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多环芳烃(PAHs),且污泥产量大,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农业利用或堆放会导致土壤和作物的污染。本研究利用污泥和土壤不同配比组合(W0%,泥土比0∶1;W25%,泥土比1∶3;W50%,泥土比1∶1;W75%,泥土比3∶1;W100%,泥土比1∶0)的盆栽试验,探讨无芒雀麦-污泥系统对污泥多环芳烃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污泥含量增加对无芒雀麦株高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而生物量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无芒雀麦对污泥的耐受性表现良好;无芒雀麦对泥/土组合14种PAHs的吸收总量以W100%处理最高,且对3环、4环多环芳烃的吸收量比其他环数优势明显;在不同泥/土组合处理下,无芒雀麦-污泥系统对泥/土14种PAHs总量的去除率在W50%、W75%、W100%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以W75%组合去除率为最高,达85.4%。且含有污泥的所有组合对高环芳烃Pyr、Chry、BaA、BbF、BkF、BaP、InP单体的去除优势表现非常突出,均达到80%或90%以上。综合考虑无芒雀麦的生长状况、吸收量及去除率认为,将耐抗性和去除率高的无芒雀麦作为优选植物资源直接用于城市污泥PAHs的修复是可行的,且以泥土比3∶1为最佳修复组合。  相似文献   
3.
施用有机肥对葡萄植株Hg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葡萄果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剂量Hg胁迫下施用羊粪有机肥对不同生长期葡萄植株各部位Hg富集的影响,为利用有机肥控制葡萄Hg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每个盆钵装过5 mm筛的风干土15 kg,土壤汞含量设置0、 1.5、 25 mg/kg 3个处理水平,以HgCl2固体粉末形式施入土壤,每个水平分别设置施用有机肥和不施用有机肥两种情况。供试有机肥为羊粪,并按12.5%施入土壤,混匀后放置平衡15 d,于4月8日定植葡萄苗,每盆移栽健壮无病、 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植株1株,每个处理重复6次。【结果】不管施用有机肥与否,葡萄花瓣、 果实、 枝条和叶片中的汞含量均随土壤Hg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葡萄不同部位中Hg的富集系数却呈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且在各部位的大小顺序为叶片花枝条果实。葡萄叶片和枝条Hg含量及其富集系数基本上表现出了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的生长期富集特征。与未施有机肥处理相比,低Hg处理施用有机肥后使开花期葡萄枝条汞含量降低了69.16%; 高Hg处理施肥后使开花期、 幼果期和成熟期葡萄枝条汞含量分别降低了50.52%、 58.33%和48.35%,并使三个时期叶片汞含量的降低幅度比低Hg处理分别高出了26%、 29.70%和37%。在土壤Hg污染下,施用有机肥的葡萄各器官汞含量均低于未施肥处理,且高Hg处理下的Hg含量降低幅度大多高于低Hg处理。不管低Hg或高Hg处理,施肥使叶片汞含量在幼果期和成熟期降低均最突出,而低Hg处理施肥使枝条汞含量在开花期降幅最高,高Hg处理在幼果期降幅最高。【结论】施用有机肥后,葡萄花、 叶片、 枝条和果实受Hg污染胁迫的影响明显减轻,尤其土壤Hg含量越高,有机肥的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试谈新时期河北农业大学外事工作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针对河北农业大学外事工作在观念更新、发展规模、工作重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撑条件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校外事发展的主体思路,以及提高认识,超前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改革创新,科学管理;优化环境,改善条件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潮褐土中Cd、Zn、Pb单元素及其复合污染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因素处理Zn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间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Cd<10mg/kg时表现为激活作用,达50mg/kg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间存在显著指数负相关;而Pb主要表现为激活作用,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间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且单因素Cd、Zn、Pb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顺序为Zn>Cd>Pb。复合污染条件下重金属Cd、Zn、Pb交互作用较复杂,Cd、Zn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交互作用表现出协同抑制负效应特征;而Pb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或屏蔽效应,尤其Pb浓度高时其屏蔽作用明显。