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少学时课程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少学时课程问题的提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高等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专业设置的调整、口径的拓宽,要求知识内容更丰富,知识也更新。由此,必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的专业,范围窄,大纵深,课程设置较少,课程学时数多,目前,由于专业的改造,有些专业原设置的课程学时数有大幅度的减少,与此同时,又增加了一些少学时新课程。这样在教学计划中少学时的课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提高少学时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了一个新的突出矛盾。少学时课程虽然各异,这是矛盾的特殊性,但从教学规律来讲,它们也有共性的东西。结合…  相似文献   

2.
普通化学在我国作为大学许多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其特点是理论性强,内容繁多。在国外,本门课程也称为“化学原理”。本课程与无机化学除讲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外,更着眼于按元素周期表系统讲述各类无机物的性质、制备及用途,因而,理科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时数均在200学时左右。农科专业的普通化学课程学时数仅为80-100学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感到只有针对专业特点来确定课程教学主线,才能在有限的学时(理论教学约60学时)内,完成概括讲述化学基本理论,并使学生能用所学理论去认识有关化学现象和进行化学计算,实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中出现了较多的少学时课程。如何提高少学时课程教学质量,成了一个新的突出矛盾。通过采取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课教学等措施,可以较好地提高少学时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改善物理课(农牧类)理论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 问题的提出1985年修订的高等农业院校农牧类物理教学大纲修改草案(简称农牧类大纲)规定,物理课为110~130学时,理论教学为72~89学时,其中17学时为打*号的内容,供各校决定取舍.然而,从1988年10月在合肥举行的全国农林院校第二届物理研讨会上了解到,与会院校的农牧类物理课(除北农大外)均为80~90学时(含实验课),理论教学只有60学时左右.  相似文献   

5.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学过与 计算机原理"相关的前期课程,要在 3~ 4个学时内讲清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困难的。但如不从计算机的数学起源和电路实现处讲,学生始终有架空的感觉。我们在讲非计算机专业的 计算机文化基础 "时,从逻辑代数讲起,阐明计算机是如何用逻辑运算完成数值计算的。再说明计算机硬件(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的逻辑电路实现,以及计算机是如何用软件操作硬件来完成工作的。并对学生不易理解的文件、目录、路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说明。只用 3~ 4个学时,即能给学生建立一个虽然粗略,但切实可信的计算机形象  相似文献   

6.
我们教研室的教学任务是比较繁重的,计有本科生物化学160学时,共8~10个小班实验;专科生物化学120学时,2~4个小班实验;另有护士学校2~4个小班实验。此外自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开设研究生基础课及专业课分子生物学60学  相似文献   

7.
《土力学与工程地质》这门课是在林业部森林采运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会议上进行采运专业调整时确定的,为森工专业本科必修课,学时定为50学时。由于现在还没有通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做为统一的标准,这样给我们授课带来了不便。基于这种原因,如下建议,供编写教材和大纲参考。1 课程体系的建立按章节的连带关系和先后顺序考虑  相似文献   

8.
河北农业大学环境监测课程开设2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及成绩考核指标体系,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以河北农业大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为契机,从调整授课学时及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开设综合性实验、完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等方面对学校环境监测课程进行尝试性改革。基础性实验学时数由原来的64学时缩减为48学时,并增加1周的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些改革措施旨在培养有创新、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对环境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农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探讨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教材的取舍农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所用教材,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微生物学》。此教材供农学、土化等专业试用。内容多而广,有利各专业取舍。我校农学专业微生物的教学时数为50学时,讲课和实验按1:1分配,讲课仅25学时,显然是不能将教材的内容全部讲完的。如何处理试用教材与实际讲授内容的关系呢?我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的。  相似文献   

10.
作物栽培学是作物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当前,各院校都在对本学科的改革进行认真的讨论研究。本文仅就本学科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的改革谈谈想法。 近年来对作物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若干调整,各门课的学时数有所变化,总的特点是在总学时数中增加了基础课及选修课的比重,而压缩了专业课特别是作物栽培学的学时数。据了解,目前多数院校作物栽培学的学时数(含实验实习课)在150~180学时  相似文献   

11.
关于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要求 ,国家实施高校扩招已成为必然趋势。相对于新疆南疆地区有限的办学资源 ,因扩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渐露端倪。生源有限 ,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必然会影响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适应新的形势 ,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注重基础 ,淡化专业” ,但许多专业基础学科的课程学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学时压缩 ,内容不减 ,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在理论力学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1 选择合适教材 ,精选教学内容理论力学是工程学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化学是农业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点 ,是将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向生命科学应用和推广的重要课程。近几年来 ,生化的发展尤其迅猛 ,它已成为各专业的领头羊 ,将专业的发展和认识带到了分子和原子等微观世界 ,为人类改善生存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更捷径的手段 ,它是高等农业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基础知识。农业类高等学校生化课程 ,有的已随教学体制的改革 ,总学时压缩为 70 - 80学时。在新的教学体制下 ,根据我校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教学手段 ,教师必需根据各专业生化教学大纲和教学原则改善生…  相似文献   

13.
开设果树园田技能训练课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面向实际的农业生产型人才,我系从1987年起开设果树园田技能训练课,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园田技能训练课的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 果树专业从二年级开设园田技能训练课,每周一个下午(4学时),共160学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果树生产,初步掌握专业实践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园田技能训练课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劳动,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内容、要求、考核办法和相应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部于1 998年颁布的新专业目录,重新修订了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克服了原计划中的不足,压缩了学时,拓宽了专业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管理各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5.
单设化学实验课的尝试朱玉珍,梁英,孙太凡,张金艳化学是农业院校理科各专业的基础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实验学时占化学各科总学时的30—50%,可见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6.
<饲料原料学>是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兼有专业课的性质.根据郑州牧专(2002)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培养计划,该课程总学时数为60学时,其中讲授时数为45,实验时数为15,另有一个教学实习周.  相似文献   

17.
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建设项目,如何搞好特色专业建设是摆在许多高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大学的作用和性质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对培养方案、学时、教学运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环境课程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园林植物环境课程教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温州科技职业学:园林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内容、理论和实践学时的比例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家畜内科学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临床课,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实践性也很强,又是学好家畜外科学、产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的专业基础课。“文革”前为200学时,现已减少到90学时(中毒一章另开选修课)。为使学生切实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并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了以加强实践环节为主的全面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一、改以役畜马牛病为主的体系为以 肉、蛋、奶等畜禽病为主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C语言是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最为普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然而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对计算机编程一无所知的学生掌握C语言的精髓,并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是我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