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研究低聚果糖对肉兔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和肠道pH的影响,试验将420只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35日龄健康新西兰断奶肉兔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2%、0.4%、0.6%、0.8%低聚果糖,2个抗生素处理组分别添加10 mg/kg金霉素和10 mg/kg恩拉霉素,试验共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和0.6%、0.8%低聚果糖组肉兔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9.58%、8.31%和7.76%,添加金霉素组和0.4%、0.6%、0.8%低聚果糖组血液葡萄糖浓度分别显著提高17.45%、21.34%、26.32%和19.47%,添加0.6%和0.8%低聚果糖组血液甘油三酯浓度分别显著提高26.26%和36.36%,0.8%低聚果糖组血液胆固醇浓度显著提高38.24%;添加低聚果糖可降低肠道pH但未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添加低聚果糖可一定程度替代金霉素和恩拉霉素,其最适添加量为0.6%。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低聚果糖、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33 kg左右健康断奶公猪180头,按体重相近,进行完全随机区组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断奶仔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1)正对照组P:基础日粮+0.2%氧化锌|(2)负对照组C:基础日粮|(3)试验组A: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4)试验组B:基础日粮+0.6%低聚果糖|(5)试验组D: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0.02%丁酸梭菌|(6)试验组E:基础日粮+0.02%丁酸梭菌。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与正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腹泻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 > 0.05),试验E组1 ~ 21 d仔猪的腹泻率最低,日增重最高,表明丁酸梭菌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发生,促进动物生长。日粮中添加低聚果糖组的日采食量增加,且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加,表明低聚果糖有诱食作用。 [关键词] 断奶仔猪|腹泻|生长性能|低聚果糖|丁酸梭菌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对不同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聚果糖能被所有的试验性双歧杆菌和某些乳酸菌、拟杆菌、链球菌及肠细菌所利用(Tanaka,1983)。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低聚果糖能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从而达到抑制肠内有害菌,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改善动物体健康状况等作用。本试验用体外法对比研究了由仔猪粪便中分离培养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在不同比例的低聚果糖及其他碳水化合物中的生长速度及趋势,为低聚果糖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用废物低聚果糖1: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制备,含量为30.4%;低聚果糖2:…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山东禹城助发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成功的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饲料添加剂及应用开发技术成果,近日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中国农业部在京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这些项目的研制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高科技绿色饲料领域中的世界领先水平,而且成本较进口同类产品低 4%至 5%。特别是在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的作用机理研究: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双歧因子替代饲料中的抗生素;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与其它添加剂、维生素配合使用,制成含低聚糖双歧因子的复合添加剂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和低聚果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择体重[(62.50±0.83)kg]基本一致的6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不添加抗生素、益生菌和低聚果糖),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4%复合益生菌、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0.4%复合益生菌。试验期为60 d。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和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均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P0.05)。饲粮中同时添加复合益生菌和低聚果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效果优于二者单独添加时的效应之和。饲粮中添加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和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均显著增加了育肥猪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降低了大肠杆菌的数量,其中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组育肥猪肠道菌群状态显著优于其他三组。饲粮中添加0.3%低聚果糖和0.4%复合益生菌+0.3%低聚果糖均能显著增加育肥猪肠道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改善肠道形态结构。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4%复合益生菌和0.3%低聚果糖均能显著提高育肥猪肠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育肥猪生长发育,其中以饲粮中同时添加复合益生菌和低聚果糖对育肥猪的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保健型果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方法。该产品在酸奶制作的基础上,添加低聚果糖、膳食纤维等配料并调酸,经杀菌、冷却成为成品。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酸奶中的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酸奶中含有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或Bifidobacterium animalis和(或)2%的低聚果糖(FOS)。制作的2种酸奶中一种不含低聚果糖,一种含有2%的低聚果糖,判断加工工艺、发酵剂类型、低聚果糖和贮藏条件对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保健型果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方法.该产品在酸奶制作的基础上,添加低聚果糖、膳食纤维等配料,并调酸,经杀菌、冷却成成品.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低聚果糖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断奶转离产房后2天内的仔猪,日龄相差不超过5天的"杜×长×大"外三元杂断奶仔猪96头,按照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第1、2、3试验组基础饲粮分别降低0.1%、0.3%、0.6%玉米用量,并用0.1%、0.3%、0.6%低聚果糖替代。试验期为75d。结果表明:添加低聚果糖能提仔猪断奶后1~75d的平均日增重,其中0.6%浓度低聚果糖饲粮组的仔猪在断奶后1~25d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未添加低聚果糖的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在仔猪断奶1~75d期间各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断奶1~25d期间,添加0.1%、0.3%、0.6%低聚果糖试验组的仔猪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4.45%、3.18%、4.09%(P0.05);与对照组相比,0.6%低聚果糖日粮组的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0.
