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定性调查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6~7月,对黄渤海区沿海一线的32个主要渔港渔村和5家网具生产厂的拖网渔具渔法情况进行了综合定性调查(访问)和定量(测量)研究,调查分析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原理、渔期、渔场、渔具配比、渔船功率等及网口周长、网衣总长、网口网目尺寸、囊网最小网目尺寸等现状。结果表明,环黄渤海区共有各种类型的拖网船25000余艘;小型拖网渔船比例高达80%,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和黄海的部分近岸海域。共调查到34种拖网网型,分别为:有翼单囊单船小型底拖网7种,有翼单囊单船小型浮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底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浮拖网两种,单船桁杆多囊拖网1种,单船桁杆、框架单囊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中型底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大型底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单船大、中型浮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双船中型底拖网3种和有翼单囊双船大、中型浮拖网5种。拖网捕捞强度大大超出渔业资源承受能力,渔获物品种低值、幼小;生计渔业与商业捕捞矛盾突出。翼网和网口网目尺寸大型化、囊网网目尺寸小型化,整个网具大型化;最大网型翼网网目尺寸16000mm,网口网目尺寸15000mm,网口周长840m,网衣总长长度170m,囊网最小网目尺寸40~45mm或18~20m...  相似文献   

2.
六片式拖网采用疏目,短袖,宽桥,网身前2/3段采用六片式并减少前段剪裁斜率,适当增加口径等形式,使试验网比原生产网网口高度增加35%,拖速提高0.5节左右,平均网产增加45~65%。产值提高更大,这种网具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近底层和中上层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3.
长臂拖网试验及其作业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星辉 《海洋渔业》1988,10(2):55-59
<正> 长臂拖网又称双撑杆、双臂架虾拖网,即一船拖两网作业。和尾拖、舷拖、桁拖、双拖一样,是底拖网作业的基本形式。这种作业在墨西哥湾、南美沿海、西非、澳大利亚等海域十分流行,用于在平坦的海底捕捞价值很高的虾类和其他底层鱼。从事这种作业的渔船,左右两舷都装有两种可以活动的10多米长的铁制长臂。通过长臂端部的滑轮,由曳纲各曳带一副网板和一顶网具。渔船带着露出水面的网板、网具航行时,形同双翅,海上极易辨认。每舷的网具靠各自的网板实现水平扩张,连接网板  相似文献   

4.
桁杆拖网是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桁杆拖网捕捞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深入了解该系统中桁杆拖网的作业性能特征,促进网具作业性能优化,本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开展了网型结构和沉子重量对网具作业性能影响的探索,网型结构包括6种(3种腹网宽度,每种宽度采用2种缝合方式),分别以A、B、C、AA、BB和CC表示,沉子重量3种。综合比较表明,不同试验网型作业性能优劣排序为BB>CC>C>A>B>AA,但差异不显著。缩小腹网宽度和斜目缝合均能有效提高网口垂直扩张、降低能耗系数,提高网具作业性能,尤其适用于较高拖速的作业场景。沉子重量与网具阻力、网口垂直扩张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能耗系数相关性不明显;为促进网口垂直扩张,合适的沉子重量配备随拖速增加而递增,拖速1.5 m/s的条件下,各试验网型其沉子配重应不低于3.05 t。试验条件下,各网型的网具阻力、能耗系数变化趋势较平稳,递变斜率变化较小,网具阻力与拖速呈幂函数关系,指数介于1.49~1.64。以上结论可为南极磷虾桁杆拖网属具配备以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单船深水底拖网渔具渔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于2007年5~8月间,在毛里塔尼亚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中,"中水9504"和"中水9505"探捕船进行单船深水底拖网渔具渔法试验研究的情况和结果.本研究提出的四片式底拖网的设计原则和结构的设计方法合理、可行;所研制的四片式底层拖网网型适宜西非单船底拖网渔船使用,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新设计的四片式拖网与原使用的六片式拖网相比,网具线面积减少18%,网口周长减小6.42%,网具水动力性能(M)优于原生产网;当拖速为3.5Kn时,四片式拖网的网具阻力可比原生产网下降10.76%,网口高度可提高8.45%,拖网的水动力性能值可提高42.24%.生产试验证明,四片式底层拖网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应用.与原生产网相比平均产量、产值均可提高17%以上.  相似文献   

