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为番木瓜叶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及番木瓜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番木瓜叶片总黄酮,采用氯化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取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超声波时间(C)和超声波温度(D)为试验因素,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建立的回归方程:Y=4.54-0.11A+0.29B+0.023C-8.333×10-4D-0.18AB+0.19AC-0.068AD+0.23BC+0.017BD+0.18CD-1.13A2-0.72B2-0.44C2-0.61D2.4个因素对番木瓜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料液比与超声波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而料液比与超声波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9%、料液比1:72(g/mL)、超声波时间42 min、超声波温度50℃,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4.15%,与理论预测值(4.18%)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新郑枣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为工业化生产中从枣叶提取黄酮提供参考.[方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工艺.[结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如下:脱脂枣叶粉末2.0 g,乙醇浓度30.0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新郑枣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6.55%.[结论]该工艺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竹荪菌托多糖的提取工艺,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竹荪菌托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次数对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建立以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竹荪菌托多糖提取回归方程为:Y=12.96+0.29A+0.13B+0.17C-0.13AB-0.039AC-0.014BC-0.34A2-0.27B2-0.34C2(A为提取温度,B为提取时间,C为液料比,Y为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R2=0.9551),该模型拟合度好;并确定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其中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对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提取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但双因素交互作用对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无显著影响(P>0.05);竹荪菌托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在提取温度82℃、液料比62∶1 mL/g的条件下提取3.1h、提取1次,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为13.016%,与模型预测理论值13.040%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竹荪菌托多糖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生姜黄酮乙醇浸提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为发掘生姜作为高附加值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A)、液料比(B)、浸提温度(C)和浸提时间(D)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法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以生姜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并研究生姜黄酮的稳定性.[结果]生姜黄酮提取率对4个因素的二次方程模型为:Y=2.10-0.088A-0.10B+0.30C+0.058D-0.15AB-5.25E-003AC+0.50AD+0.19BC-0.35BD-0.13CD-0.18A2-0.23B2-0.22C2-0.24D2(R2=0.9329),响应面设计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其中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与浸提时间的交互作用对黄酮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液料比、浸提时间与浸提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P<0.05),各因素对生姜黄酮提取率影响的排序为浸提温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生姜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30:1、浸提温度80℃、浸泡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的生姜黄酮提取率为2.396%,与预测值(2.457%)接近,相对误差为2.482%.生姜黄酮在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较稳定,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稳定,在80℃以下时稳定性良好,温度超过80℃后出现少量降解.[结论]通过响应面优化的生姜黄酮乙醇浸提工艺所需设备简单、易操作、提取温度较低、污染小、耗能低且提取率较高,可用于生姜黄酮规模化提取,同时生姜黄酮可作为天然稳定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南瓜籽粕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方法]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蛋白提取率为实验指标,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pH以及提取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影响因素对蛋白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pH>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在料液比1∶40m/v、提取温度35℃、pH 10.5、提取时间1.5h,南瓜籽粕蛋白的提取率最高,为84.7;,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数学模型,南瓜籽粕蛋白的提取率=81.16 +3.97A+0.17B+ 2.92C+ 3.03D+ 1.05AB-0.20AC-2.57AD+ 1.70BC+ 0.58BD+ 7.15CD-4.42A2-7.79B2-5.63C2-5.88D2能较准确地预测实验结果.[结论]南瓜籽粕蛋白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 m/v,提取温度35℃,pH 10.5,提取时间1.5h.  相似文献   

6.
魏红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77-13080
[目的]探讨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预浸泡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山楂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预浸泡时间2 h,料液比1∶26 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次数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能显著提高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价其抗氧化性,为枇杷叶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干燥枇杷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原理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枇杷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的提取效率进行对比;以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枇杷叶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响应面设计分析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7℃、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25、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得到枇杷叶多酚提取率为48.24 mg/g,与理论值48.79 mg/g相近;提取温度、提取温度与料液比及提取时间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枇杷叶多酚提取效果影响显著(P<0.05).与传统溶剂浸提法比较发现,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多酚提取率较高,且所需时间较短.枇杷叶多酚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枇杷叶多酚质量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枇杷叶多酚质量浓度为20 μg/mL时,两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和56%.[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明显提高多酚提取率;枇杷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牡丹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A)、液料比(B)、提取时间(C)为影响因素,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为:Y=5.81+0.29A+0.13B+0.30C+0.24AB+0.45AC+0.24BC-0.50A2-1.42B2-0.61C2(R2=0.9846),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其中,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乙醇体积分数与液料比、液料比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乙醇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液料比41:1(mL/g)、提取时间45 min,此条件下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为6.08%,与理论预测值(5.96%)的相对误差为2.01%.[结论]通过响应面建立的牡丹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实际预测.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具有所需试剂少、提取时间短、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永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76-10077,10111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试验以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对山楂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并对影响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山楂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4(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优化的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可高达2.43%。[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时间短、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赤霞珠葡萄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葡萄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优化得到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提取浓度为56;,液料比为40∶1 (mL/g),提取时间2.1h,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赤霞珠葡萄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61;.[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赤霞珠葡萄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张航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23-5125
[目的]研究参薯叶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参薯叶为原料,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参薯叶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超声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65℃,料液比为1∶30(g/ml);在此条件下,薯叶黄酮的提取率为5.17%。[结论]该方法优选出了薯叶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参薯叶资源的加工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提取硬头黄竹叶黄酮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娜  尹礼国  陈云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16-10817,10819
[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叶黄酮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在超声波功率为600W时,各因素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5%,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1:30,在该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11.78mg/g。[结论]该研究得到了硬头黄竹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竹叶黄酮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陆娟  王钦钦  屈长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30-14932
[目的]优化影响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亳菊总黄酮的因素,提高黄酮的提取率。[方法]设计单因子试验和L9(34)多因子的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超声时间、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4个因素对亳菊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亳菊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超声50 min、80℃浸提80 min,在该条件下亳菊总黄酮提取率为11.32%。[结论]通过优化提取条件提高了亳菊总黄酮的提取率,为亳菊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半边莲黄酮苷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秀香  赖红芳  梁树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98-12099
[目的]研究超声辅助提取半边莲黄酮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半边莲黄酮苷提取过程中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5∶0。在此条件下,黄酮苷的含量可达4.209 2 mg/g。[结论]该法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半边莲黄酮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甘草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3 h、乙醇浓度为75%,[结论]影响甘草黄酮提取工艺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6.
冯纪南  余瑞金  黄海英  邓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71-16373
[目的]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资兴柑橘皮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资兴柑橘皮中的总黄酮,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资兴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在固定超声波功率为600 W的条件下,乙醇浓度40%,料液比1∶30 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 min,此时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824%。[结论]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资兴柑橘皮总黄酮提高了提取的速度和得率,具有不产生噪音、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等优点,该研究为柑橘皮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周伟  邵荣  吴俊  云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696-2698
[目的]优选超声辅助提取蒲公英总黄酮的条件。[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蒲公英超声提取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超声提取条件。[结果]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在超声功率为120W的情况下,以浓度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30(g/ml),反应时间30 min,超声温度7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4.02%。[结论]该方法优选出了蒲公英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蒲公英黄酮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枸杞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吕凤娇  吴洪  高平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75-2076,2079
[目的]优化枸杞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通过与传统工艺的比较,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功率3个因素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正交试验,并对优化条件下的提取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40min,提取功率100 W,料液比1∶20,枸杞多糖得率为4.724%。此外,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提取产物中含有多糖。[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具有快速、高效、节能和提取率高等优点,且极大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