低聚果糖作为益生元的代表性物质,因为特殊的理化性质,添加于饲料中具有防水防霉等优势。低聚果糖可选择性被肠道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利用促进其增殖,而对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具有抑制作用。低聚果糖除能通过促进生长、降低腹泻和死亡率等来改善畜禽生产性能,还能通过调控肠道菌群、肠道发酵、维持肠黏膜形态和提高机体免疫等来促进畜禽肠道健康。本文对低聚果糖在畜禽肠道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在饲料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应用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低聚果糖|畜禽|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1.
建立离子色谱法定量测定乳及乳制品中低聚果糖的方法,应用CarboPacTMPA1(4mm×250mm)阴离子交换柱、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淋洗液梯度淋洗、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6次测定液态奶中低聚果糖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3种糖的加标回收率在94.8%~103.6%之间。本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乳及乳制品中低聚果糖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低聚果糖制剂对其生长性能及血清IgA、IgG、CD4、CD8、猪瘟抗体水平等指标的影响。选择28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80 头,分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1%芽孢杆菌制剂、基础日粮+0.4%低聚果糖和基础日粮+0.1%芽孢杆菌制剂+0.4%低聚果糖制剂。结果表明,低聚果糖、芽孢杆菌制剂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降低腹泻率(P<0.05);低聚果糖、芽孢杆菌制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猪瘟抗体水平、血清IgA、IgG水平(P<0.05),但对CD4、CD8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山东禹城助发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成功的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饲料添加剂及应用开发技术成果,近期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中国农业部在京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这些项目的研制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高科技绿色饲料领域中的世界领先水平,而且成本较进口同类产品低4%至5%。特别是在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的作用机理研究;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与其它添加剂、维生素配合使用,制成含低聚糖双歧因子的复合添加剂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测算,该项成果产品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适量低聚糖可以促进动物生长 ,提高饲料利用率 ,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是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但低聚糖应用于水产动物的研究较少 ,本试验主要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对罗非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初步探讨低聚糖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 5个处理组 ,每组 4个重复。 5个组分别为日粮添加 0 2 %低聚异麦芽糖 (IMO1组 )、0 6 %低聚异麦芽糖 (IMO2组 )、0 2%低聚果糖 (FOS1组 )、0 6 %低聚果糖 (FOS2组 )和对照组 ,各组…  相似文献   

15.
以羊乳为基料,研究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低聚异麦芽糖四种益生元及复合益生元对发酵羊乳活菌数的影响;以发酵时间、益生元添加量及接种量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活菌数和滴定酸度为综合指标,利用综合评分法优化活性羊乳饮品发酵因子,确定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菊粉和低聚果糖增菌效果较佳,且二者复合比例为9:1时,增菌效果最显著(P<0.05);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40 h,益生元添加量1.50%,接种量4%,此条件下,益生菌发酵羊乳中活菌数最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几种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壳寡糖、异麦芽糖和甘露寡糖)代替葡萄糖作为MRS培养基碳源,探讨低聚糖对乳酸片球菌增殖和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果糖为2%(m/V)时,能明显促进乳酸片球菌生长,发酵后的菌体浓度可达到(3.08±0.54)×109cfu/m L;同时也能明显提高乳酸片球菌抑菌性,抑菌圈直径达到(14.21±0.30)mm。与葡萄糖相比,低聚果糖作为碳源能使乳酸片球菌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缩短了适应期。因此可将低聚果糖与乳酸片球菌配伍应用于畜禽生产中。  相似文献   

17.
口服补液盐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的药物。自1988年以来,已广泛在我国兽医临床上应用,并成为了一种常规的补液方法。近20余年来,人们在广泛应用口服补液盐的同时,不断改良配方,以适应临床的需要。汪琪等将低聚果糖引入口服补液盐,制成低聚果糖口服补液盐,使其具有微生态调节和补充体液的作用。为此,本课题将甘氨酸和盐酸硫胺加入低聚果糖口服补液盐,获得“改良低聚果糖口服补液盐”,使其具有微生态调节、补充体液、促生长和补充维生素B1等作用。为了验证“改良低聚果糖口服补液盐”对兔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们先后在部分养兔专业户中进行临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果糖替代金霉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mg/kg金霉素和5 000 mg/kg低聚果糖,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仔猪。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14、1~28 d,金霉素组和低聚果糖组仔猪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28 d,金霉素组和低聚果糖组仔猪对粗蛋白和总能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和低聚果糖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28 d时,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和低聚果糖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聚果糖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9.
低聚果糖是一种新颖的食品添加剂,生理功效良多,随着低聚果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对食品中低聚果糖的添加情况进行监测具有必要性.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检测食品中低聚果糖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较常用方法,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技术;并总结了各方法的性能及优缺点.以便为食品中低聚果糖的有效、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纳滤技术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采用纳滤技术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膜的透过通量受温度、料液浓度、操作压力等参数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使低聚果糖纯度FOS≥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