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参考羊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抗原表位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了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5个抗原表位区,设计5对在上游和下游含有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的引物,以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阳性质粒pMD18-T-lkrA为模板,PCR扩增了预测的5个抗原表位区基因,分别命名为PL1、PL2、PL3、PL4和PL5,将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pPROEX HTa后转化E.coli BL21(DE3),37℃条件下,用IPTG诱导表达,结果PL1、PL2、PL4和PL5在pGEX-6p-1中获得了表达,而PL3在pPROEX HTa中获得了表达。Westem blot试验结果表明,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蛋白5个抗原表位区的重组蛋白PL1、PL2、PL3、PL4和PL5均与坏死梭杆菌多克隆血清反应。  相似文献   

2.
重组表达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6种主要毒力因子基因:apxⅠ、apxⅡ、apxⅢ、apxⅣ、apfa和omp,以重组蛋白rApxⅠ、rApxⅡ、rApxⅢ和rOMP组合免疫小鼠作为试验I组,重组蛋白rApxⅠ、rApxⅡ、rApxⅢr、OMPr、ApxⅣ和rApfa组合免疫小鼠作为试验Ⅱ组,PBS为对照组,分3次免疫小鼠,采用背部皮下多点注射,每次间隔2周,免疫剂量为0.2 mL/只,3免后1周分别以APP1型菌Shope 4074株(5×109cfu)和APP2型菌S1536株(5×1010cfu)进行攻毒试验。通过小鼠保护率与抗体效价的相关性研究、肺部病理变化及肺脏细菌的分布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试验Ⅰ组4种重组蛋白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对APP1型菌攻毒的保护率(9/10)明显高于试验Ⅱ组(5/10)和对照组(0/8),小鼠的免疫保护率与抗体效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且该组对APP2型菌攻毒的保护作用(无肺脏损伤)也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典型肺部损伤)。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试验Ⅰ组对肺脏细菌的清除效果也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本试验揭示试验Ⅰ组对不同血清型APP攻击能够提供很好的交叉保护作用,从而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病毒HN基因亚单位疫苗诱导免疫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分别将应用Bac to Bac系统表达的新城疫病毒四平株和长春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后28℃培养72h后,洗涤、收集昆虫细胞,离心浓缩,-20℃冻融3次,用HA-HI实验和HN单抗中和试验测定表达产物的活性,将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免疫鸡,用间接ELISA和HI试验测定鸡体内抗体效价,免疫后第15d用国家标准强毒NDVF48E8攻毒,统计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表达的NDVHN重组蛋白能够诱导鸡体产生抗NDV特异性IgG抗体和HI抗体,实验Ⅰ组(四平株)雏鸡保护率为65%,实验Ⅱ组(长春株)雏鸡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重组菌BL21(pFsFaeG)是能够同时表达致PWD和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F4、F18、Stx 2e)基因的基因工程重组菌。由IPTG诱导的重组菌制成抗原,经甲醛灭活后腹腔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产生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菌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针对上述3种保护性抗原的特异性抗体IgG。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表明,用大肠杆菌标准强毒株C83907(F4)、108/86(F18)和Stx 2e毒素攻毒后,重组菌诱导产生的抗体能够对小鼠提供80%以上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新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的候选疫苗。方法: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中国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EIAVDLV)及其亲本株(EIAVLN)env基因导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转染昆虫细胞后,得到的重组病毒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以本实验室构建的含有EIAVEnv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单独或与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EIAVEnv蛋白联合免疫小鼠。结果: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能正确表达全长Env蛋白。与单独免疫组相比,联合免疫组免疫应答显著增强,其中中和抗体的滴度提高5—9倍。结论:含有EIAVEnv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与Env蛋白抗原联合务埔.能够诱导高滴座的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SjIAP)重组蛋白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利用PCR技术扩增SjIAP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jIAP,诱导表达重组SjIAP蛋白,并利用重组蛋白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血清。然后,选用SjIAP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在SjIAP重组蛋白刺激后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强化免疫后,将小鼠进行血吸虫尾蚴攻虫试验,感染38 d,进行剖杀,计算虫体减虫率及肝脏减卵率。