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寻提升黔南烟区烤烟品质途径,找出影响感官质量的关键化学指标,为黔南烟区烤烟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黔南烤烟样本为材料,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指标的量化测定,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多重差异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黔南烟区不同等级和不同产地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总植物碱、两糖和总氮与感官评吸质量相关性较强,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和糖碱比、氮碱比是影响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糖碱比增加和总植物碱、总氮的减少,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量、浓度和劲头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氮碱比增加,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刺激性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适度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提高糖碱比和氮碱比有利于提升黔南烟区烤烟的感官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烟区不同年份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三门峡烟区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门峡烤烟烟碱、总氮、氯含量和钾氯比较适宜,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较高,钾含量较低;还原糖的变异系数(13.56%)最小,比较稳定,钾氯比的变异系数(81.30%)最大,较不稳定;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在不同年份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氯含量、香气质、杂气、燃烧性和总得分达到了显著水平,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糖碱比、氮碱比和香气量年度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将钾氯比和氮碱比进行分组,并对相应的感官质量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当氮碱比≥1时,烤烟香气量降低,燃烧性变差,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当钾氯比4时,烤烟的刺激性增大,燃烧性变差;因此,控制烟叶总糖含量,协调糖碱比,提高钾含量是今后三门峡烟叶品质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南阳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设置了16个不同施氮量和留叶数组合的对比试验,探究了施氮量和留叶数对豫南烟区高成熟度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当地烤烟上部叶生产的最佳施氮量和留叶数组合。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留叶数对云烟87烟株的农艺性状影响显著。当留叶数相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上部叶的产量和产值上升,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下降,烟碱和总氮含量增加,糖碱比下降,钾氯比和氮碱比增加,香气物质含量先增加后下降,烟气质量、烟气丰富程度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相同时,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烤烟上部叶的产量和产值下降,烟碱和总氮含量显著下降,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提高,香气物质含量先增加后下降,烟气质量和感官总分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在施氮量为60 kg/hm2、留叶数为18片/株处理下的烟叶整体质量最好,表现为产量和产值较高,叶片疏松程度高、油分足、烟叶成熟度高、化学成分比例较协调、香气物质充足、感官品质较好,可用于指导当地高成熟度烤烟上部叶的生产和收购。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省曲靖烟区2005~2007年9县(市、区)所产烤烟烟叶C3F的常规化学指标进行总体描述、产烟县(市、区)、年份间、不同品种间的统计分析及烤烟各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曲靖烟区烤烟中除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略偏高,钾的含量略偏低外;总氮、烟碱、氯含量、氮碱比、钾氯比等化学指标均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2)除烟碱、氯、钾含量变异较大外,其他化学成分都比较稳定。(3)化学成分在县际间(除氯外)、年份间(除氯、钾外)、主栽品种间(除还原糖、钾外)差异不显著。(4)总糖与还原糖呈高度正相关;烟碱与总氮,氮碱比与糖碱比呈中度正相关;总氮、烟碱与糖碱比,烟碱与氮碱比,氯与钾氯比呈中度负相关。控制烟叶总糖含量,协调糖碱比,提高钾含量是今后曲靖烟叶品质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5.
