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南方红豆杉离体胚培养诱导不定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成熟胚为外植体,筛选出外植体灭菌途径,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因子对其离体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灭菌处理为25.0 g·L-1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真空灭菌10 min,其污染率仅为6%,出苗率可达86%;木本植物培养剂(WPM)为胚培养的最适基本培养基;细胞激动素(KT) 0.1 mg·L-1和玉米素(ZT)1.0 mg·L-1最有效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为丛生芽;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异戊烯基腺嘌呤(2iP)诱导不定芽较少;噻苯隆(TDZ)不能诱导不定芽;以萌动种胚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优于未萌动种胚。图3表7参11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吴茱萸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雌株再生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其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 mg·L-16-苄氨基腺嘌呤(6-BA) 和1.0 mg·L-1 6-BA + 0.1 mg·L-1 α-萘乙酸(NAA)等2种处理均可诱导叶片叶柄端形成愈合组织,随后分化出不定芽。而其余处理只能诱导愈合组织而未见不定芽的分化,其中以添加2,4-二氯苯氧乙酸(2,4-D)诱导的愈合组织最佳。单独添加NAA不能诱导不定芽分化,但与6-BA同时添加时可增强6-BA的诱导效果;随着6-BA质量浓度的提高,不定芽分化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不定芽的增殖和壮苗过程中,适当质量浓度的6-BA有助于增殖和壮苗,但质量浓度过高容易导致玻璃化。随着NAA质量浓度的升高,吴茱萸再生植株生根速度加快,根变粗,侧根增多,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均提高,但NAA质量浓度过高不利于侧根生长和移栽。获得的吴茱萸再生植株移栽到大田1.5 a后即可成熟开花。图1表4参10  相似文献   

3.
以文心兰Oncidium flexuosum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1/2 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对不同叶位、叶片大小(叶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诱导体胚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幼苗的叶尖、叶基部切口、叶面切口、叶面和叶缘均能诱导出体胚,绝大部分体胚能形成二次体胚并能分化成多个类原球茎(PLBs)。②诱导体胚的最佳外植体材料是取自带根幼苗15 mm长叶片。③诱导体胚的适宜培养基组成如下:1/2 MS培养基(其中微量元素和有机添加物为全量,铁盐减半),磷酸二氢钠170.00 mg·L-1,谷胺酰胺1 000.00 mg·L-1,蛋白胨1 000.00 mg·L-1,噻苯隆(TDZ)0.50 mg·L-1,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250.00 mg·L-1,蔗糖20 000.00 mg·L-1,固化剂(gelrite) 2 800.00 mg·L-1,pH 5.2。叶片体胚诱导率为90.00%以上,叶片基部切口和中切口体胚诱导率分别达74.56%和66.91%。图4参17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α-萘乙酸(NAA)2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以及MS(Murashige and Skoog),B5(Gamborg),N6和WPM(woody plant medium)等4种培养基对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组培幼苗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6-BA和NAA质量浓度对浙江雪胆组培苗繁殖系数有较大影响,其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0.50 mg·L-1和0.20 mg·L-1,其繁殖系数分别为10.80和5.60,且6-BA的效果显著高于NAA;而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6?鄄BA配比的最佳配方为MS+6-BA 1.00 mg·L-1 + NAA 0.02 mg·L-1和MS + 6-BA 1.00 mg·L-1 + NAA 0.05 mg·L-1,2种配比下浙江雪胆组培苗繁殖系数分别为19.30和18.10,与单一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最佳质量浓度相比,其差异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研究还发现:浙江雪胆的组培苗在初代培养中不经生根阶段就可形成微型块茎,且该微型块茎可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图1表4参7  相似文献   