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兔源多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SjIAP重组蛋白。ELISA检测表明免疫SjIAP重组蛋白可诱导较高水平的IgG及IgG亚型(IgG1、IgG2a、IgG2b、IgG3)抗体和IFN-γ、IL-2及IL-4细胞因子。动物试验表明,免疫SjIAP重组蛋白的小鼠与PBS组相比分别获得了31.5%的减虫率和37.2%的肝脏减卵率。免疫SjIAP重组蛋白能诱导小鼠获得一定减虫和减卵保护效果,提示血吸虫凋亡蛋白抑制因子可作为抗血吸虫病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将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与pET-15b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对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利用纯化后的猪附红细胞体eno重组蛋白(命名为rMseno)对小鼠进行免疫,从而评价该重组蛋白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试验将20只4周龄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C、D 4个组。免疫A组接种纯化后的重组蛋白rMseno;免疫B组接种经IPTG诱导表达后的重组菌E.coli-Mseno;对照C组接种等量PBS;对照D组接种未经过诱导表达的重组菌E.coli-Mseno。通过ELISA检测方法分别测定血清中抗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抗体水平及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因子水平,最后通过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来反映小鼠体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pET-15b-eno质粒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为1 632 bp,与预期大小相同;纯化的重组蛋白rMseno大小为61 ku,并能够被鼠抗猪附红细胞体血清所识别;免疫A组和免疫B组小鼠血清中抗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抗体水平,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重组蛋白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体液免疫水平以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化的重组PEDVN蛋白为抗原免疫7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7株稳定分泌抗重组N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9C1、7H8、3C10、6C4、10G9、2C10和483。7株杂交瘤细胞诱导小鼠产生的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3200、1:3200、1:6400、1:12800、1:25600、1:6400和1:12800。9C1、7H8、3C10、6C4、10G9和2C10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M,轻链均为K链;483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G2a,轻链为K链。Westernblot试验结果显示,这7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天然的PEDVN蛋白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重组大肠杆菌肠毒素融合蛋白LTA192-STa13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elt A和est A基因定点突变后构建融合基因,进行重组蛋白LTAR192G-STaG13Q的表达。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和灭活菌液分别免疫小鼠,比较不同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能力,以及体外免疫血清对毒素的中和作用。结果显示,各组免疫小鼠均可以产生高滴度抗LTA和STa抗体,其血清抗体可以通过乳汁传递给新生仔鼠,其中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更高。体内外中和试验证明,实验组小鼠三免后的血清能够中和LT和STa毒素对实验鼠的毒性作用,并且能够中和LT对Y-1细胞的毒性作用,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中和效价可达到1∶89.13,明显高于灭活菌免疫组。研究表明,重组蛋白LTA192-STa13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免疫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可以作为ETEC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获得重组C型肉毒梭菌毒素蛋白,并评价其免疫保护性。将麦芽糖蛋白(MBP)和C型肉毒梭菌毒素重链C末端(CHC)的编码基因序列进行优化和串联,获得基因片段GMBPCHC。将GMBPCHC克隆至pET28a-(+)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分别在15和37℃两种温度条件下诱导表达。利用Ni-IDA亲和层析方法对可溶性表达的目的蛋白进行纯化,从而获得重组蛋白rMBPCHC。将rMBPCHC与Montanide ISA 201佐剂混合制备成疫苗,免疫4只家兔,剂量为100 μg/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方法检测一免后21 d及二免后14 d家兔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同时,在二免后14 d对家兔进行攻毒。结果表明,rMBPCHC在37℃的诱导温度下,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在15℃的诱导温度下,可溶性表达的比例可达50%。一次免疫后,免疫组4只家兔血清对C型肉毒梭菌天然毒素(简称天然毒素)的中和效价均可达到1(0.1 mL血清中和1个小鼠最小致死量(MLD)的天然毒素)。二免后,家兔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可达到4~8。用10个家兔MLD的天然毒素攻毒后,免疫组家兔得到了100%(4/4)的保护,而用1个家兔MLD的天然毒素攻毒后,对照组家兔100%(2/2)死亡。以上结果说明,rMBPCH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从而为C型肉毒梭菌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