烤烟化学成分平衡与感官质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相互平衡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以45份烤烟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广义可加模型对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糖碱比(包括总糖、还原糖)、碱氮比(也即氮碱比)、碱钾比、碳碱比、氮钾比、碱氯比、碳钾比、两糖比对烟叶感官的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甜度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以烟叶烟碱为中心的含氮、含碳、碳水化合物所建立的平衡指标对烟叶的感官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打叶或者叶组配方过程中可以考虑烟叶化学成分的平衡选择来优化烟叶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不同植烟产区烤烟样品为例,系统地分析了总氮、总植物碱、氮碱比与感官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主产烟区总氮和总植物碱含量总体较为适宜,氮碱比平均表现为0.93±0.23,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质量指标在样本间变异程度不大,表现较为稳定。(2)烟叶氮碱比与感官质量之间密切相关。当氮碱比<1时,总氮、总植物碱、香气量、劲头、浓度和评吸总分均高于氮碱比≥1的组别,且差异达到1%极显著水平;刺激性则在氮碱比<1时较小,显著低于氮碱比≥1时的分值;而香气质、余味、杂气、灰色和燃烧性在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3)中评吸分值类群烟叶在氮碱比<1时占的比例较大,低评吸分值类群烟叶在氮碱比≥1时占的比例较大,如何提高烟叶在适宜氮碱比范围内的评吸分值,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烟丝质量,通过建立制丝线烘丝工序烟丝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烟丝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烟碱、氮碱比、糖碱比是影响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的重要指标;烟碱、氮碱比、糖碱比与感官质量各指标的相关关系是由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的,烟碱、糖碱比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氮碱比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烟碱含量和氮碱比的减小、糖碱比的增大有利于香气特性的提升。找出影响感官质量的关键化学指标,对研究制丝工序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的内在规律有一定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制丝工序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评价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利用我国6个香型生态区上部烟叶质量梯度典型样品制备试验,采用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贡献率方法,研究不同生态区烟叶化学成分与其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点各异,淀粉含量、非烟碱氮含量和糖碱比值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不考虑区域差异情况下,随含氮化合物含量下降,糖含量和糖碱比值上升,上部烟叶的香气质感和口感舒适性显著改善,随着含氮化合物含量上升,淀粉含量和糖碱比值下降,上部烟叶的香气饱满度显著增强(P<0.05)。考虑区域差异的情况下,清甜、蜜甜和清甜蜜甜香型生态区碳水化合物含量适当提高,总氮含量和烟碱含量适当降低对感官品质有利,焦甜焦香、焦甜醇甜、醇甜香型生态区的规律与之相反。基于随机森林建立的烟叶感官品质回归预测模型精度较高(R2为0.80~0.90),两糖比值和烟碱含量对香气饱满度的贡献度较高,两氮比值对口感舒适性的贡献度较高。不同生态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不尽相同,应有针对性地建立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化学成分适宜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在湖南、河南、云南、福建、贵州、四川6省8个基地72个C3F烟样的化学成分、营养元素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烟叶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浓香型烟叶,而浓香型烟叶两糖比显著高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但总氮、氮碱比和糖碱比均低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不同生态区烟叶营养元素差异显著,贵州威宁烟叶铁含量异常高,湖南郴州和福建三明烟叶锌含量异常高,河南平顶山烟叶锰及氯含量异常高,云南保山烟叶铜及氯偏高,使这些产地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下降。采用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表明,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指标关联较大的化学指标是两糖比、氮碱比、烟碱,其次为糖碱比和氯离子。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省多种生态条件下对不同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思茅烟区总糖含量部位间差异较大;大理烟区烟碱、总氮含量部位间差异较大;保山烟区钾、氯离子含量部位间差异较大;玉溪烟区糖/碱部位间差异较大;曲靖烟区氮/碱部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采集了四川省烟区烤烟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样品447份,对烤烟糖碱比含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烟叶糖碱比与烤烟各感官质量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烟区烤烟糖碱比平均值为(13.93±7.17),变异系数为51.48%,其中91.72%的样品烟叶糖碱比在4.00~24.00之间;不同品种、部位、产区间烟叶糖碱比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云烟87’>‘CF209’>‘红花大金元’>‘云烟85’>‘云烟97’>‘云烟203’>‘K326’、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攀枝花>广元>凉山>达州>泸州>宜宾,经聚类分析可把四川省烟区29个县划为5类;当烤烟烟叶糖碱比在4.00~32.00的范围内,烟叶糖碱比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甜度、刺激性和评吸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中烟叶糖碱比在8.00~24.00的范围内评吸总分较高.  相似文献   

12.
四川烤烟中部叶评吸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四川省烤烟通过化学成分评价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2005年在四川省主产烟区选取烤烟中部叶样品347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评吸鉴定。[结果]四川省烤烟中部叶化学成分适宜,评吸质量较优。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香气质与钾离子含量、糖碱比极显著负相关,与氯离子含量显著负相关,香气量和评吸总分与糖碱比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香气质和香气量影响最显著的化学指标为氯离子、钾离子、烟碱和总氮,对烟叶总体评吸质量影响最显著的化学指标为氯离子、烟碱和总氮。[结论]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应提高烟叶中总氮及钾离子含量,以进一步改善烟叶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3.
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是决定烤烟质量的关键因子,探讨江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江西烤烟71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碱、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对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较大影响;总钾和总氯对烤烟香气量和浓度有较大影响。烤烟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关系密切,烟气的酸碱平衡决定了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而烤烟的燃烧性决定了烤烟的香气量和浓度。  相似文献   

14.