6.
HC8154型600HP双拖尾滑道冷冻渔船是我公司第一次引进国内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的拖网渔轮。渔捞作业起放网操作方式不同于公司现有的拖网渔轮,因此必须设计适用于8154型渔船作业方式的新型网具。目前国内外拖网捕鱼发展总的趋势是广泛采用较大网目的“疏目拖网”和短翼网。当前已发展成为所谓“绳子拖网”。  相似文献   

7.
王世安 《海洋渔业》1991,13(3):123-124
<正> 1990年春汛,莱州市试验用疏目浮拖网在莱州湾渔场专捕大鲅鱼(1公斤以上),自5月中旬至6月中旬,全市100对124马力以上拖网船共捕获大鲅鱼2030吨,创历史同期最高产量。一、疏目浮拖网的特点1.疏目浮拖网的网翼、网盖及网身前段的网目比以往底拖网的网目增大4倍,一般目大300~400毫米,网线为乙烯单丝,分别为15×3、12×3、10×3。由于网目较大,拖网的滤水性好,网口高,扫海面积大,拖速  相似文献   

8.
绳拖网与普通拖网阻力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目大6m、8m、10.8m的绳拖网分别与疏目拖网、小目拖网的阻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据几顶有代表性的网具统计,绳拖网网口周长比同级渔船使用的疏目拖网增大1.16~1.43倍,比小目拖网增大1.88~2.16倍。网具阻力分别降低30%~34%和40%~45%,绳拖网阻力小,为大网快拖、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拖网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底层鱼类的捕捞压力,1996年福建省莆田市对原有的单拖作业进行渔具渔法改革,改单拖作业为兼作流目网对拖作业,改变原有的单拖作业单纯捕捞底层鱼类为兼捕中上层鱼类。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单拖作业渔具渔法改革技术介绍如下:一、改革规模改20艘单拖作业渔船为门对兼作对施作业船。兼作对拖作业渔船中2IOk。。的渔船6对,198kw的渔船2对,265kw的渔船2对。每对作业渔船配备相应的疏目拖网l-2张。二、渔具1、网具规格:11Oh。。的对拖作业渔船配备的网具网四周长为80二X3m…  相似文献   

10.
胡伟福 《水产科学》1997,16(3):21-23
本文就西非摩洛哥拖网网型应用动态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西班牙最新推出二片式底层单拖网在摩洛哥海域试产效果。该网水平扩张性能较好,对渔场粗糙环境基本适应,捕捞章鱼具有优势,但捕捞墨鱼和鱿鱼适渔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网具性能分析,指出了网具结构的先进之处和影响适渔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今后应用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编织线替代普通聚乙烯捻线对拖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忠  张禹  郁岳峰  张勋 《海洋渔业》2013,35(1):95-101
聚乙烯编织网线比普通聚乙烯捻线强度高,用编织线来替代目前的普通捻线,可降低拖网渔具的阻力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通过实际取样测试,比较了两种网线的拉伸性能,在不降低原拖网渔具的单线结强力的前提下,用聚乙烯编织线代替原普通捻线,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其对拖网渔具性能的影响和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单线结强力相同的两种网线,编织线的直径可比普通网线的直径下降15.17%以上。本试验编织线拖网的平均网线直径比原普通捻线拖网下降16.00%,网具阻力面积(线面积)从304.57 m2下降到256.47 m2,下降了15.79%。同等试验条件下,编织线拖网的阻力比普通捻线拖网下降17.25%左右,而网口高度的变化则不明显。能耗系数的计算结果为编织线拖网过滤同体积的水体所消耗的能量比普通捻线拖网下降16.67%。功率消耗的分析表明,消耗同样的功率,440 kW的双拖渔船使用编织线拖网,拖速可比普通捻线拖网提高8.33%,如采用和普通捻线拖网同样的拖速作业,则去掉起、放网所消耗的时间,以一天正常拖网作业18 h计算,可节约燃油77 L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58.8kW渔船绳拖网的设计和生产试验情况。根据中上层鱼类的生态习性,选取网具的最大网目为7m,在网口周长、网线配置和网身形状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设计了182m×94.7m绳拖网。从生产试验情况看,它比目大5m拖网增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东海区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黄洪亮 《水产学报》2005,29(2):232-237
通过东海区拖网网囊网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选择性试验,对拖网最适网囊网目尺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网囊网目45mm,小黄鱼和带鱼的逃逸率均较低,渔获中兼捕大量当年生经济幼鱼;2.网囊网目54mm,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尚小于其优势体长组范围,带鱼的50%,选择体长已部分进入其优势体长组范围;3.网囊网目65mm,选择体长范围与选择鱼种的优势体长组范围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东海区最理想的拖网网囊网目不小于60mm。  相似文献   