5.
以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成熟胚为试验材料,进行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松成熟胚外植体表面灭菌以75%的乙醇处理1 min,3%的次氯酸钠处理10 min为适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 + 1.0 mg·L-1 6-BA + 0.2 mg·L-1 NAA为最佳;适宜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DCR + 1.0 mg·L-1 6-BA + 0.05 mg·L-1 NAA;不定芽伸长以DCR + 0.1 mg·L-1 6-BA + 0.05 mg·L-1 NAA为适宜;生根培养基以1/2 DCR + 2.0 mg·L-1 IBA + 0.05 mg·L-1 NAA为适宜。建立的植株再生体系为黄山松种质资源的保存、遗传改良及优质种苗繁殖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天台鹅耳枥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首次建立天台鹅耳枥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以其茎段、未萌发的新芽及萌发后的嫩芽、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以新生的嫩芽为外植体,成功诱导不定芽的分化与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 MS+6-BA 2.0 mg·L-1+NAA 0.2 mg·L-1+PVP 0.2%。壮苗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 0.5 mg·L-1+NAA 0.05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4 MS+IBA 1.0 mg·L-1+NAA 0.1 mg·L-1。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的发生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茎尖为外植体,在特定条件下诱导产生拟原球茎,进一步培养形成幼苗。结果表明:原球茎最优诱导培养基为1/2MS(Murashige and Skoog)+ 0.5 mg·L-1 6-苄基嘌呤(6-BA) + 0.05 mg· L-1萘乙酸(NAA) + 0.1 mg·L-1激动素(KT) + 1.0 g·L-1水解乳蛋白(LH)。复合添加物的试验表明,土豆汁对拟原球茎(PLBs)的增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的解剖学研究表明:拟原球茎是由位于顶端分生组织下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的胚性细胞发育而来。外植体接种后20 d左右外植体基部开始膨大,40 d左右出现肉眼可见的乳白色突起,这些突起逐渐增大,成为圆形至卵圆形的乳白色拟原球茎。在条件适宜的拟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拟原球茎边缘的薄壁细胞继续脱分化,进一步发育形成球形的细胞团,可继续形成突起,使拟原球茎不断增殖。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优化‘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cv. Hongyang)组织培养育苗技术体系,采用‘红阳’猕猴桃无菌组培苗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以ZT 1.5 mg·L-1为外源激素,筛选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并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及组合对‘红阳’猕猴桃间接、直接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红阳’猕猴桃生长的基本培养基为OM。在OM + 2.0 mg·L-1 6-BA + 0.5 mg·L-1 NAA + 0.01 mg·L-1 2, 4-D培养基中,叶片愈伤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发生系数为3.68;而带叶茎尖在OM + 1.5 mg·L-1 6-BA + 0.5 mg·L-1 NAA + 1.0 mg·L-1 KT培养基中培养60 d后,通过直接器官产生基茎丛生芽,其增殖系数可达7.65。试管苗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OM + 0.5 mg·L-1 NAA,60 d后平均不定根数为4.87,驯化移栽后成活率为90%以上。选择出了适宜‘红阳’猕猴桃生长的基本培养基,解决了组培苗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和畸形的问题,且大幅提高了增殖系数。优化了‘红阳’猕猴桃的人工快繁体系,可为猕猴桃其他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不同肥料和不同质量浓度芸苔素内酯(BRs)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无性系上的运用最佳效果,选择5年生‘长林4号’‘长林18号’和‘长林166号’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它们分别施生物有机肥、油茶专用肥及复合肥和叶面喷施0.067,0.033和0.020 mg·L-1芸苔素内酯,然后测定各处理油茶叶片日光合速率和油茶茶果的各项指标,并对测得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①净光合速率最高处理是‘长林166号’品系,施复合肥和喷施0.067 mg·L-1芸苔素内酯;②百粒质量最大处理是‘长林18号’品系,施有机肥和喷施0.020 mg·L-1芸苔素内酯;③出籽率最高处理是‘长林18号’品系,施有机肥和喷施0.020 mg·L-1芸苔素内酯;④出仁率最高处理是‘长林166号’品系,施专用肥和喷施0.020 mg·L-1芸苔素内酯;⑤出油率最高处理是长林4号品系,施专用肥和喷施0.033 mg·L-1芸苔素内酯。表4参12  相似文献   