陈化对不同产地烤烟品质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烤烟陈化期间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变化特点。[方法]从贵州黔南、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等地选择有代表性中部烟样,复烤后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陈化,12个月后检定各项指标。[结果]陈化对K326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云烟85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因产地不同差异明显;陈化过程中,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降低;陈化后,多数样品中性香气总量增加,碱性香气总量有的增加、有的下降;陈化能提高烤烟主体香味成分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降低了多数烤烟的主体香味成分大马酮含量。[结论]黔南QN-1品种陈化特性较好,特别是烟叶主体香味成分和香气指数B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工业等级的烟叶进行初步质量评价.[方法]选取总糖、施木克值、糖碱比、香气量、香气质、杂气、刺激性、成熟度、身份、油分10个烟叶质量指标,以SPSS软件为工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对韶关市始兴县14个不同工业等级标准的烟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分析表明,按累积贡献率≥85%的标准,筛选出化学成分因子、感官质量因子、烟气成分因子共3个主成分,其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95.04%.不同等级的烤烟烟叶的综合评价得分差异明显,其中MO1、CF1、MF23个等级烟叶质量得分高于其他等级烟叶,而XO2、XF2、XO3 3个等级烟叶质量得分则低于其他等级烟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不同等级样品分为3类,其中第1类有CF2、MO2、CO1、MO3、MF2、MF3、CO2、ML2;第2类有MO1、MF1、CF1,第3类有XF2、XO3、XF3.[结论]研究可为工业等级烟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挺  卢迪  张春华  游连尉  张轩槐  赵福杨  于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14-14016,14052
[目的]研究凉山烤烟还原糖含量状况及与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以凉山州主产烟区烤烟样品为材料,运用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凉山10个烟区177份烟叶样品的测试数据.[结果]凉山烟区烟叶还原糖平均含量为29.76%,烟叶还原糖含量多分布在22.50%~ 35.00%;还原糖平均含量在部位间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高、中、低还原糖含量组别间的香气量、余味、杂气、回甜感、成团性得分和评吸总分的差异均达到了1%极显著水平,不同组别间的香气质和细腻度得分的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感官质量各指标与还原糖的关联顺序为余味>杂气>回甜感>干燥感>刺激性>香气质>细腻度>香气量>成团性.[结论]该研究为凉山地区烟叶质量的提高、烟叶香吃味的改善以及烤烟原料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烤烟套种甘薯对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对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单作处理相比,烤烟套种甘薯处理原烟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趋于合理,钾氯比差异显著,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提高,而其他各项指标基本相近,化学成分总体上更趋合理;此外,烤烟套种甘薯处理原烟的单体烟叶评吸质量较好,香韵、香气量、香气质及烟味浓度、刺激性、劲头、杂气、口感等方面的综合质量比烤烟单作处理高1.40%,具体表现为香气量略高、吃味相对醇和、烟味浓度丰富、劲头更趋适宜、生青气较轻、回味尚好、杂气和口感尚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土壤类型前茬作物对烤烟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南省陆良县红壤和水稻土前茬作物(小麦、蚕豆、绿肥、油菜)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土条件下,相较休耕处理,前作为小麦和蚕豆时,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适中,总氮、烟碱含量显著降低,以小麦为前作时,总氮含量仅为1.5%,烟碱含量低于2%,烤烟的感官质量评析以前作小麦和油菜最优,香气质较好,杂气少,香气风格得分均达到5,清香风格明显;在红壤条件下,以绿肥为前作时,烤烟化学成分最优,烤烟钾含量达2%以上,高于其他前作处理,烟碱含量仅为1.81%,低于以小麦、蚕豆、油菜为前作的处理,烟叶的评吸质量也以绿肥为前作时最优,烤后烟叶香气量足、燃烧性好、清香风格最明显。水稻土条件下前作为小麦,红壤条件下前作为绿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氮素前移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质量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材,统一采用烟草专用肥(配合常规施肥方式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比分析氮素前移模式(伸根期追肥40%,旺长期60%)与常规施氮方式(伸根期追肥25%,旺长期45%,成熟期35%)烤烟的田间生长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氮素前移处理较常规氮肥模式的烤后烟单叶重、叶质重以及含梗率显著降低,物理性状更好,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蛋白质、烟碱、总氮含量降低,总体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评吸质量提高,中性致香成分增加。在不同施肥方式中,上部叶以氮素前移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处理表现较好,中部叶则以氮素前移配合常规施肥方式处理的表现较好,经济效益较高。氮素适当前移,有利于促进烤烟前期生长发育,并控制后期长势促进成熟落黄,提高烟叶质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