农杆菌细胞生长状态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LBA4404电脉冲转化的最适电激条件为电场强度18kv/cm,电容25μF,电阻200Ω;农杆菌最适细胞生长状态为OD600=0.4~0.5.在一定范围DNA浓度与转化率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提高油菜花药培养诱导花粉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采用液体漂服分步培养方法进行甘蓝型油菜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加入适量的多效唑,以胚状体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在预处理中加入1mg/L和在第一,第二培养基中各加入0.5mg/L的多效唑,效果最好,其诱导率可从71.5%提高到411.1%。  相似文献   
7.
GNA和α-PAP双抗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烟草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带有启动子GaMV35S、终止子Nos-ter的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插入到已构建好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α-PAP上,构建成双抗表达载体pBI121/GNA α-PAP,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进入烟草红花大金元,获得了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植株,通过PCR扩增验证,烟草基因组中含有这两个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典型样方调查法对江西油岭山地花榈木群落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中花榈木优势地位明显,其重要值为21.61%,处于次林层,是该群落的第1优势种;主要伴生树种为处于林冠层的苦槠、雷公鹅耳枥、枫香、短柄枹栎等和处于次林层的拟赤杨、杉木、油茶、檵木等。(2)群落乔木层丰富度较高,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均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匀度指数Pielou则低于灌木层和草本层。(3)群落中仅花榈木、雷公鹅耳枥、拟赤杨、油茶等4个物种具有较多小径级个体,更新具有连续性,其SDI指数为负值。(4)各个大小级的花榈木均为明显的集群分布,随个体的增大,聚集程度降低;花榈木各大小级间空间关联表现为正关联或无明显关联性,大小级差异越大,关联性越弱;花榈木与其它乔木物种小尺度空间上为正相关,大尺度上无明显相关性。(5)样地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均以聚集分布为主,两者的空间关系基本上显著正相关。该群落中花榈木结构稳定,更新较好,与其它乔木树种竞争较小,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互竞争压力不大;该群落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