同浓度Cd、Zn其复合因素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单因素处理,而Pb复合因素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低于单因素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固定化微生物对煤矿区3环PAHs污染老化土壤的修复效果,以番茄秸秆为固定化载体材料,通过“吸附-包埋-交联法”形成了固定化芽孢杆菌微球,并采用土培试验对煤矿区土壤3环PAHs去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离芽孢杆菌M1对煤矿区污染老化土壤单体芴(Flu)、菲(Phe)和蒽(Anth)的去除随接菌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接菌量为1%、10%、20%(体积质量比)的游离芽孢杆菌处理中,10%处理(B2M1)对土壤Phe的去除率最高,为21.35%。不同接菌量的固定化芽孢杆菌M1微球处理对3种PAHs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微球基质处理,其中,接菌量20%的固定化芽孢杆菌处理(X3M1)对土壤Flu的去除率最高,达95.25%,比不含M1菌株的番茄秸秆微球基质处理(X3)提高了12.03个百分点。对比分析扣除微球基质后的固定化M1与添加同等菌量的游离M1去除结果看出,经固定化后的菌株M1比游离菌M1显著促进了对煤矿区污染老化土壤3环PAHs的去除,不同接菌量对单体Flu和Anth去除率为72.17%~75.52%和8.97%~28.88%,分别比游离菌增加了64.10~72.31个百分点和8.13~15.24个百分点,单体Phe 1%接菌量处理比游离菌提高了5.07个百分点。从土壤酶活性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固定化M1三种剂量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微球基质和游离菌M1处理,随剂量增加依次是游离菌处理的1.16、1.23倍和1.20倍,是微球基质处理的1.28、1.19倍和1.16倍,与3环PAHs的去除率规律相一致,而固定化M1处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相对于游离菌处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综上,固定化芽孢杆菌M1对土壤3环PAHs去除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为煤矿区PAHs污染老化土壤原位修复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参数与支撑。  相似文献   
7.
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式口针危害棉花及其它植物,是近年来棉田主要害虫之一。一代盲蝽象主要危害棉苗;二代盲蝽象主要危害棉苗心叶及幼蕾;三代、四代盲蝽象主要危害幼蕾、幼铃和成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市场价值法、工程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机会成本法、修正的人力资本法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市污水灌溉所造成的农田土壤、地下水和作物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北京市污水灌溉造成的环境污染总经济损失为为1.39亿元,占2002年农业增加值的2.8%,其中粮食减产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46.5%,品质下降损失占2.2%,土壤污染占30.3%,人体健康损失占15.7%,而地下水污染占5.2%。同时污灌所产生的外部环境边际成本大约为888.55元/(hm^2.a),其外部环境成本范围大约界于4 163.17-10 053.78万元/a,即说明社会每年要为其负担4 163.17-10 053.78万元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京郊农田污水灌溉的环境影响损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市场价值法、工程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机会成本法、修正的人力资本法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市污水灌溉所造成的农田土壤、地下水和作物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北京市污水灌溉造成的环境污染总经济损失为为1.39亿元,占2002年农业增加值的2.8%,其中粮食减产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46.5%,品质下降损失占2.2%,土壤污染占30.3%,人体健康损失占15.7%,而地下水污染占5.2%.同时污灌所产生的外部环境边际成本大约为888.55元/(hm2·a),其外部环境成本范围大约界于4 163.17~10 053.78万元/a,即说明社会每年要为其负担4 163.17~10 053.78万元的代价.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我国小麦叶锈菌毒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国际通用的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和辅助鉴别寄主分析了来自1999年我国不同地区小麦叶锈菌的毒性基因,479个叶锈菌株共划分为162个毒性类型,其中23个为主要毒性类型.毒性类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FHB、PHT、FHG、THT,它们对抗叶锈基因Lr2a、Lr2b、Lr3、Lr10、Lr14b、Lr16、 Lr26的平均毒性频率高于80%,而对Lr3ka、Lr25、Lr19、Lr24、Lr30、Lr15、Lr35的平均毒性频率低于30%;发现对Lr35有毒力的菌株,出现频率为1.04%;至今尚未发现对Lr38、Lr45抗性基因有毒力的菌株.研究同时发现,不同地区小麦叶锈菌的毒性类型不同,毒性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Lr9、Lr15、Lr19、Lr24、Lr35、Lr38、Lr45为小麦抗叶锈育种可利用的有效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