10.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方法]对湿松地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菌根真菌培养基质和接种量对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湿地松丛生芽诱导出根原基后,以转接到珍珠岩为培养基质接种彩色豆马勃为最佳,有利于菌根的形成;在珍珠岩接种彩色豆马勃为2个菌块时,菌根化率高达84.4%,形成的二叉分枝状短根最多,平均每条主根上形成12.49条;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菌根化再生植株在植物生长室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结论]为提高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大花蕙兰的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利用丛生芽途径快速繁殖大花蕙兰的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丛生芽增殖途径也能达到快速繁殖大花蕙兰的目的,在1/2MS+6-BA3.5mg·L-1+NAA0.2mg·L-1+卡拉胶8g·L-1+蔗糖30g·L-1+φ=10%的椰子水(CW)或w=10%的香蕉匀浆的培养基上,丛生芽增殖较快,以40d为1个继代周期,1年最少可增殖9次,以每个培养周期增殖3.6倍计,1个芽1年可繁殖出3.69≈10万株苗;在丛生芽增殖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褐化现象,但并未对大花蕙兰丛生芽的增殖产生不良影响;添加妒=10%的CW或W=10%的香蕉匀浆有利于提高丛生芽的增值率及其生长势;试管苗在1/2MS+NAA1.0mg·L-1+AC1g·L-1+卡拉胶8g·L-1+蔗糖30g·L-1+φ=10%的CW的培养基上生根良好,生根率为86.1%;试管苗移栽在水苔上的成活率达92.5%。  相似文献   

12.
以成熟文冠果叶片作为外植体,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对其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培养,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可再生的文冠果快速繁殖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定芽诱导阶段,当MS培养基添加2.0mg.L-1BA和0.2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高浓度的BA显著降低不定芽诱导率;当MS培养基添加2.0mg.L-1 BA和0.1mg.L-1 NAA,每个外植体获得的不定芽数达到最大;当叶片远轴面接触培养基时,不定芽诱导率高于近轴面接触培养基。在增殖培养阶段,当MS培养基添加0.5mg.L-1 BA时,不定芽增殖率、增殖个数及增殖芽长均达到最大;在不同浓度的BA培养基中添加NAA降低了不定芽的增殖效果。在生根培养阶段,1/2MS培养基添加0.5mg.L-1 IBA的生根率最高;IBA的生根效果显著优于NAA或IAA。生根苗在含有土壤、沙子和泥炭的混合基质(1∶1∶1)中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13.
以春石斛(Dendrobium nobile‘Huoniao’)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无机盐质量分数、培养条件及芽体营养生长状态对诱导试管内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有1.0 mg·L-1PP333(多效唑)时,添加0.2 mg·L-1TDZ(噻苯隆)与0.1 mg·L-1NAA(萘乙酸),诱导试管开花较为有效;将基本培养基中P、K质量分数加倍,花芽分化率显著提高;低温恒温10℃或23℃/10℃(昼/夜)处理较常温恒温23℃条件下培养提前30 d开花,且花芽分化率有所增加;植株茎节数为2是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临界条件;植株茎粗对试管内成花数量影响显著,花芽数量随茎粗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试验以茎节数为3个、茎粗为7 mm的试管苗,接种在改良1/2MS+TDZ0.2 mg·L-1+NAA0.1 mg·L-1+PP3331.0 mg·L-1培养基上,恒温10℃条件下培养30 d后,转为恒温23℃条件下培养60 d花芽分化率最高,达56.92%,成花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4.
以苦苣苔科忌寒苣苔属长筒花(Achimenes‘Kim blue’)试管苗为试验材料,探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无机盐质量分数、不同碳源和琼脂质量浓度对其试管开花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芽诱导培养基中不宜添加细胞分裂素,添加适宜质量浓度生长素NAA与IBA即能诱导开花;增大培养基中P、K元素质量分数有利于花芽诱导;适宜的开花诱导培养基为MS(KNO_3+KH_2PO_4)+NAA0.1 mg·L~(-1)+IBA0.1 mg·L~(-1)+PP_(333)0.05mg·L~(-1),添加蔗糖40 g·L~(-1)+琼脂4 g·L~(-1)。  相似文献   