14.
江浙沿海桁拖网作业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江浙沿海桁拖网作业性能试验的初步结果。作者将现用的桁拖网分为三个类型、五种结构模式,经过网具模型静水池试验和海上实测,对各类桁拖网的作业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现用的各类桁拖网中,以大网目双囊虾、蟹两用拖网的性能最佳,在相同拖曳阻力条件下,其网口高度最大,而且生产上能兼捕虾蟹。但其网口部位的网目似乎存在偏大的缺点,有漏虾现象。在其他各类中,小网目多囊桁拖网的性能一般优于双囊桁拖网。作者认为,桁拖网捕虾的渔获效率主要取决于网具的水平扩张即桁杆长度。现用桁拖网的桁杆长度已达到渔捞操作所允许的最大长度,但实际作业拖网所用功率一般都在渔船额定功率的10%以下,存在着能耗极不经济的状况,对此,极有研究改进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小型渔船绳拖网的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5年,先后设计和试验了网口目大6m,8m,10.8m3种规格拖网,普遍增产20%以上,本文着重介绍136kW渔船使用的网口目大8m的拖网设计方法及试验情况,提出根据捕捞对象习性选择网身形状,根据网以力和渔船功率配置网线,并研究了网目尺寸和网口周长的确定以及网盖和网袖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有限单元法构建大网目底拖网渔具的数学模型,以计算在定常流条件下底拖网渔具的受力情况、网口扩张和渔具的形态变化。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适用于拖网的网目群化方法。群化后的拖网模型为单元数6513的model-1模型和单元数1787的model-2模型两种规格,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并与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odel-1模型和model-2模型在相同流速条件下的形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model-1的阻力计算结果相较于model-2更接近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model-2的计算结果存在16%~26%的相对误差;两种数值模型的网口垂直扩张和水平扩张的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相近,最大相对误差仅5%~10%。数值模拟较好地呈现了大网目底拖网在稳定流场中的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的水槽模型试验,为拖网渔具设计和优化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数值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比较目前中国各地曾使用过的各种底拖网配纲校核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翼上、下边缘配纲之差与网盖缩结长度之比”(简称翼纲差比)的新配纲校核方法。翼纲差比较大的拖网,其网口易于升高而沉纲贴底程度较小些;反之,翼纲差比较小的拖网,其网口不易升高而沉纲贴底程度较大些。  相似文献   

18.
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2006年5月、8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用渔获率作为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有36种,其中:群体数量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种有杜氏枪乌贼、剑尖枪乌贼、中国枪乌贼、长蛸、针乌贼、真蛸、神户乌贼、珠乌贼、罗氏乌贼、短蛸、椭乌贼、太平洋褶柔鱼、多钩钩腕乌贼等13种。调查海域以夏季头足类资源密度较高,数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00~200 m水深的外侧海域;秋季和冬季尽管头足类资源数量在下降,但其数量的地理分布与夏季相近;而春季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则在80~200 m水深海域。年间不同水深海域的头足类资源密度是80~100 m水深海域低于100~200 m水深海域。与近海渔场相比,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多而且资源较丰富,其渔获量仅次于鱼类,是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特别是枪乌贼科的种类是今后可供底拖网作业开发利用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反映黄海区群众渔业双拖网改进研究取得的一项新成果,报导了设计的依据、改进的特点、网模水池试验及海上实测的验证数据。经三年捕捞试验,取得了比原型网增产40%以上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淡水变水层疏目拖网经验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作者十余年试验研究的经验和资料,分析了总结了我国内陆水域当前使用的几十种变水层疏目拖网,在选优淘劣的基础上,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淡水变水层疏目拖网的主机功率与网口周长的关系式,以及拖网其它各部分主尺度与网口周长的比例等系列关系式,为小马力淡水变水层疏目拖网设计总结出一种简便、易行、可靠的经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