15.
以尤溪金柑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出适合尤溪金柑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采用L3(3^4)正交表设计,研究each、甘露醇和多效唑对尤溪金柑试管苗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为:MS+1.2mg·L-1 6-BA+0.05mg·L-1NAA,增殖系数最高,达10.60;生根最优培养基为:MS+0.3mg·L-1NAA十0.2mg·L-1 IBA。生根率最高达到了83.33%.保存12个月时处理C4(MS+0.44g·L-1 CaCl2+0g·L-1甘露醇+1.0mg·L-1多效唑)中尤溪金柑试管苗的存活率均为最高,达97.8%.  相似文献   

16.
以红瑞木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适合红瑞木芽启动培养的培养基为MS+BA0.5 mg·L~(-1)+IBA0.5 mg·L~(-1),诱导率可达93%;增殖培养基以MS+BA0.5mg·L~(-1)+IBA0.3 mg·L~(-1)为最佳,增殖系数可达4.15;生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4MS+IBA0.05 mg·L~(-1),生根率可达90%;生根苗在温室条件下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小麦品种Overley成熟胚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外源激素对小麦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苗以及试管苗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2,4-D3mg·L-1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高,成愈率为84.0%;在添加有KT2~3mg·L-1的MS分化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可达85%以上;将试管苗转接至添加0.2mg·L-1的NAA和0.5~2.0mg·L-1的6-BA的培养基中,试管苗有一定的分化增殖,但最高分化率仅为33.3%,增殖系数2.05。  相似文献   

18.
以文冠果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对灭菌剂种类及灭菌时间、外植体采集时间、基本培养基类型、BA浓度、糖源种类和浓度等文冠果腋芽诱导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文冠果茎段外植体高效腋芽诱导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用于外植体表面灭菌的最佳灭菌剂为0.1%HgCl2,最佳灭菌时间为4min;(2)外植体的最佳采集时间为4~5月,此阶段采集的外植体易于灭菌,成活率高;(3)腋芽诱导的最佳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4)当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1 BA和0.2mg·L-1 NAA时,腋芽诱导率最高,达92.25%;(5)腋芽诱导的最佳糖源为蔗糖,最佳浓度为30g·L-1;(6)光照培养比暗培养更有利于文冠果的腋芽诱导及生长。  相似文献   

19.
以花芽为外植体进行莫氏兰的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莫氏兰化芽接种在MS+6- BA 5.0 mg·L-1+NAA0.5 mg·L-1的培养基中,40 d后可分化成原球茎或丛生芽;原球茎在MS +6-BA3.0 mg·L-1+NAA 0.3mg· L-1+φ =10%的椰子水的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小芽在1/3MS+花...  相似文献   

20.
以广州一号桉树优良无性系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噻唑基脲类新型分裂素(N-phenyl-N’-[6-(2-chlorobenzothiazol)-yl]urea,PBU)等多种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优化,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了2 mg.L-1PBU和0.06 mg.L-1IAA的改良MS培养基上,茎段外植体5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将愈伤组织接种在添加1 mg.L-16-BA和0.1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诱芽率高达90%;随后,在添加了0.2 mg.L-1PBU与0.05 mg.L-1NAA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芽伸长,用1/2MS培养基附加0.2 mg.L-1IBA诱导生根,炼苗15 d后,以质量m(黄心土)∶m(腐殖质土)=1∶1为基质进行移栽,得到完整再生植株,成活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